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老福特係列:實用雕蟲小技--拆車門內側麵板及相關維修(多圖)

(2010-05-02 20:23:08) 下一個
Do it at your own risk!

我是純業餘,所以肯定有不專業用語,有不正確做法。還請懂行的各位老大指正,以免誤導他人。



拆車門內側麵板,是一道很常用的工序。修理車門內外把手,車鎖,車窗,控製按鈕,喇叭,等等。我們這裏的車行,拆一個麵板這道工序大約$80-120,拆進去以後,再根據你的問題情況,累加part+labor費用。如果是敵樂,價錢就不用說了,反正隻多不少。

其實車門上很多東西,你自己都可以在短時間內解決。這裏不僅是涉及省錢的問題,還有時間。

比如我的01老福特開拓者,driver side外側門把手失靈,左右兩側後視鏡的電動控製失去部分功能,passanger side的遙控門鎖不靈敏。以上三個問題,如果交給車行,兩側拆麵板就至少$160,然後再檢修甚至更換零件。如果需要零件,那麽我的車必須在星期一到星期四之間送到車行,因為周五六日,車行無法保證買到需要的配件。如果車交給車行,還最好一大早交出去,這樣車行基本保證當天之內可以買到配件完工。好點的,負責你的接送服務,但不是每一家車行都提供。可以接送你的價錢不見得滿意,價錢滿意的又不管接送。另外,修車少則2鍾頭,多則一天,如果保不齊我這天有點意外急事用車,那就更抓瞎。

以上一堆廢話,都是我生活中碰到的實際情況,也是我一年多來積攢下這麽多車門問題,卻始終沒有去車行修理的原因。最近周末有點閑暇,於是在網絡上廣泛搜索學習,最終以小於$10的開銷和不到2小時的時間,解決了以上三個問題。

你的車和我的肯定不同,但是這道工序,在不同車門上,大同小異。另外,用Google 和 Youtube關鍵詞搜索,你多半可以找到你一樣車型甚至一樣年份的修理介紹。相信解決類似的問題,會節省你大量的時間和金錢。

以下就圖文講解一下我的修理過程。首先對互聯網上那些提供圖文視頻信息的高人們致以真誠敬意。不幹不知道,自己維修的時候,搞得滿手油膩烏黑,還要更換合適角度照相或攝影,確實是個辛苦差事。寫這篇東西,也算是對互聯網,對從車壇學習受益的回報吧。


這是passenger side 的門。修driver side的門鎖,花去最主要的時間精力研究門鎖結構,累得大汗淋漓,所以沒有拍照。這次修passanger side 的門,要從容很多,才耐心拍了幾張照片。不過除去後視鏡控製按鈕,兩側結構是一樣的。

第一步

紅圈標示了固定麵板的4個螺絲,有些不同年份的車隻有2個。總之都應該是一目了然的位置。把螺絲擰下來放好。



第二步(其實與第一步無所謂先後)

內側門把手處有一小塊麵板是獨立的,用平頭螺絲刀很容易撬出來。不同年份的開拓者,這塊板大小形狀有差異,但是手法一樣。(看到左右2個螺絲不一樣嗎?左邊的丟了,隨便佩了一個近似的)



小麵板拆開的樣子。



第三步

拆控製鍵盤。簡單之極。平頭螺絲刀向上撬出來。就是2個卡子固定的。看到2個接線頭,捏住線頭上的卡子,拔出來。鍵盤放一邊,兩個線頭浮空,方便後邊拆卸。



第四步

從金屬門框上分離麵板。大部分車門的麵板由幾個塑料anchor固定在金屬門框上。用簡單的工具,如平頭螺絲刀,從側麵縫隙間伸進去,輕輕一撬就出來。我一般從遠離車體的下角開始,逐漸向上和向另一側推進。一般撬開一道縫,基本上都可以看到幾個塑料鉚釘的位置。注意撬的時候,不要損壞麵板和金屬門框之間的防水層(一層塑料布一樣的東西,貼在金屬門框上,後邊會看到)。



