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給大江,江上等先生介紹一篇博文:zt中國1840年至1949年百年國恥的原因

(2009-09-12 15:41:27) 下一個
這是李毅先生的文章,原發在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military&MsgID=599404,或許今天這些不一樣的觀點,是有曆史和社會背景的,中國國家大,事請多,。。。。

zt 中國1840年至1949年百年國恥的原因 李毅

第三節 中國1840年至1949年百年國恥的原因 (未定稿)



這裏從國際社會學的角度,分析一下中國百年國恥的原因。中國1840年到1949年百年國恥,主要表現在中國打輸了兩次鴉片戰爭,打輸了甲午戰爭,九一八之後不戰而棄東北、平津。打輸這三場戰爭,完完全全不是曆史的必然,都不是實力的問題。對於九一八日本是僥幸白撿了東三省,學術界沒有異議。對於隻要遷都抗戰,中國完全可能打贏甲午戰爭,學術界沒有大的爭議。對於鴉片戰爭,則頗有爭議。阿富汗打了八十年,打了三場英阿戰爭,三次打敗英國,最後徹底打走了英國[1]。中國在所有方麵比阿富汗不知強大多少倍,可是,打輸了鴉片戰爭,打輸了甲午戰爭,蔣介石不戰而棄東北、平津。為什麽?大陸現行大中小學教材的解釋基本上是錯誤的,並不是中國的國力弱小。



1.兩次鴉片戰爭



1841年小小的阿富汗就打敗了38000英國入侵軍,包括全殲16000多英軍主力,1840年4000英軍打敗中國絕非曆史的必然。有學者以為,鴉片戰爭中國必敗,怎麽打都肯定要敗,誰打都肯定要敗,還不如根本不要打,從一開始就投降、簽署不平等條約。這種看法頗值商榷。我認為,中國打贏鴉片戰爭,要比打贏甲午戰爭還要容易得多。甲午戰爭,要遷都才能抗戰。鴉片戰爭,連都不用遷,可以就在北京打巷戰,全殲入侵之敵。

當時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國、第一富國,人口、幅員、產值、物力、財力都遠大於英國。常備軍80萬,可調動的武裝力量數百萬。而兩次鴉片戰爭,敵人兵力一直從幾千人到一萬多人不等,且英法勞師遠征,遠離後方,難以持久。英軍的優勢,一是艦炮口徑大,射程遠,能夠在射程內支持步兵作戰,但1840年的英國艦炮,與朝鮮戰爭的美國火力,完全不可比。二是步槍比中國軍隊好,但也不過是單發槍,且一下雨就不能用,那時候根本還沒有機關槍。三是野戰炮的靈活運用,但口徑不大,攻堅能力並不很強,且數量有限。兩次鴉片戰爭,英軍都是沿海、沿江作戰,都以攻城為戰略手段,以通過攻下堅城或兵臨城下的戰略手段,達到強迫中國簽署不平等條約的戰略目的。具體說來,是以攻占廣州、南京、北京,為主要戰略手段。英方從未掩飾其戰略目標與戰略手段。從戰略上講,其下攻城。英軍不得不攻城,不得不攻堅城,是其不可克服的戰略錯誤和戰略弱點。

對中國來講,全殲4000英軍的最好辦法,就是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特別是北京,打巷戰。打巷戰,就可以把敵人的火力優勢降到最低,最充分發揮中國的人力優勢(其實,不要說鴉片戰爭,就是朝鮮戰爭初期,中國軍隊也主要是靠近戰、夜戰、白刃戰製勝)。在華南,打爛廣州,與長沙共存亡。在華東,打爛南京,與武漢共存亡。在華北,打爛天津,與北京共存亡。當時的北京城池,是世界最大的城池,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堅固、最完善的城防工事體係,(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C%97%E4%BA%AC%E5%9F%8E%E6%B1%A0),城中套城,環環相扣,其結構布局非常有利於打巷戰。英軍主攻北京,隻在必得。中國在天津打爛以後,把軍隊、軍屬、京郊百姓全部撤進北京城牆(五、六十年推到護城河裏了)以內,隻許進,不許出,北京城內,自天子以至於庶民,全民皆兵,衛國就是保家,誰都無法當逃兵,都是哀兵。在城牆以外堅壁清野,該燒得燒,該砸的砸。傳檄天下,號召天下兵馬、天下豪傑起兵勤王,奔赴北京,從外圍兜剿,裏應外合。號召全體軍民,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隻留首級。恢複戰時體製,以敵人首級為唯一標準重新調整全國各級官員。一個首級,授武秀才;兩個首級,授武舉人;三個首級,授武進士;部下奪敵十個首級,授實缺縣令(縣長);部下奪敵一百個首級,授實缺知府(市長);部下奪敵一千個首級,授實缺巡撫(省長)。提頭來見,立即兌現。果如此,幾千名、至多萬把名入侵之敵,不久就會變成京醬肉絲和京醬肉片。中國人自古就是想拿個功名當個官,有這樣的便宜好事,天下豪傑,還不打破頭嗎?屆時朝廷的一個重要工作,恐怕是防止中國軍隊內部為搶敵人的首級內訌。打太平天國的時候,官軍為邀功屢有割百姓首級冒功的。這種事情,鴉片戰爭中不會有,因為英國人和中國人長得太不一樣了。即使用十比一的代價全殲侵略者,對中國來講也是一個非常微小的代價。

