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次訪問孔廟國子監已經是十六七年前的事,印象不深而且不好。那時,首都博物館還“借用”著尤其是國子監的大部分房子,搞了一些內容平淡,全無特色的展覽。加之遊人稀少,顯得尤其冷清。當年,媽媽讓我試著找找那塊刻有家裏一位高祖姓名籍貫的進士碑。踏入孔廟頭一進院,看到元明清三朝上百塊的石碑,我才意識到我隻有知道是哪一年的“金榜提名”,才能先找到相應的石碑,再從那百餘人的名冊中,找到我那位老祖先。任務自然沒有完成,但孔廟國子監外東西走向的成賢街(也稱為國子監街)仍留給我難忘的記憶,它既有九城任何小街、胡同裏那份平常人家的溫馨,也透著幾絲夕日京城的官府衙門的氣勢。
門裏套門:國子監的集賢門,太學門,牌坊,辟雍今年二、三月間正計劃著回國時的活動,收到父母的電子郵件。他們倒是先一步去參觀了整修之後的孔廟和國子監。媽媽一定是作了很多“功課”,成功地找到那塊石碑,還拍了照片給我寄來。他們在信中對孔廟國子監的大加讚美,引得我連忙到網上查詢相關信息。倒真是內容豐富,包括2005年開始的大修其間許多新的發現。這無疑幫助我暗下“決心”,在北京其間一定再訪。
回國前告訴父母我的這個想法,他們倒是打上我的主意,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拍的石碑照片上文字不夠清晰,要讓我重新拍幾張。我在北京那幾天裏活動多,將去孔廟國子監一事一拖再拖。怪不得我媽總不斷旁敲側擊地提醒著我呢。
直到離京前兩天,總算“完成任務”。
國子監和孔廟位於北京舊城區的東北角。它們是兩組毗鄰的皇家古建築群,是北京除故宮外,建築麵積最大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子監和孔廟各自有門朝南開在成賢街上。街不長,快點走的話,有個十來分鍾就從位於雍和宮大街的東口走到西口,上了安定門內大街。街內古槐夾道,綠陰如蓋,頓覺幽靜肅穆,再加上四座牌坊,就更是古意盎然。清乾隆後街名由成賢街改稱國子監街,但直至今日,這兩個街名還一直被混用著。
國子監始建於元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後又經過明清兩代的不斷擴建。它是元明清三代朝廷掌管國學政令的最高官署,又是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是官教合一、監學合一的皇家大學。
國子監共三進院落。大門名“集賢門”,二門名“太學門”。二門內就是國子監的主院落。門內左邊是鍾亭,右邊為鼓亭。門北甬道中有一座琉璃牌坊,三間四柱七樓廡殿頂式,異常華麗,是北京唯一一座不建在寺廟內的琉璃牌坊。
再往北就是國子監的主體建築辟雍。
(左上)辟雍; (左下)乾隆講學寶座;(右上)廂房走廊上的黑柱子;(右下)當年乾隆講學時的盛況 辟雍前麵的琉璃牌坊 相傳,辟雍是古代周天子講學的地方,建在王城西郊一個四麵環水的島上,構成周代“辟雍泮水”之舊製。康熙與雍正都曾想建辟雍,但終因缺水而作罷。乾隆時國力強盛,氣魄也大,終於在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建成辟雍。辟雍坐北朝南,呈正方形,重簷攢尖頂,覆黃琉璃瓦,四麵辟門,四周環以回廊和圓形水池,池周有漢白玉雕護欄,池上架有四座石橋,通向辟雍四門。池中涵空照影,波光瀲灩,終於達到了周代“辟雍泮水”之製。辟雍形製獨特,端莊華貴,被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譽為與故宮三大殿、天壇祈年殿、頤和園仁壽殿並列的北京最美的六大宮殿之一。
公元1785年春,乾隆為紀念自己登基50周年,在國子監舉行了盛大的“臨雍講學”活動,全監職官、學生圍辟雍四周觀聽。“臨雍”後,由國子監刊刻“禦論”,頒發在京各衙門官學及各省儒學學習。道光、嘉慶也都舉行過臨雍講學的盛典,以示皇帝對教育的重視。
國子監作為最高學府總是被提起,但我一直沒有搞明白這最高學府到底是個什麽意思,是“黨校”性質為官員進修提高所設?還是它比其它學院級別更高?教授內容更為深奧?誰能成為這裏的學生?錄取的標準和過程又是怎麽樣的?
