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中國

一杯茶, 一台電腦, 時間悄悄從指間流逝;一句話, 一個玩笑,陽光偷偷沿簾縫偷視
個人資料
正文

海不歸學候鳥遊魚漂走於大洋兩岸忙中有樂

(2010-06-01 12:45:27) 下一個
剛剛組織參加了一個本專業的學術會議, 除了專業交流外, 熟人見麵談到這個夏天的計劃, 頗說明如今華人在美國的常態: 那就是夏天很多人都要飛回大洋彼岸了, 無論以什麽形式, 大家與中國的關係愈來愈密切了. 這本身就是好事, 隨著世界的一體化, 這個世界本來就不是非黑即白. 過去歐洲人在本國學術幹得好的, 常常移民到美國發展, 因為美國是個更大的平台, 提供更多的資源和機會. 反過來, 很多在美國發展的歐洲人, 因為祖國有機會或需要, 也有再回去的. 科學家就是要有這種世界公民的眼光和胸懷, 要敢於與世界強手合作和競爭的勇氣和膽識, 而不是自縛於一禺, 甘願做自己山寨的山大王.

從這個角度看人才戰略, 遠不是把人才高價請回去這麽簡單. 人才, 需要活水來滋潤, 需要活水刺激才能創新. 所以, 純粹地請回去的人材戰略, 並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 而反過來想, 遵循人材發展規律, 製造好的環境供人材發展, 才是吸引人材最好的途徑. 這個大概也解釋了最近幾年最成功的海不歸回國發展模式, 那就是回國講學, 回國交流. 充分利用國外的資源, 和國內資源的互補關係, 雙方都受益, 但重心還是在國外.

千人計劃實施已過了一大半, 但其中對海外學人回國工作時間不斷地放寬, 就說明這一趨勢是唯一現實有效可行的辦法, 是國內國外雙贏的折衷. 現在的千人計劃已是由學校自己申報, 將來如能更好的解決發現國家真正的需求和找到最好的匹配人才將是這一人才戰略成功的關鍵. 總之, 這種N人計劃最好還是由市場決定, 而不是由行政和少數人鼓動下出台決定. 隨著中國的發展, 以及與國外的同行建立更多的平等合作關係, 在國外的華人海不歸的作用將會愈來愈多的反映出來. 懂得雙方文化的海不歸, 就像終於長大了的魚兒, 自由的遊走於大洋兩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