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認識漢字——皮膚

(2009-11-20 16:30:17) 下一個
(2007-08-14 09:43:57)
標簽:中醫 皮膚 膚如凝滯 脂肪 滋陰 美容 換膚 厚樸學堂 徐文兵 分類:認識漢字
皮膚

把皮膚翻譯成英文,很簡單就是SKIN。但是仔細想想,那隻是皮的意思。膚與皮是同義詞還是近義詞?有沒有區別呢?如果有,區別又是什麽?搞清區別對中醫臨床又有什麽指導意義呢?回答是肯定的,皮與膚隻是近義詞,有區別。《靈樞口問第二十八》:“黃帝曰:“人之振寒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寒氣客於皮膚,陰氣盛,陽氣虛,故為振寒寒栗,補諸陽。”這段話說的是皮與膚同時受寒出現的打寒戰症狀。而在《靈樞水脹第五十七》黃帝曰:“膚脹何以候之?”岐伯曰:“膚脹者.寒氣客於皮膚之間,(鼓/空)(鼓/空)然不堅,腹大,身盡腫,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變.此其候也。”說的是寒氣在皮膚之間出現的症狀。既然皮膚存在之間,可見皮膚是不同的。

皮就是表皮,覆蓋身體表麵的,與外界直接接觸的人體組織。同時也是毛發生長的地方,著名的成語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說的就是皮毛的關係。

“膚”的繁體字寫作“膚”,是象形、會意字。說白了就是皮下組織。也就是皮下脂肪、毛囊、汗腺。也就是介於皮肉之間的組織。類似的詞匯例如膚淺、切膚之痛、體無完膚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人們常說的肌膚之親,表達的就是比表皮的接觸更深的關係。不能因為皮膚經常連用就說膚就是皮的意思,否則經常說肌膚,那膚又成了肌肉了。

《詩經》有句話:“手如柔荑,膚如凝脂。”說的就是皮下脂肪充盈潤澤,如同凝固的白脂。《易經》曰:“臀無膚,其行次且”,也就是說屁股沒脂肪的人走在路上都不好看。如果把皮膚理解成同義詞的話,這句話就不好解釋了,屁股蛋上怎麽會沒有皮呢?現代人用豐乳肥臀描寫性感體態,描述的就是健康的皮、膚、脂、肉充盈的身體。

孟子有句著名的論述:“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能被餓瘦的隻有皮下的脂肪和肌肉,皮是不會餓沒的,最多也就是皮包骨頭。《素問五藏生成》:“臥出而風吹之,血凝於膚者為痹,凝於脈者為泣,凝於足者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為痹厥也。” 外感風寒邪氣以後,血液循環不暢,凝滯在皮下也就是膚的部位,就會出現麻痹的症狀。《靈樞經水十二》:“黃帝曰:夫經脈之小大,血之多少,膚之厚薄,肉之堅脆,及幗之大小,可為量度乎?”皮是薄薄的一層,談不上厚薄。膚就不同了,營養充足,三焦功能正常,脂肪堆積多,膚就厚,反之就薄,甚至會沒有膚的存在。

我的一個患者,當年在清華讀書,參加過絕食。是真的絕食,不吃飯,光喝水的那種。後來虛脫昏迷,落下了很多毛病,消化不良,心動過緩,腹寒腹痛,常年即便是在夏天也裹著505元氣袋,不然就腹瀉。他的皮很鬆,皮下沒有脂肪,一捏就能提起來。我經常拿他做例子讓學生看,這就典型的是有皮無膚。《靈樞·順逆肥瘦》曰:“年質壯大,血氣充盈,膚革堅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數也。”對於膚厚脂肪充盈的人,可以深刺,反之隻能淺刺,或者隻用皮針。

《傷寒論》中有個方子叫做豬膚湯,不能僅僅根據字麵理解找塊豬皮就得了,其實應該是帶脂肪的豬皮,豬油也叫大油,滋陰的效果非常好。按照中醫理論,肺主皮毛。肺與大腸相表裏,表皮的問題應該從肺氣、衛氣著手解決一般不涉及營血。而膚的問題直接隸屬於三焦、心包,前麵我在介紹膏肓、脂肪的時候已經論述了其相互關係。

目前我們常見的脂溢性脫發、青春痘,其實就是膚的問題,油脂代謝的問題,源於心包之火和三焦不利,非關肺事。少女皮膚嫩滑水靈、吹彈得破。中年婦女麵焦發墮,皺紋叢生,也是膚的問題,涉及三焦和元氣。

現代人皮膚不分,滿大街都是在宣傳護膚、換膚、嫩膚。其實他們都是在說皮的事情。膚的問題隻能靠內部解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