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伊斯蘭教禮儀

(2009-09-11 14:31:50) 下一個
伊斯蘭教禮儀

伊斯蘭教起源於公元6世紀的阿拉伯半島,創始人為穆罕默德。伊斯蘭教的經典為《古蘭經》。因為《古蘭經》是天經原本。所以天堂是說阿拉伯語的。

(一) 稱謂
“伊斯蘭”的阿拉伯文原意就是“順從”、“順服”,即要順服唯一的神安拉的旨意,所以信徒稱“穆斯林”,其阿拉伯原意就是“順從者”,意即順從安拉的人。信徒之間無論在什麽地方,不分職位高低,都互稱兄弟。穆斯林見麵,都要互致祝安詞“真主的安寧在你身上”,還使用很多讚詞。伊斯蘭教的教職有伊瑪目、海攤布、穆安津,合稱“掌教”,在我國則稱“阿訇”,它是對伊斯蘭教學者、宗教家和老師的尊稱,年長者稱“阿訇老人家”。其從事禮拜的地方稱清真寺,對主持清真寺教務或教學的婦女,稱“師娘”,對在清真寺裏求學的學生則稱“滿拉”或“海裏發”。

(二) 基本功修製度
伊斯蘭教不像其他宗教那樣需要學習、反省和巨大的犧牲,它是一種簡單明了的宗教,任何人隻要念誦清真言和“遵守五功”就可以成為穆斯林。“五功”就是伊斯蘭教規定必須履行的基本功修,中國穆斯林稱為“天命五功”。

1. 念功
指念誦《古蘭經》,主要是念誦清真言,即“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真主使者”。

2. 禮功
即“禮拜”。按規定的時間和程序,麵向聖地麥加“克爾白”(天房)朝拜真主安拉的儀式。

3. 齋功
每年伊斯蘭教曆太陰年9月齋戒一個月。齋月裏,穆斯林在日出到日落這段時間內禁止吃喝、娛樂等活動。幼兒、病人及孕乳期婦女除外。

4. 課功
即天課,被視為“奉主命而定”的宗教賦稅。按照伊斯蘭教規定,穆斯林每年都要對自己的財產進行清算,除去正常開支外,其盈餘財產,要按不同的課率完納天課。在我國,穆斯林均為自願捐奉。

5. 朝功
麥加是穆罕默德的誕生地、伊斯蘭教的搖籃和聖地,凡身體健康、經濟條件允許的穆斯林,不分男女,一生中至少要去麥加朝覲一次,完成過朝覲功課的穆斯林,均可獲得“哈吉”的榮譽稱號。

(三) 主要節日
伊斯蘭教的節日很多,如阿木拉日、登宵節、拜拉特夜、蓋德爾夜等,但主要的三大節日是開齋節、宰牲節、聖紀日。

1. 聖紀日
也稱聖忌日,相傳穆罕默德的誕生日和逝世日都是在伊斯蘭教曆太陰年三月二十日,我國穆斯林習慣將“聖紀”和“聖忌”合半紀念,稱做“聖會”,進行誦經、讚聖、講述穆罕默德生平事跡等活動。

2. 開齋節
我國新疆地區稱“肉孜節”,伊斯蘭教曆九月一日至十月一日為齋月,在齋月裏,,人們隻能每天日出前、日落後進食,稱守齋。此外,還要清心寡欲,真至齋期結束的一天,這一天要看新月,見月的次日開齋,如未見月工資,開齋順延,但一般不超過3天,節日期間舉行集體禮拜和慶祝活動。

3. 宰牲節
稱古爾邦節。“古爾邦”的阿拉伯語意為“獻牲”傳說先知易卜接受安拉啟示,要他宰殺其子伊斯瑪儀勒,以考驗他對安拉是否虔誠,當他遵命即將執行之際,安拉派天使送羊一隻,命令以羊代替其子。據此,穆斯林逢伊斯蘭教曆十二月十日,就宰牲獻祭,是為“宰牲節”。在中國,每逢節日,穆斯林除參加淋浴會禮、前往清真寺聽教長宣喻教義外,人人身著盛裝,走親訪友,互相祝賀,饋贈禮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