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全國曆程-----甘肅
(2005-05-01 21:41:17)
下一個
參加工作的第一年,正碰上了中國最火爆的電信大發展,各地都在不停的上馬大項目,電信的拆分也在醞釀討論中,各個大的電信運營商都在搶占市場,公司的訂單也是如雪片飛來。從山西回來待了2天,匆匆的向甘肅出發了,一去就是77天。這是我在國內出差最長的天數了,當然故事也就很多了。
蘭州中川機場也許是當時中國離市區第二遠的(72km),第一要算貢嘎機場了(90km).現在好像福州新機場有120km,牛。一路的荒山過去,慢慢的大巴到了市區。除了幹燥以外,就是看見路上很多的人都帶著口罩。好多年沒見人帶這個東西了,稀奇呀。後來知道這要歸功於蘭州煉油廠的功勞了,這個離蘭州市區不遠的大型企業,每天都會孜孜不倦的汙染空氣,加上西北的幹燥和地形關係,廢氣無法排散。
明白了,為啥機場那麽的遠,原來是沒有平地。
現在必須介紹一下甘肅,可不光是一個風吹石頭跑的地方。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設甘肅行中書省,這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次出現甘肅省的行政區劃。省名的命名,係西魏、唐代曾置甘州(今張掖市)、肅州(今酒泉市)的第一個字合成。簡稱甘。因省境的大部分在隴山之西,故亦稱隴西、隴右,或簡稱隴。下轄慶陽、平涼、天水、武都、岷縣、定西、臨夏、酒泉、武威、張掖、蘭州11個分區 甘肅地處黃河上遊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與青藏高原的交匯地區,東接陝西,東北與寧夏毗鄰,南鄰四川,西接青海、新疆,北與內蒙和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全省地形狹長,從東到西長1655公裏。
甘肅地貌複雜多樣,山地、高原、平川、河穀、沙漠、戈壁,類型齊全,交錯分布,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按主要地貌特點大致可分六個區域:隴南山區;隴中黃土高原;隴東高原;河西走廊;祁連山地;北山山地 。
甘肅河流較大的有450多條,主要河流20多條,分歸2大流區,3大流域,9個水係,即外流區和內流區;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和內陸河流域;內陸河流域包括疏勒河水係、黑河水係、石羊河水係;黃河流域包括黃河幹流水係、洮河水係、湟水水係、渭河水係、涇河水係;長江流域包括嘉陵江水係等。
甘肅曆史悠久,山川壯麗,是馳名中外的古“絲綢之路”的重要信道,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天水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嘉峪關城樓、拉卜楞寺、武威西夏碑、東漢銅奔馬、平涼的崆峒山(是我國道教源地之一) 興隆山、漳縣的貴青山、渭源的連峰山,革命遺跡和文物,有紅軍長征時經過的迭部縣天險臘子口、宕昌縣的哈達鋪、通渭縣的榜羅鎮和通渭城、紅二、四方麵軍和一方麵軍三大主力紅軍勝利會師的會寧城。(這一段是抄的)
