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國學校家長會上的聾啞媽媽

(2010-09-25 08:25:52) 下一個

秋季開學後的一個月之內,美國中小學通常會有一次大規模的家長會。這種家長會的英文名字叫Back to school night.

 家長會一般以校長在大禮堂內的公眾講話開始。和國內一樣,不,我應該說,全世界的校長都一樣,美國學校的校長也愛打官腔。他們的講話,無非是學校形勢大好,學校到處都是同學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喜人景象。

 校長講話後,家長們隨後會到自己孩子所在的班級,再聆聽一遍班主任的具體指示。前天在我兒子所在學校的這個家長會上,聽完校長的大指示之後,我就和中外家長們一起,懷著喜悅的心情,走進了我兒子的教室。

我兒子的班主任林達,是位三十出頭的美國女教師。她笑意盈盈,麵帶和善,在和每位家長一一握手致意後,賓主雙方互致問候,教室內的氣氛十分融洽友好。

 稍稍安靜下來後,林達便站在講台前,開始向我們詳細介紹了孩子們每天的課程表,算術語文科學等科目的具體要求。就連什麽時候吃午飯,什麽時候課間操,林達都向我們做了詳細介紹。對班主任的公開講話,中外家長們都非常重視。與會期間,家長們拿出紙和筆,像恭恭敬敬的小學生一樣,仔細體會並及時記下班主任的重點字句。

 來美國這麽多年,在不同城市的不同學校,我參加過許多次大大小小的家長會。走過路過,我從來沒記錄過任何家長會的詳細過程。今天我之所以要筆錄一下我參加這個家長會的經曆,是因為在兒子的教室裏,我遇到一件令我好奇的事兒。

 兒子所在的班級,總共才有二十幾名學生。前天在這個小小班級的家長會上,當林達為我們介紹班級的具體事宜時,與林達並肩而站的,還有一位陌生的美國女士。這位女士剛一出手,我便搞清了她的身份。隻見她手口齊上,老練地打著啞語,密切配合著林達的一招一式。噢,這是位啞語老師在輔助林達的講話。

 以前我從來沒在家長會上看到過任何啞語老師,我的好奇心,頓時被啞語老師刺激得東奔西跑。這說明,參加家長會的中外父母們,至少有一人是聾啞人。這個簡單的推理,令我環顧左右而忘它。我左看看,右看看,到底誰是聾啞人呢?不管我看誰,誰都像能侃侃而談的樣子。人不可貌相啊。

 一小時後,班主任林達終於完成了講話,下麵就是班主任和家長的自由交談時間了。隻見大家紛紛離座後,不約而同地往講台方向走去。就在這時,我的疑惑終於有了答案。我發現,聾啞老師和一位安靜漂亮的美國女人,開始用手比比劃劃了。天哪,我琢磨了半天,原來這位美國聾啞媽媽開會時就坐在我旁邊。為了記錄班主任的講話,我還把我用過的鉛筆借給了她呢。難怪她隻是對我笑而致謝,沒吐出任何謝謝的字眼兒。

 解開了聾啞媽媽之謎後,我又開始了下一輪的好奇之旅。這位聾啞媽媽的孩子,是聽說正常的孩子,還是聾啞孩子呢?我腦瓜隻轉了半圈,便得到了答案。她的孩子,一定具備聽說正常的能力。否則,這孩子應該去美國特殊學校(special school)上學,而不應該來這所公立學校。

 為了證實我的推理,回到家,我趕緊向我兒子求證。我傻傻地問,寶寶,你班上的同學,都會說話吧?我這一出口,倒把我兒子問傻了。媽媽,你問這個幹啥呢?我們又不是BABY,當然我們人人都會說話啦。

 聽了孩子的回答,我不禁感慨萬分。聾啞媽媽撫育子女,這多不容易啊。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再苦再累,至少我們想喊能喊,想叫能叫。為了表達情感,我們至少不需要手口一齊忙活。總聽人說要知足常樂,知足常樂。一想到這,我還真的知足了,也樂了。管它好說歹說,好歹咱會說話呀。

