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爾生活散記

5年多的蒙特利爾生活,使我在內心深處有了對魁北克的歸屬認同感。我將對它的愛通過一個個漢字表達出來,將自己生命中一段最燦爛,也是最艱難的時光記錄下來。回頭看時,都是自己人生寶貴的財富。
正文

演化的口味

(2009-08-17 20:50:50) 下一個

演化的口味

異鄉遊子,特別是那些輾轉了多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在不同地方都留有生命的深刻痕跡,那麽他的口味必定也會因應環境而跟著演化。

在魁北克生活了七年的 Tony 在飲食上已經變得不中不西,麵目全非了。他的菜譜幾年如一日,中午永遠是中式炒菜,大魚大肉,而晚上卻隻吃 Salad ,看他捧著一大盆青菜在那咀嚼,樣子就像是頭猛牛在吃草。飯後,一塊 Cheese ,一杯紅酒,一盒酸奶,半碗雪糕,一成不變,雷打不動。

他最擅長做的菜式就是 Salad 。今年夏天他從歐洲遊玩歸來,特地在法國買了瓶上好的 Salad 醬,叫上我跟他一起分享。隻見他把五顏六色的各式蔬果,混以塊狀 Cheese ,淋上 Salad 醬,我以為可以吃了,剛要上筷子,被他果斷製止:還沒完!接著他丟了一堆榨菜進去,嚐嚐,覺得不夠味,又舀了一大勺老幹媽,又舀了一大勺紅翻天。再嚐嚐,還不過癮,又勇敢地丟進去數顆臘八蒜,最後再淋上淹蒜的老汁,一盤中西合璧,土洋結合的 Salad 總算拌好了。麵對著這一盤雜交品種,我都不知道該打開哪根味蕾好了。

無獨有偶,鄰居 96 歲的希臘老太太,最喜中國菜。她拌 Salad 的時候,一定要在自己家鄉口味的基礎上,加以從唐人街買回的方便麵碎粒和醬油!

口味就似口音,是自小養成,深入骨髓的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們常聽 “ 鄉音難改鬢毛衰”的名句,也知道“ 家鄉美味入夢多”的俗語 。其實周遭環境再施以影響,一個人的口味是萬變不離其中的。

同學小付,四川人,在蒙特利爾時是火鍋聚會上的主力,每次的鍋底都必須經由他來把關。他的獨家秘方是:放一大塊 Butter (牛油)到麻辣火鍋底料裏。通常 Butter 是拿來抹麵包吃的,而他卻發現了洋 Butter 與土火鍋結合的妙處:湯底會更濃稠更香口。當他為了工作搬去渥太華,每次有機會回來蒙特利爾時,都要專門去唐人街買上一大袋中國蔬菜或者調料背回去。沒辦法,渥太華的唐人街實在太小了,最可恨的是沒有他最愛吃的尖椒賣。某段時間,他的 MSN 的名字叫做:蒙特利爾的尖椒炒渥太華的肉!看看,能夠吃上一口尖椒都會讓他這麽自豪與滿足!

本人雖是地道的東北人出身,然內心總感覺自己的前世故鄉應該是在四川。川菜是我的摯愛,無辣不歡,越辣越爽!在加拿大這幾年,我練就了一副典型的“歐美女人身材”,胳膊腿夠粗壯夠結實,老人家們看了都誇“這孩子身體可真好!”究其原因,除了“交通基本靠走”以外,上頓下頓的尖椒炒牛肉著實為我的膘肥體壯立了大功。加拿大的牛肉品質居世界前列,肉嫩而不腥,實為我的最愛。我自己發明了牛肉炒大蔥,牛肉炒芹菜,牛肉炒蘑菇,牛肉炒海帶, …… 總之,一切以牛肉為本,基本杜絕了對豬肉的進食。

蒙城有華人 8 萬,可比起車程五小時以外的多倫多來講,實在是小巫見大巫。據說多倫多的華人有 40 萬,所以可以想像那裏的中國吃食會是怎樣的繁榮昌盛。在蒙特利爾買中國蔬菜,與多倫多相比,品種會少很多,而價格又會貴上許多,無他,隻因我們是二級批發城市,一切中國食品都是從多倫多進貨,再轉賣給蒙城。誰讓在這裏華人是少數族裔了,星星之火尚不能燎原。數量少,自成不了氣候!每當節假日,總有朋友在網上自行組團去多倫多吃東西。聽說那裏著名的華人超市“大統華”售賣的熟食太誘人了,如果誰有機會去那邊辦事,總會有朋友托他帶點熟食回來。一度有傳“大統華”想來蒙特利爾開辦分店,而當他們來實地考察後,卻放棄了這個念頭。

因為蒙特利爾的華人實在太“窮”了。

據“大統華”說,他們在本地華人網上看到,有以 2 元的價格出租一天地鐵月票的;有拿自製的壽司換取避孕套的。還有賣一桶醬油,一把鐵鍬,幾根電腦線的 …… “大統華”認為,這樣“兩兩計較”的市場肯定沒有太強的消費能力。

