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手互搏

舍己從人,必勝之道。
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社會資金鏈已經斷裂 zt

(2011-11-25 14:52:42) 下一個

社會資金鏈已經斷裂


(2011-11-23 15:13:45)













小美注:0715老哥,故事會故事大王,俺曾經的也是現在的偶像。偶像歸偶像,好故事歸好故事,羅列、分析這麽多真不容易,我也特感動。但是如果都像故事會們說的這麽煩,做學問豈不是要煩死。本文實在精彩,你們好好看吧。我就說2句話:中國非市場利率國家。信貸額度與水量與水資源分配的關係,一切都圍繞著這個轉。(嘿嘿,這兩句話是對外說的)


另:考慮到明後年的悲哀——我在想,以後化緣是不是隻收大米OR美元。帽子我給我自己帶上吧——5鬥米教主OR美元黨


下麵內容是我將近一個月前在“2010年經濟分析”帖子裏發的更新。在過去的20多 天,雖然大量經濟單元的情況表明,整個經濟形勢已經非常明朗。 “病來如山倒”的經濟崩盤已經大麵積開始,隨之而來的將是社會崩解。但是,無數人還在心存僥幸,覺得國家會“救市”,所以樓市還有機會、經濟還會重新回到 增長軌道。而實際上,隻要睜開眼睛看看現實,並且具有初中數學計算能力的人,就能夠算出印鈔已經無法解決問題。而且,在2011年底前的30多天中,人們 將經曆更加凶猛的經濟變局。出來混,欠下的必須要還。
分界線下是我在10月27日更新的內容
------------------------------------------------------------------------
社會資金鏈斷裂的簡析:
2011年初的時候,我在關於“shibor利率”的帖子中,提到過中國社會的資金鏈即將斷裂的問題。從4、5月份開始,民間拆借利率開始飆升,用以 解決已經開始的資金鏈斷裂。經過半年多的時間,雖然中國用盡了各種手段,但是中國的資金鏈斷裂已經不可阻擋。資金鏈斷裂從體製外蔓延到體製內,集中表現為 高利貸盛行。在市場經濟中,價格是市場的晴雨表、指揮棒。而資金作為經濟的血液,其價格又集中反映經濟狀況,而利率就是資金的價格。從年初開始,各地高利 貸迅速蔓延不僅反映出中國經濟狀況,更為未來提供指向標。

2011年第三季度,全國資金鏈斷裂的狀況終於掩蓋不住。根據《上海證券報》2011年8月30日新聞:“上半年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與銷售空前火 爆,根據各家銀行目前披露的半年報,僅工、農、中、建四大銀行上半年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就突破了9萬億元。”。 2010年,我在“2010年經濟分析”的帖子裏粗淺地測算過,2010年M2需要增加15-20萬億,2011年需要增加25-30萬億,才能夠保障中 國的資金鏈不斷裂。也就是說,中國必須持續印鈔,才能維持體製對金錢急劇擴張的胃口。當然,從公布的M2數字來說,實際增加的數字遠遠沒有達到這個數字。 所以,在2010年底和2011年1月底,連續就出現shibor利率急劇飆升的情況。當然,由於通脹已經嚴重加劇,所以國家不敢大量印鈔。印鈔的路堵死 後,國家不能坐以待斃,就要想其它方法。需要說明的是,所謂社會資金鏈斷裂指的是政府和企業資金鏈的斷裂,而民眾的資金(主要體現在存款上)總量還是很充 裕。當然,民眾資金鏈斷裂就不叫資金鏈斷裂,叫人們“吃不上飯”了,就不是資金的問題了。這時候,國家就想到了民眾,國家有困難的時候,總要想起民眾。中 國擁有世界上最溫順的民眾、看似精明實則愚蠢的民眾,而且民眾還有巨款存在銀行中。所以,大量理財產品迅速出台,吸引中國民眾來購買。僅僅四大行利用理財 產品從民眾手裏騙到的錢,在 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體製的資金需要。其它銀行同樣也在從民眾手裏吸錢,而且還有其它方式吸錢。所以,上半年國家雖然印鈔不太多,但是基本上維持了下來。到了 下半年,由於民眾手中的資金迅速減少,而且更重要的是高利貸的全麵普及,理財產品基本上做到了盡頭。大規模資金進入高利貸後,理財產品的吸引力自然就沒有 了,體製的財源在很大程度上斷掉。於是,國家通過貨幣政策,榨幹體製外資金保體製的方法基本上失效。而隨著高利貸蔓延,體製外和體製內的單位資金鏈斷都開 始斷裂,而且是快速斷裂。

自從朱開始實施一係列政策,中國的資金問題就分為三個明顯的層級:1、中央體製:中央的資金總是多得沒處花,而且掌握著印鈔機,所以就大搞麵子和 享受工程。不論中央zf在長安街上弄得各種標誌性建築,還是央企的大樓、各種基建、1200萬的水晶吊燈,都是錢沒處花的表現。 2、地方體製:地方體製的資金時好時壞,和地方經濟狀況與銀行貸款鬆緊有關。經常處於“饑一頓、飽一頓”的狀態。饑餓的時候,地方zf就連工資都發不出 來;飽了的時候,就大搞地方建設,比如說大規模城市廣場、景觀道路、城市新區等等。所以,當上海在2004、2005年房價開始低迷的時候,上海領導拍著 胸脯對外資說,隻要外資投資房地產,保證他們賺錢。就是希望外資進入,給地方財政帶來財源,度過樓市相對“低迷”的時期。等樓市好起來之後,大家再一起 “發財”。而上海房地產“大發展”是在2005年之後,大量的外貿盈餘加上銀行房貸形成的雙重貨幣增發,開始刺激其價格飆升,也讓上海市、區政府變得非常 有錢,蓋起來雄偉的大樓。 3、私營企業:依靠體製的私營企業,與其依靠的體製息息相關。而麵對社會的私營企業,一直處於被歧視的狀態,銀行對其放貸的門檻很高、利率也高。所以,大 多數私營企業主要依靠自身和相互拆借實現生存和發展,因此資金狀況一直很緊張。不過,中國加入WTO之後,大量出口型私營企業賺到了大量外匯,很大程度上 緩解了資金壓力。 2008年“次貸危機”之後,中國開始財政和銀行“大放水”,所以三個層麵都出現了“爆發型”的資金膨脹。除了鐵道部的高鐵投資計劃超過20000萬億 (後來的規劃可能超過40000億)之外,其它央企也進行大規模的產能擴張建設。而在房地產價格翻番、汽車業銷量翻倍的帶動下,鋼鐵、水泥、有色等等企業 生產火爆,進而帶動了上遊的礦產資源采掘,給地方政府帶來豐厚的收入。地方政府則也在大規模進行市政建設、地鐵建設、城市拆遷改造等等,反過來又刺激了這 些行業的景氣度。同樣,銀行也對很多私營企業大規模放貸,支持私營企業進行大規模擴張。中國的貨幣總量M2從2008年底的47.5萬億,增加到2010 年底的72萬億,兩年增加24.5萬億,增幅超過50%。但是,這一切資金推動的行為從2010年第二季度開始減緩,到了2011年幾乎停滯。 2010年9月底,M2總量達到78.7萬億,僅比2010年底增加6.7萬億元。在這樣資金增幅嚴重萎縮的情況下,本來需要大量後續資金的各種建設項 目,一下子成了“無源之水”。

