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製度的批判
(2005-05-10 16:55:39)
下一個
“民主”製度的批判
“民主”這個詞一直以來似乎有著天然的金色光環。不管什麽東西,隻要和“民主”
聯係上似乎就成了美好和可愛的。同樣,任何東西隻要扣上一頂“不民主”的帽子,
立刻就變成了醜陋和可憎的。“民主”製度真的那麽完美無缺嗎?
本文僅就“民主”製度中的若幹缺陷加以探討。至於“民主”的好處,恐怕在美國
以及其它“民主”國家享受“民主”的人們比我講得更全麵。(本文所說的“民主”
製度是指通過簡單多數的投票進行決策的社會製度。)
評價一個政治製度的標準很多。大致上都包括決策的效率和決策的質量兩方麵。決
策的效率可以用從問題出現到決策形成的時間來衡量。決策質量的衡量則相當複雜
隻能用現代文明中的一些基本原則作定性的判斷。
一。“民主”製度是一種扼殺創造性的決策製度
不容質疑,在任何社會中,對於所麵臨的決策問題具有足夠專業知識,能夠獨立思
考,又具有創造性的人永遠是極少數。而絕大多數“民眾”是不具有專業知識,易
受人煽動和影響的,沒有創造性的人。通過簡單多數進行決策,在絕大多數情況下
將形成人多勢眾的無知者對少數專業人士的否定。所形成的決策大多背離專業知識,
缺乏科學性和創造性。至少從理論上是如此。在實際中,由於曆史不能假設和重寫,
因此很難找到統計數據的支持。相信有些讀者可能會有抱怨同事們都是“一群蠢豬”
的時候。有這種經曆的人恐怕不會反對這一節的結論。如果你有過這樣的經曆的話,
有沒有想過除了人的愚蠢之外還有製度的愚蠢呢?
二。“民主”製度是一種極具欺騙性的、易被少數煽動家控製的決策製度
“民主”製度,一人一票,看似合理,其實也正是其欺騙性所在。由於大多數投票
者不具有專業知識,易受人煽動和影響,最後決策往往是由極少數煽動家來決定的。
這些煽動家通過對“民眾”信息輸入的控製,以及群體心理的影響效應來操縱“民
眾”的投票以形成有利一己之私的決策。這可以從大量的商業廣告的實踐中得到證
實。美國總統選舉勝利的一方往往是競選經費較多的一方也從側麵證實了這一點。
而在現實世界中,大眾信息傳播工具大多是受金錢所控製,或者說是受資本家階級
控製的。貌似合理的“民主”製度隻不過是為資本家階級的私利背書的工具而已。
多黨競爭有助於擴大“民眾”的信息輸入,但不會改變大眾信息傳播工具被資本家
階級控製的事實。任何不符合資本家階級利益的信息仍然不可避免地被濾掉。比如
說,你可以一個人到大街上宣講“共產主義”,但想讓CNN提供時間為你播出“資本
論”係列講座恐怕就沒戲了。
“民主”製度是建立在“愚民”政策的基礎之上的。這就是為什麽作為“世界領袖”
的美國,其國民的基礎教育竟然不包括世界地理的原因。
正是由於“民主”製度是通過對信息傳播的控製來實現為資本家服務的目的的,世
界各國對國外政治力量介入本國媒體都有極大的誡心。
三。“民主”製度是一種缺少妥協性的決策製度
“民主”製度的本質是非妥協性的。舉例來說,兩大利益集團A和B發生利益衝突。
為了鞏固來自A集團的選票,A集團的決策方案一定會最大限度地追求本集團的利益。
B集團也會同樣。任何妥協方案是否會在投票中勝出呢?作為A集團的個體,麵對一
個能使本集團利益最大化的方案和一個略有犧牲的妥協方案,基於自身的利益考慮
是不會投票給妥協方案的。同樣地,B集團的個體也不會投妥協票。在現實中,大多
數情況下單一集團利益最大化的方案與全社會利益最大化的方案是不同的。“民主”
製度不自覺地排除了大多數妥協方案,極大地壓縮了決策選擇空間,不可避免地降
低了決策質量。
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美國的國內戰爭。當代表北方利益的林肯當選後,南方農場主
預期自身的利益將不可避免地受損,終於揭竿而起爆發內戰。使社會財富遭到極大
破壞,全社會利益受到極大損害。
在筆者看來,在追求自身利益時不顧他方的利益甚至必欲除之而後快是不文明甚至
是反文明的。“民主”製度的非妥協性決定了其不文明的特性。這就是為什麽“民
主”製度會成為極端主義的溫床。也就是為什麽“民主”製度會產生希特勒,沙龍,
布什二世這樣的極端民族主義者為領袖。反過來看,視“民主”為至寶的美國在占
領阿富漢和伊拉克以後卻根本沒有勇氣進行“民主”選舉就是因為他們知道選舉的
結果會對自己不利。
四。總結
正如人類在自然科學領域的探索永無止境一樣,人類在社會科學領域的探索也應該
是無止境的。任何一種社會政治製度,當它強詞奪理地聲稱自己的終極性時,也就
宣布了自己學習改進能力的喪失,因而也就宣布了其腐朽性和垂死性的開始。“民
主”製度真的是人類最完美的製度嗎?“民主”製度的金色光環真的那麽天然合理
嗎?
是否存在比“民主”製度更好的社會製度?這種製度應如何運作?這些問題的回答
已超出了本文的範圍,讀者盡可發揮想象力。
歡迎嚴肅的批評與討論,無恥的漫罵和不加論證的簡單否定則概不奉陪。
漁樵閑話
200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