剛剛來到甘肅兆頭可不算很好,我們的頭(這是初次打交道,以後是很親密的朋友了,每次回國都會看看他),在酒店吃飯的時候錢包被人偷了,他吃自助火鍋的時候把西裝掛在板凳的靠背上,和他一起的兩位師兄也沒注意,吃完了才發現衣服不見了。和酒店交涉,酒店也不管,他嚷嚷著要換酒店,還對我們說以後我們公司誰也不許住這裏(就是嚇唬人)。這酒店可是蘭州字號最老的,誰沒見過,不理他,氣的他發飆。好在和他不熟,我就躲在房間裏打遊戲,可不去照惹他。晚上,有個電話打倒我的房間,問他的名字是不是有這個人,我莫名其妙的,就去喊他,原來是小偷拿了現金和信用卡,把他的衣服和錢包扔了,這個打電話的就是撿到衣服的人,衣服裏麵有洗衣的發票。晚上,他去把衣服拿回來了,一切票據還在,現金2000多沒了,卡已經掛失了。第二天,我們一共5個人換了酒店,就在馬路對麵。
應為有協調會,我們在蘭州待了一個禮拜。新人可不敢亂動,每天亦步亦趨的跟他混,他老人家也是說一不二,牛呀,以後好好治治他。蘭州的五一廣場後麵,有不少風味小吃,拉麵,大盤雞,靖遠羊羔,黃燜羊肉,各種沙鍋,手抓羊,拉條子。。。。腐敗真腐敗,每天都去。在我後來排定的甘肅名吃排行中,這其中的拉麵隻能在第三,抱歉。(好像烏魯木齊也有五一廣場,福州也是)。
因為這是一個近億的項目,我們鋪在這裏的人也是非常的多,在協調會結束以後,必須建立一個樣板工程,為這個項目定一個調子,同時也是檢查一些沒考慮到的問題。全體人馬殺向了臨夏。此臨夏非彼寧夏,不過也是回族聚居的地方,是一個回族自治州。人多工作量就不大,並且是第一個工程,一些東西準備的並不是很齊全,所以每天也是幹幹停停。一天下午沒事,也許中午吃的太飽,我跟頭說去轉轉。一個人奔山上的寶塔去了,在臨夏待了2天,對這個城市大概有點影像,好像清真寺不少,穿白袍子的也有,可是不占統治地位。
向山腳下走去,雖然看這並不遠,走過去大概也有半個小時。一個典型的黃土山,
這裏是隴中黃土高原地貌,類似山陝兩省。不高,沿著台階爬上去,也不覺得很累,到塔邊轉轉,記得是道家的,供的三清神像,香客遊人不是很多,甚至可以說是稀少。從塔身向下走不遠,有一塊平地,可以鳥瞰全城。不大的城市裏,好像頂上有新月的清真寺有3,4個,一座小而安靜的城市,並無特別顯眼的建築。在土山的腳下,有不少一排排整齊的平房。正在看著呢,從平房的群落裏,走出來一隊全身白袍,白帽的回回,很整齊的行走著。太遠了,也不知道他們是否在說話,好像是出殯。原來這個山腳下的平房裏全部住的都是回回。這個城市的結構,頗有意思,一個回族自治州,山頂卻是道教的法堂,回民全部住在山腳下的偏僻地方,在城內走動的大多都是後移民的漢人。
回到住地,問一個當地的朋友,方才知道這裏竟是一個瘋狂販毒的地方。傳統回民,家族都觀念很重,情願販毒犧牲自己一條性命,去換取家庭,甚至是家族的富裕。難怪巴勒斯坦的人民是那麽執著。
就在臨夏的日子裏,我們的部長要來慰問(其實是公費旅遊),這家夥是個老外,喜歡亂湊熱鬧。頭來了勁,要表現一下了。就在部長蒞臨的這個下午,我們在酒店外麵hold on,遠遠的來了一輛巡洋艦(因為車是頭聯係的,知道是巡洋艦),頭一下來了精神,奮力舉起右手揮舞起來,車越來越近了,頭臉上也是笑開了花。車沒停,通過我們麵前時,司機還特地盯著他看了兩眼,不是這輛!!!!! 千萬不能笑。
過了20多分鍾,一輛很老的巡洋艦,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裏,這次沒人輕舉妄動了,頭還在說,不是這輛吧,省政府的車不能這麽破。車嘎然而止停在我們麵前,部長來了。
晚上自己人先吃,明天再和別人吃。就是在這裏,我學會了,變蛋就是皮蛋。清湯羊肉也是美味佳肴。這個部長有酒量,記得送他回國時,10個中國人喝他一個,沒把他放到(啤酒)。
部長在臨夏混了幾天,項目的進度就快了起來。臨夏結束後,部長回了蘭州,我和頭去了合作。在夏河吃了一頓手抓羊,得到一個經驗,千萬不要一次吃一整瓣夏河大蒜,因為這樣胸口會辣10分鍾,以至窒息而不能說話。他們笑的流眼淚,我辣的流眼淚,好像大家都很高興。
