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西方的爵位

(2009-11-21 07:05:05) 下一個
在中國遠古,就把爵位分成5等: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公爵最高、男爵最低。

 
在西方也有爵位,咱老中就把它們對照中國的爵位翻譯了。下麵的主要以英國為主。當然,從羅馬帝國到現在,在不同的時期西方的爵位也有變動。


1)Duke & Duchess (公爵,公爵夫人)
   Herzog (德意誌公爵)

 
2)Marquess & Marchioness (侯爵,侯爵夫人)
   Marquis & Marquise 
   Margrave & Margravine 

3)Count/Earl & Countess (伯爵,伯爵夫人)
   Graf (德意誌伯爵)
 
4)Viscount & Viscountess (子爵,子爵夫人)
 
5) Baron & Baroness (男爵,男爵夫人)

   Freiherr (德意誌男爵)

 
下麵這些完全是西方的貴族頭銜,沒有相對應的中國爵位:
 
6) Baronet & Baronetess (從男爵)

7) Nobile, Edler von, panek (貴族)
   Ritter, Erfridder 
 
8) Hereditary Knight (有血統的騎士)
   Black Knight, White Knight, Green Knight (黑騎士,白騎士,綠騎士)
 
9) Knight & Dame  (騎士, 爵士)
 

補充:
 
司馬遷的《史記》裏已經寫到西周一開始,周武王時,就已經按公、侯、伯、子、男爵位分封諸侯,而且這是按照“以前”(相對當時來說)的方法分的,這就說明更早,但不知有無史料。


《通典.職官.封爵》記載,自堯帝、舜帝以及夏朝,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商朝置爵三等:公、侯、伯,無子、男二等。究竟事實怎樣,並無實物資料佐證。


周朝是可以肯定的。因為你隻要看那些《本紀》、《世家》都會多次提到XX被升到“公”、XX被貶到“侯”、再被貶到“伯”,等等。


《孟子.萬章篇》:“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製,地方千裏。公侯皆百裏,伯七十裏,子男五十裏,凡四等。不能五十裏,不達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視侯,大夫受地視伯,元士受地視子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