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wave

本博客將涉及財經,文史及時事。
正文

華爾街八家銀行遭調查 (ZT)

(2010-05-13 21:02:20) 下一個
華爾街八家銀行遭調查 恐引發全球市場動蕩

經濟參考報    2010-05-13 20:04:22

金融時報》專欄作家近日因美國政府在調查抵押貸款債券案件時單單嚴查高盛而打抱不平,現在其不平聲可以稍微消停了:紐約州首席檢察官安德魯・ 科莫(A ndrew C uom o)將開始對八家大銀行就其曾否誤導抵押貸款債券評級機構一事展開調查。同時將被調查的還有銀行勾結評級機構的華爾街潛規則。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銀行業與評級機構勾結如果屬實,那性質是及其惡劣的,全球金融市場因此可能產生新一輪動蕩,因為投資者將懷疑自己手中的金融產品到底風險幾何,價值幾何。

華爾街遭普查

紐約州首席檢察官科莫開始對八家銀行就其曾否誤導抵押貸款債券評級機構一事展開調查。《紐約時報》在其網站援引兩名知情人士言論稱,周三晚庫莫辦公室對這些銀行發出傳票,通知其受到調查。這次的調查焦點不再是先前的銀行誤導投資者購買抵押證券的問題,而是銀行誤導債券評級機構的問題。

根據該報導,調查對象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銀,花旗集團,瑞士信貸,德意誌銀行,法國農業信貸銀行以及已經被美國銀行收購的美林。

據悉,科莫開展的調查,表明他認為評級機構有可能被上述調查對象中的一家或多家蒙騙。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貸和德意誌銀行的發言人拒絕對此置評。其他銀行沒有立即回應詢問。涉及調查案中的評級機構是標準普爾,惠譽和穆迪投資服務公司。

郭田勇說,信用評級的可信度已被廣泛懷疑,如果這次大規模的調查真發現銀行業與評級機構勾結美化產品信用度,投資者會懷疑手中的金融產品,那對全球市場可能將產生極大震蕩。

涉嫌拉攏評級機構人員

據知情人士透露,科莫還關注銀行抵押貸款業務部門雇用評級機構職員,幫助其過分美化抵押貸款交易評級的行為。正是因為被出售的大量高風險的抵押債券被冠以高信用評級,才吸引了大量投資者購買。

高盛正應訴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民事欺詐指控。訴訟核心是高盛名的為2007-A C 1擔保債務權證(C D O )產品。這款產品由評級機構惠譽的前員工湯川信(音譯)參與設計。佑川2005年加入高盛。

報道說,在住房抵押貸款最火的階段,高盛等金融機構向佑川等人提供了百萬美元年薪,吸引他們從薪酬低得多的評級機構跳槽到自己旗下。湯川離開惠譽前後,他所在部門3名分析師同樣離開惠譽,加盟德意誌銀行等金融機構。一般情況下,從評級機構成功跳槽到銀行的人,會與他們的前同事達成協議。2007 年秋,金融機構麵臨達成住房抵押貸款交易的較大壓力,處理高盛交易的一名惠譽分析師就是湯川的朋友。

美國國會參議院下屬一個小組委員會上月發現,華爾街員工卷入機構評級過程。根據這一委員會公布的一係列電子郵件內容,高盛曾試圖說服標準普爾公司為分析師質疑的一項交易開綠燈。

高盛發言人塞繆爾・魯濱遜上月曾說:“任何有關高盛不恰當地影響評級機構的說法都沒有真憑實據。我們依賴於評級機構的程序獨立和它們給出的評級。”

此前金融時報專欄作家,聖地亞哥州立大學的法律和金融學教授弗蘭克・帕特諾伊F就懷疑,在幾年前掌控市場的多家銀行中,為什麽政府僅僅針對高盛?高盛使投資者巨虧的抵押貸款債券A ba-cus 2007-A C 1受到過多指責了,但其毫無根據的3A評級卻少有人質疑。

根據近期ProPublica發布的報告,對衝基金M agnetar在26宗交易中,既參與了C D O同時又押注做空。(M agnetar表示這些交易完全合法。)這些交易是由花旗、德意誌銀行、雷曼兄弟、美林、瑞士銀行等(沒有高盛)安排的。高盛沒有參與的C D O交易數以百計,但是那些交易卻沒有受到調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