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同學“國家發明獎”的故事(三)發明獎答辯,受到著名大學教授的刁難。

(2009-10-08 13:33:28) 下一個

(三)發明獎答辯,受到著名大學教授的刁難。

因為他開始時是技術科長,廠內幾條線都可以插手試驗,他一方麵提高他們原來產品的成品率,

同時開發新產品,特別是軍工需要的一些特種器件,產品價格達到幾百上千塊錢,與這個廠的產

品原來是塊八毛的價格相比,使老廠長既非常驚訝又非常高興,覺得“科學技術真是生產力”,

上邊領導說他“肚子裏有貨”,“是個人才,今後得重用”,工人對他欽佩,一個工人的父親是

城建局長,聽說局裏引進的人才,答應的條件沒有兌現,就特別批給他一個液化氣正常戶口,徹

底解決了燒飯的問題,這在當時當地可是了不得的待遇,隻有市局兩級才能享受到。他感到溫暖

,畢竟還是好人多,“狼”性的隻能是個別現象。他抓緊工作,經常是早晨5時就去工作,夜晚

十多點才回來。他設想的低噪聲器件,並沒有照抄文獻,而是以文獻為基礎,有新的設想再提高

了一步。由於準備成熟,考慮周到,隻投了2批材料,就把所有條件試驗都做完了,而且一次成

功,成品率很高,出來兩種類型幾百隻器件。

廠內條件很差,他就到北京的幾個單位測試。中科院物理所的測試室是國內一流的,他們有能夠

測試0.5微伏的進口7位半數字電壓表和記錄儀,精度高,又直觀。當測試室主任把他們的其中一

種A型器件插到他們的測試台上,給出電壓-時間曲線,是一條又細又平的時候,他都感到驚奇了

!他們開始以為係統出了問題,立即換上美國最好的器件,曲線是明顯的粗了,說明他們這種器

件的噪聲比美國最好的低了差不多一個數量級!另一種B型器件與美國的相當,他向測試室主任

要了一支美國的壞器件,回去解剖,研究發現美國器件類型相當他的B型,與他原來設想的理論

模型一致,也證明A型器件是他的發明首創。這樣,他就從根本上掌握了主動,有理論模型指導

,可以隨心所欲的規模生產了。當時物理所正在為中科院合肥的受控熱核裝置托克馬克尋找低噪

聲器件,由於禁運,他們高價得到的這種低噪聲器件,噪聲比國內當時的產品是要好很多,但挑

選率卻很低,而且1000小時的電壓漂移仍然不夠理想。他們的器件在測試台上表現就非常突出,

畫出的電壓曲線細而平滑,幾個小時的漂移明顯好於美國產品,更吸引物理所的是,他們的器件

幾乎個個都好,挑選率比美國器件明顯好的多!這是因為他們的工藝比較先進,器件一致性非常

好。又在北京無線電研究所使用另外方法測量,表明噪聲在微伏級,與物理所一致。在哈爾濱儀

表廠做了1000小時(42天)的電壓漂移測試,小於10的負6次方,即電壓波動小於百萬分之一。

經過物理所提供給合肥受控熱核裝置使用,他們是用於這個托克馬克裝置產生磁場的線圈的恒流

源的基準,基準器件噪聲越低,這個線圈的直流電就越穩定,這個線圈產生的磁場就越穩定,就

可以把等離子體壓縮的很細,這樣就容易使等離子體達到高能量,他們的器件達到了要求。同時

這種低噪聲器件也可以用於衛星和洲際導彈,噪聲越低,命中的精度也越高。也可以用於7位以

上數字電壓表,深得儀表廠的歡迎。省科委召開了技術鑒定會,全國這方麵專家經過工藝考察,

現場測試,聽取了物理所等權威單位的測試報告,認為是“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同類水

