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女人到底應該怎樣活

(2010-02-25 13:41:42) 下一個


當我們還是孩提的時候,應該是很幸福很平靜的。女孩在家庭裏一般都要比男孩得到父母更多的寵愛,如果是獨生子女就更不用說了。

我們認識的第一個男人是父親,他在你的一生中可能是唯一全身心保護你,疼你愛你的男人,他不會欺負你也不會欺騙你,就是騙也可能是善意的謊言,因為你們有著不可分割的血肉親情(當然有的男人連骨肉情也會不顧的)。

然後我們長大了,我們的世界闖入了其他男性,從此我們從女孩變成了女人,開始了同男人無休止的糾纏,無休止的較量。

一個課題在反複的討論著,怎樣做一個好女人,什麽樣的女人讓男人最欣賞,怎樣做一個讓男人愛你一輩子,對你不離不棄的女人。但是這類的討論卻很少發生在男人身上。我們很累很煩,一輩子都在同男人較勁或是去迎合男人是不是很可憐。上帝創造我們這兩種同類但又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動物,是讓女人把美麗溫柔和色彩帶給這個世界,是讓女人孕育生命,哺育未來。(在這裏我沒有提到對社會的貢獻,因為生兒育女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我想作為女人一生的使命首先是帶來美麗。青春的女孩,都是自然的,亮麗的,賞心悅目的。然後是生兒育女,孝敬父母,善待丈夫。在信仰上帝的西方世界,人們平靜地接受了這種男女之間在生理心理和使命上的不同,多數男人毫無怨言地承擔著對女人的責任,而女人則愉快地承擔著家庭的主要角色,或做她們喜歡做的事情。沒有像我們中國人那樣高喊著“男女平等,女人獨立”的口號過日子。中國由於幾千年根深蒂固傳統文化的影響,女人始終在爭取平等自立中苦苦地掙紮著。直到今天,竟管在毛主席“婦女能頂半邊天”的煽動性口號中,我們仍然沒有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因為男女根本就不可能平等,男女有不同的社會分工,不同的情趣愛好,不同的生理特征,不同的思維方式。拋開這些奢談什麽平等其實就是無稽之談。舉例:在中國某單位下班了,幾個男人可能會不回家聚在一起打牌喝酒,別人見了頂多議論幾句罷了,但如果是幾個有家的女人做同樣的事情,那別人會怎麽看,會說什麽?其實我們女人並不是因為怕別人說才不這樣做,而是我們從心裏就不想這樣做,因為我們想著家,惦記著孩子,我們更願意回家享受天倫之樂,這就是男女的不同之處。

中國社會的文明富裕程度還沒有達到西方的水平,社會對女人利益,生存的保障和保護也沒有西方發達國家那麽完善,女人在家裏做全職太太還不太可能,但就是我們的丈夫有足夠的錢養活我們,又有多少女人願意呆在家裏,我想原因不外乎這些:第一是丈夫會認為他在養活你,可能會受氣。第二覺得自己又不獨立了,沒有地位了。第三有很多女強人,事業型女性不願意呆在家裏。當然也有很多中國男人覺得老婆一定要出去掙錢,中國人是窮怕了,夠花還不行,越多越好,憑什麽男人養活著女人?所以女人要獨立有時也是男人逼出來的。不過在當今中國社會,如果你經濟上不獨立,有一天丈夫另求新歡,那就慘了。但我深信獨立的女人不等於幸福的女人。同丈夫是否能保持良好的關係,能否白頭到老也決不取決於女人是否獨立,男女之間的感情問題很複雜,沒有人能說清楚,你就是學會了所有文學作品中教你的一切高招對待你的男人,仍然保不住有一天他會變心。切記喜新厭舊是男人的天性。記的科學家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一對雌雄小鼠在一起住了很長時間,可以看出雄性對雌性沒有興趣了,有一天人們換進了一隻新雌性,雄性老鼠立刻興奮起來,兩眼發光,躍躍欲試。當然如果用這個比喻在人類身上有點牽強和貶低,但也不無道理。

獨立這個詞如果我們把它分解開就是單獨立著,其實並不是什麽太好的意思。一個國家的獨立是指的主權的獨立,但在其他方麵仍然需要其他國家的支援幫助和協作。一個人的獨立特別是我們女人的獨立,多少年來一直認為是經濟上的獨立,我以為我們應該更注重情感上的獨立,其實我們人的一生在客觀世界裏就沒有真正地獨立過,小時候我們依賴父母,結婚了我們依賴丈夫,老了我們可能又要依賴兒女。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我們主觀意識裏的獨立,反映到現實生活中就是自己決定自己的人生道路,做自己願意做的事情,盡自己的努力為國家為家庭多做貢獻,在這點上,男女是一致的。妻子同丈夫的關係既是相互依賴幫襯,但又以不能失去自我 為前提的。無論你是職業女性還是家庭女性都要有自己的天地,不要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置於男人的一個笑臉,一點安撫上,那你就太可憐了,我知道這的確是很多女人的弱點,這個獨立的問題似乎隻在我們女人身上存在著。