這裏有著張藝謀電影裏的景致,小鎮上亂糟糟好像是趕集。從夏河去拉卜楞寺,大概70km,那是藏傳佛教的一個重要寺廟,裏麵有幾百個喇嘛,在甘肅境內頗有聖名,好像是紅教還是黃教之尊。
再向前去合作的路,就開始上山了。合作是藏族自治州的首府,海拔在3000多米,和拉薩差不多了。經過開滿紅色,黃色花朵的七道梁,看到藏族服裝的漸漸增多,向前就要到合作了。奇怪的是這裏的豬,羊,牛都是黑色的,也許是高寒的緣故吧。
路過一個小溪流淌,長著黃色樹葉的楊樹的地方,幾個藏人正躺在路邊曬太陽,神色安詳,無一點人間煙火之氣,不由得心中向往。
路上有人說起藏人的故事,也說給大家聽聽。
一個是藏人要搭順風車的事。如果白天,就自個站在馬路中間,論哪個車也不能不停。上車說個地方就走,也不問人家去不去那裏。若是晚上,則放些大個石頭在馬路上,若是司機眼神不好,出了事情,他是不管的。
二是藏人的死亡。天葬大家一般都知道,野地裏搭個台子,把屍體放在上麵喂鷹。也有的丟到湖裏喂魚,所以藏人一般不吃魚。隻是原來去西藏亞東,一個和尼泊爾交接的地方,一種魚非常有名,大家都吃。
這裏說的是,藏人對垂死的老人,把手腳捆在一處,然後綁在門背後,用力推門,人必死,然後拿去天葬或湖葬。
路上,遇到不少藏人搭建的石壘,插著些旗呀,幡呀的,祭祀用的吧。
下午時分,合作到了。這是一個比臨夏更簡單的城市,並不覺得身體有如何反應。晚上東道請吃飯,一定要喝酒,頭說胃痛加高原反應,還有痔瘡及香港腳等若幹理由,就是不喝。可憐的還是我,我喝了一杯還要幫他代一杯,還好東道不能把遠道的客人放到,所以我在喝了8杯(3錢)後,放過了我。看來還是民族地區的朋友友善,在蘭州的時候,吃飯說不會喝,不能喝,不想喝,都不行,要不一定要現場直播一次方才罷休。東道中有位女士很是熱情,喝酒,唱歌樣樣不錯,氣氛很是熱烈,頭就在一旁很陰暗的笑。
晚上回賓館睡覺的時候很是擔心,不敢洗澡怕感冒了,睡下後一切正常。早上起來,竟然下雪了,剛剛才10月中旬。在合作下轄的一個叫那曲的縣裏麵有很大的草場,這個那曲不時藏北的那個,也許名字含有褒義,到處都用。在合作的時候,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喇嘛,行走間突然蹲下,不多會,站起接著走。原來剛才是方便了一下,原來男的也蹲下,不是閹過了吧。
合作是工作量比較大的地方,前後可能待了10天才結束,過完了我的生日,我們去了下一個地區,武都。
武都地勢較低,生在大山裏麵。合作去武都的路並不好走,須過宕昌和岷縣這兩個地方。當年場征途中具有曆史意義的哈達鋪就在這裏,並決定了從四川潰敗的中央紅軍有了向東去陝西的方向。當地人的笑話是,老毛,上廁所沒手紙,得了一張報紙,閑來無聊發現國民黨在陝北圍剿劉誌丹,所以決定去陝北。而這個時候,張國燾的四方麵軍正氣勢洶洶的殺向了成都。如果沒有哈達鋪,或者沒有成都的失利,中國的曆史也許就要被改寫了,也許是那個年代的如果太多了,才能體現出運氣來吧。但凡改朝換代,運氣好像特別重要,哪怕錯一步,也許就全盤皆輸了。
沿著白龍江,向前進發。到宕昌,當地的朋友請吃飯,中午連司機都被灌了幾杯。他們指著對麵一座突兀的山峰說,當年紅軍就在這裏和地方武裝有了一戰。山峰下是條小河,山峰有500多米的高度,角度就是90,如同一座寶塔,山峰是絕對的製高點,從正麵進攻的難度可想而知。,能夠拿下,真是不可思議,。大渡河會更有風采吧。
這個地方的特產是長在山裏的一種參,這位東道朋友每年都發兩火車皮去廣州。城市像一般的西南城市,依山建,靠水居,恬靜,不時還有些霧氣飄在上空。
向前走,路越來越不好了。彎道慢慢多起來,角度越來越小,懸崖邊也沒有護欄。走不多遠,看到一輛裝滿瀝青桶的東風在一個彎道,摔了出去。瀝青桶在山澗裏滾的到處都是,東風仰臥在河灘上,卻沒看見司機。我們不由的都有點強打精神起來,擔心的問司機有沒有問題,主要是怕他中午喝了酒。司機是個小夥子,當年在酒泉基地開坦克複員的。