由於社會資金缺口巨大,所以資金鏈斷裂難以解決。資金鏈斷裂是全國性、普遍性的,可以分為三個層級:中央、地方和私企。在分稅製後,中央掌控了主 要的財源,而且負擔很小,再加上中國的稅費收入一直在高速增長,所以中央有大把錢可花。而且,中央擁有央行,隨時就可以印鈔給自己錢花。在這樣的情況下, 人們似乎覺得中央不可能缺錢。但是,這樣的印象並不完全正確,因為錢再多也經不住糟蹋。其中,一個主要的方麵就是鐵路,鐵道部已經深陷債務泥潭。鐵道部的 負債已經超過20000億元,其中相當的部分是高鐵負債,而且債務負擔還在迅速增加。鐵道部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普通鐵路和動車的買票收入,而刨去這些鐵路的 運營成本之外,剩下的錢估計連利息都償付不起,更不要說歸還本金了。隨著越來越多的高鐵形成運營能力,高鐵的售票收入都無法彌補運營和維修費用,更不要說 折舊費了。 2011年10月,“從東北到西南,從西北到東南,大部分鐵路項目都停了。”中國中鐵隧道集團副總工程師王夢恕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微博)》記者。據他了 解,全國範圍內停工的鐵路項目裏程在1萬公裏以上,其中隧道裏程約占5400公裏。這意味著,中國鐵路還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可能沒人知道還需要多少,即 使知道也不會告訴一般民眾。另外,鐵道部拖欠眾多供應商的款項,涉及金額巨大。9月下旬,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目前鐵道部欠中 鐵、中鐵建600多億元。另據中國南車半年報顯示,公司今年(2011年)上半年的應收賬款大幅增加,高達266.26億元,比去年底增加了 138.17%,同期增加了60.8%。南車內部人士稱:“絕大部分是鐵道部的欠款。鐵道部由於自身問題,原先應該付給我們的賬款,遲遲沒有到位。”而這 還隻是中鐵、中鐵建、南車這些少數大型供應商的欠款。鐵道部全國有大量的供應商,欠款數額必然是一個巨大的數字。更大的問題在於,鐵道部的欠款已經導致很 多建築單位數月未給員工發工資。王夢恕表示,在全國範圍內,鐵路建設能帶動600萬農民工就業,以一家三口計算,影響的就是1800萬人口的生活。這還隻 是建設單位,沒有計算鐵路係統本身、鐵路設備供應商所影響的人數。也就是說,鐵道部的債務問題已經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巨大的社會問題。到2011年10月 中旬,鐵道部準備繼續在市場上發行債券,有傳聞說國家很快要給鐵道部 2000億元,讓鐵道部的部分項目在月底重新轉起來。但是,快到10月底的時候,這樣配合發債的傳聞似乎在迅速煙消雲散。也就是說,中央或者決定放棄鐵道 部,或者進行評估後,覺得鐵道部無法救助。那麽,鐵道部麵對的20000多億的貸款、持續積累的利息和還款壓力、和其它越來越多的“隱性”債務,錢從哪裏 來?

