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奴化的漢民族

(2011-01-05 07:28:56) 下一個
奴化的漢民族

漢民族原本國力強大並以天下、天子、逐鹿中原等名詞來述說自已的強大。再以東夷、南蠻、西戎、北狄稱呼非我族群之人,自傲自大之架式,在地球上並沒有第二個國家可與比喻。但是到了十七世紀西方國家經由海路來到了東方,並以輕蔑的語調說「二個荷蘭兵或二個英國兵,即可對付五十個中國兵」。為何有如此大的區別,到底漢民族這老大帝國是患了什麽病。在此不得不加以探討,並做出以下的分析。

儒家與統治者的關係
在春秋戰國時期(770BC ~ 221BC)百家爭鳴,所謂「諸子」、「百家」,提指當時學派很多,而最重要的有十家即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
道家:老子、莊子
墨家:墨子
法家:韓非
陰陽家:鄒衍
縱橫家:蘇秦、張儀
雜家:呂不韋
農家:許行
名家:惠施、公孫龍
小說家
其中以儒、道、墨、法四家的影響最大。它是自然發展的、跨地區、跨國界的,漢民族的思想在此時極為活潑。
但是到了漢武帝劉徹 (156BC ~ 87BC)他為了延續政權,采用當時董仲舒(179BC ~ 104BC)的儒家思想。其重點是「天子受命於天」,天下須「受命於天子」,「身以心為本,國以君為本」的以君王為中心,並得延續至下代以至無窮代的皇權統治。
漢武帝決定「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因此自漢武帝以後,所有的帝王無法拒絕「以君王為中心並得延續至下代以至無窮代的皇權統治」。所以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孔子被尊為「聖人」,儒教統治漢民族的思想達二千年,至今仍在其餘威之下。

科舉製度
科舉製度,它是為國家舉材的製度,開始於隋代(581BC~617BC),經過了唐 宋、元、明、清曆代一千多年的發展,成為各朝代取士用人的途徑。

科舉製度在滿清統治中國時的方式是,
秀才考試 : 每三年舉行二次,又稱「縣試」、「小試」或「童子試」。分為歲試、科試。由各縣級政府主辦。合格者稱為「生員」,習慣上稱為「秀才」。
歲試:逢辰、戌、醜、未年 文武童生並考。
科試:逢寅、申、巳、亥年,僅限文童生考。
舉人考試 :稱為「鄉試」由省級政府在各省省會在秋八月舉辦,三年一科又稱為「乙科」,即為府試,由生員參加,錄取者稱為「舉人」。
會試:會試為三年一科,逢醜、未、辰、戌為會試之年該年二月在京師舉行的會試。由舉人參加,錄取後,稱為「貢生」(貢士),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前十名為「元魁」,十一至二十名為「會魁」。貢士再經過「保和殿」覆試,且列等,才有資格參加殿試。殿試又稱「廷試」於四月二十二日舉行。殿試錄取後稱為「進士」。依成績前十名進呈皇帝禦覽,欽定名次。進士分為三甲(即三等),即一甲三名,依次為「狀元」、「榜眼」、「探花」(又稱傳臚),其他七名列入二甲,稱「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幹名,稱「賜同進士出身」。
考生是不論年齡,全都以「童生」稱之。但分「已冠」(十六歲以上)、「未冠」(十五歲以下)兩個層級出題。
科舉的出題:全部皆出自儒家經典著作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從南宋開始被稱為“四書”,是科舉考試的依據。 漢武帝時設立“六經”,指詩、書、易、禮、樂、春秋,後來易經不讀所以稱為五經。也意味著經學的研究方向隻限於大全之內,而不可標新立異之說。在絕對統一的墨守四書五經之模式下,士人對諸經的研究被嚴格的限製在朝廷所允許的範圍之內,思想受到禁錮,陳陳相因,毫無生氣,失去了科技。