財大氣粗的投資移民,多選擇呆在氣候溫和的溫哥華,或商業氣息濃厚的多倫多,而天寒地凍的蒙特利爾,吸引的卻是我們這般的窮學生。這裏的華人餐館寥寥不多,因為有條件下館子的顧客少之又少。然而,我們雖然不富裕,但我們卻有饞的權利!在這裏,又可解饞又可省錢的方法就是到華人網站上購買家常飯菜了。“蒙城華人網”上美食欄目裏熱鬧非凡,在這裏,可以買到餃子啊,粽子啊,點心啊,麵條啊。在此收錄兩個賣菜的帖子,感覺很有趣,也有創意。

一則是賣紅燒肉的:

“本人將在本周末烹紅燒肉若幹 , 以饗饞胃。該紅燒肉係本人獨門秘製 , 以大火去生 , 小火入味 , 耗 3 少時之光陰成其經典 , 肥而不膩 , 豔而不妖 , 香而不鬱。願與有緣人共享 , 價 6$ 一份 , 約 1 磅 , 足 1 至 2 人解饞。提前預約 , 本次僅提供 6 份。本周末有效。”

另一則是賣辣白菜的:
“我做的辣白菜與眾不同。我們家做辣白菜的方子是我爺爺當年在朝鮮戰爭的時候救的一位朝鮮老大娘傳授的。據說這方子是她們家世代流傳下來的。本來我是不賣的,朋友們中有嘴饞想讓我給做,三番五次的又不好意思就忽悠我多做點來賣。基本上的配料有:白菜,胡蘿卜,蘋果,薑,蒜,還有的就是秘密了。我做的辣白菜別的不敢比,比中國店裏的韓國辣白菜好吃多了!過年了大家來品嚐一下吧! 8 塊錢一盒(盒子是華香食品公司裝 850C 的 豆腐盒)。要是住在島內可以送貨, 10 塊一盒。”

我沒在網上買過吃食,但據說供銷兩相旺。我的一個朋友非常能幹,自己帶著三個從半歲到六歲的兒子,還有熱情和體力在中秋節來臨之際趕了幾個夜晚做了 100 多個月餅放到網上去賣,結果第二年那些顧客還在追她問,今年還有月餅嗎?

因為加拿大的白麵質量優口感好,很多在國內從不碰碗碟的人來了之後都學會了自己做包子餃子,麵包點心。我屬於又懶又笨的人,根本不想學,也自信學不會。在 Concordia 附近的包子鋪成了我常常光顧的地方。那是一家天津人開的店,邊包邊賣, 5 毛錢一個肉包子,就算餡兒小點,但那畢竟也是包子啊,在這異鄉他處,我們要求不高。我常開車帶著寶寶去那兒等,因為供小於求,不是每次都能買得到的。而那包子鋪也特別牛,隔三岔五就關門了,聽說店主嫌累了,不高興了,就不開門。所以我們封這店為“史上最牛包子鋪”!

不論什麽口味的人,來到這魁北克,都在某種程度上接受並開始喜歡上了紅酒。法裔人士嗜酒如命,在這裏一支普通紅酒的價格通常是 7 , 8 塊到 10 幾塊,價格便宜質量好,所以喝點小酒成了很多人每天的慣例。開 Party 的時候,客人多是拎一瓶紅酒送給主人,酒多人不怪。 Tony 和我喝著小酒,感慨著:將來回到國內就不能這樣奢侈,每天可以喝到這地道的紅酒嘍!這 7 , 8 塊加幣的酒到了中國怎麽也要 200 來塊人民幣吧?於是我們有了一個共同的夢想:等咱有了錢,回國也能天天喝法國紅酒!於是我們就有了新的動力,那就是:努力工作,拚命賺錢,天天喝酒!

在這裏,我們還見識了一種“中餐”,老外們談起它來頭頭是道,而我們這些正宗的中國人卻不明就裏。一個對飲食頗有研究的朋友說:世界上存在三種菜係 ---- 中餐,西餐和唐餐。這唐餐就是老外們喜歡的中國菜了。所謂唐餐就是中餐西做,是早期粵閩籍移民發明的 菜式:像什麽左公雞啊,陳皮牛啊,龍抄手啊,等等,都是一些肉包上黏糊糊的一層糖,刷上紅彤彤的顏料,又酸又甜,中國人吃了會把牙甜掉的,而老外們卻直呼“ Yummy, Yummy! ”朋友說:早期移民多是被當豬仔賣出來的,他們自己對飲食的講究也是比較粗糙的,所以由他們發明出來的這些菜式雖然經過百年時光流傳了下來,被老外們當作地道的中國菜,而我們這些正宗的中國人卻對它並不感冒!

這裏摘錄一段朋友文章中對“唐餐”的描述:

唐餐迎合了西方人的口味,很多國人開的飯館都做唐餐。做法很簡單,什麽麵係列,飯係列,上麵弄點雞,魚,蝦等,再來點洋白菜、生菜,弄點鹵,就是一盤。我見有一國人開一唐餐館, 300 個座位,除一侍應生外,就他一個廚師(兼老板)。隻見他大勺一揮,將肉爆油後,揮動炒勺東崴點作料,西弄點卷心菜,然後猛放味精,就出鍋入盤了。整個過程不超過 2 分鍾。兩分鍾一份!以這個效率,在最繁忙的時候他也能夠嘴裏叼著煙卷,閑庭信步。我說這東西能吃嗎?他咧嘴一笑說,你就當喂豬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