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泉

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漂漂亮亮,快快樂樂,開始新生活
正文

骨和關節健康

(2009-05-24 20:55:00) 下一個

常識-骨
1.骨是一種器官,由骨組織組成,有豐富血管,淋巴管和神經.
2.人體有206塊骨,構成143個關節.
3.骨重約占體重的1/5.
4.骨由骨質(骨密質和骨疏質),骨膜(內層和外層),和骨髓構成.
5.骨質的化學成份分有機質和無機質:
   ·有機質為骨的支架,由骨膠原纖維和粘多糖蛋白組成,賦於骨的彈性和韌性
   ·無機質由鹹性磷酸鈣為主的鈣鹽類,賦予骨的挺硬和堅實
   ·有機質與無機質比例–
     兒童期: 1:1,彈性大,硬度小,易變形.
     成人: 3:7,抗壓力強(15 km/mm 2 )
     老年:無機質占比例更高,易脆易折.

骨的發育 
骨發育過程漫長,約要20年,到20歲時基本停止。

骨的發育停止,骨代謝並不停止。骨代謝主要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

骨形成是指由成骨細胞分泌骨的有機成分(也稱有機基質或類骨質),然後在一定條件下無機鹽有秩序地沉積於有機質內的全過程。

骨吸收是指新骨形成的同時,一部分舊骨在破骨細胞分泌水解酶以及骨細胞性溶骨作用下不斷地被水解破壞的過程。

骨量變化時期
1.骨量增長期:從出生至2 0歲,隨年齡增長骨量持續增加。   其中7 ~ 8歲的男女兒童以及13 ~ 14歲的女少  年和15 ~ 16歲的男少年有兩個快速的骨量增長期。該期男性增長速度快於女性,年均增長率分別為2 .2 %和1.9% 。
2.骨量緩慢增長期:從2 0 ~ 30歲,骨量仍在緩慢增加,年增長率為0.5% ~ 1%
3.骨量峰值相對穩定期:從30 ~ 4 0歲,骨骼生長處於相對平衡狀態,骨密度也處於一生的峰值期,女性骨峰值低於男性,該期約維持5 ~ 10年。
4.骨量丟失前期:女性從4 0 ~ 4 9歲、男性從4 0 ~ 64歲,骨量呈輕微丟失;女性年丟失率為0 .4 % ~ 0 .6%,男性為0 .3 % ~ 0 .5% 。
5.骨量快速丟失期:主要見於絕經後女性,絕經後1 ~ 10年,骨量丟失速率明顯加快,年丟失率為1.5 ~ 2 .5,該期約維持5 ~ 10年;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丟失期。
6.骨量緩慢丟失期: 65歲以後,女性骨量丟失速率降低到絕經前水平,男性亦較以前出現一些。

峰值骨量
·峰值骨量是指正常生理條件下骨成熟期的最大骨量.
·無論是男性或女性一般在30 ~ 35歲左右達到一生中所獲得的最高骨量.以後隨著年齡增長,骨量逐漸下降.
·運動刺激可以增大峰值骨量並減慢隨年齡增長的骨質流失速度,這是預防骨質疏鬆性骨折發生的根本措施.

常識-關節
關節:             是骨與骨之間借纖維結締組織,軟骨或骨相連
關節麵:         關節軟骨– 2-7 mm厚度,承受負荷,吸收震蕩,分泌滑液(摩擦係數< 0.002),無神經,無血菅,由滑液和關節滑膜層的血管滲透獲得養份
關節滑液:     蛋清樣液體,鹹性,潤滑性強

下肢承擔的重量特別大,尤其膝關節更常需負擔數倍體重的重量。一般而言,上坡時膝關節承受4倍體重的壓力,而下坡則承受7倍體重的壓力。因此當年齡慢慢增加,膝關節表麵軟骨也慢慢的磨損.

膝關節可分成內外兩側及前側三個關節麵.正常的膝關節,內側關節麵承載壓力較外側大,約為65%比35%左右,關節麵的磨損自然內側較外側嚴重,這也是退化性膝關節炎常常呈現O型腿變形的原因.

一旦膝關節有退化現象,常常會引起關節腫脹疼痛,行走困難的症狀,而這常常會讓許多患者因活動不足而發胖,更加劇雙膝的壓力負擔而使退化性關節炎更加惡化.

骨質疏鬆症 是一種全身骨代謝障礙的疾病.
以骨組織顯微結構受損,骨礦物成分和骨基質等比例地不斷減少,骨質變薄,骨小梁數量減少為特征,致使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險度升高.