 9/24/10  11:43AM

最近我在和國內的平媒編輯交談一個合作項目。記錄美國學校裏的這種小事兒,是我的一種嚐試。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金凝 回複 悄悄話 我上學的時候,班裏有個印度聾啞學生,每堂課都要給他配上兩名手語老師輪流教課。一共有三位手語老師,時間長了,大家都熟悉他們了。我上的是私立大學,有時候同學私下底說他的學費會不會還要多付給手語老師。後來知道他的手語老師都是學校花錢請來的。
昭君 回複 悄悄話 理解你的感動(我自己也會生出這樣的感動),但也同意人丹的觀點-- 這種事情在美國太正常了,所以大家都習以為常,把他們當成正常人看待。如果你在言語中流露出對他們的同情,反倒可能讓對方感到冒犯。我的一位同事就是雙臂殘疾,兩隻手臂隻有一個短短的樁子,手指也隻有三根(當然很粗,和正常的手指很不一樣),但不妨礙他做任何事情 -- 開車,吃飯,操作計算機,在黑板上寫字,甚至係鞋帶,跟正常人毫無二致;而無論同事還是學生,對他的“不一樣”都處之泰然,沒有人表示好奇,甚至沒有人詢問他的殘疾是怎樣來的。

當然殘疾人在中國的地位就很不一樣了,所以你把這些“小事”通過傳媒讓國內的人們多了解一些,還是很有意義的。
空空別野 回複 悄悄話 我是從事聾人教育的,在一些詞的用法上我希望能夠幫助你用得更加科學些。我理解對於沒有接觸過這行的人,這一切都是陌生的。感謝你通過這篇文章讓大家了解聾人在美國的生活,也希望你介紹的情況、傳達的理念都是正確的。

聾啞老師--手語翻譯
啞語 -- 手語
聾啞人 -- 聾人

我同意樓上人丹的看法,你寫這篇文章的視角沒有與美國的觀念同步。聾在美國聾人群體中不被視為一種身體的殘疾,而隻是和高矮胖瘦一樣身體上的不同。聾人有自己的語言-手語,隨著助聽設備的發展,很多聾人可以彌補或者重建聽力,在聾人和聽人(這個叫法比較古怪,這樣做是為了不用“正常人”這個事先就設定了誰正常、誰異常的詞)兩個社會中生活遊走。

聾人家裏的聽人孩子有個名稱叫"CODA" - Child of Deaf Adult,如果父母以手語交流為主,他們也會成為美國手語和英語都精通的雙語者。用口語與有聽力的孩子作的交流,聾人媽媽用手語也可以和自己有聽力的孩子作到。

美國的社會也給聾人的生活創造了各種便利,除了醫院、學校、法庭等場合中提供免費的手語翻譯,也為聾人日常通訊提供了幫助。你可以看看自己每月的電話帳單,每家的座機每月都會向FCC交幾毛錢的特別費用,這些錢匯集到一起,為美國不能使用常規電話的人提供了中轉翻譯服務(Relay Service)。如果用手語不能說話的聾人要與不懂手語的聽人聯絡,可以先撥打中轉服務電話,手語翻譯通過視頻看到聾人的手語,幫助聾人撥打聽人的電話,把手語翻譯成口語給聽人,也把聽人的回複翻譯成手語通過視頻展現給聾人。就像人丹說的,“我們和這位聾啞媽媽不過是兩種不同的生活而已。她有她的資源和設備來幫助她正常而普通地生活”
人丹 回複 悄悄話 我的感受和你不太一樣,甚至有點相左。你的這份感動和知足是建立在“認為自己的境遇比聾啞媽媽有advantage”的基礎上的。換句話說就是看到別人的不幸而慶幸自己的幸福。

我覺得呢,在西方這個保證弱勢人群享有相同機會的大框架裏,我們和這位聾啞媽媽不過是兩種不同的生活而已。她有她的資源和設備來幫助她正常而普通地生活。比如隨她開會的翻譯,再比如不能叫喊,也會有其他方式來表達甚至她的情感訴求。

我的意思就是說,這種事情不至於發出你的感動。我覺得應該用一顆平常心,平等心看待和對待聾啞媽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