以上戰略部署能否打贏鴉片戰爭,還請認為鴉片戰爭無論如何都打不贏、最好不打就投降的學者批評指教。上述辦法沒有一點新鮮的東西,中國曆史上早都用過無數次了。有學者認為,道光鹹豐因為是少數民族皇帝,不敢用漢人打戰,值得商榷。打洪秀全,還不是用曾左李?蔣介石不是少數民族,還不是不戰而棄東北,不戰而棄平津?斯大林不是俄國人,希特勒不是德國人,哪一個怕打仗?有學者認為,鴉片戰爭打不贏,是因為道光鹹豐沒有錢打仗,這是滑天下之大稽。不要說國庫就在北京,不要說當時住在北京的皇親國戚、富商巨賈、文武百官總共有多少錢,光說皇宮裏、圓明園裏麵的東西,值多少錢?拿出一個零頭,在北京打巷戰都用不了。天下兵馬來北京勤王、博取功名,自然是自帶兵馬糧草。有學者認為,鴉片戰爭期間,民兵不能用來作戰,因為沒有足夠的軍事訓練,值得商榷。太平軍和湘軍都是農家子弟,都比八旗、綠營能打。現在非洲那些出身低微的兒童少年兵,也很能打。

我讀兩次鴉片戰爭史,讀出來的結果,和主張鴉片戰爭中國必敗的學者,完全不同。比清朝弱小不知多少倍的阿富汗,1841年就曾打敗38000英國入侵軍,包括全殲16000英軍主力(隻跑了一個醫生和一個夥夫)。和全殲16000英軍主力的阿富汗相比,道光鹹豐不知道要富裕多少倍、強大多少倍。我認為,兩次鴉片戰爭,中國不是打敗了,而是根本就沒有打。中國那時有四億多人,有近百萬常備軍,在鴉片戰爭史中,中國出兵萬人以上參戰的戰役很少;中國軍隊戰死千人以上的戰鬥很少。多數戰鬥,中國軍隊都是一觸即潰,傷亡都很小。這哪裏是打仗,根本就像幼兒園小孩兒過家家。(斯大林格勒巷戰,不講雙方傷亡多少萬,蘇方自己就地正法的逃兵就有一萬多人。)這根本就不是中國曆史的常態,自從盤古開天地,中國那是這個樣子?我們這裏不講解放戰爭犧牲一萬人的戰役有多少,也不講朝鮮戰爭[2]犧牲一千人的戰役有多少。我們看戰國時期,那時戰國七雄加起來也不到一億人。史記有關長平之戰的記載見附[3]。白起在長平圍住四十萬趙軍,因兵力不足,無法殲滅。秦昭王為此走遍全國,以爵位一等為獎勵,動員所有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全部開往長平,最終大獲全勝,坑趙卒四十萬(最近挖出來了)。秦始皇更是在九年時間裏,帶甲百萬,一舉滅了六國,一統天下,為中國領先世界兩千年奠定了基礎。放秦皇、漢武、唐宗、康熙那個人在這個位子上,中國都會打贏鴉片戰爭。道光鹹豐如果敢打,一樣能贏,但他們畏敵如虎,畏戰如鼠,根本不敢戰,根本不想戰,早就未戰先敗。鹹豐作為最高統帥,更是棄政府、軍隊、人民於不顧,大戰在即,臨陣逃脫,不戰而降,龐大堅固的北京城池,拱手相送。兩次鴉片戰爭中,道光鹹豐對英國人要的那點小錢,根本就不在乎。前線統帥在付廣州贖城費和南京贖城費的時候,出手又多又快。從上到小,一是錢多,二是怕死,三是從來不敢在大城堅城打巷戰,怕打破壇壇罐罐。上行下效,一以貫之,少有例外。這根本就不是中國曆史的常態。

