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小資料:(中國和斯裏蘭卡的 曆代文化交往簡介,)

(2010-03-14 21:51:04) 下一個
轉貼:中斯交流
。來源:http://www.zwwx.com/xinxi/49546/
中斯佛教交流開始於4世紀。據《梁書》記載,當時獅子國(今斯裏蘭卡)得悉東晉孝武帝祟奉佛教,特派遣沙門曇摩渡海送來玉佛,於義熙二年(406)到達建康(今江蘇南京)。義熙六年,中國法顯從印度去斯裏蘭卡,參拜了無畏山寺、大寺和佛牙寺等,在斯裏蘭卡住了兩年,帶回很多佛經。當時,斯裏蘭卡也有一些僧人到中國弘法並參加譯經事業。南朝宋元嘉六年(429),舶主竺望難提從獅子國帶比丘尼8人到宋都,住影福寺,元嘉十年有鐵薩羅等11人到中國傳比丘尼戒,當時僧眾特為之建鐵薩羅寺。在南北朝以至隋唐時期,雙方交往不絕。7世紀中葉,中國往獅子國瞻禮佛牙、佛跡的人逐漸增多,其中知名的有義朗、明遠、窺衝、智行、慧琰、智弘、無行、僧哲等等,玄遊還在獅子國出家。

8世紀初,金剛智赴華時曾在獅子國滯留,獅子國人不空拜他為師,並隨侍入唐弘法。以後不空又率弟子含光、慧辨等去獅子國學習密法。在不空返華時,國王曾贈送佛教法器和藥物等。含光返國後譯出儀軌兩部,並在五台山金閣寺創建密教灌頂道場。

16世紀以後,斯裏蘭卡先後淪為葡、荷、英的殖民地,中國和斯裏蘭卡佛教交往幾乎中斷,直到斯裏蘭卡獨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兩國佛教徒的傳統友誼又重新得到發展。

【補充資料】 斯裏蘭卡佛教

斯裏蘭卡,古名錫蘭,依梵文稱作僧伽羅、新哈臘,意譯獅子,所以中國古代都稱之為獅子國。一八〇二年稱英屬錫蘭,坎底國王時代末期的一八一五年,英國迫使斯裏.維克拉馬.拉加新哈(獅子王)退位。一九四八年獨立,一九七二年複名斯裏蘭卡。
斯裏蘭卡是印度東南方印度洋上的島國,是世界第二十四大島,形似珍珠、淚滴、芒果或梨,是世界上最美的國家之一。本島人口混雜,宗教眾多,語言分歧,一九五〇年以後,人口迅速增加,二〇〇三年,全國人口為二千〇四十萬人。佛教在印度廣泛傳播以後,西元前三世紀,印度阿育王派遣其子摩哂陀把佛教傳入斯裏蘭卡,斯裏蘭卡的國王天愛帝須受摩哂陀影響而信奉佛教。隨著佛教在印度衰落,斯裏蘭卡卻成為南傳佛教的中心。在斯裏蘭卡,佛教對政治、文學、藝術和建築的影響,都是不可忽視的。

佛教在斯裏蘭卡已流傳了兩千多年,是南傳上座部佛教的主要根據地之一,大致可將其分作三個時期:

□西元前三世紀至西元後十一世紀的一千多年間,是興盛時期。由於國家政治及人民生活安定,故能自由地信奉佛教。

□十二世紀至十八世紀的六、七百年間,為衰落時期。由於國勢日衰,常受外國侵略,因此政治、經濟與宗教都遭到極大破壞。
□從一七五三年至今的兩百多年,為複興時期。

來源:
http://www.zwwx.com/xinxi/4954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