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紙上談兵說粟裕和淮海戰役

(2009-07-27 07:29:30) 下一個



紙上談兵說粟裕和淮海戰役

紙上談兵說說粟裕的最大戰略貢獻:改變了中央軍委讓他下江南的命令和讓中央軍委決定在江北消滅國軍。

其實當時的中央軍委也已經比當年反圍剿的時候成熟多了。既然開始中央軍委不計劃把敵人消滅在江北,一定有他們的道理。

那個道理究竟是什麽呢?我以前沒有讀到過,但是我紙上談兵地猜測是中央軍委當時就考慮了解放全中國的最終目標。粟裕把敵人消滅在江北的建議就必須回答把敵人消滅在江北的任務完成了以後的過長江的問題。

解放全中國,長江是一個大問題。為了解決長江問題,是早在江南埋下釘子呢?還是像後來實際發生了的事實的百萬雄師過大江呢?這並不是一個黑白分明的問題。無論選擇那一個,都還是有相當大的賭博成分在裏麵的。

不能事後論英雄嘛,因為成功是很多人的努力的結果,當然戰略戰術的正確自然非常重要。因此,粟裕的最大貢獻也不是黑白分明正確無疑的。

如果渡江戰役失敗了呢?或渡江戰役傷亡慘重呢?

在渡江戰役的結果不明顯之前,中央軍委的原計劃也不是黑白分明錯誤無疑的。

所以,不能完全憑成敗論英雄嘛。我們中華文明深厚一些,中國人應該明白這一點。

最後說幾句淮海戰役的指揮。象淮海戰役這樣的史無前例的戰役是沒有章法可循的,幾個野戰軍的協同作戰也不是單單靠命令就可以實現的。人嘛,誰沒有一點榮譽感,說難聽一點叫私心呢?設一個“總前委”(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組成)確實是顯示了毛主席處理這樣前所未有的事情的偉大,或者叫用人的英明。由於毛主席的極端特殊性,領導和指揮被混合了。一般來說領導的不參與具體指揮,但是當有些具體指揮是有關全局和戰爭進程的時候而具體指揮的將領又不能充分貫徹毛主席的意圖,毛主席也參與了一些具體的指揮。在淮海戰役中,有一個負責任的“總前委”是非常必要的。我猜粟裕的作用基本上是“指揮”而不是“領導”,而“總前委”的作用基本上是“領導”而不是“指揮”。當然啦,淮海戰役這麽大的事情,毛主席又怎麽可能會不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參與呢?

其實呢,共軍的成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跟共軍不強調個人貢獻有關,比較強調老百姓的支持和戰士的英雄事跡等等,特別是跟共軍不強調指揮員的個人貢獻有關。我記得有一個授軍銜時的故事是一個國軍的投誠將領被授了將軍向毛主席表達慚愧之情還提到某個共軍將領應該受將軍銜的故事。毛主席對他說那個共軍將領是共產黨員授不授銜都沒關係。這樣做在戰爭時期顯然是有利的,但是有一利就必有一弊。還是那句話“人嘛,誰沒有一點榮譽感,說難聽一點叫私心。”和平了,爭一點軍功也在所難免。至於鄧小平嘛,爭一點軍功也許是就跟他當時的領袖地位需要樹立權威有關吧?但是一個領袖人物的所謂“私心”也是為了實施他的政策和策略,這又到底是為了誰呢?其實領袖人物的“私心”實在是一個不好說清楚的概念,因為他已經是老大了沒有別人可以獎勵他了。所以嘛,鄧小平爭一點軍功還是有政治目的的。所以毛主席說鄧小平政治上強嘛。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