有學者認為,中國不開放,英國用武力開放中國,並非完全不正義。這種說法,實難苟同。我也不認為,中國開禁鴉片就完全錯誤,英國為了彌補貿易逆差要在中國賣鴉片就完全沒有道理。如果英國也在英國開禁鴉片,也允許中國人種鴉片到英國去賣,那就是平等互利,那英國打鴉片戰爭就沒有什麽非正義性。但英國人在英國抽鴉片就砍頭,卻發動鴉片戰爭要中國人抽鴉片讓英國賺錢,則英國打這場戰爭就沒有絲毫的正義性。這根本就是拿中國人不當人,禽獸不如。

如果道光或者鹹豐打贏鴉片戰爭,整個中國曆史、亞洲曆史、世界曆史就完全不同。代表亞洲出頭的,就不是明治,而是道光或者鹹豐。自上而下在浴血奮戰中湧現出來的新的統治階級,很容易回到鄭和下西洋的進取精神,走向世界,與歐洲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實現工業化,就像日本和德國的統治階級一樣。中國社會也就不需要自下而上的革命了。中國繼續作世界第一富國、第一強國。英國永遠超不過中國,美國永遠超不過中國,俄國拿不走那150萬平方公裏土地,日本也不會脫亞入歐。太平天國也不會出現,就是出現了也難以坐大。人類曆史就不會出現1865年之後這個小插曲,這個變態。



2.馬關條約



甲午戰爭更是沒有輸的理由。馬關條約,更是沒有一絲一毫要簽的必要。甲午戰前,中國的產值、人口、疆域、政府財政收入超出日本多倍。中國陸軍近百萬人,日本陸軍不到三十萬人,裝備相當。中國海軍總噸位大大超過日本,北洋水師與日本海軍實力相當。北洋水師失利之後,馬關條約簽署之前,中國絕大部分人力、財力、物力、軍力,根本都還沒有動用。日本是集全國人力、物力、財力,借錢打這一仗,此時已是民窮財盡,日軍已是強弩之末。連康有為這個書生,都一眼就看出來,隻要遷都抗戰,中國必勝。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隻要遷都抗戰,日本最多隻能堅持幾個月。中國當時富裕的程度,是今天中國人難以想象的。今天中國的產值隻不過占世界產值的百分之五,而當時中國產值大大超過世界總產值的百分之十,馬關條約之後不久,中國就給日本還清了相當於日本政府年財政收入六、七倍的巨額賠款。用這筆錢做軍費,不要說把日本打出中國去,就是打到日本去,也是綽綽有餘的。(早在十年前的1885年,劉銘傳就上奏防患於未然、先發製人、揮師東進、平定日本,慈禧不準。)不是甲午戰爭,而是馬關條約,把中國從大國、強國,打到了亡國滅種的邊緣,國力開始加速度下滑。甲午之後,直到現在,中國再也沒有遠洋艦隊。

甲午的時候,對中國來說,成為世界強國還是很容易的,沒有任何武器禁運和科技禁運,科學技術也遠沒有現在複雜,隻要有錢,不論多麽先進的武器、多麽先進的科技,花錢就能買來,並且都不怎麽貴,這是美國、日本、德國後來都能超過英國、法國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慈禧、李鴻章遷都抗戰,打敗日本,中國曆史、亞洲曆史、人類曆史,就會完全不同。不簽馬關條約,孫中山根本就不會革命,也不會有義和團、八國聯軍、辛醜條約。在遷都抗戰中打贏甲午戰爭的新的統治階級,很容易革故鼎新,趕美追英。不簽馬關條約,日本就沒有機會在中國東北打日俄戰爭,就更不可能有九一八,日本就永遠不可能成為世界第二。今天日本成為世界第二,明治維新隻占一半原因,另一半原因就是慈禧、李鴻章簽了馬關條約。明治能做的事情,慈禧沒有一樣不能做。如果秦皇、漢武、唐宗、康熙在這個位子上,都隻會比明治做得更好。慈禧、李鴻章,千古罪人。慈禧、李鴻章的無能、腐敗、賣國,決不是曆史的常態,決不是曆史的必然。