地方資金鏈斷裂的情況可能更加普遍。中國經濟矛盾的一個重要方麵,就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尤其是分稅製之後,地方稅收顯著減少,而負擔嚴重增加, 讓地方陷入嚴重困境。後來,隨著中國加入WTO,房地產逐漸發展起來,等於救了地方政府。房地產就是地方政府的命脈,地方政府基本上靠賣地和征收房地產相 關稅費維持自己的運轉。 2009年之後,各地也開展大規模“刺激計劃”,包括建設地鐵等各種標誌性工程。到了2010年,各地房地產交易開始轉淡,造成嚴重的財政壓力。所以,各 地開始通過城投等公司,構建地方債務平台,為地方費用提供“輸血”平台。但是到後來,地方債務平台由於債務積累速度太快,據說總數已經超過10萬億,所以 被中央嚴格限製。當然,一些人對於這個數字比較懷疑,認為這個數字太少了。幸虧,到了2010年上半年,理財產品銷售開始火起來。這些理財產品賣出後,資 金的主要方向是房地產和地方政府項目,救了地方政府。而巨額的資金從民眾的口袋裏,到了開發商和地方政府的口袋裏。而開發商買地收入、建房費用又以比例的 形式,進一步進入地方懲罰的口袋。這又讓地方政府大大地舒了一口氣,還可以繼續大量花錢。於是,房地產開發商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讓房地產、地鐵和市政道 路等工程點都加班加點。當各地眾多的高樓都在同時建設的時候,各地都呈現出大幹快上的景象。不過,從2011年9月份開始,各個建築工地停工的情況越來越 多。進入2011年10月,大量房地產項目似乎就在突然之間變得靜悄悄,給人感覺確實沒錢施工了。而一些城市的地鐵工程也開始慢下來,或者停下來。與工程 項目停下來相對應的是越來越明顯的經濟形勢。根據中國新聞網6月16日消息:“截至5月底,大量上市房企僅完成了不到全年業績目標的30%,很慘;而截至 6月15日記者發稿,不少地方政府近半年的賣地收入僅僅去年全年總量的約20%,更慘。” 本來,各地還希望在下半年,借助所謂的“金九銀十”能夠獲得一些銷量。沒想到,進入9月份之後,局勢更加惡化:一方麵銷售慘淡,積壓的待售房屋越來越多; 另一方麵,市場形成的新供應在急劇增加。更嚴重的是,房屋銷售已經不是價格問題,而是沒人買的問題。北京通州一個新樓盤,在2010年開盤時還報價將近 rmb25000/平米,到了2011年三季度降到13000多,但是並沒有人因為降價而購買。而這樣的局麵,一方麵意味著房地產企業資金鏈問題無法解 決,並且讓房地產商的心理開始崩潰;另一方麵讓地方財政靠房地產恢複銷售而增加財政收入的希望破滅。那麽,房地產欠理財產品的錢、地方政府錢理財產品的 錢、地方債務平台在2011年之前已經欠下的錢,這些錢下一步能不能換、怎麽還,都是致命的問題。另外,隨著房地產越來越慘淡,地方政府的支出更加嚴重大 於收入,那麽每天發生的新增資金缺口怎麽補?這更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同時,其它私營企業的資金鏈斷裂也在持續曝光中。當房地產不景氣持續一段時間之後,汽車作為房地產的附庸行業,也必然麵臨銷量大幅下降的情況。進 入2011年第三季度後,汽車銷售的困境也越來越明顯。雖然汽車銷售下降的幅度不如房地產明顯,但是中國品牌汽車銷量下滑幅度非常大。比亞迪進行大幅裁 員,就說明汽車銷量的嚴重下滑。而外資品牌則繼續加大生產,然後把生產出來的汽車強壓到經銷商的手中,讓自己的銷售業績更好看,同時提前兌現自己手中的利 潤。這樣的結果正在導致越來越多經銷商被迫降價銷售,而且資金占用越來越大,隨時可能斷裂。而經銷商是眾多私營企業陷入困境的一個部分,更多的私營企業已 經開始關門“跑路”了。 2005年之後,隨著出口業務利潤越來越薄,房地產價格越來越高,大量私營企業逐漸將資金轉到房地產上。自從2009年之後,很多私營企業在國家的鼓勵 下,擴大生產規模、進行多元化發展。這些企業本來主要依靠自己的資金做大,但是由於“信心比黃金更重要”,而且銀行提供大量的貸款“黃金”,刺激企業主開 始大筆投入。但是到了2011年,由於業務狀況每況愈下,而且需要還本付息的資金負擔過大,導致這些企業無法歸還欠款。另外,大多數私企看到實業不賺錢, 於是大量從實業中抽出錢來,並且大筆借錢去炒房地產、炒黃金、炒石頭等等。隨著通脹加劇,導致央行被迫收緊銀根,可供貸款的錢越來越少,銀行收回的資金越 來越多。這些擴大規模或者拿錢去炒作的私企,麵臨資金來源枯竭的問題。 麵對生存困境,這些私企開始大量拆入高利貸。他們希望經濟形勢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好起來,那他們也能夠歸還高利貸。但是,令他們沒想到的是,資金情況越來 越緊張,而且高利貸的利率在持續飆升。而這些私企隻能“飲鴆止渴”,以更高的利率借更多的錢,彌補越來越大的資金窟窿。到了2011年3季度,私營老板開 始成批地“跑路”,給債權人和被欠薪的員工留下舊廠房和破爛的設備。溫州作為私營老板“跑路”的一個著名的地方,受到了中央的重視。當中央領導到當地考察 的時候,曾經做出批示,要求銀行給予支持,穩定當地的狀況。但實際上,給予支持也隻是一句空話。因為,當銀行無法滿足國家和地方的資金需求之前,不可能優 先照顧私企的。 所以,越來越多的私企在資金短缺和高利貸的壓力下倒閉。


高利貸的盛行反映出,社會資金鏈斷裂基本無法解決。如果匯總三方麵的資金需求,就 可以看出一個相對完整的社會資金狀況。雖然鐵道部左遮右蓋,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巨大的資金鏈缺口到最後重要暴露。即使不考慮貸款和利息償還,鐵道部現有的 欠債和停工萬裏的攤子,怎麽都得上萬億的資金來重新啟動。而啟動後,還需要多少錢將所有項目完工,一般人不知道,所以必然是個更加巨大的數字。除了鐵路之 外,電力係統也是一塊“黑洞”。發電企業也在大規模“跑馬圈地”,不論煤電還是核電,都在耗巨資建設當中。而根據原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總經理翟若愚稱,五大 發電集團2010年合計虧損137.19億元,過去三年合計虧損超過600億元。也就是說,連最不缺錢的央企都開始需要大筆的資金投入,說明資金缺口必然 超出人們最大膽的想像。而在地方上,大量的房地產項目發生積壓,或者停工等錢繼續,或者建好也賣不出去。2011年9月14日,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數據 顯示,北京年內新增的商品房住宅庫存積壓麵積達到了300萬平方米,庫存麵積市值達到717億元。根據新浪財經2011年10月25日消息,北京住宅總庫 存創下2009年6以來新高,達到117673套。根據房地產相關中介機構數據,北京8月份一手房價超過2萬元/平米。如果按照一套房平均100平米,每 平米2萬元的話,那麽消化11萬套住房就需要2200億元。另據亞豪機構統計,截至2011年9月4日,北京商業地產存量麵積959萬平方米,沉澱的資金 金額高達2296億元。也就是說,僅僅消化北京的一手商品房住宅和商業地產,就需要將近5000億元的資金。而根據《每日經濟新聞》9月16日的預估,到 10月份,上海的商品房庫存估計超過1000萬平方米,跟北京的情況類似。同樣道理,如果把全國範圍內的商品住宅、商業地產和小產權房的庫存都計算進來, 如果要全部賣掉,可能要超過10萬億的資金。當然,房地產商已經大量購買了土地,如果資金可以持續,還準備源源不斷地蓋房子,直到把房子蓋滿全中國。所 以,即使有10萬億的資金買了這些房子,在一年內將出現15萬億、甚至20萬億的期房和現房可供銷售。到了私營企業,從8、9月份開始,越來越多的企業老 板選擇了“跑路”,於是整個社會資金鏈斷裂的情況才開始受人關注。老板“跑路”的背後,是巨大的銀行貸款壓力和高利貸的壓力。而爆出來的資金斷裂的私營企 業,不少在上億、甚至達到十億元的規模。而據說珠三角、長三角這些私營企業集中的地區,已經出現倒閉潮,當然官方一直在“辟謠”。而高利貸和私企老板開始 “紛紛跑路”,說明資金鏈已經隨時斷掉。而這些“跑路”的老板也在大量向境外轉移財產,保障自己在國外的生存條件。那麽,這三方麵的資金鏈斷裂匯集起來, 就是中國社會資金鏈斷裂麵臨的局麵。要防止資金鏈斷裂,就迅速需要國家大量向社會進行“印鈔放水”。而從粗略估計的角度總結,解決這三方麵的資金鏈斷裂的 問題,在短期內(3-6個月)大概需要印鈔超過10萬億,甚至可能需要15-20萬億。

