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西方的帝國主義本質是不會改變的、抄一文帖在內:當年今日話美國.....

(2011-05-31 22:23:32) 下一個


美國的帝國主義本性是不會改變的——讀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講話有感


周新城  

    

    在網上看到2010年8月8日刊登的一份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談中美關係的材料,頗有啟發。好在全文不長,轉錄如下:
    1999年5月13日,在5枚導彈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後,由於美國國會的議員們強烈要求說明真相,克林頓總統來到國會發表了秘密講話。
    “首先,我必須申明,我的以下講話,將涉及我們國家的最高利益,當然也是最高機密。雖然在這個星球上,我們不用怕誰,但是,在當前這個階段我們也不想製造任何不必要的麻煩。”“眾所周知,冷戰結束以來,就美國的綜合國力而言,我們在全球不僅沒有對手,而且完全有能力控製全球。”“我所要描述的新戰略的目標將是從現在起,美國將成為人類的最後唯一的帝國。”“我們製定了詳細的目標:第一步:北約東擴。”“諸位已經看到,在科索沃戰事上,原來我們還對他(俄羅斯)心有餘悸,現在,他幾乎成了一絲不掛的乞丐。但是,我想諸位議員能夠明確地了解,我們的東擴,不僅僅是讓葉利欽出出洋相,我們東擴的目的是控製整個歐亞板塊,在那裏,在東南亞有一個我們頭痛的地方,就是中國。”“總之,在這條路上雖然也有一點冒險性,但基本上沒有可以阻擋我們的敵人。一個完全在美國領導下的21世紀很快就會到來。”(全場掌聲)
    接下來,克林頓針對議員們的提問,將美國的戰略意圖表露得清清楚楚。
    一議員:總統閣下,科索沃戰事久拖不決,費用一增再增,到底還要打多久?
    克林頓:“縱觀一部美國的發展和發達的曆史,二次世界大戰給我國經濟帶來高速發展已經足以證明,戰爭符合美國的利益。”
    一議員:科索沃是否可能成為下一個朝鮮或越南,讓我們陷入戰爭的泥潭?
    克林頓:“海灣戰爭已證明了我們在戰爭中的傷亡幾乎等於零,這就像玩一個電子遊戲。所不同的是,他們是在用他們的生命和不多的、必須賴以生存的家當與我們賭博。”
    一議員:在科索沃戰爭中我們的一再失誤,造成1500多名平民傷亡和中國駐南大使館被炸,這是否證明,我們的戰爭機器已不再受控製或有別的原因?
    克林頓:我想在這裏強調的是,所有的轟炸目標都是既定目標。同時,我想引用中國領導人的一句話:炸完軍事目標、道路、橋梁,我們還能炸什麽呢。但轟炸必須繼續進行下去。再重申一遍:這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
    一議員:毫無疑問,轟炸中國大使館是一次精心策劃的結果,剛才閣下也承認了這一點。可是我似乎看不出有什麽符合美國利益的地方。
    克林頓:除了莫斯科,東擴--不僅僅指東歐,在更遠一點的地方,有一個讓我們更擔心的國家,他同時也是一個核大國,那就是中國。他本來應該在10年以前就已分成7個國家,可是,至今仍似乎牢不可破。盡管在我們的各種打壓下,他的發展仍然令人吃驚,而且等他自行內部肢解的可能性不大。出於一種考慮,應該讓他沿著前蘇聯的老路走,即瘋狂地軍備,這樣足以拖他下水。不遠的將來,他將同樣因經濟崩潰而無力對我們說“不”,並且淪為國際乞丐。
    一議員:據說中國的核武器如果在美國本土有效爆炸,可以把美國毀滅若幹次。采取這樣一種危險的策略是不是慎重?
    克林頓:“在此之前,我們做了慎重的研究,分析了各種可能性。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首先,‘誤炸’會刺激中國人,但不致引發中國領導人啟動核按鈕。”“況且還有一個愚蠢的承諾(指的是中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對無核國家和地區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其次,中國人現在最想做的事就是需要我們的科技。”“因此,他們在全球最不想得罪的就是美國。第三,有鑒於此,他們能做的一切也隻有抗議而已。”“第四,即使做最壞的打算,他們動手,這裏我又要再次引用朱鎔基的話,既然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全出自美國,我們還怕什麽呢。”
    一議員:那麽人權是否高於主權?