3.九一八



九一八的時候,日本關東軍隻有一萬人,朝鮮日本駐軍隻有五萬人。東北軍有近三十萬人,全中國有數百萬武裝力量。但蔣介石卻采取不抵抗政策(張學良隻是忠實執行了蔣的不抵抗政策),不放一槍,東北三省,大好河山,拱手相送,讓一萬多日本軍隊不戰而得全東北,連日本政府都覺意外。何梅協定,進而又把北京、天津這兩座堅城要塞,把整個華北,一槍不放,拱手相送。正是蔣介石從九一八到七七事變之間這六年的賣國行徑,引狼入室,鼓勵、促成、引發了日本以中國東北為鞏固戰略後方的全麵侵華戰爭。秦皇、漢武、唐宗、康熙,哪一個放在這個位置上,都決不會不戰而棄東北、不戰而棄平津、不戰而棄華北。蔣介石如果在九一八就全麵抗戰,中國曆史、亞洲曆史、世界曆史,就會完全不同。如果蔣介石不抱定攘外必先安內的賣國政策,敢於在九一八的時候就全麵抗戰,不要說日軍占不了東北,全殲關東軍都有可能。果如此,那就是抗美援朝提前了二十年,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蔣中正。日本占不了東北,就難以全麵侵華,就不見得會有盧溝橋、淞滬戰役、南京戰役、武漢戰役、長沙戰役,中國就丟不了外蒙古,毛澤東就取代不了蔣介石,蘇美兩霸的世界格局也不見得是必然。蔣介石不戰而棄東北、不戰而棄平津,絕非曆史的常態,絕非曆史的必然。抗戰剛剛結束,蔣介石就放棄外蒙古,千古罪人。數次拒絕接受衝繩,更是蔣介石在世界舞台上不思進取的集中表現。



4.打敗三場戰爭的兩個主要原因



一是統治者害怕自己被取代。自己占著位子,無能愚昧,不敢打仗,不會打仗,不會富國強兵,但決不讓出位子,決不能讓明白人、能人取代自己。一旦全麵開打,自己的無能就掩蓋不住了,明白人、能人就壓不住了。所以,決不能全麵開打。寧願賠款給洋人,割地給洋人,息事寧人,也決不能全麵開打。寧予洋人,不予家奴。道光鹹豐、慈禧李鴻章、蔣介石,一脈相承。

二是攘外必先安內。道光鹹豐、慈禧李鴻章、蔣介石,莫不如是。蔣介石當時愚昧地認為,一旦抗戰,各路諸侯必將犯上作亂,所以攘外必先安內。實際上,安內必先攘外,蔣介石一抗戰,即刻成為民族英雄,在整個抗戰期間,成為無人挑戰的中國最高領袖。對於沒有在九一八就全麵抗戰,後來蔣介石自己也痛悔終生。馬英九的父親主持拍攝的抗戰史《一寸河山一寸血》對此毫不否認。



5.朝鮮戰爭



2009年,中國總值超過日本;再有十五年或略長時間,中國總值可能超過美國,重回世界第一。世界曆史有可能從變態轉回常態,首先是因為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世界曆史從變態轉回常態的轉折點是朝鮮戰爭。有關朝鮮戰爭研究,不論美國[4]和中國,都很充分了,分歧不大,爭論不多。毛澤東把美軍從鴨綠江趕到三八線,並守住了三八線,實屬人類軍事史的奇跡,從實力上是無論如果也講不通的。中國1952年的GDP才恢複到1937年的水平。

1931年,蔣介石不戰而棄東北。之後,不戰而棄平津、華北。1937年後,陸續丟了濟南、太原、上海、南京、武漢、廣州、長沙。基本上丟光了。而1950年,毛澤東以比蔣介石1937年還要小得多的GDP,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以大體相當的兵力,以絕對劣勢的武器裝備,把美軍從鴨綠江趕到三八線,一度拿下漢城。這不是錢的問題,不是武器的問題,而是因為有了先進的軍事經濟製度、先進的思想意識形態、先進的戰略戰術。先進的製度、思想、戰略、戰術可以彌補金錢與武器的不足。英國鴉片戰爭打敗中國、日本甲午戰爭打敗中國,是同樣的道理。