統治者+儒學+科舉製度 = ?
統治者的思考很容易了解,那就是如何保住萬萬人之上的位置至無窮代。為要達此目標,采用了儒學思想所強調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論。乍看之下似乎是平等的要求,就是要人們認識自己的名份即是,「君是君,臣是臣,父是父,子是子」。而父父子子卻隻有一代的關連而已,但是君君臣臣是延傳至無窮代的效忠,兩者絕對不平等。這就是統治者向人民的要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若全民皆深信儒學思想,則帝王之位、統治大權則可傳於子、孫以至無窮代。
統治者如何讓這個儒學思想能夠生根成長,靠的就是科舉製度。科舉取士立意極善,但是對取士所研讀的書籍僅限製在儒學範圍內,也就是隻有四書五經,所以熱中於科舉的人,隻需讀四書五經就可升官發財,甚至有些人連四書五經也不熟而大讀時文(八股文)選刻本以求捷徑,結果普遍上缺乏普通文史知識,更沒有近代的常識。
科舉取士製度將讀書人對諸經的研究被嚴格限製在朝廷所允許的範圍之內,思想就這樣受到了監禁,如此千年來,漢民族的思想就變成毫無生氣。終於凝固成為一個毫無彈性的模式,這種嚴格的製度不但無益於選拔人才,反而造成多種不利。
讀經而考取功名成為漢民族光宗耀祖之途,為達目的而傾注全部心血而無暇顧及其他。這種思考到了滿清據華後幾乎所有的士人、讀書人頭殼都壞了,擠破頭參加異族滿人的科舉考試。
若從統治者的立場來看,對手無寸鐵從科舉製度下爬出來,而腦筋僵化的人物,是可以信任的奴隸,放心把榮耀頒給他們。若是開疆辟土功高則震主,這是皇帝、統治者所不喜的,往往震主就砍頭。中國文化中有一句名言就是形容功高震主者的下場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滿清王朝統治中國,得知有了這種儒學思想加上科舉製度的幫助,十分滿意。是讓少數滿人(占漢民族不及1%)統治絕大多數漢人的最佳利器,讓少數的讀書人甘心成為滿清奴隸,再由這群讀書人領導全民效忠滿清。所以立刻開辦科舉,甚至於增加一門「博學鴻儒科」,讓所有知識分子往科舉的陷阱裏猛爬。這就是對付漢民族知識分子最毒辣的手段,更奇怪的是漢人也甘之如飴。
所以有人稱中國科舉製度是一種在坑道裏爬山的考試製度。也有人將中國的孔孟思想比喻為「喫人」的禮教。科舉坑道是攫取榮耀、接觸權力和謀取財富的最佳途徑。讀書人除了四書五經外,其他任何書都不讀,蓋科舉坑道隻靠四書五經開路,讀別的書隻有浪費時間,除了四書五經的知識外,其他任何知識都沒有,也就瞧不起其它任何知識。又在如此的禮教下,中國自古流傳下的女人纏小腳,就無法翻身。
中國曆代的統治者,知此維護政權的良方豈有棄之不顧之理,一千多年來努力推行,所以將孔子置於聖人之位。將千年來經坑道裏爬入科舉製度陷阱,所產生的十萬名功名人士如進士、舉人等,全部都消耗在這「喫人」的禮教中,永世不得翻身。十萬名有功名的人是漢民族精英中的精英,再加上數以千萬計的讀書人,全都耗在這思想受到監禁,了無生氣的八股文之中。
原本漢民族在思想、文化上皆超越西歐甚多,在春秋(BC770~BC476)戰國時(BC475~BC221)西歐的社會仍然是在蠻荒的野人部落,曾幾何時他們的船堅砲利到達了遠東,將遠東這老帝國吃得死死的。
這就是解釋漢民族國力消弱的原因。
蒙古人對儒的看法卻與其他朝代不同,蒙古人把職業分為十級: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蒙古人之所以能建立人類曆史上最大的帝國,是有其先見之明。我們從以上可知儒者在蒙古人統治中國時的地位比娼妓還低,即在蒙古的元朝把儒家貶為常言的:「九儒十丐」的臭老九。