    克林頓:我覺得在我作完前麵有關美國全球戰略的談話後再問這個問題,是政治上的幼稚。
    一議員:客觀上發展中美關係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可是轟炸使館這一事件將會使中美關係嚴重倒退,況且已經造成大規模的反美情緒。毫無疑問,這也同樣會影響到本國企業界的利益。總統閣下是如何認為的?
    克林頓:“在我們的全球戰略中,這(中國)是一個可怕的障礙。”“但我可以預見,中國領導人比我們更渴望恢複中美關係。”“他們的幾張關鍵的底牌也在我們手中,諸如台灣問題、西藏問題、新疆問題,等等。不管在什麽時候,隻要我們想做點文章,是不難找到話題的。”“要在歐亞板塊全麵達到我們的目的,仍然有些麻煩的地方諸如中國和印度等,不過我們的形勢仍然有利。在東方,有日本和台灣,作為我們的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對中國形成鉗製的形勢。”“全球將按我們的遊戲規則進行,任何行動必須是在符合美國利益的前提之下。在這之後,我們隻有一個敵人:外星人,如果他們存在,而且比我們強大的話。”(掌聲雷動)
    美國轟炸我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的事件已經過去12年了,人們已經逐漸淡忘了;這則曝光的消息也過了近半年了,算不上新聞,成了“舊聞”了。為什麽我又把它翻出來“炒冷飯”呢?這是因為今年1月胡錦濤主席訪美,輿論一再宣傳,中美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堪稱不同社會製度國家相處的典範”,前景十分美好,這也許是事實;但忽視了另一麵,而這另一麵卻是血的教訓告訴我們的:美國的帝國主義本性不會改變,亡我之心不死,中美之間存在對立的一麵。在這種情況下,讀一讀克林頓這段講話,會使人頭腦清醒一些。

                美國的帝國主義本性以及霸權主義戰略是不會改變的

    讀了克林頓這段氣勢洶洶、不可一世的講話,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美國的確是帝國主義國家,這一本性不會改變,獨霸世界的戰略是它的國策,而且自認為無人可以阻擋。
    由自由競爭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就發展到了帝國主義階段,這是列寧對19世紀末以來資本主義的發展進行馬克思主義分析得出的結論。壟斷資產階級為了獲得壟斷高額利潤,不僅要剝削本國的勞動人民,而且要掠奪全世界,對外擴張是它的不可改變的本性。這是由壟斷資本主義製度決定的,不會隨著領導人的更換而改變。赫魯曉夫曾經寄希望於美國領導人的更迭能夠改變它的帝國主義本性,結果落下了曆史的笑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大國,尤其是蘇東劇變以後,它又成了唯一的超級大國,無論是在經濟、政治、科技上,還是在軍事上,它都處於世界第一位,無人可以抗衡。這種態勢使得美國把獨霸世界當作它的戰略目標,用克林頓的話來說:“美國將成為人類的最後唯一的帝國”,世界上“沒有可以阻擋我們的敵人,一個完全在美國領導下的21世紀很快就會到來。”蘇聯解體以後,誰會成為美國稱霸世界的障礙呢?克林頓明確表示:是中國。他說:北約東擴,“不僅僅是讓葉利欽出出洋相,我們東擴的目的是控製整個歐亞板塊,在那裏,在東南亞有一個我們頭痛的地方,就是中國。”矛頭所向,十分清楚。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以後,隨著冷戰的結束,國際國內曾經彌漫過一種樂觀的情緒:從此世界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和平將取代戰爭與革命,人人都謀求自己的發展,出現了一個充滿祥和氣氛的、沒有矛盾和衝突的“和合的新世界”。有人以鄧小平的論斷為依據,斷定現在世界已進入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