6.大戰略的重要性



  上麵這句話中所講的思想,是指最高統治集團的國際戰略思想,最高統治集團的經濟軍事政治外交大戰略。這裏的核心是,要不要當世界第一,要不要自主創新,要不要在一切領域趕超和保持世界先進水平,敢不敢亮劍,有沒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人活一口氣,人家是人,我們也是人,人家有的,我們要有,人家沒有的,我們也要有,祖國的好山河寸土不讓,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這個民族對世界應該有較大的貢獻,為此,不惜一切犧牲,不惜一切代價,敢於亮劍,狹路相逢勇者勝,唯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世界第一隻有一個,誰坐世界第一,不是命定的,是幹出來的。不僅最高統治集團有這樣的堅定思想,而且通過法律、法令、規章製度、報刊傳媒、大、中、小學教材、文學藝術,用人民喜聞樂見的方式,把這些東西塑造成一個意識形態,灌輸到全體公民的思想中去,使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變成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1800年以來,法國(拿破侖)、英國(兩次鴉片戰爭,維多利亞女王)、美國(1865-1900)、日本(明治一代人)、德國(俾斯麥一代人)、俄國(斯大林一代人),都從遠不如中國富強的國家,在大約一代人的時間裏,崛起為世界強國,向世界第一的位置發起衝擊。回過頭來看,最高統治集團有沒有這口氣,有沒有這樣一個意識形態,能不能使這種意識形態成為整個統治集團、整個上層階級的共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老百姓,在今日中國就是占人口85%以上的工人和農民,可以有思想自由、言論自由,怎麽想都可以,怎麽說都可以。但最高統治集團、上層階級內部,必須有誌氣、有能力,必須對世界、對中國、對大戰略,有正確地認識,有共識,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戈爾巴喬夫時代的蘇聯就是前車之鑒,音容宛在。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來源於物質,但意識有極大的反作用,在特定曆史條件下,特別是在人類曆史、亞洲曆史、中國曆史的關鍵轉折關頭,最高統治集團、最高統帥的意識,有時候可以起到決定作用。古今中外都是如此,關鍵是有沒有這口氣。秦始皇九年滅六國,就是靠這口氣。美日德俄英法,在一代人的時間裏,基本實現工業化,向世界第一衝擊,就是靠這口氣。弱國、小國英國在兩次鴉片戰爭中打敗大國、強國中國,就是靠這口氣。弱國、小國日本在甲午戰爭中打敗大國、強國中國,就是靠這口氣。一萬日本關東軍,不戰而下中國東北,就是靠這口氣;日軍不戰而下平津華北,就是靠這口氣。慈禧、袁世凱、蔣介石,就是沒有這口氣。毛澤東、彭德懷,用大體相當的兵力、絕對劣勢的裝備,幾個月的時間,就把美軍從鴨綠江趕過三八線,拿下漢城,就是靠這口氣。中國在那麽落後的條件下,用那麽快的速度,搞出兩彈一星核潛艇,就是靠這口氣;印度就遲了四十年。

  在這些人類曆史、亞洲曆史、中國曆史的緊要關頭,物質有重要作用,但精神起決定作用。最高統帥、最高統治集團有沒有這口氣,有沒有戰略眼光,有沒有不惜一切代價(如塔山阻擊戰)的思想路線,有沒有六親不認的政治路線(遵義會議後不久,基層紅軍軍官就殺了毛澤東的妻弟),有沒有任人唯賢、唯才是舉的組織路線(周恩來、向英、陳毅原來都是毛澤東的上級),這些都不是物質問題,都是精神問題、意識問題。在這個意義上,知難行易。

  這種情況,不僅是曆史,更是現實。戈爾巴喬夫、葉利欽幾年時間就把俄國從世界第二搞到世界第十八。普丁重振了全麵崩潰的俄國,幾年時間就把俄國恢複到世界第十名左右,並宣布再過幾年時間,要超過意大利,接近英法。就俄國這個物質來講,戈爾巴喬夫接的是一個兩霸之一的世界第二,是一個遠遠超過當時世界第三日本的世界第二,而普丁接的是一個世界第十八的崩潰的俄國,我2000年就在莫斯科親眼看到了這個崩潰的俄國。但由於戈爾巴喬夫和普丁的精神不同,結果就完全不同。普丁一出,世界曆史、俄國曆史為之一變。這些,都活生生地發生在我們眼前。

