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副理事長餘慧文
(2009-07-22 09:35:36)
下一個
心 底 無 私 天 地 寬
訪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副理事長餘慧文
文、圖/ 賀思聰
上海市慈善基金會走過了不平凡的十五年。日前,記者就此話題采訪了餘慧文副理事長。十五年前,她不以特殊身份坐享尊榮,卻選擇走出來為社會服務。十五年裏,為引導社會資源支持慈善事業,她四方奔走,任勞任怨,做了很多實事,自己分文不取。公平客觀地說,她為上海慈善事業的發展作出過實實在在的貢獻。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餘慧文同誌的風格,那就是“爽”。她儒雅的談吐中有一種無私無畏的底氣,其所思所行的標準是“擺得上台麵、公開透明”。我忽然想到兩句著名的詩句,雖然出自兩首毫不相幹的詩文,但用在此時竟是那麽的恰當,連平仄都妥帖:“行無愧怍心常坦,心底無私天地寬”。在坦誠的氣氛中,我們開始了直接切入話題的采訪。
記 者:餘會長,您好!下個月就是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成立整十五周年。您認為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十五年能發展到今天的規模,主要依靠哪些因素?
餘慧文:社會信任,政府支持這兩條很重要。要做到這兩條,離不開自身努力,慈善基金會的今天是靠以誠相待、規範操作的努力做出來的,我們誠待捐助者,誠待受助者;就如胡錦濤總書記所說,我們是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取信公眾,取信社會。我還認為,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如果沒有陳鐵迪會長,如果沒有宣傳係統的全力支持,也沒有今天。因為在陳會長的位置上也需要堅持信念,也要排除幹擾。初創時期對“慈善”尚有爭議,她有著官方的身份,卻願意來民間組織兼任這份工作,不容易。這多年來,她也在用她的無形資產為慈善基金會募集資金和凝聚人才,很多人加入慈善行列是奔她而來,認為她值得信賴。她的形象很好,人品很好,性格也好,有慈母般的氣質,也有親和力和號召力。總之,慈善基金會一路走過來,非常不易,是摸著石頭過河,迎著沙子開道,這個沙子就是各種幹擾和不理解。2006年10月11日中央十六屆六中全會文件中提到“逐步建立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相銜接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係”,奠定了慈善事業的地位,真是感慨萬千。慈善事業是在爭議中誕生,在誠信中發展,我們作為慈善工作者,應該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局麵。
記 者:當年作為市委主要領導的夫人,您積極參與社會慈善活動,在公眾前露麵,出於什麽原因?有什麽顧慮嗎?能否向讀者介紹一些當年的細節情況?
餘慧文: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籌備成立時,陳鐵迪同誌來到我家,當時我不清楚她為什麽事情來,也不知道上海要成立慈善基金會。鐵迪同誌是來找我的,和我談了要成立慈善基金會的道理,她說現在社會發展很快,貧富差距拉大了,困難群體需要關心,政府有些方麵還忙不過來。她邀我一起出來做一點“拾遺補缺”的事情。為了打消我的一些顧慮,她強調我們這是做好事,並說領導夫人做慈善也是國際慣例。我聽了以後說別的沒什麽,隻是擔心基金會在運行中經濟上不要出問題,出了經濟問題就是政治問題。因為當時民間組織還沒有社會監督,要靠自我監督、自我製約來規範。她說:“你放心,隻要我去負責這項工作,我一定要求規範化,一定有律師、會計師把關。”這句話至今我印象很深。當時我表示給我三天時間考慮一下。我要和家裏商量一下,這件事到底能不能去做,我需要聽聽家裏的意見。後來在家商量時黃菊同誌很爽快,他說:“鐵迪同誌是可以信任的,跟著她幹,你可以放心。”鐵迪同誌的確很認真,第四天一早,上班前就打我電話聽回音。我答應了,但表示不擔任任何職務。應該說當時我也沒有很大的顧慮。我一向認為領導夫人做慈善是國際慣例,出來為社會服務是盡社會責任,關鍵是要把好自己的關,我相信自己能把握好原則。況且我想陳會長也是一位政治領導人,她能出來做事,我跟在她後麵工作,總歸像是一把傘,也可以為我遮風擋雨。這以後,我開始參與市慈善基金會的活動。黃菊同誌給了我十二個字,既是原則也是提醒:“通民情,不幹政,多幹事,少出鏡”。
記 者:1994年5月21日的首屆理事會上您被推選為八名副會長之一,當時您是怎樣看待這項選舉結果的?記得先前您表示過不擔任任何職務。
餘慧文:記得黃菊同誌問過我:“為什麽選你當副會長?”我說我怎麽不知道,不是因為我是餘慧文,也不是因為我是黃菊的夫人,而因為我是市長的夫人,這個剛成立的慈善基金會需要這個特殊的角色為慈善多出點力,多做點事。當然這是一次在家裏我們開玩笑時講的話,但我心裏清楚他是在敲我警鍾,要我“多幹事,少出鏡”。黃菊同誌比較沉穩,其實性格風趣,隻是平時在外麵不大開玩笑,因為怕別人產生誤會。我確實認為選我擔任慈善基金會的這個職務是需要我多做點實事,盡管感到突然,但更多的是壓力,不過我還是接受了。那時我更多考慮的是進入角色開始做事。我經常跟熟悉的朋友說,我始終認為自己是一個平民百姓,一生擔任過的最高職務是學校的班主任。
記 者:在您的十五年慈善工作經曆中,有沒有讓您印象最深刻,使您最感動的事?
