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華爾街的騙子去了中國

(2009-09-10 12:48:27) 下一個

昨天看到一篇不是很新的新聞,因為今年初報道時,這幾家國企隻虧了幾十億,但再看昨天的新聞,已虧到了幾百億,還無法停止,因為那些衍生品合同要到 2011 年才到期,而且是在油價最高時簽訂的合同。合同都不用細讀,因為憑常識,你就知道是被人家玩了,而玩家就是高盛在亞洲的下屬公司 – J. Aron & Company 。

http://news.hexun.com/2009-09-09/121025120.html

。。。。。

2009 年 4 月 , 國內幾大航空 公司 爆出 2008 年度業績巨虧 , 虧損總額高達 305 . 79 億元 , 仔細研讀相關年報可以看到 , 國航、東航以及上航的巨虧有一個重要原因 ,2008 年 , 國航的油料套期保值業務損失達 74.72 億元 , 竟然占到了總虧損額的 82%, 而東航在燃油套期保值業務的損失約 64 億元 , 占比 46% 。然而再看北美 , 歐洲 , 亞洲等八家同時期操作操作套期保值的航空公司的業績 , 其中隻有 3 家套期保值業務和主營業務均出現虧損 ,2008 年 , 美國達美航空的虧損總額中 , 套期保值業務虧損占比 7.25%; 香港國泰航空占比 9.48%; 奧地利航空占比為 11.19% 。

。。。。。

這就是最危險的環節,在央企自認為不太可能發生的小概率事件上,企業以對賭的姿態加大賠率,一旦小概率事件發生,損失以巨大的杠杆效應放大,難以估量。再以地方國企深藍電子與高盛簽訂的石油衍生品第一份合約為例,按照這份合約,理論上深藍電的最高盈利為300萬美元,而最高虧損額卻可以多達2.48億美元。

。。。。。

記者:“如果西方投行要找這一個推銷產品的人員,什麽樣的人是他們看來最合適的?

  常清:“他一定得找能夠賣合同的人,單找什麽呢?高幹子弟,上過什麽哈佛耶魯,然後穿著名牌西裝拿高工資,那是花錢如流水回來了,人一看這可信他掙這麽多錢,你想他這些錢從哪來?不都從這個合同,賣合同當中來嘛,一部分央企由於有人有人脈關係,有麵子什麽,糊裏糊塗就做了,做了出了問題就這樣。

。。。。。

近幾年,因為參與複雜的金融衍生品遊戲,導致的企業巨虧事件一再上演。200412,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爆出5.54億美元的巨額虧損,罪魁禍首正是公司自20033月底開始的投機性期權交易。20093,中信泰富驚爆總額高達159億港元的巨額外匯損失。引爆中信泰富巨虧的地雷也是金融衍生品投機。

。。。。。

麵對央企的衍生品交易造成的巨額虧損,有兩個人的話讓人印象深刻,一個是國資委副主任李偉,他用痛心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另一個人是美國康奈爾大學、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黃明,他用的兩個字是氣憤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