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計算機編程真的是很苦的一個職業

(2009-10-09 18:25:34) 下一個
有一個詞,叫 IT民工. 咋一看似乎沒有道理,計算機專業4年本科,2年碩士,受雇於 微軟 google 這些高科技公司, 應該是高等行業啊,怎麽會是民工呢?

很簡單,對老中(一定程度上也包括老美)來說,大多數計算機編程工作具有以下特征 (我指的是普通程序員,不是做研究的或者高級構架師):

1)工作量極其大,用腦(不是創造性用腦,而是機械性用腦)比大多數同等工資的工作要多得多。都是做機械化,重複的東西,上司叫你怎麽做就怎麽做。

2)工作相對不穩定,搞IT的人太多,市場飽和,你的工作任何人隨時都可以取代。(好比雇一個民工挖鐵路,你明天挖不動了,我馬上可以找人頂替。)

3)工資很一般。如果是普通編程員,那麽剛畢業,6-7萬,做了十幾年也最多12,15萬左右,很難再上去。哪像人家搞金融的,搞consulting的,法律的,一年2,30萬司空見慣,搞的好的上百萬。就算在一家傳統軟件公司,比如微軟,裏麵搞銷售的,大多要比搞技術的拿的多。

4)職業道路並不寬。剛畢業,似乎計算機專業好找工作,工資也不低。但是上麵說過,計算機職業從一開始6,7萬到最後15萬,升幅很小。翻過來看,很多美國人讀的非技術性的專業,比如management,communication, 甚至文科比如曆史,藝術,他們職業道路反而越走越寬(雖然和以前專業沒有關係,大部分工作其實都和專業沒有關係的),過了20年,平均工資要比當初做技術的程序員高出好幾倍。

5) 亞洲背景無法很好利用,不像做金融的,谘詢的,管理的,拉客戶的。你一個技術男,海歸還不如呆在美國(創業的除外)。

6)由於長時間眼睛盯住計算機,長時間高度用腦(做計算機一天8小時要比大部分工作一天8小時累的多)。造成男子早年脫發,駝背,頸椎病,甚至陽痿。由於工作上和人說話機會少(大部分時間是和機器打交道),造成不善言辭,目光呆滯,神情木納,最後30歲了還找不到女朋友。而且很多女的找對象說明了不要做IT 的,為什麽?很簡單,IT 男太Boring。


編程員隻有一個出路:30歲以前脫離編程,做到manager 級別,指揮別人。(不排除有技術上達到如火純清的地步,變成所謂架構師,但是這個職位一公司也就一個)。但是manager 的本事要比編程難學多了,需要八麵玲瓏,忽悠上級,擺平下級,在會議上誇誇其談,在工作上建立威信,拉幫結派,打壓異己,總之必須是辦公室政治的高手。而在美國,要做到這些,對一個黃皮膚,說話有口音的老中來說並不簡單。

美國大公司裏麵,不要說高層,中層的管理人員有多少是中國人?少之又少。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