儒學與奴隸觀
滿人入主中原後,命令所有的男人剃發留辮,「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孔子所痛恨的「被發左紝」如今一一實現,漢人被落後的滿民族所統治。剃頭師傅在街頭擺設攤位,旁邊有數名清兵監視,隨意在路上捉了漢人來剃頭,若不遵從立即砍頭,殺戮的情景日日在街頭上演。
滿人人口雖不及漢人的百分之一 ,但以儒教統治中國,仍行君君臣臣的儒術,把漢人管得服服貼貼的。儒生則是有科舉便衝破頭也要應考,認為有官位即是光宗耀祖,全忘了祖宗八代是什麽,根本不去思考滿人皇帝是否是要對其效忠的對象。這些不了解種族大義的人全是儒生,成為統治者的標準禦用工具。讀書人全無自主的思考能力,全中了二千年前董仲舒向漢武帝建議獨尊儒術的遺毒。曆代皇帝、統治者深知儒學是政權的最大保障,受儒學的影響讀書人是不論當皇帝的人是否是漢人,所以曆代王朝隻有鼓勵儒術即可讓有「奴隸觀」無「主人觀」的讀書人群起保皇。在此也可證明這群人是屬一級奴隸(一奴)。因此中國沒有任何一代王朝膽敢提出要更改,隻要控製了中國的讀書人,隻要提供科舉及一些官職為餌,儒生全忘了民族大義,全部都成了禦用工具,再由他們去管理億萬黎民,統治中國成了輕而易舉的事,這也是夷人所稱的「以漢治漢」或「以漢製漢」。
這種儒學的影響到了十九世紀未的台灣,當日本人來占領台灣時,幾乎所有的讀書人,一如明末滿清入關時漢人的表現,很快的歸順外族,但是沒有受儒學影響的台灣人勇敢麵對日本人發生了七年血戰,及十四年的武裝革命起義。到了1920年代後台灣的讀書人在日本教育體製下,急速脫離了儒學的影響,於是台灣的讀書人就有獨立自主的思考,並且可以看到台灣知識份子轟轟烈烈的覺醒,由此必可比較受日本教育下的人比起中國式的教育,在獨立自主性的重大差異。儒家是沒有講人性尊嚴、人格獨立的。
漢民族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全國人民就失去了活動力,思想全被栓在儒教的牢籠內,再也看不到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思想爭鳴的情景,取而代之的是唯唯諾諾的儒學。在二千年持續的儒教影響下,每一個人都是皇帝的奴隸。
滿人原本無統治中國的野心,但見到漢民族是個奴性特重的民族,也就運用儒教統治的方式,開放科舉,漢人競相求取功名,結果不問可知,漢人將又關在儒教的牢籠內。忘了自己是漢人,失去了民族大義,對滿人新皇帝表達唯唯諾諾的「奴隸觀」,滿人也將穩穩地統治中國。在世界的舞台上,漢民族因長期失去思想的活動力,亦將失去領導世界的地位,淪為受侵略者、受迫害者、受殖民者。所以又成為次殖民地。
結論就是讀儒學讀得多的人奴性也跟著高漲。追求榮華富貴、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進京赴考,求取功名。昇官發財。因此曆代奸字輩的人物特多。

輪回因果論
有些宗教是主張人生有輪回,即是前世、今生及後世。即是人死後仍可再生為人,稱之為輪回。主張輪回者經常強調今生做個好人,來生會入富貴家,享受人生。這種主張與印度的種姓製度(請參閱p16)大體相似。勸人今生為善。
但是很明顯的是印度的輪回因果論是發自極少數的統治者,為了統治廣大的群眾,不要吵不要,下輩子你會昇一級,這一世就認了。如此千年來印度奴隸是鮮少反抗。到了二十世紀才會有一種「不合作的甘地革命」,由此可以看到印度人的因果文化。
台灣的許多宗教也倡導輪回因果論,但是慎防獨裁統治者或其後裔假手輪回因果向人民愚弄。讓人民深信生活不好過不是政府貪腐,而是去埋怨前生沒燒好香的結果,不但不去修正政府的腐化,反而花錢買功德,如此常常會被神棍所騙。由此觀之台灣的專製獨裁統治者,它是與印度統治者的目標相吻合的。切記。切記。


十七世紀漢人人口約有六千萬,滿人約有五十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