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弓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成都 武侯祠 與 白帝城托孤: 劉備遺言 何解?】

(2015-01-10 12:12:57) 下一個

 成都 武侯祠  實為 漢昭烈廟
君臣合廟   史為獨一
 

劉備墓側的武侯祠

  今天的武侯祠,實為君臣合廟。在唐宋時代,劉備和諸葛亮卻各有祠廟,並列於劉備墓旁。
宋人任淵在紹興三十年(1160年)撰的《重修先主廟記》中說:“成都之南三裏許,邱阜巋然曰惠陵者,實昭烈弓劍所藏之地。有廟在其東所,從來遠矣,大殿南向,昭烈弁冕臨之。東夾室以附後主。而西偏少南又有別廟,忠武侯在焉。老柏參天,氣象甚古,詩人嚐為賦之。”任淵的記載指出:在劉備墓東側,即今天祠廟的位置上,有劉備廟、後主祠、武侯祠,三者約呈“品”字形相毗鄰。此武侯祠始建於何時,無資料可考。可能建於南北朝。

 

  《三國誌》作者陳壽評道:“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劉禪實際上不是劉備的長子,他到底丟了幾個兒子,隻有天知道。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打敗曹操奪取了益州咽喉漢中,形勢似乎一片大好;
而且鎮守荊州的關羽發動了襄陽、樊城戰役,水淹七軍、斬龐德、降於禁,打得曹操幾乎遷都。
但是在曹操和孫權的聯合下,被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江陵、公安,關羽敗走麥城被殺。
兩年後,劉備稱帝後忿而起兵,在夷陵慘遭失敗,辛辛苦苦累積的精銳力量幾乎一空。
劉備因羞愧交加,在白帝城去世。

  此時的蜀國,外有魏、吳兩個強大的敵手,
內有漢嘉太守黃元、牂牁太守朱褒、益州郡大姓雍闓、越雋夷王高定的南中之叛,加上蜀國新敗大傷元氣,
劉備剛剛去世,新生的蜀國,就像風中之燭,稍有不慎就會熄滅,非力挽狂瀾於既倒者不能為之。
幸好,蜀國就有一個“千古第一賢相”諸葛亮。
 

  白帝城托孤

  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自古被視作君臣關係的典範,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鞠躬盡瘁”——
“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這是“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士人們夢寐以求的兩代“帝師”稀世之遇。
能夠達到這種魚水境界的君臣,隻有此二人。

  可是,舌頭和牙齒這麽親密的關係都會有不合的時候,何況是人呢?因為主張連吳的諸葛亮不讚成劉備對東吳用兵,被劉備留在成都,而且諸葛亮也不得不留:本來蜀國的人才就少,加上關羽敗亡,張飛被刺,“鳳雛”龐統、法正早死,他留居成都除了監護太子劉禪,也有“鎮國家、撫百姓、供軍需、給糧餉”的作用。若是諸葛亮跟隨劉備出師,情況或許不一樣,因為劉備是“常敗將軍”,他“連營七百裏”的排兵布陣,連軍事水平並不高的曹丕都指出其必敗。
 

  劉備小瞧了吳國年輕的統帥陸遜,以致遭到慘敗,在永安(奉節縣)白帝城一病不起。
劉備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召益州犍為太守李嚴到永安,拜尚書令;
章武三年二月(公元223年),劉備急招諸葛亮到永安;四月,劉備對托孤於諸葛亮。
 

 

“托孤”是古代“家天下”政治幾乎不可避免的重大政治現象,它往往發生在先君早逝、嗣君年幼的情況下。
孔安國說:“六尺之孤,幼小之君。”又說:“臨終之命曰顧命。”
因此後世受托孤之任的大臣常被稱為顧命大臣。

  托孤的對象應該是滿足忠誠度足夠深、能力足夠強、威望足夠高、與先君關係足夠好等幾個條件的大臣,其中忠誠是第一條件。無疑,諸葛亮是最適合的人選。  第二個人選李嚴,劉備就煞費苦心了。

 
《三國誌》裏曆史上最著名的托孤是如何進行的呢?

  ——先主病篤,托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三國誌先主傳》)

  ——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三國誌·諸葛亮傳》)

  —— “三年,先主疾病,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三國誌·李嚴傳》)

  此時劉禪還在成都,沒有見到劉備最後一麵,這是曆史的黑色幽默:如果劉備地下有靈,治國無能、不戰而降的劉禪恐怕也無顏見劉備,相見不如懷念,徒增煩悲而已。

  托孤時諸葛亮自然是一號角色,那二號李嚴的地位如何理解?李嚴是尚書令(但不錄尚書事),軍職是“中都護”,相當於魏國司馬懿的都督雍、涼等一或多個州的軍事,蜀國隻有一州,李嚴的中都護都督五個郡,實力遠在郡守之上。

  劉備選擇諸葛亮和李嚴,應該說是費了心思的:諸葛亮是可以信賴的荊襄老人代表;李嚴雖是荊州人士,但原是劉璋屬下,是新人代表,所以劉備用他來平衡諸葛亮。

  劉備的托孤算是托對了人,比起同期魏國曹叡將曹芳托孤於司馬懿和曹爽,東吳的孫權將孫亮托孤於諸葛恪等五人等以血淋淋收場的結局,諸葛亮、李嚴 總體而言,這是曆史上最好的托孤了。

  托孤之謎。

關於劉備所說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在曆史上爭議很大。有人說這一席話,困惑了中國二千年。

  劉備真實的想法我們已經不可能知道了,所以至今眾說紛紜。以下這幾種說法:

  第一,真心說。陳壽也讚成這種說法,並且在《三國誌·先主傳》的評語裏麵高度評價說:“舉國托孤於諸葛亮,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趙翼也說:“千載之下,猶見其肝膈本懷,豈非真情流露?”盧弼《三國誌集解》在反駁孫盛等質疑時也說:“有所感於中,不覺言之如是”。

  第二,權謀說。有人認為是劉備不得不托孤於諸葛亮,又懷有猜忌,於是“陰懷詭詐”出此言,逼諸葛亮表盡忠之態,“非剖心出血以示之,其能無疑哉”(王夫之《讀通鑒論》)。孫盛也認為“(劉)備之命(諸葛)亮,亂孰甚焉!”—— “古之顧命,必貽話言;詭偽之辭,非托孤之謂。”

  第三,還有一種說法,所謂“自取”,不是“自代”,是指劉禪不肖無能,諸葛亮可以在劉備另外二子中選取立一個。但聯係上下文就知道此說不通。如果是從劉備另外二子中選立一個皇帝,那何必拿曹丕出來說事、對比?

  爭議主要發生在第一、第二種說法中。它是千古之謎嗎?

   
三國裏六次托孤,幾乎同樣的話就發生過三次之多,另外兩次分別是孫策托孤於張昭:
若仲謀(孫權)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吳曆》)
劉表托孤於劉備:“表病篤,托國於備,顧謂曰:‘我兒不才,而諸將並零落,我死之後,卿便攝荊州’(《魏書》)。”

  劉備兩次遇上托孤之事,第一次是受托者;第二次是托付者。

  毛宗崗評《三國演義》已經說的很明白了:“或問先主令孔明自取之,為真話乎,為假語乎?
曰:以為真,則是真;以為假,則亦假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