這是撬開第一個塑料釘,從車門下角拍攝的。光線不好,有點糊。實際目視效果比這個要清楚地多。



繼續向上,撬開第二個塑料釘。這時候縫隙已經很大,找到並撬開所有的鉚釘。



第五步

卸下整塊麵板。撬開所有塑料鉚釘,整塊麵板已經沒有任何固定。現在,提住門內側把手,向上提起麵板,解脫溝槽和手控的那個小棍子鎖頭。圖中紅線是標注我放在那裏的螺絲刀,聚焦不好所以沒拍清楚。開拓者的麵板,是掛在門框的一道溝槽上的。以前的修理者一定是沒留意,把passenger side 的麵板掛在溝槽外了。所以麵板等於是直接掛在門鎖的那個小棍子頭上,導致門鎖阻力加大,對遙控不敏感。



麵板徹底分離。我這一共有7個塑料鉚釘。另外注意紅色方框內,上緣掛槽的地方有個小缺口,後邊會提到其功能。



第六步

拆防水層。就是一層厚塑料布一樣的東西,貼在金屬門框上,有一點韌性,有很多與位置相對應的釘子孔,開口和凹凸結構。小心的把這層東西揭下來,不要損壞,不要拉伸變形。



如果要動喇叭,我的車就要先拆喇叭外殼,然後才能打開防水層。因為我不需要,所以也沒必要揭開整塊防水層。



揭開防水層的樣子。金屬門框裏的綠色是車玻璃。由於維修內容不同,你可能需要把玻璃放在不同位置以利自己需要。比如我修理driver side的門鎖,就要把玻璃全部送上去,才能提供接觸門鎖結構的空間。



這個門隻是個掛槽錯誤,所以把麵板掛在正確位置,問題就解決了。揭開防水層純粹是為了拍照。把防水層原樣貼回去。年久或者多次拆卸的,膠粘性可能不大好,自己加幾條膠布就行了。但是不用把一圈都貼死。膠布條選那種不會留下很多遺留物的(比如不要用duct tape),方便今後再拆卸。



後邊沒有什麽,就是原樣反向安裝回去。塑料鉚釘可能會有彎曲變形,或者留在金屬門框一側,扳扳直,卡回相應的鉚釘槽就行了。實在要新的,去零件商店買,甚至可以從敵樂那裏免費要來(網上據說有人要過)。



提起麵板,從上往下掛在門框上。



遠離車體一側容易掛,靠近車體一側比較緊,前邊看到的那個小缺口派上用場了。用螺絲刀撬住,一推一擠,完事。



把控製鍵盤和小麵板卡回去。4個螺絲擰回去,大功告成。





這是driver side的後視鏡控製鍵。部分功能失效,多半是接觸不好,或者觸點部分損壞。事實證明是接觸不好,省去了換part的煩惱。



還是平頭螺絲刀,撬出來。



平頭螺絲刀,撬住白色的卡子,分離出黑色的控製頭部分。這個我已經清理好安裝回去了。為了拍照,所以又撬出來。黑色部分是兩塊結構互相卡在一起,撬開以後,裏邊結構,類似於遊戲機的遙控器,我想這對大部分人不會陌生。拿買來的清潔劑噴噴,把關鍵接觸點用小刀刮刮幹淨,小心安裝回去,不要弄丟細小的零件,問題解決。






以下3張圖是從網絡上找到的,詳細圖解福特開拓者門鎖結構,不同年份有輕微差異。這3張可是我的藏寶圖,幫了我大忙。2個鍾頭修理我的三個問題,其中琢磨門鎖原理就花了一個半鍾頭。多虧找到下邊的圖,才豁然開朗。不同的廠家和車型,車鎖結構相信仍然是大同小異,希望對感興趣的車友能提供幫助。





我的門鎖,不知什麽原因,那個黃色的固定卡子鬆開了,外側門把手壓下去那根鐵杆(rod),可是鐵杆浮動,沒有通過黃色卡子固定在門鎖結構上,所以門把手失效。把鐵杆放回卡子裏,把卡子捏回去,問題解決,一分錢不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T- 回複 悄悄話 如此好帖,竟無人頂?還有天理沒有?
我頂一個!好人會有好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