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Chinese

和碼漢字字形技術的“最好最終”性,使其必將成為世界範圍內漢字字形學習與使用的技術標準。www.HeZi.net
正文

移民是為了孩子,也是也非

(2012-09-22 17:21:18) 下一個

移民是為了孩子,也是也非

歐陽貴林 www.HeZi.net
2012年09月09日
 
我們都聽到很多出國的人說,出國是為了孩子,為了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環境,生活環境。我不懷疑很多人是真這樣想的。
為了孩子而出國,為了什麽樣的孩子,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不沒有明確的考慮。

我最近又搬了一次家,新住處有5個人,都是進屋才相互認識的,房東,我,還有個剛從南京高校來滑鐵盧大學做訪問學者的H老師,H老師30多歲,我和房東都是40多了,另外兩位是不到20歲的滑鐵盧大學的學生。

H先生來這裏有3個多月,與我們交談,都在做國內國外生活的比較,準備移民到加拿大,他說在南京的大學裏工作很好,但為了給小孩一個好的學習生活環境,還是考慮移民加拿大。

我說在國內小孩是你的小孩,到了國外小孩是你養大的,但就不全是你的小孩了。

“自己的孩子”,這個概念,傳統意義上,孩子應該是父母語言文字,傳統習慣,宗族家庭觀念的繼承者,他們長大以後應該是為自己,也為家庭與民族的利益工作與生活。但在國外長大的小孩,語言文字,傳統觀念都離開了自己宗族,民族,如果第二代還沒有100%離開的話,再過一代就丁點都不剩了。這些子孫還是中華民族的子孫嗎?

這話不好聽,不好接受,但看我們同屋的兩個大學生,就知道這是實事。這兩位學生,都來自中國家庭,但說中國話都不是很流利,都不認得中國字了。今天下午,兩個年青學生,在廳裏說上話了,一說就有3,4個小時,都是英語。 我就給房東說,在這裏養孩子,都是給國外養的,我說得沒錯吧,他聽了哈哈大笑。現實就是這樣,孩子是中國父母養大的,但他們不是中華文明的傳人了。

為了孩子出國,孩子出國了,孩子的民族性就變了。可能有人說,移民第一代,第二代總能為中西文化融會做點貢獻,我說沒有,沒有融匯,隻有完全的淹沒。至少現在的情況是這樣。

中國人移民國外,就是為國外的文明做貢獻,消耗一代人的努力,為他們民族與文化發展提供差異性基因,培養生力軍,新生力量。

很多人移民國外,把大筆的財產都轉移到國外,想在別人的土地上,營造自己的家園,生兒育女,傳宗接代。但你養的後代都不認中國字,不說中國話,根雖是中國的,開的花是別民族的,這不是你個人意誌能改變的。

有人可能說血緣關係總在吧,但血緣關係不重要,中華民族在曆史上,有很多北方少數民族融入,現在這個支流的血緣關係在哪裏呢?收複台灣的鄭成功,有一半血統是日本的,按血緣是否也有一半對一半的關係呢?沒有,因為台灣人都用中國語言文字。如果馬關條約後,日本人成功地讓台灣島都說了日語,台灣就是日本的了。

所以決定人與民族特性的因素的是語言文字,傳統習慣,而不是血統,甚至不是膚色。不說中國話,不用中國字,就失去了中華民族就主要的特性。

作為父母看到自己的小孩說著流利的英語,漢字不會認,漢語也說不利索,心裏都很愁悵,總有點對不起祖宗,有這點內疚感的也隻是第一代移民,但到了第二代,他們就沒有這種想法了。盡管鬱悶,但看到小孩接受教育好,能過上好些生活,在語言文字,精神上能與父母保持聯係與融洽的關係也就過得去了。

但作為國家與民族,如果要說利益的說,讓自己的人民出國,帶著大筆錢出國,去了又不回來,那就是幫助兄弟民族,對自己是很大的利益損失。

也不排除,在國外的華裔多了,會有人出任某個地區或部門的領導,甚至有奧巴馬總統。但這些都是一層層選出來的,符合選民的利益與要求,美國駐中國的大使駱家輝,他代表的是美國人的利益,也許他是華裔能在中國更好地為美國開展工作。
我國有許多學成回國的科學家對祖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我知道的都是第一代出國人,即在中國生長出國學習再回國,我記不起有移民第二代回國做出大貢獻的。

很多人都說,現在是地球村了,但地球村裏,卻有利益之爭啦。

法語,英語他們都發端於拉丁語,很多字詞都是相同的,會法語的人學英語,有點象說廣東話的人,學說普通話那樣。歐洲語係差異性不大,但他們為了本民族的利益,都在語言文字上激烈地競爭著。

中西文明能否融匯,怎樣融匯,這些是大的利益問題。

9月13日我有機會與一位滑鐵盧大學的退休老教師談了一個多小時,從他那裏我知道滑鐵盧的兩所大學,滑鐵盧大學,與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後者是1911年建校(已是百年老校),而滑鐵盧大學是從後者於1957年分離出來的。我問為什麽這麽個小城會有這麽有名的大學,他說滑鐵盧大學花高工資,從世界各地聘請頂尖的人員來這裏教學。我說這個想法別的大學也有,為什麽滑鐵盧能做到,他說別的學校可能不會象滑鐵盧大學這麽有錢,這些行業高級人才又介紹新人來這裏,RIM公司(BrackBerry黑莓)公司就是滑鐵盧的大學師生辦的,滑鐵盧的許多科技公司也是這樣。我們談了很多的問題,國家民族,家庭等等,他在很多問題上有真知灼見。

他是俄羅斯移民在加拿大的第二代,在加拿大過著幸福的生活,他有4個子女,9個孫輩,他的子女生活於美國與加拿大。
他說他很幸運學習了英語,在加拿大生活,他說因為英語是世界語言,到哪裏都通用。他連俄文是多少個字母都不知道了。他不會理解,為什麽俄羅斯人民以自己語言文化而自豪,不會理解俄羅斯人民在世界上教學推廣俄語的努力。

我把我這篇文章的觀點說給他聽,他覺得很新,好象他都沒有認識到或認真考慮過。

作為移民的後代,這位老人的思維情感,很具有代表性,許多民族的後代大都會與這位老人一樣,以英語國家的文化與觀念而自豪,對自己祖國漠不關心,甚至是看不起與恥笑。

我們的子女怎麽能避免背棄祖國的文化文明呢?
 
http://www.hezi.net/He/HeMa/HTML/Immigration4Child.ht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