當然,考慮到外貿和外資因素,印鈔10萬億可能還不夠。中國經濟很大程度上依靠出口來支撐,私營出口企業銷售低價產品到國外,換來大量以外匯計價 的銷售額。然後,拿到外管局換成人民幣,結果外管局手裏多了外匯,私營企業手裏多了人民幣,也就是社會上多了人民幣。從2000年開始,隨著中國出口的迅 猛增加,中國人民幣M2擴張中一部分由出口結匯所支撐。根據《上海證券報》10月21日消息“四問外貿:出口“寒冬”是否來臨?”中說到:“為期5天的秋 季廣交會一期10月19日落幕,此次參會的歐美客戶和企業訂單銳減,近90%的中短訂單更是讓企業憂心忡忡……本屆廣交會首日入場僅9.5萬人次,較去年 的約12萬人次銳減21%,成為近年來最低的開幕日人次紀錄……截至10月18日的數據顯示,廣交會累計報到人數105421人,其中亞洲59280人, 占約六成,歐洲17637人,在美洲的15485人中,來自美國的僅4078人。作為采購大戶的歐美采購商的流失,讓不少企業更加悲觀。”這個消息反映 出,中國的出口正在持續大幅減少。也就是說,經曆2008-2009年倒閉潮、2011年上半年的倒閉潮之後,大量出口企業將繼續從2011年4季度開始 經曆新的倒閉潮。隨著越來越多的出口企業關門倒閉,中國的外匯收入越來越少,對應的國內人民幣供應也越來越少。另外,這些企業還有較多的對外負債,倒閉後 這些負債歸零,也會進一步讓銀行和供應商“失血”。如果倒閉的企業還欠薪,那麽當地政府還得掏腰包給這些工人發工資。比外貿影響更大的,是大規模進入中國 的外資。外資進入中國,已經在中國賺的錢,如果全部離開中國的話,能夠立刻將中國3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換光。從理論上,外資離開的時候,把人民幣給了外 管局。外管局同時注銷人民幣和美元外儲,而外資將外匯帶離中國。也就是說,外資離開的時候,社會中的人民幣M2也會相應減少。而從2011年第三季度開 始,離開中國的資金越來越多,中國的銀行開始大量“失血”。 2011年9月1-14日,工行、農行、中行、建行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存款比8月末減少了大約4200億元。同時,在香港的人民幣存款額創新高,美元對人 民幣的匯率也大幅上升。四大行的存款不僅被其它經濟單位分割,而且一部分留出境外。香港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試點地區,成為避開大陸的嚴格外匯管製,將 人民幣變現為美元“走出去”的管道。一旦美元重回升勢,大量資本可能要開始離開中國。一旦資本撤離中國,中國的資金缺口還要進一步擴大。

在巨大的資金缺口壓力下,高利貸已經蔓延到各地,把各個經濟部門的缺錢狀態基本上拉平。在傳統的經濟環境下,國家印鈔給銀行、同時民眾將錢存入銀 行,然後銀行按照國家政策將錢貸給央企、地方等“體製內”係統。體製內單位靠著銀行“輸血”,大都能夠過得非常滋潤。但是,從3、4月份開始,民間貸款利 率開始飆升,隨後普遍達到月息4-5%(年息50-60%)左右,有的高利貸達到年息100%,甚至150%以上。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量民眾將錢投入高利 貸。由於高利貸以“熟人”間集資借貸的方式進行,所以很容易變成“全民高利貸”的情況。當一個地方開始出現高利貸之後,很快就會蔓延到整個地區。當地民眾 紛紛將自己銀行中的錢取出,交給高利貸中間人,以賺取較高的利潤。隨著高利貸的迅速蔓延,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受到很大的阻礙。因為,理財產品的利率普遍在 年息7-8%以內,而高利貸的收益則超過30%。在這樣的情況下,“傻子”都能看出來高利貸比理財更賺錢,所以“傻子”都知道應該把錢交給高利貸,而不是 理財賬戶。通過這樣的方式,銀行的存款被大規模搬家,而且不確定性越來越大。在這樣的背景下,銀行越來越缺錢,存貸比壓力急劇增大。所以,銀行也在拚命拉 存款,同時想方設法收回貸款。在這樣的背景下,給銀行下達政策性貸款,銀行也難以支持。另外,政策性貸款的利率隻有個位數,本金也收不回來,銀行內部的人 也沒什麽好處;而往外借高利貸,雖然本金也收不回來,但是可以在前期多得一些回扣和利息分成。從這個角度來說,銀行既沒有錢、也沒用動力支持政策性貸款。 所以的,溫到溫州調研資金鏈斷裂、老板跑路,並且做出指示,要進行政策性貸款扶持,讓很多人似乎看到了希望。但是,溫走了之後,貸款扶持也落空了。因為, 不是銀行不想給,而是根本沒用能力給。因為國家就不給銀行錢,銀行的錢已經極為緊張了,也就沒有能力給企業。結果,溫州企業該關門的還關門,不過由於監控 係統加強,想跑路的老板更難跑路了,僅此而已。所以,在各方麵資金鏈已經斷裂的情況下,中央、地方和私營大致處於同樣的狀況。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挽救體 製單位的唯一一個方法就是“印鈔放水”,然後分攤到各個經濟環節。

