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孔老的殊途同歸及教育領域的崩潰

(2013-10-01 10:01:25) 下一個

孔老的殊途同歸及教育領域的崩潰--老子言之六

玄野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老子三十八章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老子三十八章

曾經在序言中提到,孔子入世以求道,老子求道以入世。這是說兩位聖人在本質上的一致。在文化理念的表象上,他們有一些完全對立的分歧,這集中體現在他們對禮--或者用西方語匯--宗教的完全相反的態度上。老子反對宗教,孔子倡導宗教。

禮的本質是脫離於理性和道之外的行為規範與教條。老子說: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老子認為禮是導致人停留在事物的表象,執著於形式上的善而實際上為惡的罪魁禍首。這個指責並不為過。歐洲中世紀是禮過度表麵化,外在形式上與耶穌教義亦步亦趨,而內裏本質上卻徹底相悖。於是掌握智巧和權力就操控著禮的權柄來放縱個人的欲望。中國帝製時期同樣存在相似的問題,隻是沒有那樣連貫與嚴重而已。

同樣是在老子三十八章,其首句更加全麵地點出了問題所在。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前半句完全正確,也廣泛適用,意思是說上等的有德之士並非表現得執著於德,在形式上可能不道德,而這正是其有德的表現。老子所述的德不是現代通俗意義上的道德,而是基於人對真實的道的信仰理解而確立的行為方法與準則。現代通俗意義上的道德應該屬於教條和禮的範疇,是不分人的個體情況和具體的時空條件而設立的固定規則,是宗教在現實意義上的影像。德是人內心的,往往難以充分表現出來,表現出來給世人看的,往往又不是中規中矩的,道與德在現實中隨情境的不同而會有千變萬化的表現形式。因此,由內心的德而外顯的行為無法被框入到某些教條規矩和禮法的模具中去。

而後半句卻必須做相對的界定才能正確理解老子的本意。這裏不是說所有遵循教條和禮法的人都是無德的,而是指以表象為實質,在行為層麵上循規蹈矩,內心卻完全被欲望貪婪所吞噬,屬於無德。現實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是追求高雅,將高雅這種表象當成人生目標是本質上的鄙陋粗俗,忘記這種表象而返璞歸真是本質上的高雅。耶穌曾經申斥的七禍是典型案例,他指責當時掌握猶太權力的祭司階層表麵上榮光代表著神權,實質上充斥著齷齪邪惡,阻礙著人們的精神追求。而中世紀羅馬教廷販賣的贖罪券更是典型中的典型。將聖人的教誨教條化,將精神上的概念實物化,民眾的精神追求成為神權階層聚斂縱欲的工具。民眾徘徊困惑於此類迷途,在曆代各文化圈中都普遍存在,而在人的理性與神性靈性嚴重撕裂的當代,這更是極其普遍又嚴重的問題。老子的理念是解開當代人這一困境的密鑰。

當然,外在行為的不失德與內心靈魂的循道歸德也可以融匯在一起,那就是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這不是刻板地遵從人為設定的禮數,不是將欲望壓製到徹底合乎規矩,而是個人境界達到了道的層次,世間的禮法與自己內心的自然欲望都和合一體了。很多求道人士會因此誤解孔子,認為他呆板禁欲。其實孔子不是呆板,而是超乎尋常的靈動。孔子此言與朱熹的名言"存天理,滅人欲"形成鮮明的對比。後世儒教往往通過壓抑個人的本真感情欲望來達到合於教條的目標,而孔子明確表示順從自己的內心所想,真實表達自己的欲念,卻能合於教條禮法。這是什麽意思呢?就是人的本真欲念和社會道德規範的合一。在什麽層次上二者才能合一呢?唯有在老子所述的道與德的層次上才可能,也就是現代語境下感情和理性歸一到天道上帝那裏。孔子並沒有從邏輯理性上和靈性上剖析心路曆程,隻從務實的角度表達一種心理狀態。老子的理念能澄澈人的靈魂,而孔子的道路更加適合於所有層次與境界的人。