    必須準確地理解鄧小平有關國際局勢的判斷。1984年,他根據國際形勢的新變化,認為“現在世界上問題很多,有兩個比較突出。一是和平問題;二是南北問題。”後來他把南北問題概括為發展問題。過了不到一年時間,他再一次明確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問題。”到了1990年,也就是從提出和平與發展這兩大問題以後5年多時間,他冷靜地觀察和分析了蘇東劇變以及我國“六四風波”以後的國際格局,指出:“現在舊的格局在改變中,但實際上並沒有結束,新的格局還沒有形成。和平與發展兩大問題,和平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發展問題更加嚴重。”1992年,他更是強調指出:“世界和平與發展這兩大問題,至今一個也沒有解決。”從鄧小平晚年關於國際形勢的一係列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到以下幾點基本思想。第一,舊的國際格局並沒有結束,帝國主義同全世界人民之間的對立這一根本格局並沒有改變;第二,全世界廣大人民渴望和平和發展,這成為當代世界的兩大問題,迫切需要解決(但他從來沒有說過,時代的性質變了,變成“和平與發展的新時代”了,或者“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流”了);第三,經過近10年的發展,和平與發展這兩大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不能光講“和平與發展”而不強調“至今一個也沒有解決”,重要的是要研究這麽重大的、事關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問題,怎樣才能得到解決。
    現今世界並不太平,“世界上矛盾多得很,大得很”,並不像某些戴著玫瑰色眼鏡看世界的人想象的那樣一派鶯歌燕舞。冷戰是結束了,但這並不意味國際上矛盾和鬥爭消滅了。還是鄧小平說得對:“我希望冷戰結束,但現在我感到失望。可能是一個冷戰結束了,另外兩個冷戰又已經開始。一個是針對整個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個是針對社會主義的。”應該說,美國用一連串霸權主義的行動以及對我國推行西化、分化的種種舉措,在對世界人民尤其是對中國人民上課,不斷地給那種不切實際的樂觀情緒潑冷水。克林頓講話是最好的注解。
    人民是愛好和平的,他們希望在沒有戰爭或戰爭威脅的環境中生活。爭取世界和平,實現和諧世界,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願望。然而事與願違,自1991年底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以來的20年時間裏,戰爭一直接連不斷。諸如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等的爆炸聲和槍炮聲攪得世界人民不得安寧。希望和平是一回事,能不能實現和平又是另一回事。問題在於,美國的統治集團出於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他們總是用武力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別國人民。他們還發明了一個“先發製人”原則,看著誰不順眼,就可以發動軍事攻擊,編個“理由”就可以了(伊拉克戰爭就是一個典型),有時甚至連個“理由”都不用說。顯然,美國的霸權主義是實現和平的最大障礙,和平與霸權是對立的。堅決同霸權主義作鬥爭,是防止戰爭、維護和平的根本保證。美國政府有時也會打出維護人權、人道主義的旗號,把自己打扮成救世主的模樣,但這往往是推行霸權主義的遮羞布。用克林頓的說法:了解了美國全球戰略,還談什麽人權、主權,那是“政治上的幼稚”。
    發展經濟、改善生活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願望,對於曾經飽受殖民主義之苦,至今仍在貧困中掙紮的不發達國家的人民來說,這種願望更為迫切。所以鄧小平談到發展問題,主要是就不發達國家人民而言的。冷戰結束以後,由於新的科技革命,經濟全球化越來越加深。經濟全球化,即各種生產要素越出國界而在全世界範圍內流動和配置的趨勢,為不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機遇,因為他們有可能利用外國的資金、技術、管理經驗(一定程度上還有市場)來發展自己。這是一些學者讚美經濟全球化的一大理由。然而幾十年過去了,經濟全球化並沒有給不發達國家帶來經濟的繁榮,卻帶來了南北經濟差距越來越擴大,富者越富、窮者越窮的令人沮喪的現象。發展問題非但沒有解決,而且更為嚴重了。原因何在呢?歸根結底在於,現今世界上的經濟全球化,是由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是為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服務的。