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加涵攝影雜記

建這麽一個地方記錄一下自己在攝影上走過的路。 未必真是天天記。任何時間,隨意的貼片,攝影路上的記錄,對攝影的想法。一切隨意。
正文

數碼調整修改的定位

(2009-05-02 23:50:24) 下一個
和朋友聊起打印,提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將6百萬像素的片子打印成24x36英寸當然要放大,這算不算造假?理論上說,算。放大就是通過軟件增加拍攝時沒有的像素,可不就是造假麽?這麽說,將135的底片放大也是造假了?又好似不是。

數碼時代軟件的強大功能帶來了許多困惑,也給攝影帶來許多的爭議。

不少人用軟件給片子改頭換麵,東拚西湊,將攝影變成了平麵藝術(photo vs photo art); 當然也有人對PS嗤之以鼻,仿佛隻有拍出的原片才是攝影,任何在軟件裏動過的片子都是造假。

那我們認真的攝影人,又應該如何來把握這個尺寸呢?估計又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但我自己將所有用PS/LR做的調整修改分成3類:

1. Adjustment
2. Enhancement
3. Manipulation

那又怎麽定義或區分這3類的調整修改呢?我認為:

1. Adjustment 應該是片子的調整。
數碼相機尤其是DSLR,因為針對的用戶是懂攝影的人士,片子基本上是未經處理的,甚至多少將直方圖加寬了以防止高光過曝或陰影丟細節。這樣DSLR出來的片子一定比實際真實的反差要平的多。還有DSLR senser前的防光暈濾鏡也造成了片子銳度下降。根據輸出片子的尺寸,適當的Sharpening也是必須的。另外白平衡的調整,適當曝光的調整等等,都是數碼片子必需的調整。

2. Enhancement 應該是優化或美化片子?
就像傳統暗房技術一樣,數碼技術中也有許多方法讓攝影人更好地用攝影語言來表現他希望表現的東西,而不僅僅停留在簡單的影像記錄。比如增加或減低反差/顆粒/暗角,局部增暗或增亮,透視調整,裁剪,調色調,等等。在許多攝影比賽中,相對於傳統暗房技術能夠做到的(the equivalent of traditional darkroom techniques)數碼調整是被接受的。這應該是個合理且公平的標準。

3. Manipulation 應該就是改變或操控片子
比如加/減畫麵上的東西,過度而失真的調整等等。

當然,數碼手段比傳統暗房強大的多,有時也真不太好定義。但是我覺得我們應該首先對自己有個定位,玩的是攝影還是以攝影為基礎的平麵藝術;是沙龍攝影還是新聞攝影;即使沙龍攝影裏,是自然組還是Pictorial組。知道自己在幹什麽了,就可以在上麵這3類數碼調整修改之間進退自如,找到合適自己的方法。

我可以接受1和2。Manipulation不是太對我胃口,所以在Creative組,我基本上沒有片子。

我不太有把握的是:這HDR到底算在那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