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白話經濟學和世界經濟危局(3)

(2011-12-01 12:28:31) 下一個

昨天還有一個更可笑的來自CNBC的新聞報道 歐盟官員在絕望中聚會企圖挽救歐元 - http://www.cnbc.com/id/45473841,說到歐盟區的17國財長們於星期二聚集在布魯塞爾對歐元進行最後絕望性的搶救,來保護歐洲,美國,亞洲,及世界其它地區,使世界經濟避免債務引起的金融海嘯。其實,類似的會議已經不計其數了,先不講這些所謂金融官員如何浪費納稅人的錢聚在豪華的度假區,討論了無數次後但至今仍沒有結論,今天要說的是,他們這些官僚就是這次海嘯 債務危機的始作俑者。是他們為了政治的目的,借貸了天文數字的國債,許諾了無法兌現的諾言,把整個歐洲變成了社會主義的福利社會,政府成了經濟的主導,並且和大壞銀行們勾結,使政府的財務變成了債務黑洞,最後逼迫老百姓節衣縮食,消減福利,而他們自己,卻可以繼續利用權力揮霍。你能指望他們成為世界的“救星”? 

其實,這在今天的西方似乎已成了一個“共識”  即政府,隻有政府才能救漁民於水火,隻有政府才能使經濟繁榮,就像奧巴馬就任總統時表示的,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使經濟走上正軌,提高就業,這是人們用來衡量我政績的唯一工具。博南克在無數次危機時也表示,中央銀行的“inaction – 不行動”不是一個選擇,中央銀行必須行動來挽救經濟,就業。而且你每天在主流媒體聽到的也是,那些經濟學家,金融家談到都是政府應該如何如何來挽救經濟進入蕭條,提高失業率,等等,其實,大家應該很清楚了,今天的危機和他們這幫政客對經濟的幹預是密不可分的。當年,社會主義國家的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陣營經濟崩潰和失敗的一個主要原因,即政府認為他們的職責就是要保證經濟的增長,保證充分的就業率,保證人民豐衣足食,但你稍微回想一下中國的幾十年前,自毛澤東解放了新中國後到去世的1976年,以致到80年代初,中國的計劃經濟的結果是什麽? 有人說,美國政府今天對經濟的幹預和毛澤東時不一樣的,對,形式是不一樣的,但內容和目的是一樣的,毛澤東依靠的是權力,自上而下的行政,來計劃各級生產領域的產量。美國政府的今天不僅是依靠權 國會的立法,還有錢,即通過美聯儲 這個印鈔機和操縱貨幣政策,進行“精英”式的計劃。政府的經濟政策的影響,可以說左右和控製了許許多多生產和服務領域,比如說造成了金融危機的美國房地產泡沫,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政府要求銀行放鬆對低收入人口的貸款要求,幫助他們實現“美國夢”,導致銀行作假,以致最後由次貸引起全麵的金融危機。還有美國國會立法成立的的兩房,至今還負擔著美國90%以上的房貸市場,而兩房至今每個季度卻還要納稅人給他們救助高達上百萬億。美國政府經營的郵局,也是同樣,每年靠納稅人幾十億的救助生存。美國金融業更不用說了,那幾個“太大不能倒”控製的貸款高達美國銀行業貸款總額的60%以上,破產還被政府用納稅人的錢救助。美聯儲的資產平衡表更是天文數字,而且還在政府的保護下,不接受任何審計。美國的國防工業,更不用說是政府的直接預算和撥款了。以及最近透露出來的上萬億的學生貸款泡沫,而這學生貸款已經100% 被政府擔保下來了。我在之前講到了中國的國營企業,就是在計劃經濟的政策下,受到政府的保護,沒有競爭,經營策略也都是政府計劃之下的,沒有私人企業的積極性,也不以盈利為主導,最終導致失敗,這在美國的今天也是同樣的,所有政府經營的,或者嚴重影響下的企業也都是破產的,兩房,郵局,美鐵,包括“太大不能倒”們,還有美聯儲自己,都是在破產經營。他們給社會經濟帶來的損失是巨大的,因為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納稅人就是他們免費午餐買單人,而今天就是買單人也到了破產的境地,那離整個社會的崩潰能有多遠呢?

