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入美兩個月之見聞:擇醫 - 競爭無所不在名校百花爭豔

(2016-10-20 10:06:00) 下一個

駕照車子手機都搞停當了,下麵就是要找家庭醫生牙醫和牙齒矯正醫生。

看了看領導公司的保險,真是頭暈目眩啊。急診普診抓藥copay及flexible saving account條條框框,夠你琢磨一周的。

兒子閨女當務之急是找個矯正牙齒的醫生。他們在加拿大都做了口腔擴展,各自都用了四千多,正好把我們在加拿大的保險完全用完了,自己好像隻掏了一兩百塊。現在兒子的乳牙都換完了,需要真正的矯正了。

說來也巧,兒子球隊要給每個球員做mouth guard,在不是跑到店裏買個幾十塊的簡易品。我們按球隊指定診所做了這個牙套,我很喜歡那個四十出頭的漂亮女醫生。她show給我兒子需要做矯正,並建議約時間進行免費谘詢。

回家查了一下周圍的矯牙師,這個醫生的網上評價很高。也同時約了另外一個評級很好的診所的谘詢好進行比較。

昨天帶兒子進行了谘詢,等待的時候show給兒子看醫生是被卡教堂山醫學院畢業的,之前的本科不記得了似乎很一般。該醫生獲得很多各種最佳矯正師獎勵,獎牌掛滿整牆。谘詢很認真細致解答問題全麵,怪不得候診的人這麽多,但等待時間並不長。

等到報價出來更讓我吃驚,價格是我在加拿大得到的一半(不算兌換率啊), 其治療方法和加拿大基本一致,而且還有10%的冰球球員優惠。

在找家庭醫生也是,所有醫生網頁上詳細列出本科醫學院資料,連護士都是如此。這在加拿大絕不可能,首先病人太太多,有個醫生就不錯了,哪能查祖宗三代。其次在local診所,海外培養的醫生占大多數,他們大概技術不錯但大都態度不友好,可能和大量病患大工作量有關。免費看病確實很吸引人,副作用就是等待時間超長診所環境差,設備老舊醫務人員太度不敢恭維。當然醫院和特殊項目還是很先進的。

總之任何事情都有正反麵,以我之前在美國和加拿大的經曆,我個人更喜歡美國的競爭機製,雖然要經濟上付出多一些。

這樣的環境對孩子的觀念也是很衝擊的,比俺在家裏吼他們做作業效果強百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家慧 回複 悄悄話 您這還是初來美國的新鮮期,再過段時間就知道美國醫療製度的種種弊端了。
WWTP 回複 悄悄話 在加拿大你就慶幸你還有個家庭醫生吧。很多人的家庭醫生一退休就隻好看walk-in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