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沙

如果一個人的快樂由二個人分享,就變成了二個快樂;如果一個人的痛苦由二個人分享,就變成半個痛苦了。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回憶新疆 (圖)

(2009-07-09 19:29:43) 下一個
By 西域木易

這是一張新疆農四師幼兒園的照片,就在我們大院裏,那時還是平房,象照片右手那樣的平房可能就是那時留下的。這個地方是我們小孩子經常來耍的地方,那時左手的地方是一片蘋果園,一到豐收的季節家家戶戶都拿著桶來買蘋果,一桶桶的買回家吃不完就做果丹皮吃,果丹皮很好做也很好吃,媽媽那時經常做給我們吃,就是把蘋果削皮挖核後放碗裏蒸熟,然後把它壓成泥,再把果泥鋪在平板上大概一厘米厚拿到外麵的太陽下暴曬,大約一,二個星期曬幹了就差不多了。鋪果泥前要在平板上先抹點食油,這樣曬幹後容易揭下來就成果丹皮了。新疆日照非常充足,就象我們澳洲一樣,作果丹皮也是得天獨厚的。我們經常在上下學的路上買維族小販們的果丹皮吃,他們賣的果丹皮都是圓型象我們攤的大煎餅,摞的挺高的一張一張的賣。我還愛吃那裏的葡萄幹和杏幹,有種獨特的味道。到現在也是愛吃這二樣大概是那時培養出來的。在新疆有一種蘋果叫“油果子”非常好吃,是因為在果樹上正朝陽的地方生長出來的,蘋果看起來象浸了層油那樣通體透明發亮,甜的象蜜一樣是蘋果的極品,大概一棵樹上也就能有幾個油果子,所以在摘蘋果時就已經報銷了,不會在市場上見到的。還有一種植物它得果實象燈籠,播開看裏麵結著象一粒葡萄似得果兒,是桔色的吃起來是酸甜的味道,但我們小孩子更用它來吹哨,隻要把裏麵的肉掏空隻剩一層皮就行了。我們形象的叫它“咕咕囊”,它的學名不知叫啥,查也沒查到。要想買到它,就必須到維族人家去,因為他們在自家的院裏種這種植物,我那時總是跟著大一點的朋友到維族人家去買“咕咕囊”。

七十年代初的新疆人們無論是維族和漢族都很純樸,我們住在伊寧農四師師部裏,這是伊寧軍區最高機構,父親的辦公室就在院裏家門口不遠,在家門口能看見他的辦公室的窗戶。母親的辦公室在師部大門對麵,中間隔著解放路的院裏,那院裏有汽車還有汽車班的戰士。我們師部的小孩們也喜歡去汽車班和戰士們玩。逢年過節那院裏就有一件事必做的--殺豬。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嘛,我就是那時見到豬跑的。看到眾人忙著捉逃跑的豬,然後在五花大綁的把豬捆起來,按在某處時我就趕快跑走,知道下一步就是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了,真受不了那挨宰的豬淒厲的叫聲,這是我到現在都難忘的。

那時維族和漢族關係親密,經常遇到向我們伸出大拇指的維族人嘴裏說著:“啞克西”,維語是“好”的意思。真的想象不到象今天這樣,人們那時真的是純樸。看王蒙的《在伊犁》你就能感受得到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waterlily_12345 回複 悄悄話 我們小時經常 吹"咕咕囊"的. 常見到豬跑的.....常受不了那挨宰的豬淒厲叫聲的............
I lived far from Xinjiang, but there were so many similar experiences in our childhood.
I just discovered your blog, happy stories, beautiful flowers and lovely girls.
哭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安娜晴天的評論:
哈哈,小妖見大妖,這可是修來的緣分啊,能把小資同支部書記對立統一起來,真的是了不起,佩服的我五體投地。。。那你二十歲就出國了,難道沒畢業就走了嗎?
安娜晴天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哭沙的評論:
握手,大學時,同學們叫我小妖,盡管我是係團總支書記。。。
哭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安娜晴天的評論:
哈哈,我也成仙了,別叫我老妖就行,年輕時閨密也叫我妖精。。。曾經滄海難為水。。。

是啊,人人都懷念那時候,。。。如果要付出這樣的代價,寧可發展的慢點。
安娜晴天 回複 悄悄話 我中學的語文老師,她先生在60年代是新疆的司令,她常常給我們講新疆,對那裏很有感情。那個年代。。。
一起抱抱阿貓和妖精一家。。嗬嗬,周末愉快!
哭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hairycat的評論:
是啊,那時雖然貧窮但人人之間都是真誠,現在社會發展了,不公平也多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想大概就象我們澳洲的土著人,但土著人再怎樣也沒鬧成這樣啊。
hairycat 回複 悄悄話 那年月雖然貧窮但和和美美,現如今,人們都怎麽啦?!鬱悶呀!

抱抱我的小妖精!耶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