骨質疏鬆症-定義
正常(各個年齡):骨質或骨密度值比起同性年輕成年人之平均值在-1 SD以上.
骨質減少(Osteopenia):骨質或骨密度值比起同性年輕成年人之平均值在-1到- 2.5 SD之間.
骨質疏鬆症:骨質或骨密度值比起同性年輕成年人之平均值在等於或-2.5 SD以下.若並發骨折者即稱為嚴重骨質疏鬆症(Established osteoporosis).

骨質疏鬆症-分類
第一類 為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它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必然發生的一種生理性退行性病變。
      該型又分2型, Ι型為絕經後骨質疏鬆,見於絕經不久的婦女。 II型為老年性骨質疏鬆,多在65歲後發生。
第二類 為繼發性骨質疏鬆症,它是由其他疾病或藥物等一些因素所誘發的骨質疏鬆症。
第三類 為特發性骨質疏鬆症,多見於8 ~ 14歲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遺傳家庭史,女性多於男性。婦女妊娠及哺乳期所發生的骨質疏鬆也可列入特發性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性骨折好發部位
脊椎          700,000/年
髖關節      300,000/年女﹕男3:1
手腕          250,000/年
其他部位:肋骨,四肢等... 300,000/年

骨質疏鬆症的表現
骨量減少:應包括骨礦物質和其基質等比例的減少。
骨微結構退變:由於骨組織吸收和形成失衡等原因所致,表現為骨小梁結構破壞、變細和斷裂。
骨的脆性增高、骨力學強度下降、骨折危險性增加,對載荷承受力降低而易於發生微細骨折或完全骨折。可悄然發生腰椎壓迫性骨折,或在不大的外力下發生撓骨遠端、股骨近端和肢骨上端骨折。

臨床表現
疼痛: 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症狀,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 。
身長縮短、駝背: 多在疼痛後出現。
骨折: 這是退行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和最嚴重的並發症。

一般骨量丟失20%以上時即發生骨折。 BMD每減少1.0 SD,脊椎骨折發生率增加1.5 – 2倍.老年前期以橈骨遠端骨折(Colles骨折)多見,老年期以後腰椎和股骨上端骨折多見。脊椎壓縮性骨折約有20%-50%的病人無明顯症狀。

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後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肺上葉前區小葉型肺氣腫發生率可高達40% 。

骨質疏鬆症的治療
荷爾蒙補充療法:雌激素加上黃體素,可以預防與治療骨質疏鬆症。如果沒有子宮,則不需要黃體素。
阿倫酸鹽( alendronate ): 商品名Fosamax抑製破骨細胞的作用,同時具有預防與治療骨質疏鬆症的效果。 降鈣素(calcitonin) :借著皮下、肌肉注射或鼻孔吸收,對於停經五年以上的骨質疏鬆症婦女有效。副作用包括食欲減退,臉潮紅、起疹子、惡心與頭昏。不過,隻要停止藥物治療,骨質流失速度會開始加快,因此必須長期治療。
鈣劑和維生素D :聯合用藥效果較好。
骨肽製劑,是目前臨床新出現的用來治療風濕類風濕的藥品,對骨質疏鬆有特效

骨質疏鬆症的預防
一級預防:應從兒童、青少年做起,如注意合理膳食營養堅持體育鍛煉,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煙、不飲酒、少喝咖啡、濃茶及含碳酸飲料,少吃糖及食鹽,動物蛋白也不宜過多。盡可能保存體內鈣質,豐富鈣庫,將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預防生命後期骨質疏鬆症的最佳措施。
二級預防:人到中年,尤其婦女絕經後,骨丟失量加速進行。此時期應每年進行一次骨密度檢查,對快速骨量減少的人群,應及早采取防治對策。
三級預防:對退行性骨質疏鬆症患者應積極進行抑製骨吸收(雌激素、 CT 、 Ca ),促進骨形成(活性Vit D )加強防摔、防碰、防絆、防顛等措施。營養、補鈣、止痛、促進骨生長、遏製骨丟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體素質.

綜合預防
運動處方: 每天運動鍛煉半小時或更長時間,對骨質疏鬆症比較有意義的鍛煉方法是散步、打太極拳、做各種運動操,有條件的話可以進行遊泳鍛煉。
膳食營養: 鈣, 吃低鹽、清淡膳食,注意營養要豐富。

膳食營養
食物來源(300 mg鈣):
v一杯牛奶( 8 oz )
v 1-1/4碗菠菜
v 7條沙丁魚
v 6 oz低脂酸奶
v 1杯布丁
v 1 1/2 oz芝士
v 1碗綠葉蔬菜(例如芥蘭kale.芥蘭中的鈣比奶製品中的鈣更易被人體吸收.)
v其它:帶骨三文魚,西蘭花,豆腐,及一些強化鈣食品.