平(評委說這是留有餘地的說法)。省科委看到這個評價,就極力鼓勵申報國家發明獎。

想不到這個廠的王××書記居然阻撓申報,這時T同學已經調到2廠,申報材料有4個人,每個人

工作單位都是填所在單位,為的的是聯係所用,材料中研製單位仍然是1廠。省科委認為材料個

別地方需要修改一下,就轉給省局,那天正好1廠的供銷科長在,是王書記的親信,就讓他捎回

,他們就把材料隱秘下了,不予上報,省科委等的著急,查下來,在市局的批評下,才修改上報

八十年代初,北京住宿還很困難,因為在國家科委答辯,他能夠住在國家科委的居民組辦的一個

簡陋招待所裏,沒有食堂,每天隻能在街頭買包子對付充饑,加上準備答辯休息不好,就有點低

血糖症狀。那天答辯會又排在最後,他說明了與國外的差別,如何創新等等情況,與會專家基本

認同,隻有某著名大學的L××教授,是申請項目的專業,有點找茬,顯然他的意見影響很大。

教授要求從理論上,說明為什麽噪聲低,T事前沒有準備,這也超出了器件答辯的範圍,低血糖

時腦袋不好使,就答不上來了,L××教授就立即表態否定,但電子部的孫俊人副部長是個電子

方麵的專家,和國家科委成果處的工作人員,對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廠做出這樣的成果很是同情

,就讓他下午再來補充說明。他從答辯會出來,立即去中科院圖書館查資料,發現器件噪聲問題

是個很難的問題,看了幾篇文獻,多是定性解釋。中午特意到小飯館吃了飯,應該說下午定性解

釋已經可以滿足要求了,想不到L××教授繼續發難,說要定量解釋才行,有的評委已經有不平

的嗡嗡聲了,評委主任孫俊人副部長為了給L××教授麵子,也為了給T同學一個機會,就說你回

去準備一下,三個月後再來答辯,據說這種現象在評審會上並不多見。T隻好又去圖書館查資料

,找到一個半定量研究噪聲的文章。想想如何對付L××教授,決定以“孫子兵法”的謀略,以

攻為守,在第二次答辯會前,去××大學向L××教授“請教”,如何定量分析,交談中看出他

掌握的噪聲材料不是很多,就連半定量分析的東西好像還沒有見過,就張口結舌說不出個所以然

來,T就說以後有機會再來請教吧,就告辭走出大樓,與三個月前的悶熱不同,是個蘭蘭的天,

心情很是愉快,知道L××教授已經無力為難了。

答辯會上,他詳細說明了當前理論上的認識,那個半定量的公式,好多評委好像不大理解,他就

形象的結合電子傳輸公式,打個比方,比如打羽毛球(比喻是單個電子),因為比較輕,很容易

被偶爾刮來的風幹擾而偏離,如果把羽毛球加重(多個電子組成的團),打過去一定費勁了,但

隻要使勁打過去,一定不容易受幹擾,也不容易偏離,這一下,評委們都明白了降低噪聲的原因

,紛紛說“有道理!”,L××拉長了紫色的臉沒有發言,會後據說為了L××教授的麵子,那天

所有的申請的項目都與他們器件的等級相同。但是在這一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關於當年國家獎

勵的早間新聞中,卻隻是單單突出的介紹了他們這個發明,“打破封鎖,解決了國內重大課題的

需要”,不知道L××教授聽到這個新聞有何感覺了。
 
他搬家後,這個書記叫那個供銷科長(兼工會)帶工會的人,檢查他的住房,數了在屋裏牆上釘

了幾個釘子(掛日曆,拴燈繩等用)破壞了牆麵,但是如果處理這個實在拿不到台麵,看到灶台

改小了,他們特意從外麵“雇人修複”(本來廠裏有雜工),要他賠償材料費和工時費,相當那

時當地一級工半個月的工資,還不算小錢,並從他的獎金中扣除,市局領導非常不滿,叫他不要

理睬。國家發明獎的獎金也以不好分配為由扣下,直到幾年後,這個王××從書記的“大位”上

栽下來,新的廠長才送來,獎金由掛名參與者平分,加上貶值5年後已經差不多沒了。

後記,我的同學是個很低調的人,他不大同意我寫這些,考慮到他的經曆可能對人們的思考有些

啟發,在網友們的鼓勵下,還是寫出來了,僅供參考吧。

(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