  中國今後能不能搞成自主創新,根本就不是物質問題,完全是精神問題。從1949年到八十年代初,中國搞自主創新一直都很困難,主要因為沒有錢、沒有人,不得不有所為、有所不為。現在完全相反,就物質而言,可以為所當為。中國現在錢多得花不完。外匯儲備迅速增加,花不完,成了災。想用這個外匯儲備買個自主創新,人家不賣。各級政府的稅收都迅速增加,老是需要年底突擊花錢。老百姓的儲蓄迅速增加,特別是城裏人,特別是富人。更重要的是.人才多的用不完。多年來,在美國,我身邊環繞的,都是中國名校的高材生。北大、清華、中科大,整班整班出國者,屢見不鮮。1949年,中國有6000多名留美學生,建國後,以錢學森為代表,幾年時間,就有4000多人回國。為什麽現在十個留美博士九個不回國?根子就在中國不搞自主創新,不需要人才。國內畢業生就業也有困難。給世界打工,做世界加工車間,當然隻需要廉價勞動力,不需要人才。直到現在,美國還在大舉借外債、大舉引進人才。中國處於現在這個全麵落後的發展階段,需要在幾乎所有方麵自主創新、趕超世界先進水平,需要大量的錢,需要大量的人才,按說錢根本就不夠用,還需要借外債,按說人才根本就不夠用,還需要引進國外人才。怎麽會錢多得花不完,成了災?怎麽會人才多的用不完,整班整班跑出去不回來?就是因為不搞自主創新。就物質而言,按照現在的財力和人力,中國現在可以在所有需要自主創新的領域,全麵展開自主創新;在所有的領域,為所當為。如果中國的自主創新有朝一日搞不成,如果中國有朝一日搞成了拉美化,那完全不是物質問題,那完全是精神問題。

  思想問題,思想路線問題,意識問題,意識形態問題,歸根結底為國家大戰略問題,至關重要。在關鍵時刻,比物質還重要。因此,中國的社會科學(經、法、社、政等)工作者和人文科學(文、史、哲等)工作者,對祖國、對人民、對中華民族的列祖列宗子孫後代,負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責任。





[1] 英殖民者為與沙俄爭奪對中亞地區的控製權,從1839年至1919年對阿發動了三次侵略戰爭。第一次英阿戰爭發生於1839年。1839年4月,英軍3萬多人侵入阿富汗西南部;英軍另一路強行穿越開伯爾山口,配合英軍主力作戰。阿軍僅有1.5萬人,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裝備上都遠不及英軍。英軍很快就攻占了坎大哈和加茲尼,兵臨喀布爾城下。多斯特·穆罕默德逃到布哈拉避難,英國隨在喀布爾建立傀儡政權。為回擊英國侵略軍,阿富汗人民揭竿而起,展開抗英遊擊戰爭。各地遊擊隊依托有利地形,靈活機動地打擊敵人,襲擊英軍哨所,切斷敵交通補給線,收複重要城鎮。1841年11月2日,喀布爾爆發起義,各地遊擊隊舉行聯合反攻,怒不可遏的喀布爾市民手執各種原始武器衝向預定目標。起義軍英勇作戰,勢不可當,當晚就占領了喀布爾全城。第二天起義軍向城外的英軍據點進攻,英殖民軍驚呼“阿富汗全國居民都拿起武器反對我們了”。戰至9日,起義軍攻占了喀布爾至巴拉·喜薩爾要塞間的全部據點,後又擊斃英國公使麥克諾頓,英軍被迫同意從喀布爾撤軍。英軍殘部及隨行人員和家屬1.6萬人在向賈拉拉巴德撤退沿途,多次遭到起義軍的伏擊,最後隻有一名身負重傷的軍醫跑回賈拉拉巴德,報告了英軍全軍覆沒的消息。此後,抗英武裝又包圍了賈拉拉巴德和坎大哈,收複了加茲尼,英傀儡政權徹底垮台。英殖民者不甘心失敗,增調援軍,首先解了賈拉拉巴德和坎大哈之圍,爾後從東、南兩個方向大舉進攻喀布爾。1842年9月,阿軍經浴血奮戰,終因力量懸殊,主動撤離了喀布爾。英軍重占喀布爾後燒殺搶掠,瘋狂報複。但阿人民並沒有屈服,抗英鬥爭更加高漲。英軍唯恐再遭慘敗,在救出人質後,慌忙於10月12日撤回印度。曆時三年半的第一次英阿戰爭,使英殖民者損失了3萬餘人,耗資1.5億英鎊,結果以阿富汗人民大獲全勝而告終。以後30多年英國殖民者未敢再向阿富汗發動侵略戰爭。