走了50多km後,開始下雨,在向前遇見道路維修。在一段800多米的路上,路麵全是泥,也許被扒了,也或是從來是土路。旁邊就是懸崖,懸崖下麵就是滔滔白龍江。道路寬度剛剛走一輛車,一點回旋的餘地也沒有。我們車上有一位仁兄害怕,冒著雨,趟著泥 走了這800米。我們偷懶,也是相信司機的技術,坐在車上沒動。向前,往外看,就見車輪軋著路的邊沿,一點點的向前挪。,下麵60米處就是混濁的江水,也許上遊泥石流,江水翻著泥漿般的浪花洶湧的咆哮著。15分鍾吧,車緩緩的到了終點,那位泥猴樣的老兄也到了。終於過來了。
路上遲疑不得,還的快點,馬上天就黑了。山裏的天氣說變就變,一會豔陽高照,一會就是暴雨狂風。
天黑下來了,人也是昏昏欲睡,被車顛的到處搖晃著,車裏的煙味慢慢開始到處彌漫,外麵風呼呼的,也不敢開窗。突然一個急刹車,全部的人都向前猛衝,仔細一看,路塌方了,前方的道路下陷,並且斷開一個大口子,在這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車掉頭都成問題,外麵還下著雨。大家開始討論著,要墊木板,墊石頭的了,司機跳下車,去看看路況。上車啥都沒說,就開始發動,大家也沒問,隻是在默默的等,緩緩的車滑過了。原來路沒有完全斷,隻是塌成U型,波穀很深,在車上也看不清。大家不由得歡呼,一路的疲憊和磨難讓大家已經完全耗盡了精力,再也經不起折騰了。
誰都沒去過武都,路上到了一個有點規模的鎮子,大家以為到了,正準備找賓館卸行李,唧裏瓜拉的大叫著。看看路牌,原來是兩水,離武都還有30多KM.可憐呀,上路吧。夜深的時候,我們終於到了。
一般夜裏可不是觀察城市麵貌的好時候,到這裏隻是覺得靜,找到賓館,洗吧洗吧睡吧。
早上起來,出了賓館的大門,逡巡著走到街上,很原始的一個小城,就建在白龍江畔,大山腳下的一塊略微平點的地方。街上的人都已經開始忙活起來,裁縫,賣酒的,修鞋的
賣小商品的攤販,賣花生的,賣米的可真不少。最大的商場是國營的,沒看清楚名字,規模也就類是60年代的大城市。很多的商店都是木製房屋,大門都是上板的,二樓有個小陽台,裏屋住人。像極了芙蓉鎮的景色,不過不是石板路麵。
到機房轉轉,和當地工作人員聊聊,檢查了一下我們的設備都挺好。發現機房的剛來的幾個大學生,年紀和我差不多吧,正在用音頻測試儀表,還原通話聲音,也就是說偷聽人家打電話。一男一女大著嗓門,不知道在說啥,他們都在哈哈的笑。這裏方言,有一些四川的意思,卻不全像(武都離九寨溝不過200公裏)。
下午,我沒啥事情,去到江邊看看風景。和司機二人溜達著,在商場門口的台階上站著一個女孩子,看上去很可愛,大概20的年紀,緊身的毛衣,牛仔褲,白白的。看了這邊兩眼,司機非要說人家看上我們了,要去搭訕。此物可遠看,不可近玩,我拉他走了。走到江邊,上了壩,才發現,白龍江的水位竟然比城裏高出好多呀,這可是危險地方。壩的下麵是一所學校,操場上正有學生在踢球,我們上去湊熱鬧,竟然在這裏打了2個多小時足球。
踢完球,回去的路上,發現一條街是專門賣小吃的,買了個肉夾饃和稀飯,呼嚕呼嚕吃了。
這個肉夾饃,就是後來在我的甘肅排行榜上排第一的小吃(一定要佩這裏的稀飯)。仙品。
燉得爛爛的五花肉,剛剛出鍋的饃。一口下去,肥,不膩;瘦肉纖維,一觸即斷;味純而厚。
來一口稀飯,裏麵是紅棗,枸杞,花生。色紅而亮,稠而不粘,絲絲甜味卻不真切。極品
至此,每天早上拖著我的頭,來此處,這個攤位早餐。
武都位於山中,氣候宜人,雖是冬天,氣溫也是20度左右。如果有太陽的時候,還可以躺
在壩上曬曬。在武都的這些天裏,可以說是在甘肅醉舒服的日子了。
我的另外的同事,在武都轄下的成縣,文縣遇到不小的麻煩,糟糕的路況無情的折磨著他們,7個小時,走了30多km。這條路,是當年的蘭成光纜的路由,部隊為鋪設的這條光纜犧牲了不少的戰士。
