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1954年日內瓦會議:周恩來舌戰16國陣營

(2009-09-28 15:38:33) 下一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17:31  中國經濟網


1954年日內瓦會議:周恩來舌戰16國陣營

周恩來出席日內瓦會議(圖片來源:人民網)


  【前言】

  新中國初登世界舞台始於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以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和地位參加討論國際問題。

  在外交部首批對外開放的外交檔案中,有一份記錄了周恩來當時講話的文件,他說:“開第一次會時,我心也在跳,麵對杜勒斯到底是對他凶些還是緩和些都要考慮。”

  最終,在曆時三個月的漫長會議中,中國在解決朝鮮問題和恢複印度支那和平這兩個主要議題上,都體現出了大國的作用。美國《商業周刊》的評論稱,美國企圖把中國“無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日內瓦會議所粉碎。有些報刊稱:“已有不少人將周恩來喻為印度支那會議的挽救者,他已贏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

  【導讀】

  日內瓦會議:兩大陣營巔峰對決

  周恩來審時度勢 分化瓦解16國陣營

  杜勒斯拒絕跟周恩來握手:純屬虛構的故事

  日內瓦名言:解決國際問題不能沒有中國和周恩來

  周恩來巧妙推廣梁祝: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1954年4月,解決朝鮮問題和恢複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的國際會議在日內瓦舉行。不久前還在朝鮮戰場上短兵相接仍處於敵對狀態的中美兩國代表同時來到日內瓦。中國政府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首次以大國身份參加會議,就與以杜勒斯為代表的“十六國”,在日內瓦展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激戰。周恩來通過台前幕後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不但打擊了美國霸權主義的囂張氣焰,也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

  語驚四座的亮相發言

  為了促進朝鮮的和平統一,朝、中、蘇三方代表在會上,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反共勢力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

  4月27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代表團首席代表南日外相根據中、蘇、朝三方在會前商定的方案,提出了一項解決朝鮮問題的建議,其中包括6個月外國軍隊撤退、全國舉行自由選舉、恢複朝鮮的和平統一三項內容。

  4月28日,杜勒斯在會上為美軍永久性駐紮朝鮮辯護說:“蘇聯的目的一直是把北朝鮮變成一個衛星國,並且可能的話,將他們的統治擴展到整個朝鮮。而美國不希望美軍無限期地留在朝鮮,美國和韓國簽訂的共同安全條約不含有侵略的目的。”杜勒斯還提出了實現所謂“聯合國統一朝鮮”的決議案,強調:美國拒絕從朝鮮撤軍,並要求中國軍隊撤出朝鮮。

  杜勒斯發言時,周恩來一直在認真地傾聽。待他發言結束後,周恩來鎮定地走上講台。周恩來首先全麵闡述了中國政府對亞洲問題,特別是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的立場,譴責美國在亞洲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支持南日外相關於恢複朝鮮國家統一的三項建議。周恩來發言說:南日的建議是完全公平合理的,“我們希望會議的參加者鄭重地考慮這一建議,使這一建議成為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協議的基礎”。周恩來還進一步指出:朝鮮戰爭是美國侵略朝鮮,幹涉朝鮮內政。美國還同時侵略了台灣,美國才是真正的侵略者。

  周恩來雖然也拿著講話稿,但針對杜勒斯強詞奪理的發言內容,臨時作了一些調整,義正詞嚴地說:“杜勒斯剛才的發言完全違反亞洲人民的利益。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美國在亞洲推行的侵略政策,是造成亞洲局勢緊張和不安的根源。”美國在亞洲的“侵略行動應該被製止,亞洲的和平應該得到保證,亞洲各國的獨立和主權應該得到尊重,亞洲人民的民族權利和自由應該得到保障,對亞洲各國內政的幹涉應立刻停止,在亞洲各國的外國軍事基地應該撤出,駐在亞洲各國的外國軍隊應該撤退。”“我們尊重各國人民的選擇和維護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國家製度不受外來幹涉的權利;同時,我們也要求其他國家用同樣的態度對待我們。隻要世界各國都遵守這些原則,我們認為,在不同的社會製度下的世界各國是可以和平共處的。”周恩來的講話,贏得了許多國家代表的稱讚和好評。

  杜勒斯對周恩來無懈可擊的講話感到十分不安和惱火,他在向美國國內電告會議情況時稱:“周恩來的發言在措辭和內容上都是標準的中共式的新聞宣傳,但與會各國都相信周的蠱惑宣傳,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到了這麽一種可能,即美國對印度支那的任何公開幹涉,都將導致中國對亞洲事務的公開幹涉,真使人頭痛!”