你或許還記得奧巴馬經常邀請那些大公司的CEO到白宮討論經濟發展的策略吧?包括那個“股神”巴菲特。這給人的印象好像是這些“成功”的CEO 都是帶領那些創造了巨大利潤的企業領導者,他們提供的策略當然會給美國經濟恢複帶來很大的幫助。但今天,你可能會很失望,因為他們和那些所謂的“精英”經濟學家一樣,已經放棄了自由市場的基本原則,成了華盛頓的同謀。因為那些大公司企業已經不是純粹的私人企業了,它們已經在華盛頓的支持和默許下,變成了各個行業的大壟斷企業,以及利用政府的幫助,和低稅收政策,成了各個行業的“太大不能倒”。而一旦成為行業裏的壟斷,那維持與政府的關係,依靠壟斷獲取利潤,就破壞了了自由市場的另一基本原則,即公平競爭。而當沒有了競爭,它們的產品及服務質量就會越來越差,而最終也會走向破產。美國的汽車業就是最好的例證,當整個汽車製造業被幾個寡頭企業壟斷後,他們追逐的就不再是如何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而是如何和政府搞好關係,繼續壟斷地位,和瓜分壟斷帶來的利潤。你看通用汽車,過去那麽成功的一個企業,最後走向破產。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工會的福利,而是他們越來越低劣的汽車質量, 和因為政治目的而製定的錯誤發展策略,逐漸被外國公司打敗。還有微軟,這麽一個出色的公司,竟然會製造出“Vista”這麽失敗的產品,而不關門,就是因為它在視窗領域的壟斷地位,沒有競爭者。還有那個參與了房貸賭博的通用電氣,破了產卻被政府救了助。所以當奧巴馬邀請那些壟斷行業的CEO到白宮,他會聽到要求他製定政策,來增加企業競爭的任何進言嗎?更甚的是,那些大公司企業還是他競選的大金主,他們的捐款還要得到奧巴馬的回報,他能聽到的就是如何幫助他們維持壟斷,和進一步擴張他們的壟斷。

還有,資本主義經濟方式的最重要一點就是私有化,因為人的本質決定隻有私人的盈利才能真正調動人的積極性,創造性。中國在毛澤東時代的計劃經濟主宰下,一切財產,利潤歸國家,由政府分配,生產的目的不是為了利潤,而是被政治目的所主導。從此導致了“幹多幹少一個樣”的大鍋飯,和行政命令指導下的生產。那個時代,沒有企業家,隻有政府領導,聽從上頭的命令是最高的原則。從此造成了生產的巨大無效益和資源的胡亂分配,生產的產品質量低劣但生產可以繼續進行,生產者在領導的指揮下,失去了所有的積極性和創造力。這些我們經曆過的無需多講,而今天的美國也正是走在這個道路上,而且在過去的幾十年,達到越來越嚴重的程度。以上談到了那些政府直接經營的企業,還有大大小小無數政府經營的各種計劃,包括社安保險,醫療保險,經濟刺激計劃,國會議員們每年為進行“賄選”給為自己選區搶到的“earmarks 還記得2008 年國會為通過那個7000TARP而賄賂議員添加的1500億的“earmarks”嗎?那些錢都去了各個議員選區的大大小小各級政府工程了,各級政府官員從中漁利多少,是沒有計算的。還有社安保險,已被裏根政府的前預算主任稱為“龐氏騙局”,醫療保險計劃公然違憲,在等待高等法院的判決。各個經濟刺激計劃更是最無效率的和效益的政府工程,因為這是政府的投資 不要以為美國的政府官員會比中國的政府官員高明多少,在“政治正確”的指導下,所有政府的計劃經濟行為,及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政治目的,而不是像私有經濟下,為了獲得最大的利潤。尤其更甚的是,這些計劃,方案都是靠印錢來資助,同等於對真正財富創造者,和私有經濟的掠奪。而且,這些政府工程,計劃破壞了市場經濟的正常秩序,擾亂了資源的正常分配,給真正的投資者,企業家傳遞了錯誤的信號,使他們無法判斷經濟的長期走勢,因為這些刺激都是頭腦發熱的短期工程,就像馬戲團的巡回演出,給那個地區帶來的是暫時的繁華和熱鬧,如果企業家被這短暫的“繁榮”所誤導,來製定長期的投資策略和計劃,那最後的結果多是失敗和浪費。