還需要明確的是,社會資金鏈的斷裂已經蔓延到整個社會的微觀層麵。在2011年初的時候,社會資金鏈問題還主要是體製內和體製外的矛盾,體製內依 靠優勢地位掠奪體製外的生存空間。但是半年之後,隨著高利貸的快速蔓延,資金鏈斷裂已經不僅僅是體製內外的問題,而是形成遍及全國、深入到每個環節、蔓延 到大部分的經濟細胞。體製內的鐵道部,麵臨遍及全國的鐵路停工的問題;地方則從上半年的賣地難,到房地產項目大量停工,再到供應商手裏的各種建築材料和家 居用品也都砸到了手裏;而私營老板大量“跑路”、出口量銳減、也是私營經濟走到盡頭的標誌。打個比方,中國資金鏈斷裂是“冰崩”到“雪崩”的過程。如果 說,在2011年上半年,中國社會資金鏈是“冰崩”,整個社會資金斷裂成幾大塊,體製內依靠掠奪體製外而生存;到了下半年,就開始了“雪崩”,整個經濟資 金鏈開始“碎片化”瓦解。不僅僅是宏觀層麵體製內和體製外之間的聯係斷裂,而且是微觀層麵的小單位都資金鏈出現斷裂,整個社會的信用係統已經開始碎片化瓦 解。由於每個經濟單位都缺錢,所以都希望從其它單位借到錢,比如說大幅延長還賬期、製定更加苛刻的付款條件。同時,人們越來越擔心自己的錢借給其它單位 後,其它單位突然關門倒閉,導致自己“血本無歸”。也就是,單位和單位相互之間的信任在很大程度上喪失,越來越多的單位寧願不做生意也要保證自己的安全。 也就是說,現金交易的需求越來越高,而信用交易比例越來越少。而隨著資金鏈斷裂的程度深化,人們對於現金交易的傾向急劇加強。這就意味著,在資金越來越少 的時候,正常經濟運轉需要的資金反而更多。所以,越到“雪崩”的後期,各個單位對於資金的需求反而急劇增加。打個比方,在信用經濟下,一個產品分為零件生 產、產品組裝、銷售三個環節。產品總成本為200元,其中材料成本100元,由零件生產者承擔,而人工成本100元,分擔到三個環節。那麽,產品組裝環節 在采購零件的時候,給零件生產商33元現金,並欠100元零件生產一個月的賬期;然後,銷售給產品組裝環節66元現金,並欠100元組裝生產商一個月的賬 期;等一個月後,銷售商賣掉產品後,還給生產商100塊錢,組裝生產商再把錢還給零件生產商。在這個過程中,三方總共需要的資金量是200元,其中零件生 產商承擔133元,組裝商33元,銷售商34元。但是,如果各方失去相互信任之後,那麽零件生產商商要求組裝生產商全額付款,組織商要求銷售商全額付款, 那麽為了同一批貨,零件生產商需要準備133元資金、組裝生產商需要準備166元資金、銷售商需要準備200元資金,最後加總為400元資金,是信用生產 流通的2倍。所以,隨著資金鏈斷裂到了微觀層麵,社會對於資金的需求反而畸形增多。


在這樣的背景下,似乎隻有大規模“放水”才能解決問題。從資金的角度來說,中國經濟 的“三駕馬車”是政府印鈔機(央行)、各商業銀行貸款、還有外貿與外資。 2008年底,國家出台4萬億的財政政策進行“救市”,並且配套10萬億的銀行貸款。隨後,各地爭相出台更大規模的刺激計劃,進行各省的“救市”。同時, 大量國際遊資也源源不斷進入中國,購買股票和房地產。結果,中國經濟增長從2009年中開始狂飆,到2009年底房價上漲將近1倍。而地方的經濟刺激計劃 之所以能夠實現,就在於銀行當時的資金狀況比較寬鬆。如果銀行資金不配合地方政府的行為,即使國家發鈔14萬億,2009年也不會“高燒”到如此程度。到 2011年,銀行的貸款潛力基本上被榨幹,再也無法支持政策性貸款。同時,外貿出口也在迅速減少,而且加速倒閉。而外資進入也基本上停滯,而且隨時可能會 撤退。也就是說,“三駕馬車”隻剩下了國家印鈔機這一個“輪子”。而如果國家進行印鈔放水,外貿和外資這個“輪子”也啟動不了,甚至可能還會繼續對社會資 金進行“抽血”。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如果要“放水”救助社會資金鏈,就必須全額來進行救助。比如說,估算社會資金需要10萬億才能讓社會資金鏈不至於斷 裂,那麽就不能少於10萬億。比如說,國家隻想通過“定向放水”2-3萬億來解救中央級別的體製機構,比如說解救鐵道部,那對於社會資金鏈也沒有用。因 為,如果不救房地產(地方體製)和私營企業,銀行就都要麵臨關門倒閉的問題,也就是另外一個“輪子”也要廢掉。而中國隻靠國家印鈔這個“獨輪車”,解決不 了問題。所以,國家要想維持資金鏈,還必須把銀行這個“輪子”用起來。通過對銀行係統進行全麵注資,解救房地產和私營企業。也就是說,如果國家決定挽救社 會資金鏈,不僅要考慮到央企,而且要照顧到整個國家的銀行係統。所以,“注水”就要有“孤注一擲”的態度:一方麵,國家要大規模進行印鈔“放水”力度,另 一方麵要大幅度降低銀行準備金,等於對銀行進行注資,讓銀行的資金變得充裕。而且,對銀行注資的力度也必須非常大,來彌補外貿和外資的損失。隻有通過“雙 管齊下”的手段,才能夠解決社會資金鏈問題。否則,鐵道部要破產、房地產(地方政府)要破產、私企要破產,僅僅支持任何一個部分都解決不了問題。