在即將離開武都的時候,頭接到公司的消息,要去國外受訓,這邊會換人接手。這樣我不得不獨立的麵對現場的情況了。下一個目標是天水,這就是得蜀望隴中的隴了,出了個名將薑維。
天水可以說是,甘肅東部最發達的地區了,有糧食,不再如隴南是山地了,有些類是與黃土高原地形。從武都去天水的路非常難走,我們決定折回到蘭州休整,再去天水。
回程的路途是愉快的,我在甘肅也待了差不多1個月了,慢慢開始有點想家了。
去天水的路,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到處都是黃黃的土山,喬木難得一見,都是矮矮的灌木,和野草。通過號稱中國最長山體隧道的二郎山隧道,翻過高高的六盤山,車上不停的放著李娜的那首“青藏高原“,荒涼的山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從山頂上向下看去,盤山公路,一條條的像繩索一樣把大山捆綁起來。(也是長征途中很著名的地方)。
夜路是免不了的,在山頂上看著山下燈火點點,走一個小時也不一定能到。住到一個叫清水的地方,水竟然是苦的,加點茶葉,勉強下咽,喝完以後滿嘴發麻,這個鬼地名純粹騙人(也許是當地人的美好願望吧)。這裏也許不在主要幹道上,聽我們的司機(換了一個年紀大一點的)在平涼,進城的路上,就有不少路邊店的上來攔車,問要不要加被子,加一床100,女人們臉上畫的五顏六色的,努力的向你笑著,拉扯著。
天水,離清水並不很遠,第二天晚上我們就到了。這裏是個頗有規模的城市,我們應該是在新城這邊,還有40多公裏外的老城,叫道北吧。天水市整個甘肅東部的樞紐地區,我可能要在這個地方待10天,因為是第一次一個人幹活,對數據結構方麵,設備性能,以及設備各個功能單元的協調都不是很熟悉,所以這次不敢亂跑,旁邊的麥積山石窟也不沒去。搞了2個通宵,總算是圓滿了。一次晚上,設備告警,因為許多國家幹線在這裏,我也不敢亂動。在這裏尖利的玲聲裏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在天水這裏,也去嚐試了一下肉夾饃,味道遠遠不如武都的好了。不過這裏有不少陝西風味的小吃了,涼皮,涼粉,羊肉泡饃,當然也少不了羊肉串了。
離開天水回蘭州沒有和他們一起走,而是選擇了坐火車,6個多小時就到了。
在蘭州休息的日子裏,沒事情跑到蘭州機房去玩,中午在馬路對麵的拉麵館吃麵,看見別人要得韭葉子(一種麵條的寬度)好像挺不錯的,可是不知道如何去點,跑去對拉麵師傅說,來碗半寬的,一下就把他搞愣了,半寬,從沒聽過。
其間,沒事的時候去給定西的一位同事送東西。定西,非常有名的地方,毗鄰蘭州,全國最貧苦的地區,主要是缺水。一般的家庭,用一個槽接雨水(一年也沒多少).用水的過程是,漱口,洗臉,洗腳,喂豬。去到那裏感覺就是幹,到處都是黃黃的山,看看同事,2天沒洗澡了,這個家夥,可是的大胖子,坐在那裏都要流汗的,別說幹活了。不敢多待,趕緊跑。
我在甘肅的經曆,可以像甘肅的地形一樣劃分,東部,西部,一樣一半。走完了隴東南。現在該去河西轉轉了。
出蘭州,古浪向西,沿312走。我們的目標是張掖。600多km吧。我們一輛5噸東風柴油車,3個人,去和另外一隊在張掖的人馬會合。過黃河大橋,看見有人脫了衣服,準備趟過去,那可是臘九寒天,就是水淺,你也不能這樣呀。車上3個人都是大煙槍,一人拿了一包放在那裏,就開始了。
312國道是從上海始而至於烏魯木齊,這條路,我在新疆的時候也走過,挺不錯的。出蘭州向西,進入河西走廊地區,基本上是平路,車速非常的快,柏油路麵抓地也很好,大車開的呼呼的。沿著漢代長城的遺址,向天的盡頭奔去,南側是祁連山,北側是馬鞍山(不確定),路基本是沿著祁連山走,太陽照在雪山上的反光,白喇喇的耀人眼。這段路中,要算繡花鋪的海拔最高了,在3000米以上,到的時候,天上開始飄雪了,風卷著雪,像撒鹽一樣,正是逆風行走,雪花凶猛的撲向前擋風玻璃,路麵開始有些打滑。車速在20多邁,緩緩的走著,煙一支支沒有停頓。司機撰著方向盤,汗都出來了,時不時在身上抹抹。