老子所啟示的道,孔子所引領的路,是靈魂坦途的截然不同的方式,是適合於不同資質人群的到達同一終點的不同道路。曆來有許多人甚至先賢都過分重視孔子與老子的分歧,而不能追溯到聖人們在源頭和終點的統一。求道行道的方式有多種,現實中的路徑各異,外在表象不同,其源頭和終點卻一致。有些人通過邏輯思維推導,有些人寧願於實踐中力行,有些人通過直覺靈悟,還有些人會在靈性與神性瞬間明道,(這種方式也許有也許沒有,姑存一說。)而最多的情形是通過遵循教條的大量實踐來熏陶,日積月累,心誠則有結果。學術研究必須有對道的理解,否則僵化拘束的禮麵對自由的道和瞬息萬變的自然的時候,必然會無所適從。而社會運行結構中必須有禮,因為禮是大眾通向道與德的方便法門。人的資質與悟性各異,要求人們都通過思辯與靈悟通曉道是不現實的,在禮的踐行過程中浸染道是社會中必不可少的道路。另一方麵,禮與宗教雖然是必不可缺的,但是,如果執著於教條頑固地認為教條就是道本身,從而禁絕教條之外的一切思想,世界就會成為死水一潭。因此,社會結構必然是硬性的法律保證基本秩序,這是人類公認的而且易於操作的價值理念;其次是以柔性的道德構建融洽的風俗,這是世界各文化圈大都一致認同的道德理念,但無法硬性規定到法律中去;再就是形態迥異的各類宗教,應該給人們充分的自由來選擇;其上是對自由無礙的道的求索,倡導人們對精神與信仰的追求,是一種法無定法的領域。

從求道與得道的多種途徑看,現代教育體係是武斷自負而且迷失的,教育已經不再具備構建社會和諧達成人精神安寧的功能。教育的目的是什麽,如果用一句話描述,就是求道,然後合於道的自我靈魂生命在現實社會中尋找合適的位置。至於改造大自然之類的豪言壯語,瘋話而已,笑話而已,不再贅述其荒誕。人各自的稟賦不同,所能得道的方式與途徑必然各異。如今的教育體係基本將人束縛在科學,或者說蘇格拉底以來的理性主義上麵。得道者有,但被這些理性主義所生成的階段性結論迷惑的卻是得道者的數十倍,至於理性思考能力弱而最終對科學懵懵懂懂不知所雲從而耗費青春的,更是絕大多數。所以,教育必須多元化。與其讓人們記憶那些不知所雲的公式方程玩字母遊戲,尚不如讓他們背誦點之乎者也的古訓。那些公式如果在當下不懂,在日後的生活中那些人會越來越不懂,到最後幹脆連字母的樣子都忘了。之乎者也呢,可能他們現在不懂,但隨著生活閱曆的增加,他們會逐漸心領神會,即使難以道出所以然,卻會因為生活的無數次驗證而篤信不疑,進而應用於現實生活。

因材施教這一教育黃金律在當代全世界的教育界已經蕩然無存,這不是教育方式方法上的細節問題,而是教育綱領教育方向上的全局問題。其根本原因是教育核心目的的錯誤和生命目標的迷失。教育的最終目標是求道,讓人從不同途徑達到精神上和物質生活上的安頓。如今的教育則不然,幾乎已經是純粹的職業教育。這種急功近利的教育理念導致人類靈魂的扭曲和迷茫。

目標的錯誤導致係統性整體性的教育混亂,而方法與途徑上的單一化也是導致問題的重要原因。當代人類社會是過度迷信理性主義的時代,知識界學術界崇尚邏輯分析,任何交流隻要羅列個讓別人一眼看不懂的公式,這文章的水平就大幅度提高了。而新知識支撐的教育內容也被各類數學公式統治了。把複雜問題簡單化邏輯化的確是好的方法,但是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於這種思維方式和理解方式,也並非世間的所有問題都適合邏輯分析,其中現代心理學的進路就耽擱於邏輯分析,而拒絕了實踐與直覺的貫通,缺乏愛因斯坦的那種直覺發現和靈感後的邏輯驗證模式。

在教育的標的上向信仰和道的層次上追溯,在教育的方法上適合於人的不同資質和各自長處而采用不同的教育內容和學習路徑。拿數理教育來說,我一直在後悔自己沒有學習足夠多的數學和物理,諸如經典力學,量子力學,近世代數,黎曼幾何,偏微分方程等等。我覺得這些學問會幫助我更深刻地理解天地正道。然而,對於更多的人而言,他們的遺憾應該是太多的黃金時間被浪費在背誦那些枯燥的公式和數字上了。當時的記憶足以讓他們獲得高分,而那枯燥也足以讓他們在考試後清空自己的大腦以騰出空間給自己真正有興趣學而更擅於理解的東西。

關於禮與道的關係,以及人在道的不同層次上的把握,老子在三十八章中的另一段話更加深刻的揭示了其中的奧妙。因為篇幅關係,我將後續探討單立一篇文章。

此文為<聖道三百言>之一章,全書在以下網址陸續發表:

http://rj2000.net/dispbbs.asp?boardID=4&ID=15650&page=1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4445/95628.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bobby41 回複 悄悄話 因材施教這一教育黃金律在當代全世界的教育界已經蕩然無存,你到全世界都去看過了。
可以說全世界的教師都知道要因材施教,也想因材施教,隻是做得怎樣,當然有些地方很差,但是做得好的肯定有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