辟雍東西兩側的廂房就是以前學院的授課處,現在裏麵設置了展覽,對我以上問題都有解答。國子監的學生稱為監生。各地讀書人要有當地官員的推薦,並通過相應考試,才有可能成為監生。經過國子監的學習,監生和其他讀書人一樣要參加每兩三年一次的考試,成為進士後才有資格成為朝廷命官。國子監的學生無論在身份上,錄取名額上都比其它人有明顯的優勢。永樂四年到萬曆三年之間的七十五次科舉殿試中,有二十五界監生考中進士的比例都在50%以上。更有狀元,榜眼,探花皆出於監生的盛況。
明清時的科舉考試往往是兩三年一次,而每次成為進士的不過兩百多人。僅僅這數字就說明當年讀書人的不易,比今天之高考要難。但我的疑惑是,按照現今的模式,這一點人好象不足以填補官場的空缺,除非有以下因素解釋:其一明清時代政府規模實際上很小,能夠錄用的官員數量非常有限;其二低級官員的補充有其他途徑。我個人傾向於頭一種可能。
國子監辟雍東西側殿的柱子、窗框在2005年開始起的修繕中都由表及裏地油漆成黑色。這是辟雍建築,監生來源出路之後第三個我非常感興趣的國子監事宜。在製定國子監修繕方案時,北京市古建所專家就提出,國子監應按照衙門規製,彩繪不描金,應以“黑色調”為主。但當時並沒有找到現實依據。2007年初開始油飾彩繪,在砍畫過程中,工人師傅發現側殿遺留的清代彩繪是黑色的。文物專家最終找到一幅光緒年間繪製的《國子監全圖》,上麵描繪的國子監側殿還就是黑柱黑窗框。
說起來這黑色是過去衙門建築上必用的顏色,但我那些年在國內旅行時還真沒有見過。保留下來的官府建築物就少,留下的那幾個可能還都在以後的年代中被錯誤地刷成紅色。國子監裏紅黑相間的色彩搭配確實增加了些威嚴肅穆的氣勢。
孔廟在國子監東側,是元明清三代皇家祭祀孔子的場所。孔廟與國子監恰成“左廟右學”的格局。
北京孔廟始建於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明清兩朝又屢屢修繕擴建,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擴建後才成為今日的規模。先師門是孔廟的臨街大門。門前東西兩側各立“下馬石碑”一座。現存石碑為清代所立,碑陽與碑陰有分別用滿、漢、蒙、回、托忒、藏六種文字刻寫的“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的碑文,表明了孔廟極為尊貴的地位。先師門麵闊三間,歇山頂,鬥拱不同於明清時代的建築,顯得粗大而稀疏,是少見的元代風格。
進門後是第一進院落,禦道兩側分四部分樹立著198座進士題名碑,其中元代三座、明代77座、清代118座。碑上刻著各科進士的姓名、籍貫、名次,共計51624人。我那位同治四年裏考中進士老祖先的大名就同其他二百六十四人的名字同刻在進門左手邊的一塊碑上。
真幸運,高祖的名字刻在石碑的中部,我將像機舉起勉強和名字呈水平。但還是費勁,尤其擔心像機舉在頭頂上會輕微晃動,拍出的照片模糊不清。試著問孔廟裏的工作人員有無墊腳之物,被告知沒有。隻好盡力而為。前後花了二十分鍾拍出的照片讓我母親非常滿意。
大成殿是孔廟的主體建築。麵闊九間、進深五間。重簷撫殿頂,殿內金磚鋪地,殿前月台,建以石欄、三麵石階。其規製是我國封建社會的最高建築等級。大殿陳列著清朝九位皇帝的禦匾,均是皇帝親書對孔子的四字讚語。與其它孔廟不同的是,康熙的“萬世師表”被掛在殿外。
掛在大成殿外的康熙題字這其中還有一段故事:1914年,中華民國大總統的袁世凱效法清朝皇帝,也來孔廟舉行祭孔大典,並親書“大總統告令”,製成匾額命人掛在大成殿內正門上方,與“萬世師表”匾額相對。袁世凱死後繼任的臨時大總統黎元洪來到孔廟,為了清除滿清的影響,他下令將大成殿內清朝九位皇帝手書的匾額全部取下。同時效仿舊製親自寫了一塊“道洽大同”匾額,懸掛在原康熙皇帝“萬世師表”匾額的位置。從1917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六十餘年間,孔廟大成殿內隻懸掛著袁世凱“大總統告令”和黎元洪“道洽大同”兩塊匾額。而清代皇帝的九塊匾額,則被收藏到國子監裏。
1979年,首都博物館在孔廟成立,工作人員準備把大成殿恢複原狀。但這11塊匾額應該如何懸掛卻成了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經過專家們反複研究,認為黎元洪的匾額是民國初年懸掛上去的,它反映了推翻滿清建立民國的一段曆史,保存它的原狀也在情理之中。於是,就把“萬世師表”匾額就被放置在殿外一層簷下大門上方的正中位置。
成賢街上更熱鬧了。仍有汽車從這小街上穿行。幾年前曾有報道,街上的牌樓被汽車給撞了。真應當將這裏該成步行街。十幾年前我見到的那種氛圍基本還保留著,讓我還感到些高興。舊日北京的風貌隻是這樣一小片一小片地存留著,留給我這樣有心想看看它們的人。
現代讀書人的心願碑亭前的紫藤國子監街上導遊: 地鐵二號線雍和宮站下車,出C或D站口。出站後沿雍和宮大街南行,國子監街街口距地鐵站不過一百多米。如果發現走到二環路邊上,說明方向走反了。購買一張票就可參觀國子監和孔廟。參觀重點包括國子監辟雍和東西廂房裏有關科舉和國子監學製介紹的展覽;孔廟的大成殿和進士碑。參觀大約需要兩三個小時。推薦在國子監街上的“敘香齋素食”用餐,全素食但帶著葷菜名兒和味道的那種,自助餐每人58。周圍其他景點包括雍和宮(隻一街之隔)和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