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樵閑話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
正文

評兩則“讀不懂”的新聞

(2005-11-24 13:43:52) 下一個
評兩則“讀不懂”的新聞 九月八日的鳳凰衛視網有如下兩則新聞。一則是“中將投資5000億建設1500公裏城 市軌道交通”,另一則是“醫療體製改革爭論不斷:保公平還是包看病?”。兩篇 都寫得好,隻是放在一起看時讓人有些“讀不懂”。 下麵是兩則新聞的摘抄。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城市軌道交通最大的市場,目前全國已有14個城市提出了建設 軌道交通係統的計劃和申請,總建設裏程1500公裏。 中國交通協會城市軌道交通委員會的報告認為,建造這些城市軌道交通係統大約需 要5000億元人民幣的投資。” “今天的中國,不享有任何醫療保險的人,在城市中占44.8%,在農村中占79.1%。 兩項相加,在中國的13億人中有約8億人不享有任何醫療保險。由此,使我們的醫療 衛生情況在世界衛生組織的191個會員國中排名倒數第四 也就是說,不少比我們經 濟發展落後的國家,公民是普遍享有低水平的醫療保險的,而我們這裏卻沒有。 不能施行全民醫保的理由據說是經費問題。 … 如果是保公平,目前新的農村合作醫療的標準是每人每年30元,全體國民算下來是 390億,如果設立每人每年100元的標準,全體國民是1300億,約占年財政的5%,財 政未必不能負擔。” 一方麵,我們在花平均三億多元去解決一公裏的城市交通問題;另一方麵,我們卻 連“每人每年100元的標準”的全民醫療保險都不能負擔。這難道不是一個讓人“讀 不懂”的現象嗎? 近年來大中城市的交通問題越來越突出,不解決當然不行。但怎麽解決才是問題的 關鍵。城市交通問題很大一部分與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城市有關。如果能把資金投入 到農村去,讓農民能夠本地就業或就近轉行而不是大量地湧入大中城市,不是也可 以減緩大中城市的交通問題嗎?如果能把資金投入中西部新興城市,而不是現有的 東南部大中城市,在這些新興城市創造就業機會,不是可以把農村移民引導到新興 城市去,而不是集中到東南部大中城市來,不也可以減緩東南部大中城市的交通問 題嗎?而且這樣做也有利於縮小經濟發展的地域差別,有助於實現西部開發的戰略 意圖。 “三億多元去解決一公裏的城市交通問題”集中突顯了計劃經濟體製被改革掉以後 地方保護和地方利益帶來的問題。大中城市的交通問題本來可能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卻由於“地方利益”或地方官員的“政績”驅使而不能實行。如果在城市交通已經 不堪重負的情況下,繼續加大對城市的資源投入,隻會進一步擴大已經嚴重的城鄉 差距,吸引更多農村人口湧入城市。“三億多元去解決一公裏的城市交通問題”, 說輕了是“治標不治本”,說重了就是“飲鴆止渴”。在這方麵國家財稅製度是可 以也有義務進行調節的。 再來看另一種選擇。如果把這部分資金投入到全民醫療保險中去,表麵看來是“不 冒泡”的淨投入,但事實上可以讓更多的中低收入的人從“醫療費用高昂”、“儲 蓄防病”這座大山下解放出來,從而把更多的收入用到消費品的購買中去。有了消 費品的購買需求就可以部分地解決內需不足的問題,使中國經濟從出口依賴型向內 需拉動型轉化,增強整個國民經濟的安全性和可持續性。 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城市化急劇加速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中,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資 金投向有著戰略上的長期影響。如果不能從全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指導資 金流向,很可能形成不利的戰略態勢而使長期發展利益受到傷害。這兩則新聞中讓 人“看不懂”的做法應該“改革”了。 漁樵閑話 二○○五年九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