  通過幾天的會議,周恩來意識到美國及其他西方大國根本沒有解決朝鮮問題的誠意。

  4月28日,周恩來致電毛澤東、劉少奇並中共中央:根據三天會議的情況,朝鮮問題形成僵持局麵,因美國不打算解決問題,法國對朝鮮問題又不發言,英國也表示不想發言。但我們並沒有失去解決朝鮮問題的信心。

  5月1,周恩來出席同美、蘇、英、法和南、北朝鮮外長舉行的關於朝鮮問題的一般性非正式會議,再次駁斥了杜勒斯提出的關於朝鮮問題備忘錄中的四點意見。5月3日,在繼續討論朝鮮問題的會議上,周恩來又著重批駁了美國以聯合國為招牌的侵略行為。他指出:美國發動武裝幹涉朝鮮的戰爭後,操縱聯合國“非法地追認了美國的這一侵略行動。這就將聯合國置於朝鮮戰爭中交戰一方的地位,因而使它失去了公平處理朝鮮問題的資格”。以後,聯合國又“不顧中國和世界公正輿論關於美軍不應超過三八線的警告,批準了美國擴大侵略戰爭和統治全朝鮮的計劃”。聯合國不僅對中國控訴美國侵占中國台灣的行動置之不理,反而誹謗中國人民誌願軍的反抗侵略、援助朝鮮的正義行為,誣蔑中國為侵略者。“這些情況嚴重地破壞了聯合國的威信,並使聯合國喪失了處理朝鮮問題和其他亞洲問題的道義力量”。同時,“由於美國利用聯合國的名義拖延停戰談判,並阻撓政治會議的召開,就更加證明聯合國已無能力處理朝鮮問題,因而我們現在才在這裏舉行這個關於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會議。我們這個會議與聯合國毫無關係。但是,美國代表卻硬要朝鮮人民執行聯合國的非法決議,同意由聯合國監督朝鮮的選舉,豈非無理之至”。“為了使朝鮮人民得以在不受外國幹涉的條件下和平解決自己的問題,有軍隊在朝鮮的各國應該達成協議,定期從朝鮮撤退一切外國軍隊”。周恩來的發言合情合理,並且得到了參會國的讚賞。

  一次休息時,加拿大代表悄悄對中國代表說,他聽了周恩來的發言,認為合乎情理。中國代表馬上把他的話反映給周恩來,周恩來聽後十分高興。誰知休息過後,加拿大代表發言,又將杜勒斯的提案大加發揮,還重複美國對中國的攻擊,汙蔑中國挑起朝鮮戰爭,是侵略者等等。可是會後遇到中國代表,他們又主動握手,並抱歉地說請原諒,他必須要聽美國的話,照美國的意思講話,不能越雷池一步。西方盟國的這一舉動說明他們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在隨後的鬥爭中,周恩來調整了對付他們的策略,注重利用矛盾,分化瓦解,爭取多數,以孤立美國為代表的頑固派。

  5月30日,杜勒斯借口國內事務繁忙而離開日內瓦,留下副國務卿史密斯代理首席代表繼續參加會議。杜勒斯開始由前台轉為在幕後指揮。一天會議休息中間,史密斯端著酒杯主動走過來與周恩來的翻譯浦壽昌攀談,誇浦英語講得很好,是地道的美國音。問他是在哪學的,還讚揚了中國的古代文化,說了一些友好的話。浦壽昌回去後,立即將此事報告給了周恩來。周恩來說:“好啊,既然史密斯願意而且敢於同我們接觸,那明天休息時,我找他談談。”

  第二天會議休息時,各國代表擠滿了休息大廳。在王炳南的安排下,周恩來步入大廳,看到史密斯正在酒吧的櫃台邊喝飲料,於是便從容地走過去。當周恩來走到史密斯麵前伸出右手時,史密斯一時沒能反應過來,慌忙中順勢用左手握住周恩來的右腕搖了幾下胳膊。周恩來並未介意,並用友好的語氣同他聊了一陣。

  由於美國及韓國的頑固立場和層層阻撓,解決朝鮮問題的會談雖然進行了多次,但仍無實質性進展。與此同時,美國代表團又接到國內指示:一定要使會談破裂,不許達成任何協議。隨後,美國代表團開始了緊張的幕後活動,采用說服和壓製手段,迫使參加“聯合國軍”的國家同意擬定一個所謂“十六國宣言”。

  美國代表的異常活動,引起了蘇聯和中國代表團的警覺。與此同時,蘇聯代表莫洛托夫通知周恩來說:有跡象表明美國要突然停會。

  在周恩來的建議下,6月14日晚上,中國、蘇聯、朝鮮三國代表召開會議,商討對策。最後一致認為:現已不可能在會上從容地提出原定的方案,必須爭取在最後一次會議上把全部牌都打出來。鑒於此,中方再次建議盡早提出方案,這樣能使對方處於不利的被動地位,並對會議破裂負有更大的責任。經商議,3國代表共同製定了在15日會議上的行動方案。

  本文導讀:

  日內瓦會議:兩大陣營巔峰對決

  周恩來審時度勢 分化瓦解16國陣營

  杜勒斯拒絕跟周恩來握手:純屬虛構的故事

  日內瓦名言:解決國際問題不能沒有中國和周恩來

  周恩來巧妙推廣梁祝: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共和國紀事係列文章:

  1949年開國大典幕後:空軍帶彈受閱絕無僅有

  1949年毛澤東訪蘇:途中躲過特務暗殺

  1950年抗美援朝:毛澤東力排眾議決定出兵

  1950年開國大土改:3億農民分田立命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8軍千裏迂回攻下昌都

  1953-1956年三大改造:民族資本家的命運轉折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