當然,“大放水”麵臨著“兩頭要命”的問題。在2010年,中國經濟問題可以說是“兩難”,同時麵臨各地方需要錢,而且通脹嚴重加劇的問題。我在 2011年初說到,如果說以前是過“獨木橋”式的“兩難”,那麽到2011年就開始要“走鋼絲”。而國家采取了最為高明的手段,就是“拖”。同時,讓社會 自己進行資源配置,比如說理財產品和高利貸的興起。大量手裏有錢的民眾在通脹的壓力下,自動鑽到騙子們設計的理財和高利貸的套子裏,極大地幫助國家減輕了 負擔,讓國家能夠多活了半年。不過,到了2011年4季度,問題已經拖到了再也拖不下去的程度。因為,整個社會資金鏈已經斷掉,大量鐵公基和房地產已經停 工,大量工人已經有一段時間拿不到薪水。如果再往下拖,鐵公基、房地產和私營企業都要全麵倒閉。這樣的結果是,數億在建築工地、工廠的人們就要開始找老板 或者當地政府要錢,然後大規模返鄉。 2008年,國家推出經濟刺激政策,一方麵是希望能夠刺激經濟,保證自己的收入,另一方麵,可能更重要的是,當數億“農民工”開始大規模返鄉的時候,這些 人到哪裏去,會造成什麽樣的社會結果,在位子上的人們都坐不住了。而到了2011年四季度,同樣的問題出現了,而且比2008年來的更猛烈些。這些人一開 始返鄉,不再給體製創造收入,那麽沿海地區經濟要全麵倒閉,同時給內地社會帶來巨大的變化,也就是所謂的“不穩定因素”。而國家在2011年一直進行的 “定向放水”,也就是小範圍“放水”的動作,根本解決不了整個社會資金鏈斷裂的問題。所以,隻有“大放水”才能夠遏製住目前的趨勢,而且“放水”規模必須 比2008年的還要大得多。因為,2011年4季度的貨幣總量M2已經比2008年底增加了70%。當然,“大放水”隻有一個問題,就是生活必需品物價上 漲。到2011年三季度,部位稍微好點的豬肉,價格已經達到每斤20元人民幣左右。而且,物價已經到了非常脆弱的狀態,價格可以隨時上漲。那麽,如果國家 開始“大放水”,豬肉價格可以很快達到每斤100元人民幣。而且,豬肉價格上漲會帶動糧食價格相應上漲。本來,秋收之後,稻穀價格已經開始大幅上升,而且 農民還“惜售”。 “惜售”的意思是,農民不是手裏糧食多的不得了,但是賭糧價要上漲。而是因為農民的糧食不很多,所以賣不賣都無所謂,但是被冠之以“惜售”的名詞。所以, 隻要豬肉價格上漲,糧價就控製不住。中國經濟模式是建立在低糧價的基礎上,不論體製的鐵公基和房地產,還是私營的“血汗工廠”,都依靠低糧價。一旦糧價開 始大幅上漲,農民工要求工資翻倍甚至更多,那麽建築工地和血汗工廠同樣停工,“中國奇跡”就全完了。所以,如果不放水是等死,放水是找死,已經沒有任何退 路了。

從政策的角度來說,中國的“放水”行為似乎成為必然。 2011年,中國的主要政策就是“拖”,而且似乎起到了很明顯的效果。但是,明眼人很清楚,一直拖著也不是回事。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資金鏈已經從“冰 崩”變成了“雪崩”。如果不進行“放水”,中國經濟在2011年第四季度就要見到大量企業破產倒閉的狀況。比如說,鐵道部已經債台高築,不要說欠銀行的本 息,就連對設備和建築供應商的欠款已經很長時間拖欠。在其它國家,按照鐵道部欠款形式和規模,都可以認為鐵道部已經破產。而隻有中國“特色”下,鐵道部還 是AAA級信用。當然,鐵道部怎麽都可以,還可以選擇繼續欠錢,而且欠更多的錢。但是,被欠錢的單位就要出問題了,因為這些單位都是貸款施工,而且沒有鐵 道部這樣的背景。到時候,被欠錢的銀行、供應商、工人不會找鐵道部要錢,而是問這些被欠錢的單位要錢。這些單位如果給不了錢,那參與鐵路建設的數百萬人、 為鐵路設備而生產的上百萬人,就要做出所謂的“過激”行為。同樣道理,大量房地產商利用建築商“墊資”和銷售“理財產品”進行建設,但是建起來的高樓一直 賣不掉。一旦建築商要求還錢,或者理財賬戶到期,那麽房地產直接倒掉。而且,倒掉的不僅僅是房地產上,還有給房地產商和建築商貸款的銀行,還會有買了理財 產品而傻眼的民眾。而且,不論國家是否“放水”,私營企業都要死掉一大批,“放水”的結果隻是多還是少的問題。不過,私營企業倒閉的少一些,總比幾乎所有 私營企業倒閉要好。更重要的是,各地高利貸在蔓延超過 3個月之後,開始大規模崩盤的過程。因為,當高利貸的利率超過100%,能夠維持的時間就非常有限了,一般不超過3-6個月。而如果不“放水”,那麽大規 模企業倒閉潮,加上房價崩盤,加上銀行理財產品損失,股市也會慘跌,加上高利貸崩盤潮,幾個因素加起來,無數人將經濟上破產,然後精神崩潰。而且,這個局 麵出現的時間點越來越近。所以,為了能夠“過年”,國家也得“放水”。總不能看著企業都大規模關門倒閉了,再來進行救助。

