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49)
2017 (1)
2018 (1)
2020 (1)
美華熱衷回國做身體“套餐”檢查的背後(上)
如山
(2025年9月4日,星期四)
近年聽到越來越多在美國長期生活的華人回中國做身體檢查。在中國醫院做檢查都有“套餐檢查”之說。就是將各種各樣的檢查進行不同組合,讓顧客選擇打包檢查。例如“基礎套餐”、“標準套餐”、“高端套餐”、“男性套餐”、“女性套餐”、“老年套餐”、“職業人群套餐” 等等。
而美國華人為何很多在回國探親、旅遊都喜歡去搞一兩個身體“套餐檢查”呢?原因是與在美國做這些檢查比,在中國做這些檢查更便宜、方便、預約快甚至不用預約走進醫院交錢就行。很多已經做過的美華都有很好的體驗。美國所有身體檢查受保險限製,醫生也是根據一定的相關醫療規則與指引、並在保險條款的限製下開出檢查項目。不是自己想檢查什麽就讓你查。而自付費用的話,在美國大概是中國的10倍甚至更多,並且有些排期老長,可以達幾個月。而從經濟角度出發,性價比最高當屬使用昂貴設備如MRI、CT、PET-CT(正電子發射斷層+CT)、PET-MRI等。例如在美國做一個MRI費用大概在$1,600 到 $8,400 美元,而在中國隻需要 ¥700 到 ¥1000 人民幣,兩種相差16 倍 到 60 倍!
大家都明白美國人工貴、消費貴,但大家都是一樣的貴設備如 核磁共振(MRI),說不定中國還得加上進口關稅、經銷商高額利潤等等,使用成本不應該比美國的便宜呀?要明白這個問題還得從中國現行醫療、保險體製說起。
中國公立醫院在朱鎔基為總理的90年代被逐步推向“產業化”、醫院實行“自負盈虧”模式,即政府隻投入少量基礎經費,醫院要靠醫療服務收費維持運轉。
順便說,個人認為朱鎔基對推動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從而令中國經濟在近三十年獲得飛速發展是有很大功勞的,但將醫院也推向“產業化”卻是一個敗筆,是導致現在醫療係統問題的根源。
中國公立醫院近年財政補貼有所增加,但仍然是“自負盈虧”為主線。美歐國家的公立醫院 50% 以上經費來自政府或保險,私立醫院都有大量慈善機構在背後支持,另外還有包括 商業保險、Medicare(聯邦老年醫保)、Medicaid(低收入人群醫保)。而中國大部分三甲醫院財政補助隻占總收入的 10–20%,當然也有醫療保險,但目前的保險很多都不覆蓋,尤其是進口的昂貴設備檢查,剩下很大程度仍靠收費。所以,每個中國醫院、醫療科室與醫護人員都有” 創收 “、” 盈利 “的任務,這個已經變成醫護個人的業務考核標準。怎麽” 創收 “?必然是多開藥、多檢查、多推薦收費高治療方法如關注手術等等。醫院就變成一個普通買賣的商業機構。這個必然造成進入醫院的病患產生二度創傷-病的本身加上過度檢查、過度用藥與過度治療的傷害。
可能有讀者說,美華隻是回國做檢查,不是治病,跟這個昂貴設備如MRI、CT等的檢查費又有什麽關聯呢?
原因是醫院在經營目的下需要奉行“薄利多銷“的原則。你不是他們的病人,醫院無法強行加入很多沒必要的檢查,隻能推行”套餐“形式鼓勵你多做檢查。另一個原因是,”三甲醫院“都了進口大量的醫療設備。而進口大量設備有兩大動機:一是要評上等級如” 三甲“標準,要求一定的設備數量與床位這些硬指標;二是設備進口、大量基建(如增加床位)是醫院相關決策層腐敗人員的最大動力。例子是一個縣級市的頭頭的貪腐居然能高達二億人民幣。這是中國政府公開的報導。中國醫療界反腐是得民心的,但不從製度源頭去改變還是效果非常有限。打下一個腐敗分子還有大批排隊等著上。大家都一樣,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隻有在製度這個根源上改變才能防止。
大量醫療設備已經在那裏了,不使用就折舊、虧損更快。從商業經營的角度,就算醫院單項虧損也是符合“薄利多銷“的回收資金方法。
由此,美華回國探親訪友順便做一兩套身體檢查的“套餐”也是賺了“便宜”的。然而,這個便宜是否真的“性價比”高呢?這個留代下文再聊。
謝謝諸位的閱讀和捧場
(注:本文為如山原創,轉載請與作者聯係)
我對這些太了解了, 我的程序寫的又漂亮又簡潔, 因為我比一般寫程序的“挨踢”的數學和物理知識都好太多。 我在這方麵有美國專利的。 scan需要的時間越短病人就越舒適; 但是相片越多,每張停留的時間夠長有足夠的數據,才能reconstruction 出清晰的圖像。 這裏有好多技術細節,不多贅述。 歸根結底, 現在中國自己生產的計算機芯片和電路, 完全可以快速地進行scan 控製和 reconstruction。 這就是為什麽在中國檢查完後, 醫生可以馬上給你看片子和分析結果。 不好意思我說多了。 不要迷信外國的儀器, 當然他們做的時間長, 經驗多。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道道。 醫療設備包括的東西太廣泛了。 從手術刀、加熱爐到激光手術刀、分析分離機都是“醫療設備”,本文涉及的高端醫學掃描相機係列產品中低端的X光機,倒是一般中小公司也可以做。 至於高端設備,北美和歐洲就那幾個大公司生產,我恰巧略知一二。
個人意見:不管在哪裏,注意飲食鍛煉身體,自己能掌控的自己做;做不了的聽天由命。不到不得已時遠離醫院!
謝謝信息分享!
美國每年有至少十萬癌症新病人,是由CT檢查所導致。美國癌症新病人,每年才接近2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