  1879—1881年英殖民者又進行了第二次侵阿戰爭。19世紀70年代,英俄兩國在阿富汗南北兩翼不斷進行侵略擴張,將邊界向前推進直接與阿領土接壤,對阿構成新的直接威脅。1878年11月,英殖民軍3.5萬人分3路入侵阿富汗。阿統治者一心指望俄國援助,采取不抵抗政策,有意將5萬人的軍隊分散在全國各地,企圖讓英軍深入國境,迫使沙俄實現出兵援助的諾言。由於阿實行這一指導思想,使得阿軍防守十分薄弱。阿大片國土淪喪,迫不得已於5月26日同英方簽訂了喪權辱國的《甘達馬克條約》,阿成為英國的附屬國。《甘達馬克條約》的簽訂激起阿國內一片義憤。9月8日,喀布爾爆發人民起義,憤怒的士兵和群眾包圍殖民者官邸,殺死了英國總督。喀布爾的人民起義點燃了全國抗英烈火,許多部族紛紛組織抗英遊擊隊。在喀布爾市郊,不少農村婦女拿著鐵鍁、斧頭、馬刀參加抗英軍作戰,使侵略者每前進一步都付出慘重代價。10月12日,殖民軍再度占領喀布爾,對愛國者和廣大市民進行瘋狂的報複。各地抗英武裝以加茲尼為基地,對喀布爾形成包圍,積極主動地打擊敵人,並挫敗了殖民軍對加茲尼的進攻,給敵以重創。1880年7月27日,抗英軍2.5萬人在坎大哈附近與殖民軍一個旅遭遇,打響了著名的邁萬德會戰。抗英軍在兵力火力上均占優勢,戰鬥開始後,抗英軍首先以炮火壓製敵兩翼的炮兵和騎兵,掩護步兵前進。爾後步、騎兵緊密配合,乘勢發起猛攻,打得殖民軍潰不成軍,隻是援軍趕到才免遭全殲。抗英軍乘勝向坎大哈進軍,喀布爾殖民軍也被10萬起義軍包圍,英殖民當局調來大量增援部隊才把抗英軍鎮壓下去。在阿人民的英勇抗擊下,英殖民軍到處挨打,四處碰壁,被迫同阿富汗統治者簽訂妥協性協定,同意阿內政自主,但外交受英控製。1881年4月,殖民軍放棄了侵占阿富汗的打算,全部撤出阿富汗。以後30多年英國殖民者未敢再向阿富汗發動侵略戰爭。

  1919年爆發了第三次英阿戰爭。19世紀末,阿富汗國內安定,經濟複蘇,民族資本主義開始萌芽。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牽製了英國很大力量;俄國發生了十月革命。國際國內形勢對阿擺脫英國外交控製,爭取徹底獨立十分有利。1919年2月,阿改革派代表人物控製政權後,宣布阿富汗獨立,不承認任何外國特權,並采取聯蘇抗英的政策。英殖民者拒不放棄它在阿享有的特權,在阿邊境集結兵力,準備發動新的侵略戰爭。5月3日,英軍襲擊開伯爾山口阿邊防軍,接著,英國侵略軍3.4萬人分為三路入侵阿富汗。阿軍4萬人分三路在開伯爾、加茲尼和坎大哈迎擊敵人。英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還擁有少量裝甲車和作戰飛機;而阿軍訓練很差,裝備落後,刀、劍是主要兵器,為數不多的槍炮不但陳舊,而且彈藥不足,英軍在兵力兵器上占有絕對優勢。盡管如此,阿富汗人民為獨立自由而戰,士氣高昂,作戰英勇,並得到了印阿邊境少數民族起義軍的大力支援,扭轉了被動局麵。5月6日,開伯爾方向阿軍以3個步兵營攻占了敵巴格要塞,搶占了朗迪科塔爾要塞周圍有利地形,但未乘敵兵力空虛之機攻下要塞,坐失戰機。英軍增援部隊迅即趕到,在英國皇家空軍的支援下,奪回了巴格要塞,阿軍且戰且退。英軍又集中轟炸了賈拉拉巴德和喀布爾,引起阿軍和市民恐慌。英軍正準備向賈拉拉巴德進攻時,得知阿軍在中路主動出擊,被迫分兵增援。加茲尼方向阿軍行動迅速,5月19日進至邊境重鎮馬敦,居高臨下,迫敵後撤。隨即抄小路直插塔爾城下,直接威脅敵設在科哈特的大本營,打亂了英軍部署。阿軍以炮火猛轟塔爾城,但由於步炮協同不利,未能攻下該城。英援軍趕到後,阿軍為保存實力,主動撤出戰鬥。南線阿軍取守勢,在優勢之敵進攻麵前,頑強堅守,給敵以重大殺傷,迫其停止進攻。阿軍的英勇抗擊和印度解放運動的高漲,使英侵略軍處境困難,被迫放棄了繼續作戰的計劃。6月3日,雙方停火,進行談判。1921年11月22日,英阿簽訂和約,英國承認阿富汗獨立。至此,阿富汗人民抗英戰爭取得了徹底勝利。1839—1919年間,阿富汗進行了三次抗英戰爭。當時英國殖民者在世界各地到處得手,而在阿富汗卻碰得頭破血流,這不能不給人以曆史的啟迪。

