紀實故事:我的兩位妻子

孫傳榮,筆名夏威夷。男,1961年6月17日生於江南水鄉高淳,曾當過教師,現是一家私營企業的負責人。
正文

第20章,造船開始

(2009-12-05 18:01:38) 下一個

  鋼材的價格正在回落。從88年每噸1500元,每年以500元一噸的價格遞增,到93年最高每噸賣到4000多。現在每噸3450元。比上一年下跌了500多元。
  走哪條路就修哪頂橋。現在我對鋼材也有了詳細的了解。造一條500噸的船大約需要鋼材70噸左右,其中板材40多噸,角鋼,槽鋼,圓鋼共20多噸。40多噸的板材,其中可配十幾噸拆舊板。
  我和餘、術、老四決定合資搞船以後,我們四人到老徐那裏了解詳細情況。老徐說,隻要有錢你們就不用怕,現在國家的建設規模很大,上海、蘇州、無錫一帶黃沙供不應求。你們如果想動手就趁早,在我們旁邊立個船台。有些事情我可以幫你們。
  從那以後老徐就成了我們的朋友。
  老徐的一番話,給了我們很大的勇氣,我們商定每人出資12萬,術的資金困難些,他說拿不出那麽多,我們也不好說不行,要他盡力而為。
  發起人是我和餘。我想,對運輸我們還是外行,但人多力量大,風險小。術和老四懂機械,又有搞船的經驗,這是有利條件。其它,邊搞邊學。
  決定以後,老四和術負責立船台,我和餘就去了江陰。
  我們按老徐的指點,先去夏港拆舊廠。第一次去江陰,路途不熟,從常州轉車下午到達江陰。問人問路,到達夏港已是下午5點。我們先找了個旅館住下。
  第二天一早,到了拆舊廠。拆舊廠的江邊,停靠著一條幾萬噸的大船,後麵幾個醒目的英文“BANAMA”。等到廠裏的人上班後,我們說明來意。一個辦公室的人叫我們去看看,需要什麽拆什麽。價格每噸2100元。
  我和餘到了拆舊現場,那裏的拆舊板很多,但規格不一,像我們需要的5~8mm的板子很少,有的板子還壓在底下,不容易拿出。
  按照老徐說的,我們需要買15~20噸舊板,但這裏不多。20mm以上的板子倒多得很,我們卻不需要。
  我們又回到辦公室,向那人說了情況。他說沒有辦法,隻有等到下一條船拆下來才有。後來他說:“你們到圩塘去看看。”。
  圩塘在哪裏?我們也不知道。他說不遠,租個麵包,一會就到了。
  我們花40元租了個麵包,到了圩塘。
  圩塘屬於常州境內,但離江陰不遠。40元的麵包被他宰了,一會功夫就到了。那裏板子很多,也有我們需要的規格。
  從那開始後,我很相信江陰、無錫一帶的人了。那裏人大度,也講信譽。他們雖然是同行拆舊廠,還指點我們去其它地方買。要是我們這裏的人,打死也不會說的。
  價格每噸是2050元,花兩天的時間。我們挑了20噸舊板過了磅,規格都在4~8mm之內。說是舊板,其實和新的差不多。這艘船是前蘇聯的。我們挑選的都是樓子板,很整齊,油漆也很新,沒有生鏽的地方。
  板子買好後,卻找不到運輸車輛。我們在圩塘又呆了兩天找車。先找了一部十噸的車。後來那人給我們聯係了一部車,運費3000元。我們不負責其它費用,直接運到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