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玫瑰

想要忘記的是愛,不能忘記的也是愛。
正文

伏爾泰為何主張“一夫多妻製”

(2011-08-21 06:53:27) 下一個



伏爾泰(1694-1778)是啟蒙運動的旗手和最重要的思想家,被譽為“思想之王”,“歐洲的良心”。他的思想核心簡單來說,就是追求幸福和自由。伏爾泰的一生,對中國情有獨鍾,他的很多論述,都以中國為例子,批判當時法國乃至歐洲的專製統治。在法國大革命之前,對於伏爾泰等一批法國知識分子來說,中國就是他們的曙光。伏爾泰說:“中國是世界上開化最早的國家”。針對某些批評中國的西方人,伏爾泰為中國辯護說:“我們誹謗中國,唯一的原因,便是中國的哲學和我們的不同”。

關於伏爾泰在哲學曆史、政治製度、道德倫理等方麵讚美中國的情況,可以寫一篇詳細的研究文章,但要花點時間,以後一定寫出來。今天隻講伏爾泰與中國有關的兩件小事。

伏爾泰作為啟蒙運動的著名思想家,身前在歐洲就有很高的名望,當時歐洲不少王室成員都以結交伏爾泰為榮,其中包括俄國女王。伏爾泰還被稱為“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他在給瑞典國王的一封信中,附上了他自己的一首詩,其中兩句是這樣寫的:“我常給中國皇帝去信,直到而今,他沒有給我一點回聲”。可惜不懂法文,翻譯過來好像缺乏詩意。

伏爾泰詩中所說的這位中國皇帝,就是乾隆(1711-1799)。伏爾泰對乾隆這位比他年輕17歲的中國皇帝讚美有加,遺憾的是,乾隆對此一點也不知道。很難想象,如果乾隆知道一位對人類近代史產生巨大影響的思想家對自己的高度讚美,他會做出什麽反應。尤其是,如果乾隆知道,一位“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居然對他的詩大加讚美的時候,會作何感想。

乾隆據稱是中國寫詩最多的人,一生做詩超過4萬首,平均每天一首以上。乾隆登基13年後,命人刻印了自己的詩歌作品集《盛京賦》。1770年,《盛京賦》在法國出版。當時已經70多歲的伏爾泰讀了《盛京賦》後寫道:“我很愛乾隆的詩,柔美與慈和到處表現出來,我禁不住追問:像乾隆這樣忙的人,統治著那麽大的帝國,如何還有時間來寫詩呢?”顯然,伏爾泰在這裏並沒有把乾隆完全當作一個皇帝,而是當成一個詩人,詩人與詩人之間的惺惺相惜,令伏爾泰對身邊的法國詩人產生了不滿。他接著寫道:“這是好詩,但是皇帝卻非常謙虛,不像我們的小詩人們,處處充滿了高傲”。

其實,伏爾泰稱讚乾隆謙虛是有特殊針對的。伏爾泰認為,中國儒家文化表現出一種其它文化少有的寬容,而這種寬容,在歐洲的宗教統治下,實在少得可憐。很多年以後,美國學者房龍,特意寫了一本書,書名就叫《寬容》,係統地指出西方文化的這個大毛病,其中有一章,專門介紹了伏爾泰。順便說一下,啟蒙運動時期的思想家們,一般把政治體製分為三種,共和、君主、專製。伏爾泰等人認為,中國的政治製度屬於開明君主製,而不是專製,這也是伏爾泰喜歡英國君主立憲製的原因。關於這個問題,以後再說。

從伏爾泰喜歡乾隆的深層含義,我們可以看出伏爾泰思想的一個重要特征:中國社會的很多內容,都被他用來當作批判歐洲宗教統治的武器。甚至可以說,用中國的現實與歐洲宗教統治作比較,伏爾泰等人認為,中國就代表了自由和幸福。由此,我們也就能夠理解,伏爾泰為何會推崇中國的“一夫多妻製”。伏爾泰寫道:“通奸在東方很少見……在我們歐洲幾乎成了家常便飯……由此看出,是承認一夫多妻製好,還是任其傷風敗俗好。”雖然在今天看來,伏爾泰的這個說法,也有失偏頗,但是,他的真正用意,還是批判歐洲宗教統治下的道德虛偽。

基督教主張一夫一妻製,然而,歐洲宗教統治下的現實是,表麵上一夫一妻製必須遵守,實際上從教士到貴族,到社會普通成員,都無法真正奉行一夫一妻製。用今天的話說叫婚外戀,用過去的詞匯就是通奸,是一種罪行。因此,伏爾泰基於生活應該追求幸福的主張認為,與其虛偽地堅持一夫一妻製的外殼,實際上沒幾個人能做到,不如遵從人的本性,順其自然。

之所以我前麵說伏爾泰的這個說法有失偏頗,是因為一夫多妻製背離了男女平等的原則。基督教一夫一妻製違背人性的地方在於,它不允許離婚,由此必然造成通奸盛行。歐洲在推翻宗教統治之後,世俗社會的法律雖然都規定一夫一妻製,但是,法律都允許離婚、再婚。某種程度上說,建立在男女平等基礎上的,允許離婚、再婚的現代法律,就是死板的一夫一妻製,與男女不平等的一夫多妻製的折中。人們也可以說,現代社會離婚、再婚的人,其實就是階段性的嚴格一夫一妻製,組合成為自由的多夫多妻製,隻不過這種多夫多妻的時間段不允許重疊而已。西方在20世紀開始流行的性解放,甚至把這種多夫多妻的法律限製都扔掉了。

前文引述伏爾泰的話說:“通奸在東方很少見……”,也許有人會不同意。身處現代的中國社會,伏爾泰的話也許是要大打折扣,但是,在過去,伏爾泰的話並沒有錯。我曾經多次說過,現在中國社會的很多醜惡現象,其實是過分拋棄傳統造成的,在這個問題上也同樣如此。

(備注:以上觀點並不代表個人觀點,轉載過來供大家參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