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寬巷子, 窄巷子

(2009-03-20 09:06:12) 下一個

我來的時候, 這個著名的地方早已拆過, 重建, 地震之後對外開放了.

 

巷子裏旅遊局的書上有很多老照片, 字句說明盡是拆遷前的不舍,但照片上除了雜亂我看不出來這名叫少城的小巷與附近區域, 當年由四川提督年羹堯按清製於大城西垣內築城,駐滿蒙八旗官兵。 

 

天下著迷蒙的小雨, 細細密密, 紛紛灑灑.  白底黑字的"寬巷子", "窄巷子" 立在巷口, 青磚鋪就的小巷在成都陰沉的天空底下靜靜佇立. 信步走進去, 有琉璃坊, 有西餐館, 有旅遊紀念品商店, 也有茶館, 當然少不了人聲鼎沸的星巴克. 與這種重建風格相似的並且也名聲大噪的當屬上海石庫門新天地. 但我更喜歡寬窄巷子, 路邊古色古香的刻花石頭水缸裏麵有水, 有漂浮的玫瑰花瓣, 還有幾尾活潑的小錦鯉.

 

我們小憩的西餐廳就在原來大名鼎鼎的龍堂客棧(國際青年旅社)旁邊. 一踏進溫暖的室內我就開始感歎: 我願意現在退休來這裏做個服務生.  西餐廳牆上掛著的六幅從不同角度描繪的人像據說是老板的自畫像. 可惜那張臉怎麽看怎麽偽瑣.

 

寬窄巷子旁邊還有一條平行的叫井巷子的小巷. 已經是處在這片改造區的外圍了, 小巷連接外界的圍牆別具匠心地用一半老照片一半浮雕的手法來再現老成都人的生活. 每個場景都是上半部照片, 下半部沿用照片裏的場景, 或伸出一車土豆, 或探出下棋人的一邊桌腳, 過渡自然逼真. 既是要定格真實的曆史, 又是在召喚漸漸逝去的歲月. 創意極佳.

 

從窄巷子走去寬巷子的路上, 碰到一對情侶在拍藝術照. 兩人穿著嶄新的綠色軍裝, 帶著鑲皮的軍帽子, 斜背著"為人民服務"的綠色軍挎. 女孩的脖子上還圍一條紅色長長的毛線圍巾. 兩個人手牽著手, 走在青磚砌就的牆邊.  女孩是個美人, 大眼睛, 兩條長辮子, 低頭笑的時候尤其美.

 

忽然在想, 有時候過去的東西, 用再現的手法來還原, 也有它的值得欣賞之處.

 

古風古韻的寬窄巷子, 就這麽放在那裏, 總有一天敵不過歲月匆匆. 再造風流, 固然再不是原來那個, 但總好過斷垣殘壁, 無處憑吊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