餘慧文:我碰到過一件事印象很深刻。我們去走訪一個困難學生家時,先到了他的外婆家,外公很和氣,他是早年攜長子長女支農回鄉的。外婆態度有點怨氣,她在城裏退休後長子“頂替”回滬了。長女還在鄉下,有兩個子女,本來女婿是捕魚的,收入不錯,但患了肝硬化,家庭一下子因病致貧,不得不把小兒子送來上海養育。我們資助了這個孩子。當時我們提出要去孩子在外借住的房子看看,外公陪我們去了。我們的走訪是為了確定資助對象的實際情況。這一家非常窮困,而外公一句怨言都沒有,一直笑眯眯地陪伴我們並講敘他們家的故事。當時正好我身邊有兩張一百元的購物券就送給了外公表示我很敬重他。外公非常感激,連連鞠躬說:“感謝共產黨,感謝浦東新區政府!”他根本不清楚我們是哪裏來的,認為一定是政府派來的。我感動的是他們對社會非常理解。其實有些家庭困難是曆史原因造成的,比如60年代支農的、支邊的、支內的,還有下鄉知青們,他們為國家分擔過困難,是為社會作出過貢獻的,回城後國家還不能一一解決所有問題,他們隻能自己克服困難。我深深感受到了慈善工作的意義,回家後告訴了黃菊同誌,他也很感動,說:“中國的老百姓多好啊!”
記 者:做事的人往往會遇到社會的誤解,從事慈善也不例外。事實上,您全心全意從事慈善工作,一段時間卻不得不麵對流言蜚語的傷害。現在您是否認為“多幹多錯,少幹少錯”,當初不如“不幹不錯”呢?
餘慧文:首先我要謝謝大家對我的關心!我不認為“不幹不錯”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也從不後悔參與慈善事業。盡管我不得不麵對一些流言蜚語,但我相信“謠言止於智者”,我也沒興趣對此去做什麽解釋。明白的人不用跟他說,糊塗的人跟他說也沒用。這些年我一路走過來了,說明我還是有一點抗幹擾能力的。有些傳言的出現也反映出外界對慈善基金會的運作情況缺乏了解。連一個比較熟悉的朋友都會問我是否在慈善基金會“發揮餘熱”領取收入。反過來看,這說明平時我們對慈善基金會的工作和性質宣傳得太少。 在我困難的時候,陳鐵迪同誌經常關心我,幾次來看我,我非常感謝!這個時候,信任比什麽都重要,而能被人信任我也很欣慰。人的處境會有變化,但無論如何我都感謝慈善,慈善給了我許多機會,磨練了我,增長了我的能力,也讓我接受了洗禮。有時想想,能有這個經曆也是很可貴的,這份洗禮能夠接受下來也是不容易的。我的一生事業沒有什麽成果,但慈善還是帶給了我一點成就感。這種成就感來自於慈善從沒有名份到得到公認,從名份不正,夾縫裏生存,到現在得到廣泛認可,我們一路相隨,付出努力。正因為這樣才更覺得我們的工作有意義。
記 者:餘會長,十五年來,您與慈善風雨同舟,肝膽相照。作為1994年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初創時期的重要人士之一,您有何感慨之言可以與我們的讀者一同分享?
餘慧文:這些年來,我真正體會到慈善是一項崇高而偉大的事業,我們選擇慈善就是選擇付出。我首先要感謝慈善事業,在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從事這份事業,不圖回報地付出,使我體會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使我深感到這份付出非常純淨。第二,我要感謝鐵迪同誌,她是我的慈善領路人。她給了我機會,給了我舞台,也讓我得到了鍛煉,能為社會做一點事情;在我困難時,她還給予我難以忘懷的關心信任!第三,我要感謝慈善基金會的同事們和新聞媒體的朋友們,他們友善的合作精神使我愉快地和大家一起工作了十五年!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