同時,資金鏈斷裂帶來的物價下降,給“放水”提供了一定的操作空間。假設,社會資金保持穩定、經濟繼續按照2008年以來的模式運轉,那麽各種物 價將持續上漲。因為,在前三年大規模印鈔之後,資金主要進入了鐵公基和房地產,並沒有完全、直接影響到居民物價。所以,居民物價並沒有一下子漲幾十倍、上 百倍,而“隻是”漲了一兩倍。不過,隨著這幾年鐵公基和房地產的擴張,前期進入經濟的通貨逐漸傳導到居民生活中。所以,中國的物價上漲將是個長期的過程, 持續影響人們的生活。到了2011年,中國的CPI一直在進行“翹尾”,從“破5”到“破6”,尾巴一直要翹到天上去。當然,CPI保持在個位數,統計局 做出了傑出的貢獻,而實際的通貨膨脹完全可以向後挪一個小數點。不過,進入2011年第四季度,中國的物價開始實實在在降了。首先,房價下降已經掩蓋不 住,因為很多房地產商如果不降價就得倒閉。雖然地方政府希望采取所謂的“備案”來控製房價下跌,但是在生死邊緣的房地產商顧不了那麽多了。而隨著大量鐵路 幾乎全麵停工、大量地鐵、公路和其它基建停工、房地產停工,大宗工業品需求大量減少。進口和生產的大量鐵礦石和鋼材、有色礦產和有色金屬、天然橡膠和橡膠 製品等等產品,出現極為嚴重的積壓。這些產品價格開始暴跌,反映出整個經濟已經開始崩潰。隨後,價格下跌開始蔓延到農副產品,比如說雜糧、土豆和其它蔬 菜、各種水果收購價格出現下跌、甚至暴跌,而生豬收購價格也開始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而且,國家也開始允許人們到城市擺攤,以降低生活成本。而允許人們擺 攤意味著,蔬菜水果買賣等行為可以繞過高價房地產帶來的成本增加。也就是說,國家已經開始為了控製通脹,放棄房地產(尤其是商業地產)的利益。所以,從人 們的直觀感覺來說,很多東西價格上漲減緩,甚至開始變得便宜。而這樣的物價下降,或者說CPI下降,就成為“放水”的理論依據。因為,隨著資金鏈斷裂,不 論體製內還是體製外,已經發出各種絕望的聲音。這時候,如果中央再不根據“民意”進行放水,資金鏈斷裂的深化就是經濟崩潰,中央也擔負不起這個任由經濟崩 潰的責任。所以,從在位者的角度來說,行動總是要采取的,而“放水”似乎就成為一種必然。

不過,“放水”的額度是一個大問題。如果“放水”不超過5萬億,那麽對於整個局勢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因為,隨著資金鏈斷裂的程度越深,“雪崩”的 效果也就越強,社會對於資金的需求就會以乘數的數量上升。那麽,5萬億投進去後,就類似於“杯水車薪”。另外,根據社會經濟形態的不同,貨幣起到效果的時 間大致在半年到一年。如果目前“放水”5萬億到社會中,那麽明顯起效在半年之後,甚至可能一年。就像一個房屋的大火已經熊熊燃燒,這時候來了輛救火車,開 始用救火車裏的水消滅火。但是,由於水太少、來的太晚,結果隻能夠控製住火勢不快速向往蔓延。而已經燒起來的部分,就無法撲滅,隻能看著被大火燒掉。而即 使目前“放水”5萬億,效果也像麵對熊熊大火的一輛救火車,結果就是“太少、太晚”。現在,社會資金鏈已經全麵斷裂,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要迅速采取大規 模“放水”的措施。對於很多人來說,5萬億似乎已經是“大規模”了。但實際上,對於目前的經濟體,可能10萬、15萬、甚至20萬才算是“大規模”。當 然,對於經濟決策者來說,又處於非常艱難的狀態。從現任經濟決策者的角度來說,覺得需要進行大規模“放水”。因為,現任經濟決策者不僅僅會演戲,還對經濟 有所了解。可能雖然沒有意識到需要巨額自己來“放水”,但是有較為直觀的感覺。不過,現在懂經濟同時懂演戲的不能自己說了算,因為候任者可能已經開始介入 經濟決策。候任者不懂經濟,也看不到現在的經濟形勢到了什麽程度。同時,候任者不能忍受再度大規模“放水”,讓自己接一個無法解決的“爛攤子”。所以,寧 願少“放水”,讓問題在短時間引爆,也不遠通過拖,自己承擔罵名。所以,既要放水,又不能大規模放水,還不能“杯水車薪”,這對於現有的經濟係統來說,基 本上是mission impossible,任務不可能完成。 “瞻前顧後”是個很好的成語,說明思考時候的矛盾心理。從目前中國社會的資金角度來說,“瞻前顧後”反映出決策層的矛盾狀態,一方麵“瞻前”,考慮需要 “放水”救市;另一方麵“顧後”,希望自己不要承擔爛攤子和罵名。所以,放水的時機和放水的規模就會在這兩方麵的爭奪中逐漸失去,而“資金斷裂”的熊熊大 火已經開始失控。

當然,不論“放水”規模如何,中國人也要“堅持”到最後。隨著資金鏈斷裂,中國的財富階層-尤其是體製內財富階層-開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機。在 過去二十年,財富階層依靠體製舒舒服服賺了大錢。在這些財富階層中,有的通過轉包工程賺分成、有的靠圈地和房地產賺錢、有的靠股市發家、有的開礦成巨富、 有的靠壟斷某些行業控製財富。而資金鏈斷裂,會造成工程爛尾、房地產不值錢、股市走向零、礦產停工、壟斷行業停轉。也就是說,所有這些發財的門道全部被堵 住,而且人們現有的“財富”也會化為烏有。所以,即使“放水”很少,財富階層也要想方設法進行造勢、炒作,把整個市場氣氛造起來,盡量延長自己的生存時 間。而對應這些財富階層,最可怕的還是國際經濟形勢。一旦美元升上80水平,意味著美元的漲勢確立,同時也標誌著世界經濟大蕭條將要發生。而美元上漲又會 引發大量在中國的資本加速回流美國,開始消耗大量中國的外匯儲備。而中國外匯儲備中相當一部分買了美國兩房、希臘等歐洲國家的債券。一旦外匯儲備明顯減 少,那麽這些“大窟窿”就會暴露,引發更多的外資恐慌逃離,很快外儲就會耗光。另外,中國的體製單位在過去兩年,高價進口了過多的原油、鐵礦石、銅鋁、天 膠等大宗商品,而且仍然在國際期貨市場上做多。美元上漲同樣意味著大宗商品價格暴跌。那麽,這些單位擁有的商品貨值會急劇縮水,進而導致資產負債表嚴重惡 化。所以,中國機構必須拋售美債,然後通過拋售美元來打壓美元,並且托起大宗商品價格。即使這樣嚴重危害中國的整體利益,也在所不惜。所以,中國人通過國 內的股市炒作、國外拋美元、打高大宗商品價格,來保住自己的資產負債表。所以,進入2010年第四季度後,中國大力打壓美元,並且在國際原油市場和基本金 屬市場做多,都是為了延緩自己財富消失的進程。所以,雖然中國資金知道,現在世界市場上,基本上隻有中國人還在買東西。而把商品價格打得越高,外國生產商 的拋售行為就越大。而且,外國生產商拋售後,會直接交現貨給中國資金。而每一個合約的現貨交割,都會對資金鏈基本上斷裂的中國多頭資金造成更沉重的資金壓 力。但是,中國人似乎已經沒有退路,一直要堅持到最後支撐不下去,然後某個時間點完全崩潰,然後造成世界大宗商品市場、乃至世界經濟的突然“停擺”。