另外一個計劃經濟的特點就是政府掌握各種經濟的指標,宣布經濟的進展情況,像我們以前聽到的“鋼產量超英趕美,水泥世界第一”,以致後來的“畝產萬斤”等等,這在今天的美國也是同樣,政府發布GDP 的數字,就業率的指標,CPI – 通貨膨脹指標,以及美聯儲等發布的各種指標,數據。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數據也正是美國政府製定經濟政策,美聯儲製定貨幣政策的參考數據,如果GDP 沒有增長,就業率過低,那美國政府就會考慮如何來“刺激”一下經濟,讓數據好看一些,特別是在大選年之前,為了競選的目的,這些數據對他們的競選就會有很多幫助。當然,美聯儲也會同時降低利率,像從金融危機到今天美聯儲一直把利率保持在零,同樣是企圖刺激企業借貸,擴大投資。先不將那些措施是如何無效,反而給正常經濟發展和結構帶來了巨大的負麵作用,讓我們來來談談這個GDP – 國內生產總值,即一個國家一年內的各項經濟活動的總值。美國一年的GDP總值大概是14.5萬億左右。這個GDP 有不同的計算方法,但今天美國政府公布的GDP中有兩個大的組成部分,即私人消費,及政府消費,其中政府消費占GDP20%左右,而且這個數字一直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原因就是為了美國政府為了保證那GDP 數字可以比較“好看”,采取各種經濟刺激措施,企圖用政府投資,消費來帶動GDP的增長。所以說,這個GDP的計算從根本上說就是荒謬的,因為它不代表真正經濟的發展速度,它是政府工程和由此引起的消費的假數據,因為政府的經濟活動是計劃經濟的部分,不是自由市場下的私有經濟活動,那些經濟活動往往是低效和無益的投資,我在前邊已講過。所以當政府和美聯儲製定各項政策時,使用的是一個完全荒謬和錯誤的數據,你可以想象,那些政策或措施會有什麽效益?就業率指標也同樣,因為這包括了政府的就業人員,所以政府為了使數據好看,經常會增加政府的就業來“擴大就業“,但同樣,這不是真正的社會就業率,這些數據越好看,社會要承受的負擔就要越重。因為他們不製造生產任何財富,反而靠納稅人的稅收來維持他們的薪水和高福利。CPI – 通貨膨脹率就更是可笑了,從這個數據建立後,就不是被修“正”了多少回,那些所謂的經濟學家通過改變權重比使其保證好看,而且,更甚的是,CPI計算的隻是產品的最新價格,不考慮產品的壽命,如果你5年前購買了一件產品(比如說燈泡),其壽命可以延續10年,今天,你如果以同樣的價格購買同樣的產品,但壽命隻有以前的一半,那CPI 不會變化,不會顯示出價格的變相增長的。而今天,許許多多的產品,特別是民用產品,壽命可能都不及以前的一半,但我們的那些來自常春藤的經濟學家們,美聯儲官員們,不僅不會告訴你這是變相的漲價,還會認為這是一種刺激消費的最好辦法。最新的一個例子,因為有時會到紐約出差,經過進城的隧道時,才發現過橋費從$8 漲到了$12 這是50%的增長呀!不知道這個過橋費是否被計算進了CPI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