對骨骼有利的成分:
鈣(Calcium):  促進和維係骨骼、牙齒健康,幫助凝血、肌肉收縮和神經傳導,參與能量合成和維護免疫功能,預防癌症,用於治療高血壓和降低膽固醇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幫助減緩腿痙攣,治療和預防關節炎,有利保持皮膚健康;

鈣製劑: 按形態可分為固體劑型和液體劑型。
固體劑型包括片劑、膠囊劑(硬膠囊) 、散劑、丸劑、顆粒劑和咀嚼劑;
液體劑型包括口服液、混懸液(包括軟膠囊)和乳劑。
液體劑型釋放速度快,吸收效果較好;軟膠囊劑含鈣成分如碳酸鈣及其他組分混懸在橄欖油中,吸收效果比其他水溶液性液體製劑還好。
固體劑型,吸收順序大概如下:軟膠囊>顆粒劑、散劑>膠囊劑>片劑、丸劑。

建議量**
年齡需要量
新生兒– 6個月     210 mg
6個月– 1歲           270 mg
1–3歲                    500 mg
4–8歲                    800 mg
9–13歲                1300 mg
14–18歲              1300 mg
19–30歲              1000 mg
31–50歲              1000 mg
51–70歲              1200 mg
70歲以上            1200 mg
懷孕和哺乳期    1000 mg
資料夾源: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Calcium,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97
**若已有骨質疏鬆症,建議每日補充1,500mg.谘詢你的家庭醫生擬出最佳方案.

鎂(Magnesium) : 激活近100種酶,有助神經和肌肉功能,是糖代謝、細胞能量生成、蛋白質和核酸合成等重要生化過程所必需的,是細胞內鈣流量度調節因子及與鈣在生物能量生成中起協同作用
建議量: 420 mg
最佳 鈣﹕鎂比例: 2-3:1

錳(Manganese): 是細胞中數種酶的基本組成部分,並參與蛋白和能量代謝過程,對大腦正常功能尤為重要,有助維護骨正常結構和治療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 ,有利於血糖正常代謝和糖尿病治療
建議量: 2.3 mg

維生素C: 激活肝解毒係統,抗氧化以抑製高活性氧化因子、保護脂質和其他分子的破壞,阻止致癌物的形成,促進主要白血球的功能參與對細菌的分解,促膠原蛋白維護生成,是骨骼、牙齒、血管傷口愈合和鐵吸收的關鍵性因子.
建議量: 90 mg

維生素B2: 為糖、脂代謝的基本要素,也是脂肪酸降解和ATP合成的基本要素,作為氧化降解反應中電子傳遞的中介,是維生素B6 、葉酸、 B3功能的必需因素,參與紅血球形成、機體組織(特別是皮膚、眼睛)的維護.
建議量: 1.3 mg

維生素D: 促進鈣吸收,維係血鈣水平穩定,在胰島素和催乳素分泌、肌肉功能、免疫反應、壓力應答、黑色素合成、細胞分化等多方麵起重要作用,對腎功能和甲狀旁腺功能也至關重要
建議量: 0-18 yr: 400 IU

19–49 yr: 400 – 800 IU (15 mcg)
>= 50yr:  800 – 1,000 IU 

進一步的證據支持維生素D在免疫疾病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 劍橋大學: 維他命D可防骨質疏鬆
     - 兒童缺乏維他命D可能提高幼年型糖尿病風險
     - 維它命D可防癌,研究顯示,維生素D能降低罹患直腸結腸癌的風險
     - 嬰兒時期補充維生素D也許能預防精神分裂症
     - 維生素D能降低女性罹患多發性硬化症的發生

硼(Boron): 效用-促進骨鈣吸收,建議量暫末設立(需3 – 5 mg)

對關節有利的其他成分:
Glucosamin :幫助重建結締組織
Scutellaria : COX -2 inhibitor消炎,止痛
Boswellia : LOX (lipoxygenase)inhibitor,抗發炎,抗風濕作用
Oleanic Acid : COX-2 inhibitor消炎,止痛,幫助潰瘍合愈
Hop (蛇麻草) : COX -2 inhibitor也有抗焦慮作用,消炎,止痛,幫助潰瘍愈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