[2] 、軍事科學院。2000。 《中國人民誌願軍抗美援朝戰史》,解放軍出版社。

[3]《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而白起為左庶長,將而擊韓之新城。是歲,穰侯相秦,舉任鄙以為漢中守。其明年,白起為左更,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又虜其將公孫喜,拔五城。起遷為國尉。涉河取韓安邑以東,到幹河。明年,白起為大良造。攻魏,拔之,取城小大六十一。明年,起與客卿錯攻垣城,拔之。後五年,白起攻趙,拔光狼城。後七年,白起攻楚,拔鄢﹑鄧五城。其明年,攻楚,拔郢,燒夷陵,遂東至竟陵。楚王亡去郢,東走徙陳。秦以郢為南郡。白起遷為武安君。武安君因取楚,定巫﹑黔中郡。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華陽,走芒卯,而虜三晉將,斬首十三萬。與趙將賈偃戰,沉其卒二萬人於河中。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韓陘城,拔五城,斬首五萬。四十四年,白起攻南陽太行道,絕之。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長王齕攻韓,取上黨。上黨民走趙。趙軍長平,以按據上黨民。四月,齕因攻趙。趙使廉頗將。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趙王數以為讓。而秦相應侯又使人行千金於趙為反閑,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子趙括將耳,廉頗易與,且降矣。”趙王既怒廉頗軍多失亡,軍數敗,又反堅壁不敢戰,而又聞秦反閑之言,因使趙括代廉頗將以擊秦。秦聞馬服子將,乃陰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而王齕為尉裨將,令軍中有敢泄武安君將者斬。趙括至,則出兵擊秦軍。秦軍詳敗而走,張二奇兵以劫之。趙軍逐勝,追造秦壁。壁堅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後,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閑,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而秦出輕兵擊之。趙戰不利,因築壁堅守,以待救至。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至九月,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來攻秦壘,欲出。為四隊,四五複之,不能出。其將軍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坑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

[4] Stueck, William. 2002. Rethinking the Korean War: A New Diplomatic and Strategic Histo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umings, Bruce. 1981-1990. The Origins of the Korean Wa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owe, Peter. 2000. The Korean War. Palgrave.

Kaufman, Burton I. 1997. The Korean War: Challenges in Crisis, Credibility, and Command. Second

Edition. McGraw-Hill.

Zhang, Shu-guang. 1995. Mao’s Military Romanticism: China and the Korean War, 1950-1953.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Chen, Jian. 1996. China’s Road to the Korean War: The Making of the Sino-American Confron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Goncharov, Sergei N. et al. 1993. Uncertain Partners: Stalin, Mao and the Korean War.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heng, Michael M. 1998. Battling Western Imperialism. Mao, Stal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Zhang, Shuguang. 1992. Deterrence and Strategic Culture: Chinese-American Confrontations, 1949-1958.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Li, Xiaobing et al (eds). 2001. Mao’s Generals Remember Korea. University of Kansas Press.




希望李毅先生沒有見怪這麽冒昧地轉他的貼子,請見諒,實在謝謝李毅先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