要知道在國際經濟舞台上,全球化的規則主要是由發達國家主導製訂的,全球化的主體(跨國公司)是屬於發達國家的,從事全球化協調工作的世界性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是由發達國家控製的。在這種條件下,表麵上看來競爭是平等的,但對實力不同的國家來說,實際上是不平等的。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是一個財富不斷集中的過程,是國際壟斷資產階級不斷加深對發展中國家人民的剝削的過程。這是由壟斷資產階級的階級本性所決定的,不會因為人的主觀願望而改變。不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同這種剝削關係是對立的,從根本上來講隻有限製並最終消除壟斷資產階級的剝削,才能解決發展問題。這也是發展問題難以解決的症結所在。
    認清了美國的帝國主義本質,把握了美國對外侵略、擴張的本性,了解了美國獨霸世界的戰略,我們才能從根本上看懂當今的國際格局,而不被表麵現象所迷惑。

                美國對華政策是“兩手”,而整垮我們這一手是根本的

    新中國成立以後,美國的對華政策經曆了一個變化過程。在50、60年代主要是經濟封鎖、軍事威脅,甚至發動侵朝、侵越戰爭,力圖壓垮我們。這一政策顯然失敗了。從70年代起,以尼克鬆訪華為標誌,美國改變了策略,開始同中國接觸,發展經濟貿易往來,在某些國際問題上進行合作。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長,這一方麵越來越加強了。單從經濟上來講,這也是符合美國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的。資本家總是要賺錢的,中國這樣一個龐大的潛在市場對他們無疑是有吸引力的。在其他國家競爭的壓力下,美國出於現實戰略和經濟利益的考慮,不得不同我們打交道、發展關係,不這樣,生意沒法做,不能在中國市場上賺到錢。但是,這種變化決不是意味著美國的帝國主義本性改變了,仿佛隻要我們順從美國的意誌,聽美國的話,美國就會幫助我們搞建設,由此中國經濟就可以得到迅速的發展。有一位完全喪失中國人骨氣、向美國搖尾乞憐的人甚至認為,應該甘心當美國的孫子,在外交上實行“孫子路線”(他還專門解釋:我說的“孫子”,不是孫子兵法的“孫子”,而是爺爺孫子的“孫子”),說什麽如果這樣做,中國早就實現了現代化,隻可惜我們同美國對抗,錯過了現代化時機。他說,應該承認美國是世界的領導,隻能聽他的話,不能違抗。對於這種人喪失起碼國格、人格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質,我們無需說什麽了,我們隻想從理論上說一點,他忘記了美國是壟斷資產階級統治的帝國主義國家,壟斷資產階級是榨取本國工人階級和不發達國家勞動人民的血汗的吸血鬼,而不是向窮人施舍的慈善家。甘心當美國的孫子,在經濟上隻會陷入原料產地、成品銷售市場的殖民地境地,我國解放前的情況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美國的帝國主義本性,不僅決定了它是出於壟斷資產階級的經濟利益而同我們發展經貿往來的,在平等合作的背後隱藏著不平等的剝削關係,更重要的是,應該看到在社會製度方麵,美國帝國主義與我國社會主義從根本上講是對立的,他們時刻也不忘記顛覆我國的社會主義製度。蘇東劇變以後,中國成為唯一的社會主義大國,這種願望更為明顯了。他們主張同我們“全麵接觸”、“發展關係”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對中國的政治產生影響”,促使中國從內部發生西化、分化,使中國發生類似於蘇聯的那種變化。這也就是在“六•四”以後美國就對華政策進行討論時,作為美國壟斷資產階級的政治家、思想家的尼克鬆竭力主張同中國保持接觸的根本原因。用當時美國總統老布什的話來說,就是要“利用經濟接觸來促進自由”。美國一位來華擔任外交官的人在美國國會作證時公開聲稱:保護中美兩國緊密的貿易夥伴關係是為了“促進各種思想向中國自由流通”,“能更多地把美國的文化和價值觀帶進中國,從而導致中國更多地接受西方的價值觀”。這位外交人士的證詞是坦率的,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他告訴我們,美國發展同我國的經貿往來、合作交流背後的真實目的是什麽。
