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餘輝

夕陽紅,餘輝耀,鄉巴佬,趕時髦,悠哉遊哉,湊熱鬧。
正文

真實蔣介石、毛澤東之比較(轉帖)

(2009-10-18 10:04:43) 下一個

                              真實蔣介石、毛澤東之比較

  

       對照蔣介石,看看毛澤東
  
如果曆史鏡頭被定格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澤東登上天安門城樓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那一刻,毛澤東「英明偉大」的形象與蔣介石「獨夫民賊」的形象,將被蓋棺論定烙進青史。其實這一天是兩人的人生轉折點。就在這一刻起,這兩位曆史人物不意間互換了方向,各自向著與原來相反的方向走去。
  
二十世紀的中國政治舞台,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蔣介石與毛澤東這兩個曆史人物你死我活的爭雄戰場。在中共隆重紀念毛的誕辰之際,讓我們對照蔣介石來看看毛澤東,是很有意義的。
  
評價一名建築師,不是看他拆掉了什麽,而是看他建設了什麽。同理,評定一個政治人物,亦不是他破壞了什麽,而是他建設了什麽,他給國家與人民帶來的是什麽?
  
        兩個「花園」的對比
  
一篇談及共產黨比國民黨更專製的文章舉了這樣一個例子:當年在國統區的胡績偉辦了一份進步刊物,因批評國民黨而遭查禁。胡績偉換了一個刊名繼續出版,再遭查禁。前後一共換了十個刊名仍然能夠繼續出版。這在共產黨統治下隻能是天方夜譚。
  
也許蔣介石終是行伍出身,他感興趣指揮的是軍隊與國家,而不去染指文藝。因此,在他統治下的台灣文藝花園能夠有某種生長空間,也允許獨立的民辦報紙、刊物存在,包括反對派雷震創辦的《自由中國》。在蔣介石統治台灣的曆史中,隻發生過一樁「文藝事件」:一九六五年,《文星》雜誌因發表了一篇保護新聞自由的文章而被停刊一年。
  
與蔣介石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毛澤東對文藝傾注了異乎尋常的熱情。從建國初期批電影《武訓傳》開始,毛澤東瞄準文藝陣地的機關槍再沒有停止過掃射:評《紅樓夢研究》、胡風反黨集團、丁陳反黨集團、《劉誌丹》反黨小說案、評《海瑞罷官》……,最後進入文化大革命的高潮。
  
顯然,蔣介石的台灣花園要比毛澤東的文藝花園要繽紛許多。
  
        @@下的異象
  
毛澤東創立的「新中國」,不但沒有給人民帶來它所許諾的幸福生活,相反,從一九四九年起,中國人從此失去了言論自由,失去了罷工、抗議示威的權利,失去了擁有私人財產的權利;農民剛剛分到土地又被共產黨收回去;老百姓沒有選擇工作的自由,沒有遷居的自由。
  
戶口簿、糧簿、單位依附製、檔案製、居委會、秘密警察編織成一張嚴密的網,隻為了一個目的:對每一個中國人實行嚴密控製,不許他「亂說亂動」。
  
在毛澤東時代,除了毛澤東,沒有一個中國人能夠維護個人權利與人格尊嚴,上至國家第二號大人物劉少奇,下至平民百姓張誌新。毛澤東將整個中國變成一個大監獄。
  
蔣介石在政治上固然也是獨裁專製者,但是除了像共產黨和台獨這類敏感問題之外,台灣新聞界是十分自由的,可以譴責國家和地方政府。台灣人擁有經濟自由,隻要不參與政治,作為個人或家庭可以生活得美滿幸福。
  
         再從個人的角度,對比一下蔣毛二人的個人品格。
  
蔣介石再黑,尚未將黨內不同政見者從肉體上消滅或投進監獄。與蔣介石發生過最大衝突的兩個人:台灣省長吳國楨和陸軍司令孫立人,蔣介石也僅是迫其辭職,並沒有剝奪他們的自由。吳國楨去了美國,在那裏度過了自由的晚年,還可以公開譴責蔣介石。
  
在蔣介石一生中對他最大的一次冒犯,就是以兵犯上的張學良。然而蔣介石也就是把他軟禁起來,並沒有置之死地。假如張學良以兵犯上的對象是毛澤東而不是蔣介石,他的下場會比彭德懷、劉少奇更好嗎?可見毛澤東比蔣介石更心狠手辣。
  
        崩潰邊緣與走向騰飛
  
在毛澤東統治「新中國」的二十七年中,給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帶來了什麽呢?
  
