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誠

知識 文化 藝術 健康
正文

用自己發現的細胞抗擊自己體內癌症的人

(2011-10-19 04:05:03) 下一個
      
        粼漓的東河由南向北切開紐約城區,喘喘流水一瀉數裏奔流到海不複還。東河西岸就是高樓巨廈此起彼伏的曼哈頓。中城曼哈頓緊鄰東河的約克大道和70街相交的一片區域是紐約醫學和生命科學有名的地段之一。也有人稱這裏是“金三角”。大約是因為在這裏街區上呈三角鼎立,坐落著三所知名的院校。長春藤盟校之一康乃爾大學的醫學院和它的附屬醫院-紐約醫院矗立在約克大道旁邊,街的斜對過是美國腫瘤醫院排名第一的斯隆-凱特琳紀念癌症中心,紐約醫院西麵座落的就是以分子生物學著稱的洛克菲勒大學。

       九十年代中期,在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做研究(Research Fellow) 時, 做的是移植免疫學和腫瘤免疫學領域的工作,一晃就是六年。記得這三所院校在學術方麵的聯係是十分緊密的。癌症中心的許多科主任和研究人員也兼任大學裏的教授。有些博士研究生也是由三個單位合招的,好像稱為三研究所博士係統(Tri-Institute PhD Program) 。那時幾乎每天從早到晚都有報告和講座,因此也常常過街去那兩所大學裏參加學術活動或是去看看同事和朋友。當時體驗過的那種學術氛圍,以後實在是再也沒有見到過了。

        洛克菲勒大學多偏重基礎科學研究,校內獲得諾貝爾獎的教授有不少。今年諾貝爾醫學獎又由這所大學的斯坦曼(Ralph M. Steinman) 博士與其他兩位學者分享了。不同凡響的是,迄今為止斯坦曼博士是以自己所發現的免疫細胞獲得的諾貝爾獎,又是唯一用自己所發現的免疫細胞去與自己身體內的癌細胞進行抗爭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斯坦曼博士對免疫係統的研究,始於20世紀70年代初。那時他加入洛克菲勒大學柯恩(Zanvil Cohn)的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當時柯恩的研究小組正在研究一種能吞蝕病原體被稱為巨噬細胞的免疫細胞。那時多數研究人員認為,巨噬細胞在特定病原體的存在下,能激活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進而產生針對病原體感染的免疫反應。1973年柯恩和斯坦曼發現了另一類型的免疫細胞,這種細胞的形態像樹枝一樣,故此命名為樹枝狀細胞(Dendritic Cell,DC細胞)。DC細胞是能夠有效的向T淋巴細胞傳遞病原體抗原的抗原提呈細胞。柯恩和斯坦曼證明DC細胞激活T細胞的作用比巨噬細胞要重要得多。起初,由於DC細胞是少量的不起眼的細胞,每個人都不願意接受和承認這種免疫細胞,有人形容說DC細胞和巨噬細胞就有點像有兩個教皇。此後斯坦曼繼續頑強研究收集數據,最終贏得了對DC細胞的爭議。

        在年輕的斯坦曼和柯恩共同發現了新型免疫細胞之後,斯坦曼花了多年時間的努力和奮鬥,去證明DC細胞對於機體抵禦病原體的重要性和進一步闡明如何用DC細胞與疾病做鬥爭。到了九十年代,斯坦曼成為洛克菲勒大學的Henry G. Kunkel榮譽教授和免疫學和免疫疾病中心主任。此間,斯坦曼博士把眼光轉向了用DC細胞作為一類疫苗去預防諸如:HIV病毒和結核病等的慢性感染,以及癌症的治療。在發現DC細胞三十四年之後,2007年3月斯坦曼博士被診斷為進展性胰腺癌。一切非常自然,斯坦曼把希望放到了他用畢生精力所研究的免疫細胞之上。他和他的同事們一到為自己設計了,以自己DC細胞為基礎的癌症疫苗的胰腺癌免疫治療方案。

        斯坦曼博士由於他發現了DC細胞的工作與其他兩位科學家分享了本年度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他從來沒有聽到這個消息。在與胰腺癌抗爭了4年半時間之後,2011年9月30日他悄然離開塵世,享年 68歲。在他去世後的第三天,2011年10月3日,諾貝爾基金委員會公布斯坦曼博士獲得了2011年諾貝爾醫學獎。
       

    斯坦曼博士的DC細胞和胰腺癌細胞戰鬥了4年半的時間,遺憾的是,最終還是沒能戰勝這些頑強的癌細胞。也許除了DC細胞和已經知道的免疫細胞之外,還有其他細胞和因子也是機體抗拒腫瘤的重要參與者,也許人體腫瘤免疫的真實全貌還尚未被人們所知,也許癌細胞也在千變萬化得以逃脫免疫細胞的追殺。這些疑問,也許需要10幾年,幾十年,以至無法預計的時光去探索,追尋。也許另一個諾貝爾獎,在曆史長河的某一刻,靜靜地等待著某個像斯坦曼博士一樣繼往開來的探索者的到來。(轉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