    從根本上說,美國統治集團對我國進行西化、分化的既定方針不會改變,遏製我們發展、強大、統一的圖謀不會放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其表現形式、方法、手段會隨著形勢的變化而變化,但隻要還是帝國主義,美國對華的根本方針、根本圖謀是不會改變的,“萬變不離其宗”。在目前,這種方針、圖謀,說到底就是搞和平演變。鄧小平在1989年11月對世界局勢做出了精辟的論斷:“西方國家正在打一場沒有硝煙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所謂沒有硝煙,就是要社會主義國家和平演變。”他們不喜歡中國的社會主義製度。不看到這一點,我們分析國際環境和形勢以及中美關係,就失去了基本立足點。
    克林頓的講話再一次證明了這一點。他遺憾地說,中國本來應該在10年以前就已分成7個國家,可是,至今仍似乎牢不可破。他要迫使中國沿著前蘇聯的老路走,最終“淪為國際乞丐”。作為壟斷資產階級代言人的克林頓,他對中國的切齒痛恨的情感以及要搞垮中國的決心,躍然紙上。最近一個例證就是,2011年1月胡錦濤主席訪美,美國總統奧巴馬稱讚美中合作夥伴關係的話音剛落,美國國防部2月8日發布的新版《國家軍事戰略報告》就公開宣稱,隨著美軍從伊拉克和阿富汗反恐戰場撤出,未來這支強大的軍事力量將劍指中國。《紐約時報》說,解讀這份報告的關鍵詞是“中國、中國、中國”!這是美國對華政策的根本方麵。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千萬不要被表麵上的花言巧語所迷惑。
    所以,美國對華政策是“兩手”:一手是想整垮我們,另一手是與我們接觸。這兩手不是並列的,前一手是根本的、戰略性的,後一手是第二位的、策略性的,從屬於前一手。針對美國的兩手,我們對美政策也應該有“兩手”,這叫做用“兩手”對付“兩手”。我們在對美關係中必須堅持原則、堅持鬥爭,該硬的時候就要硬。要認清美國的帝國主義本性,決不允許它的西化、分化圖謀得逞。在事關原則的問題上,在涉及我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該頂就頂。正如鄧小平所說的:“要維護我們獨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我們絕不能示弱。你越怕,越示弱,人家勁頭就越大。並不因為你軟了人家就對你好一些,反倒是你軟了人家看不起你。”當然鬥爭要講究藝術、策略,注意分寸,要有理、有利、有節,過頭的話不講,過頭的事不做,這叫做“鬥而不破”。鬥爭必須有利於維護自己的利益和發展自己的力量。有鬥爭也要有緩和,有張有弛,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可以作點必要的妥協,但妥協不是投降,而是為了下一次戰鬥。所以,我們要沉著、冷靜、不急不躁地妥善處理問題。就像打拳一樣,不是沒完沒了地打下去,有時要緩一下,緩一下是為了更進一步的前進。我們要準備同美國長期打交道,還要與它做買賣,利用它的先進技術和資金,開發它的市場潛力,借鑒它的管理經驗,目的是發展自己。
    我們用兩手對付美國的兩手是一個長期的政策,其中鬥爭是絕對的,這是由兩種社會製度的根本對立的性質所決定的;妥協是相對的、有條件的,是為更好地鬥爭服務的。概括說來,就是堅持原則、堅持鬥爭與有理、有利、有節相結合,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

                       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克林頓的講話是一篇好戰的講話,他直截了當地指出,戰爭對美國是有利的,戰爭可以促進美國經濟的發展:“縱觀一部美國的發展和發達的曆史,兩次世界大戰給我國經濟帶來高速發展已經足以證明,戰爭符合美國的利益。”這是發自內心的話,任何外交辭令都無法掩蓋的。當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的時候,這一點更為明顯了,它發動戰爭更加肆無忌憚。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在發動科索沃戰爭時就囂張地表示:不打仗,養這麽多軍隊幹什麽!
    的確,美國憑借其獨一無二的經濟、科技實力,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戰爭機器,足以摧毀任何國家。有的人正是在這樣強大的軍事力量麵前,不敢同美國進行必要的鬥爭了,事事委曲求全。應該怎樣認識這個問題呢?