「國民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這就是中共官方為毛澤東時代作的結語,可見已經無法為毛澤東遮掩了。
  
當毛澤東將中國帶到崩潰邊緣,蔣介石在台灣幹了什麽?真心實意實行「耕者有其田」。毛蔣二人皆從農民入手,卻走向相反方向。
  
蔣介石從解放農民、農業自給自足開始,沿著「以農養工」,然後重點由農轉工,「加工出口」,發展「外向型經濟」,走向經濟騰飛。一九六三年,台灣工業產值首次超過農業。一九六八年增長率達到223%,居世界首位。一九七五年蔣介石逝世時,台灣人均年收入己達到697美元,在整個亞洲中僅次於日本。
  
而一九七六年毛澤東去世時,大陸的經濟狀況如何?那一年,我被毛澤東從城市驅趕到「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農村。第一年的收入,扣除每個月在生產隊預支的大米,全年總收入隻有三十五元人民幣。
  
還有一個更值得注意的問題是,蔣介石在發展台灣經濟的同時,對「均富」特別關注。據台灣張果為教授的《台灣省家庭收支調查》顯示,一九五三年台灣最高與最低家庭收入比率為1/16,一九六○年下降到1/9,一九七二年再降至1/4。經濟越發達,貧富差距越小。如今,大陸的貧富差距卻是越來越大。
  
我們應該感謝上帝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台灣這樣一塊別具曆史意義的小島,使之成為中華民族浴火重生,走向民主的一個契機,使中國人有幸第一次獲得對兩個政權進行比較的曆史機會。國民黨先是在經濟上,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上走在共產黨前麵。三十年後,第二代共產黨人鄧小平才跟在蔣介石後麵亦步亦趨。台灣的第二代領導人蔣經國已然走進中國曆史上第一次曆史性的民主進程。而大陸政權到了第四代,民主的希望仍遙遙無期。
  
         回避抗戰與指揮抗日
  
毛澤東時代,中國人民每天都得洗耳恭聽這一曲頌歌:「他為人民謀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在毛澤東一生中,他做過哪一件「為人民謀幸福」的事情?他是人民的「大救星」還是人民的「大災星」?毛澤東進入中南海之前,需要農民為他打天下的時候,用「土地改革」來贏得農民的支持。一俟他坐穩天下之後,就開始了對農民的剝奪與壓迫。可見毛澤東的「土改」隻是他打天下的手段,隻是對農民的利用。一如他在文革初期利用紅衛兵與造反派為他衝鋒陷陣,一旦大功告成,便兔死狗烹。
  
善於為毛澤東歌功頌德的@@,為他拍過不少影片,最經典的是一部名叫《大決戰》的三部曲,描寫毛澤東領導共產黨殲滅蔣介石軍隊的三大戰役,展示了毛澤東的「雄才大略」。但為什麽不去拍一部展示毛澤東在抗日戰爭中與日本侵略者「大決戰」的片子呢?因為在漫長的八年抗戰中,具有「軍事天才」的毛澤東從未指揮過一場對日作戰。在中華民族將要沉淪為亡國奴的時刻,是蔣介石率領中國軍隊和日本侵略者作殊死戰鬥,而毛澤東卻老謀深算地保存實力擴充軍隊,一俟日本人投降,便如下山猛虎,與蔣介石展開「大決戰」了。抗日期間,由共產黨領導的唯一一場對日戰役——百團大戰,還是彭德懷違反毛澤東的指示擅作主張的結果,而彭也就因此「犯了錯誤」。
  
毛澤東終其一生所追求的隻是一件東西——權力,至高無上的權力,因此他平生所從事的隻是一件事,用他自己的話來表述就是:「與人鬥,其樂無窮」。他在黨內鬥,黨外鬥,鬥得中國天昏地暗。一部中共黨史,就是毛澤東「其樂無窮」的血腥鬥爭史。
  
毛澤東的一生隻是一個破壞者。毛澤東的「豐功偉業」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帝業。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