最近幾年我周圍來了幾個網絡婚姻嫁過來的女同胞。她們的丈夫談不上富有但生活保障是沒有問題的,見到這些女同胞,她們最熱衷的話題就是如何找到工作,幹什麽都行隻要能掙到錢。其實也都是一把年紀的中年人,千辛萬苦離家別子出了國,不就是想過幾天安穩日子,舒服日子嗎。幹嘛要迫不及待地找那種最低級的體力勞動,完全是一副苦大仇深吃苦耐勞的樣子。也許她們出國找丈夫不是目的,主要是為了掙錢,還是我們中國女人天生就是受苦受累的命?她們甚至不明白這樣做可能會毀掉他們的婚姻,大多數西方人很重視家庭生活,特別是周末是家庭團聚的日子,而大老遠娶來的妻子卻在不分晝夜地打工,語言不好又說不清楚,這樣的婚姻能長久嗎?我從來支持留學生們去打工,因為要讓他們吃點苦,受點累,這是出國的必修之課。但為人妻人母,又剛到一個陌生的國家,有那麽多的東西需要你去學,去適應也迫不及待地這麽做就有點愚蠢了。這也可能是我們中國女人同西方女人的不同之處。是我們“獨立”慣了。

女人到底應該怎麽活?我以為,首先我們應該是賢德善良的,以母性仁愛的本能對待世界。要受教育。文化,知識可以幫助我們成為有修養,有品味,有氣質的智慧女人(女人的愚蠢和惰性是最讓人不能接受的),它可以使我們理性地對待生活,對待男性。在經曆了轟轟烈烈,熱熱鬧鬧,刻骨銘心的各種愛情之後,(可不要去愛別人的丈夫)選一個最適合你又值得信賴的男人把自己嫁出去,記住不要太早結婚,因為在你的思想不夠成熟,閱曆不夠豐富時,對男人的認知水平是不夠的。然後生兒育女,不要拒絕生孩子,這是個愚蠢的決定。要善待自己的丈夫,注意我在這裏用了“善待”這個詞,保持良好的夫妻關係,不是以犧牲自己的個性為代價的,你是個獨立的女性,就做個獨立的女性,你是個平凡軟弱的女性就保持你的平凡軟弱,你不能獨自站立(獨立)你就借助男人的臂膀擋風遮雨,千萬不要勉強自己來迎合男人,那樣你會一輩子不舒服。但我們需要不斷地提高和豐富自己,不是為了他人,就為你自己,為了你的孩子,你需要做一個合格的母親,你要為社會為家庭教育出優秀的孩子,並且還要有能力管理好你的家庭,這才是女性最重要的使命。你要懂得如何把自己最美的一麵展示出來,這不僅是為悅己者容,也為自己,自己看著舒服。當然我們不是自私的,即便是呆在家裏也要衣著整齊得體,在丈夫眼裏我們應該是個美麗的妻子,在孩子眼裏應該是個美麗的母親。這對孩子將來的生活品味會有潛移默化影響的。

再有就是孝敬父母,作為女兒我們可能要比兒子付出得多一些,因為我們細膩,我們體貼,我們有一顆母性的心,所以我們就要毫無怨言的盡到對給與我們生命的父母的孝心。近些年來海外定居的人越來越多,我們遠離家鄉遠離父母,已經是不孝了。我很看不起那些為了攢錢舍不得回國探親的人,我們中國人應該是最注重骨肉之情的民族,為了區區幾百磅錢而 3 , 5 年甚至 7 , 8 年不探望父母的人實在是要不得(不包括生活窘迫者)。我們這的幾個中國人,幾年沒回國,直到親人去世,痛哭流涕,悲痛後悔萬分。我不怎麽同情他們,父母的生死我們不能掌握,但在他們的有生之年給他們以關愛,幫助,團聚的天倫之樂是可以做到的。說句最不該說的話,就是做給你的子女看也是應該的,他們長大了會效仿我們。

好了,羅嗦了不少,(在網上我不喜歡讀太長的文章)不知是否清楚地表達了我的觀點。總而言之,我們不論做什麽,什麽樣的生活狀態,都要讓自己的日子過得舒心,簡單,過得坦蕩,過得精彩,有滋有味(即便是家庭主婦)不要刻意迎合什麽,也不要刻意改造別人,因為最終你有可能失敗。但我們的自身還是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不斷進步,不斷提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nightrose 回複 悄悄話 那些網絡上嫁來的女同胞應該把打工的心思放到求學上才是。不一定要上有用的課(比如文學,音樂就不能算對找工作有用的),也不一定要全職上課,但是應該不斷學習,開闊視野,提高語言能力,才是為將來打算的資本。
小8毛 回複 悄悄話 家庭的幸福來自女人的賢惠。
shixinger 回複 悄悄話 阿姨寫得真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