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中文繁體字可考慮為中國大陸之中文印刷體文字

(2009-05-11 10:46:48) 下一個
中文繁體字可考慮為中國大陸之中文印刷體文字

2009/03/09 20:00:48?瀏覽2414丨回應6丨推薦11


??直到近年,中國大陸是否要恢複繁體字成為曆次政協會議的提案,當然也受到中國大陸內部的討論,對此其實中國大陸可以考慮將繁體字變成中文式印刷體,書寫體仍可以使簡化漢字。

??關於中文是否要恢複繁體字,官方和民間提出文字簡化是曆史趨勢做為回應,事實上這是兩碼子事,官方想要維持簡化漢字做為規範文字,卻沒有思考為什麽要恢複繁體字的呼聲此起彼落,主要的文化原因就是它和文化的連結性較大,而且繁體字比較接近傳統中國造字原則以及它本身的美感。在政治和曆史上,中國文字是傳播文化的重要載體,而且中國人長期的大一統觀念,統一文字也是重要的原因,如果中國文字每個地方都寫得不同,則中國如歐洲一般,當拉丁文不用時,歐洲的統一將變得不可能。在台灣一般人認為簡化漢字一來沒有美感,在書寫的辨識能力也很差,一個幹字可以是幹、乾、幹,這樣的辨認能力很差,不如繁體字的辨認能力,而且在閱讀上感覺少了什麽東西的感覺,甚至於部分反對簡化漢字的人士稱簡化漢字為"殘體字",雖然不能以此稱之簡化漢字,但是應該可以考慮如何再定位繁簡漢字的功能,不使之偏廢。

??從接觸中文的繁簡字體以來,不但會認也會書寫,更花一點時間研究彼此的來源與優劣,其實中文的繁簡字體各有其曆史與功能,其實應該為互補,所以其實可以考慮將繁體字定位為中文印刷體;簡體字成為中文書寫體,所有人都應該會認會用。

??所以會這麽主張,是著眼於曆史的角度來看。簡化漢字的出現,是當時中國大陸因為不識字的人較多,為了能在短時間內掃盲,不得不用簡化漢字做為普及漢語的工具,而且那時候為了要過渡到漢字拉丁化,簡化漢字做為當時的過渡工具也並非不能使用的方式。但是當中國大陸的文盲已少,漢字拉丁化也不可行之後,簡化漢字做為規範字的環境因素也在改變,所以應該與時俱進,將現行繁體字改為規範性漢字。現在的繁體中文字為楷書,是已存在於中國兩千年的官方規範文字,它的文化積澱與發展十分成熟,同時其結構較簡化漢字為佳,辨識度也比較好,做為大國的代表文字也不失體麵,再以現今兩岸的文化交流,大陸人士,特別是年輕一代也多能識繁寫簡,將繁體字變成中文的印刷體文字,在技術上並非不可行。

??另一方麵,簡化中文字除了部分簡化中文字外,許多的簡化字其實是古代楷書(今日繁體字)的草書化文字(例如東、車、風等字)再加以規範化而來,同時草書和楷書關係也存在印刷體與書寫體的關係,所以從這個文化曆史角度出發,將漢字繁體字定位為中文印刷體,在技術與現實上都可行。

??所以綜合以上所述,認為中國大陸可以考慮將中文繁體字先能夠在教育上做到人人可以識繁寫簡,並且在規範漢字使用上,可以容許繁體字的使用,最後將整個繁體字變成中文印刷體的文字,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向。

( 時事評論丨其他 )
http://blog.udn.com/longreach/272665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