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道

身體,是生命的建築。體道,即真體彰顯之道,體驗生命之道,肉體健康之道。
正文

食品的選擇,清理和保存(1)清理庫存

(2010-08-04 14:05:34) 下一個
根據飲食哲學係列的線索,我想逐漸整理出自己的一套飲食習慣和實踐。這不是理論探討,而是我自己的實踐摸索。

 

哲學關注意識和物質,本體和變化,對象和屬性等諸多話題。我希望借助這些哲學話題,來整理自己的飲食實踐模式。在飲食實踐過程中,第一個必須討論的主題就是意識和物質。我在前麵的很多文字中,反複強調的就是意識和物質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是走向飲食實踐的大門。

 

我認為,我的大部分感想都是普通常識(雖然不一定都是正確的)。問題不是知識,而是我們對待知識的態度。哲學曾經爭論意識和物質的問題,意識決定物質?還是物質決定意識,顯然這兩派並沒有明顯的勝者(中國的教育已經毫無爭論地選擇了物質決定意識)。無論你選擇何種判斷,大家都同意的一點,那就是意識和物質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係。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人們更多的是割裂兩者的關係。比如當我們探討飲食與健康的時候,可能有的人會覺得很無聊,這都是些普通常識,沒有必要探討。他們可能會說,這些知識我都知道,上了這麽多年的學,我的知識很多,停止探討,我回去睡覺去了。然後他還在按照他的習慣去飲食。

 

一個更大的問題不是知識問題,而是人們將這個世界看成是一個知識和理性的問題。人們總是向外尋找文字,而不是到自己的生命中活出知識。這就造成了意識和物質的分離問題,雖然人們仍然在用文字來讚同意識和物質的關係,但是在現實中,他們沒有主動地活出意識和物質的統一。在精神和宗教領域裏,並沒有這種意識和物質分裂的問題。無論是佛教還是基督教,他們認為世界的本質是一體的,意識和物質隻是文字,是人們企圖認識世界時所采用的一種工具和方便。但是你不能把地圖當成是城市,你必須活在真實的生命裏,而不是平麵的紙張上。所以在飲食方麵,我們首先考率的問題是,矯正我們的態度,回歸到生命的本質中,而不是造成知識和生命的分離。

 

本體和變化,這是哲學探討的另一主題。一個人可以兩次跨入同一個河流嗎?我不想辯論這個哲學問題,但是這個問題給了我們很多有益的啟發。一種食品,我們用名字來穩定人類對它的記憶,同時以便人們展開對它的交流和探索。但問題是,真實的食品並不是恒定不變的。它不斷地和空氣,細菌互相作用著,變化著。也就是說這個食品的屬性是時刻變化的,過去的營養,隨著時間的變化,現在可能是毒藥了。另一個被忽略的變化是,由於化肥和其他各種化學物質的使用,現在食品的營養質量和數量,已經不同於過去了。你吃的雞肉不同於30年前的雞肉,同樣的魚種,50年前的質量已經大大不同於現在了。但是在我們的意識中,我們並不會時刻注意到這種不同。我們的意識仍然是隨著過去的慣性,來指揮著現在的飲食,我們仍然是重複著過去的飲食意識和習俗。現實已經改變,但是我們的意識依舊是緊緊地被釘在過去的柱子上。

 

關於肉體存在和健康的問題,我們不能僅把它看成是知識,我們應該在生活中去實踐這些知識。所以根據以上思考,我們第一個需要去做的不是知識,而是立刻行動。然後我們不是立刻去采購健康的食品,而是先清理我們現在的食品。針對調料,蔬菜,幹貨,穀物麵粉,飲料,蔬菜,肉食品,水果等食品,哪些是已經過期的,哪些是接近過期的。對於過期的食品,立刻扔掉,對於快要過期的食品,要檢查其色味,如果近期不想用,或者懷疑其質量的,也要立刻扔掉。對於那些留下來的食品,應該重新分類保存,以便查找。對於那些放置長久的食品,應該考慮趕快用掉。

 

長期放置的食品,不僅其質量會變差,如果包裝不好,它也可能會招來害蟲。所以清理現有庫存是很重要的。在整理這些食品的過程中,最好用一個小冊子來記錄食品類別,有效期限和保存方法。當你漸漸的熟悉後,你可以不再使用這個小冊子,但是在初期階段,這樣的做法有利於記憶。同時你可以用這個小冊子來記錄其他的飲食信息。我準備用一個飲食夾子來保留食譜,食品信息(本草綱目),飲食審美,飲食文化等各種與飲食相關的信息。記錄信息是我們係統地Transform飲食風格的有力助手。我過去整理花園的時候也是喜歡采用手工記錄的方式,繪製草圖,設想花草種植方案,記錄噴水頭位置,電線,遊泳池,修剪施肥等相關信息。雖然一開始需要12個小時去準備資料,但最終的結果是節省時間。

 

在西方生活,飲食,房屋,財務和園藝都是很重要的日常生活內容。我過去一般會記錄房屋和園藝信息,現在我再加上飲食資料,這樣做的結果會改進我們的生活效率,提高我們的健康水平。在整理這些信息的同時,我們的意識也會不斷地反思,設想和規劃。就這樣,我們不斷地從生活中整理出知識,提煉知識,表達知識,提升知識,宣傳知識。我們不再是遠離生命,而是深深地回歸到生命。其實這也是體道之路。體道之路不是知識之路,而是沿著生命的體驗,去附著,去摸索,去叩問,去設想,去規劃,去讚歎,去綻放生命的光芒。無論你是一名博士,還是一個種地的農民,你都可以去實踐自己獨特的體道之路。生命的價值高於一切外在的榮譽和知識,我們隻需真誠地愛自己,保持一個好奇心,懷著一個夢想,生命之門就會向我們敞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