需要強調的是,高利貸已經擾亂了整個社會的秩序,給整個社會帶來極為深刻的危機。隨著社會資金鏈的斷裂程度加深,高利貸的利率更高、規模更大。而 大規模的高利貸促使從事實業的資金退出實業,進入虛幻的收利息的金融市場。尤其是2011年下半年開始,年息超過100%的高利貸出現,加速辛苦做實業的 資金退出實業。這意味著,社會上從事實業生產的資金更加短缺,生產更加艱難,而且利潤更薄,實業生產商加速倒閉。在稅負水平急劇增加的情況下,實業生產商 關門倒閉的越來越多,讓剩下的生產商負擔更重,進一步加劇生產商倒閉。(這個問題我在年初的“2011的波瀾壯闊”帖子中提到過)。而生產商倒閉反過來更 加劇高利貸的蔓延,並且讓剩下的實業更難以生存。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從事農業的實業經營者的退出。郎鹹平曾經指責,一些從事農業的實業經營者進行囤積 居奇,導致一些農產品價格暴漲。所以,郎建議國家大力打擊這些實業經營者,防止這些經營者的囤積居奇。在農產品價格暴漲的時候,郎這些顛倒黑白的言論曾經 獲得社會相當大的共鳴。現在,不用國家打壓,高利貸起到了打壓的作用。在正常情況下,每到秋天收獲季節,農業經營者就會到農村進行農產品收購,然後存到冷 庫中,放到來年買個好價錢。而在今年高利貸的背景下,從事這樣的行為明顯得不償失。因為,在高利貸的背景下,囤積農產品的資金、人工、倉儲、損耗等等費用 過高,而且風險極大,所以還不如把錢放出去來錢快、來錢輕鬆。而正是這樣的情況,讓東北豐收的綠豆、花生等雜糧沒人收購,價格暴跌;而大量土豆、大白菜等 蔬菜、蘋果等水果都爛到地裏,沒人收購;豬肉中間商也同樣在拋售庫存,導致本來供應一直非常緊張的豬肉,發生價格下降的情況。在2010年底-2011年 長達將近一年的食用油限價,讓中間的加工環節寧願將大豆壓在港口,也不願意拉到廠裏榨油。等中間環節基本上耗光了庫存,導致油品短缺,於是“地溝油”趁機 占領了相當一部分市場。而目前幾乎所有用於食用的農產品價格下跌,都不是真正的生產過剩。而是社會上從事實業經營的中間商急劇減少,沒什麽人為即將到來冬 天和“青黃不接”的春天進行儲藏。所以,秋收時短期的價格暴跌、農產品爛在地裏,也意味著冬天之後的物資嚴重短缺。屆時,即使不“放水”,蔬菜、水果、豬 肉也將因為短缺而價格明顯上漲。而如果國家為了救市而“大放水”,價格可以直接“一飛衝天”。

李奇微在《朝鮮戰爭回憶錄》中提到,不要考慮communist中國人的意圖,不要關心他們在想什麽,而要關心他們能夠做什麽。所以,李奇微嚴格 按照軍事原則指揮戰略部署,其軍隊也嚴格按照軍事原則進行戰鬥。當美軍依靠軍事原則穩固自己的陣營後,需要做的就是等中國人自己往槍口上撞。中國軍隊在嚴 寒和美軍猛烈的炮火下,遭受巨大的傷亡。而且,由於醫療條件差,中國軍隊受傷後的死亡率極高。但是,中國人不接受教訓,在第三次戰役實際受挫後,仍然堅持 打第四次、第五次戰役,造成嚴重的挫敗。李奇微帶領23萬左右的美軍以及少數其它國家的軍隊,在基本上沒有進行輪換的情況下,打殘或者打垮了三撥中國軍 隊。根據美國估計的數據,中國在朝鮮戰爭死亡人數超過90萬;而蘇聯揭秘文件說,中國軍隊死亡100萬人。可以說,李奇微取得令人矚目的戰功,並不是他有 多麽神奇。關鍵在於,中國軍隊的指揮者不把中國的戰士當人看,而中國的戰士也不把自己當人看。同樣道理,中國的社會和文化模式沒變,行為方式也沒變。中國 的經濟必須要等耗盡所有社會資源、自然資源、外部資源的潛力後,才會垮掉。而在耗盡這些資源的潛力過程中,中國會“不惜一切代價”實現所謂的經濟目標。那 麽,如果目標達不到的時候會怎麽樣?結果就是整個社會係統的垮塌。而中國已經到了這個時點,社會資金鏈已經基本上斷裂到無法修複的程度。而社會資金鏈的背 後,是大量優質耕地被毀壞、糧食生產失控、糧食庫存接近耗光、絕大部分國土生態環境被毀滅、大量土地、河流、大氣被嚴重汙染、大量礦產被掠奪性開發。即使 是這樣,中國的決策者都要最後搏一下,希望自己能夠“過關”。而中國民眾積極參與到這個過程中,拿自己做試驗品,支持“要錢不要命”的經濟增長。雖然國內 的資金鏈斷裂和對外出口冰冷,都反映中國經濟已經走到了頭,但是人們仍然都在心存僥幸。而這也意味著,在短期內,可能會有更加瘋狂的行為,試圖挽救正在崩 潰中的經濟。直到某一天,食品價格暴漲、或者人們突然發現糧食沒有了,然後大量人口開始經曆饑餓,本輪的瘋狂才會結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schweine_srq 回複 悄悄話 一針見骨。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這裏有一個偉大的民族,什麽樣的人間奇跡都能“創造”出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