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汁原味不轉帖

陽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也。
個人資料
木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華爾街昨天的男女 (12) - 大蕭條來臨前的衝浪者梅隆和斯特朗

(2010-01-06 17:59:54) 下一個

華爾街過去的男女 12

 

                   -大蕭條來臨前的衝浪者梅隆和斯特朗

 

木愉

 

 

1920年的那場熊市如一片烏雲很快將飄蕩過去。192134日,哈丁(Harding)當選總統。他與經濟界、實業界和銀行界的人都很熟,對全美的經濟振興充滿了切實可行的計劃。哈丁任命安德魯·梅隆為財長,這無疑於為美國經濟的再次高漲提供了堅實的保證。梅隆在這個位置上呆了整整10年,因此與20世紀20年代的經濟繁榮、股市的高漲有著密切的聯係。這就如同20世紀的90年代,美國的經濟繁榮和股市牛氣應該與美國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聯係起來一樣。

 

梅隆之父托馬斯·梅隆5歲時跟隨父母來到匹茨堡。這個家族經營銀行業。梅隆的祖父眼光相當敏銳,看準了許多值得投資的公司,如卡內基公司、可口可樂等,並積極投入資本扶持他們。結果證明了他的投資是何等的英明,這些公司後來均成為美國各行業的領頭企業。

 

將門無犬子。梅隆長大之後,也顯示了過人的洞察力和決斷能力。當他27歲時,父親即將家族擁有的銀行交給他經營。

 

梅隆成為全國的經濟總管後,著手幹了兩件大事:一是削減個人所得稅;二是用政府的財政結餘償還國債。之後,他又積極推動削減政府開支,使得政府的預算支出從1921年的50億美金下降到1928年的30億美金;而在整個20年代,個人所得與國民生產總值卻分別上升了30%47%

 

這一時期,美國的經濟的新增長點或者說動力來自汽車工業,汽車工業的加速擴張帶動了整個經濟的飛躍。1914年,全美僅有126輛汽車在公路上奔馳,到了1929年,這個數目增長到560萬輛。由此並帶動了公路建設、汽車修理、鋼鐵、橡膠和玻璃等工業的增長。同時,家用電氣如冰箱、洗衣機的生產也在同一時期增長了兩倍。

 

整個10年,美國人都歡天喜地地過著享樂的日子,終日吃喝、拚命享受成為了這一時期的生活基調。不過,在這歌舞升平的舞台上,鄉村的美國人卻沒有加入近來,因為他們恰恰是汽車工業時代的犧牲品。由於汽車的使用日益廣泛,土地的占用和開發更加迅速,而對農產品的需求卻相對減少,農民的收入在這一繁榮時期不升反降。

 

此外,汽車的使用改變了人們的時空觀念,也擴大了人們的生活半徑,原有的鄉村小銀行和小商店遭到了附近城市的大銀行和大商場的強勁挑戰。1921年,廣大的鄉村尚有29,788家銀行,而在整個20年代,每年都有500家小銀行被從田野邊無情地抹掉。

 

農村的這種遭際和變遷並不能反映到熱熱鬧鬧的華爾街股市上來,因為華爾街與這些散落在鄉村濘泥道旁的小銀行沒有聯係。

 

在經濟繁榮的20年代,華爾街自然也火爆異常,從1922年到1929年(1923年除外),道瓊斯工業指數如春筍破土,每個季度都節節增長。然而與從前不一樣的是,這種長勢已遠遠超出了同期的實際經濟增長幅度。整個20年代,美國經濟增長了50%,而道瓊斯指數則翻了4倍。

 

華爾街的這種與現實經濟不同步的現象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電力的大量使用和企業的兼並,使得經濟規模擴大,勞動生產率加快。其二,信用貸款被廣泛使用,一般投資者也可以從證券事務所借錢做股票買賣,使得流入證券市場的資金大大增加。

 