    這裏,關鍵是要把戰略與策略區分開來。
    策略和戰略是兩個不同的範疇,具有不同的要求。兩者有著密切的聯係,策略是為實現戰略目標服務的。但戰略是從本質上、規律上觀察問題提出來的帶根本性的目標,策略則是按照戰略要求結合當前具體情況提出的對策,兩者又是有原則區別的。我們觀察重大問題,必須從戰略和策略兩個角度進行分析,兩者從根本上講是統一的,但又是有區別的。
    在這方麵,毛澤東對美國帝國主義的分析是一個典範。毛澤東早在1946年即國民黨反動派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發動內戰的時候,在敵強我弱、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偉大氣魄,指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看起來,反對派的樣子是可怕的,但是實際上並沒有什麽了不起的力量。從長遠的觀點看問題,真正強大的力量不是屬於反動派,而是人民。”他說:“提起美帝國主義,人們似乎覺得它是強大得不得了的,中國的反動派正在拿美國的‘強大’來嚇唬中國人民。但是美國反動派也將要同一切曆史上的反動派一樣,被證明為並沒有什麽力量。”我們的小米加步槍打垮了得到美國支持的蔣介石的飛機加坦克這一事實,後來抗美援朝勝利的事實,以及其他許多事實證明了,毛澤東關於“美帝國主義是紙老虎”這一論斷是完全正確的。
    正是基於“美帝國主義是紙老虎”這一論斷,我們在戰略上、在整體上藐視它,從而在原則問題上敢於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敢於奪取勝利。
    這一論斷,多年不提了,有人忘記了,甚至受到某些人的嘲笑。然而這恰恰反映了事情的根本。
    我們說美帝國主義是紙老虎,是從它的本質來說的。應該看到,美國畢竟是當今世界上唯一超級大國,還是西方的“頭”。美國還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因此,戰術上、策略上,在每一個具體鬥爭問題上,又必須把它當作真老虎對待,要重視它,鬥爭中要采取謹慎態度,講究鬥爭藝術,根據不同的時間、地點和條件,采取適當的鬥爭形式。對形勢要冷靜分析,鬥爭要注意策略,可以采取靜觀其變、後發製人的辦法。
    總之,“從本質上看,從長期上看,從戰略上看,必須如實地把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看成紙老虎。從這點上,建立我們的戰略思想。另一方麵,它們又是活的鐵的真的老虎,它們會吃人的。從這點上,建立我們的策略思想和戰術思想。”毛澤東這一充滿辯證法的科學論斷,應該成為我們認識和處理對美關係的基本指導思想。看不到美國帝國主義是脫離世界人民的,本質上是虛弱的,從而不能從戰略上藐視它,在同它打交道時就不敢鬥爭,甚至會屈服於美國的壓力,出賣本國的利益,陷入投降主義泥坑;看不到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忽視它擁有的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從而不能在策略上重視它,在同它打交道時就會不顧情況蠻幹一氣,陷入盲動主義泥坑。這兩種情況,都對我們不利。在當前情況下,前一種危險更為突出一些,因為在改革開放的年代裏,有的人被美國強大的表麵嚇壞了,對美國資產階級繁華奢侈的生活羨慕得不得了,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敢甚至不願同美國的霸權主義行徑作鬥爭,也不敢堅持和捍衛我國的核心利益。一股親美、崇美、恐美的情緒有所複活和蔓延。這是值得警惕的。
    然而應該看到,這隻是少數缺乏中華民族骨氣的人的看法。克林頓卻根據這少數人的看法做出了損害中國人民感情的事情,認為中國有求於美國,即使炸了大使館也無所謂,從而嚴重影響了中美關係。這種影響是深遠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事實已經證明、而且將繼續證明克林頓之流的判斷是錯誤的。
    總之,我們應該認真學習毛澤東的教導,正確地從本質上認識美國帝國主義,把戰略上藐視它同戰術上重視它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此基礎上構建我們的對美政策。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375期,摘自2011年第5期《中華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