在武威吃飯,這裏就是出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的地方,還有一個航空學校。甘肅人說,金張掖,銀武威,足以見得這裏在甘肅的地位了。小憩一會,上路,還有200多km.。
前麵就是戈壁地區,原來的土地慢慢變少了,取而代之的都是布滿小石頭的荒灘,一些矮矮,枯枯的小型灌木分布在荒灘上,當地人叫這個駱駝草。路直通到天際,不時見到些重型卡車,都是運送貨物去新疆的。
晚上時分,我們到了張掖。
金張掖,名不虛傳,古稱甘州,那就住甘州賓館吧。
一夜無話,吃了就睡,早起好溜達。去機房轉轉,沒我啥事情,經過天水的錘煉,已經不再怯場了。晚上,一個人吃飯,也沒啥講究,去找點小吃吧。出門左轉,再左轉,在街角有一家麵館,裏麵賣,過油肉拉條子,羊肉泡饃,拉麵,幹拌麵。來一碗大幹拌嚐嚐。
這就是排名榜上第二的張掖大幹拌。看起來麵條粗細均勻,有光澤;拉起來有韌勁;聞起來牛肉香,麻油香,辣椒油香;配料講究,豆芽有水分,牛肉有筋有肉,辣椒紅,芫荽綠;吃起來,爽口而不膩,麵條滑,牛肉細膩,配豆芽佐味,絲絲水分;價格便宜,5元。愛吃就要每天吃。
河西地區是我國的商品糧基地,盛產糧食,在武威的下轄的金川,還有礦產。這邊的經濟條件在甘肅相對說是比較富裕地區。向前的高台縣就是當年西路軍覆沒的地方,建有烈士陵園。
曾經在車上看到陵園,非常大,可惜沒能進去看看。
晚上的張掖,就很冷了。路上看不到多少人,不過燈紅酒綠的場所還是不少。
再向前,就會到這次項目的終點,酒泉市。但凡知道酒泉,都是衛星基地,其實基地離市區有幾百公裏遠,在戈壁深處。這裏有一個很大的鋼鐵廠,酒鋼。在酒泉邊上50km處,是嘉峪關市。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天下第一關山海關,長城的東西起點。待在酒泉的時候,偷閑去嘉峪關溜達一圈,打車去來回150元。
嘉峪關的城樓約有3層樓高,中間是跑馬場,四下的樓閣,甬道,都保存的非常好。仔細看了一下城牆,好像是泥摻雜著秸梗鑄成。用立拍得找了一張相片。不錯不錯,就是胡子太長。
站在城樓上向外了望,全是戈壁,想古今多少事情,灰飛煙滅了,這裏原來也是廝殺的戰場,現在也就荒蕪了。
本想用“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古人 “表達一下感慨,不對,這個詩說的是玉門關。
反正玉門關離著也不遠。
新來的頭是個好同誌,他建議我坐車向西400km去敦煌玩玩,然後坐飛機回蘭州,因為馬上要春節了,項目也就停了。可是我的行李在張掖,沒有帶來酒泉。正好,一位師兄在張掖測試,也許可以讓他幫幫忙。可是這個鳥人,說啥都不幹,非要我和他一起坐火車回蘭州。這個鳥人,我的敦煌美夢破滅了。今年,他結婚了吧。
在蘭州,基本上人都到齊了,7,8個人都在酒店裏,熱熱鬧鬧。轉眼在甘肅70多天過去了,真快呀。買好了機票,我和一位師兄先走。為了慶祝即將到來的春節,晚上我們特地去聚餐,不過吃的啥東西已經忘了。打過保齡球,大家懶懶的向回走。
回家前一晚,大家都不想睡覺,買來燒雞,打了一晚上的撲克。不好意思,贏了300,早上我回家去了。坐在去機場的taxi上,5點多鍾,人暈暈乎乎的,到了機場,我們兩個還是被司機拍醒的。
中川正在擴建,也沒廊橋可以用,站在轉運bus上,差點被凍死。
再見了,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