股票市場迅速擴容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有許多雜質甚至渣滓潛入。比如某家航空公司尚未正式營運,其股票就在一片鼓噪聲中狂漲不止。到了1929年,股市中的泡沫成份逐漸浮出台麵,當其破滅的時候,報應也就來了。

 

曆史上常常有一些偶然的事件導致一場災難或戰爭或別的重大的事件。也許,如果當時的美國聯儲主席本傑明·斯特朗(Benjamin Strong)多活一些時日,那麽股市中的泡沫就不至於如癌症毒瘤越長越大,其後果也就不至於那麽災難深重了。

 

斯特朗出生於1872年,18歲就受雇於一家銀行,然後脫穎而出,成為了一個名聲顯赫的銀行家。他有過兩次不成功的婚姻,有4個孩子。第一任妻子自殺;第二任妻子離家出走。因為家庭生活的不幸,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事業上,成了個名副其實的工作狂。他先擔任摩根財團下屬的一個信用銀行的總裁,然後又坐上了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第一任主席的寶座。

 

其實,聯儲的組織結構並不為斯特朗所喜愛。他所鍾意的模式是英國模式,即一個中央銀行,不設分支機構,也不要過多的卷入政府事務。所以,當他被提名為紐約聯儲主席時,他心裏相當不情願;屢經勸說,方同意就任。聯儲決策必須經由聯儲的董事會同意,而董事會裏的大多數成員都是熟悉政治而不諳銀行的人,因此斯特朗就成了董事會裏唯一兩樣都精到的成員,也成了董事會事實上的核心。經他提出的方案,都無一例外地得到通過,其他董事會成員隻不過象征性地審議通過罷了。

 

斯特朗上台後,麵臨的全球經濟形勢是,歐洲剛從一戰中喘過氣來,急需大量的資金來恢複經濟。斯特朗明白,如果歐洲的經濟不能複蘇,則美國的經濟也會遭到打擊。所以,他不得不降低美國的利率,以防止資金大量流入美國。

 

降低了美國的利率,這又產生了一個新的問題:華爾街的許多證券事務所借錢給客戶做股票交易,而這種借貸與高利貸沒有區別,借方得付很高的利息。當時,即1929年,這類借貸的利率高達20%,證券事務所賺取的差額相當可觀;同時這也就加劇了股票的投機,許多大公司都把巨資投放到這類借貸上,以獲取厚利。

 

斯特朗察覺到這個動向後,馬上采取措施製止。他三次提高了聯儲成員銀行之間借貸的利息,使其達到了5%;同時還采取了緊縮銀根的政策。

 

這些措施立刻產生了效應,美國的經濟增長明顯地放緩。按理,華爾街那熱火朝天般的交易也應該降溫。但情形相反,華爾街仍然一路凱歌,渾然不受影響。股市泡沫仍在膨脹,眼見著一場滅頂的金融之災就要發生。在這種危急的境況下,唯有聯儲可以采取某種強硬的措施來化解崩市的危機。然而,就在這千鈞一發的緊要關頭,斯特朗卻在一次手術中沒有再能醒過來。缺少了他的聯儲如同抽掉了主心骨,頓時無所是從,無人出招應對這潛在的日益惡化的經濟危機。市場上的投機風潮愈演愈烈:凡聯儲的成員銀行皆可以5%的利息從聯儲借到錢,然後又以12%的利息貸給經紀人,經紀人再以20%的利息借給投機者。如此一來,大量的不良資金湧進了股市,華爾街在如此龐大的資金支撐下,展現著虛假的繁榮。192993日,道瓊斯工業指數達到了381.17點,此後,股市急轉直下,跌入漫長的牛市,曆經25年,才又恢複到這個水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酸豆汁 回複 悄悄話 “在這歌舞升平的舞台上,鄉村的美國人卻沒有加入近來”中,“近來”為“進來”之誤?

“勞動生產率加快”,好像說“勞動生產率提高”更妥。

這節好得驚心動魄。看看現在,感覺曆史總是在重演。
酸豆汁 回複 悄悄話 歐耶!太好了!謝謝繼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