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上升明月

(2009-09-30 02:02:23) 下一個

1。 

本來是去海邊看日落,天邊卻風起雲湧,眼睜睜看著一輪紅日隱身雲後,不見蹤影。

風好大,迎風站在岸邊的沙丘上,似乎可以乘風歸去。

 

天色漸暗,調轉車頭開上回去的路。Swing指著車窗外說那是什麽。

一輪白色半透明的圓月浮在海平麵上。慢慢升起,亦慢慢變成明亮的金黃色。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2。

我們是住在荷蘭南部靠近比利時的省份Zeeland的一個島上。西蘭省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曆史上就是荷蘭的航海大省。在那個航海的黃金時代,荷蘭人在尋找新世界之旅中將大洋洲新發現的兩塊大陸分別命名為“新荷蘭”與“新西蘭”。時光流逝,“新荷蘭”變成了今天的澳大利亞。而新西蘭,還保有自己最初的名字,見證著曆史。

西蘭省其實是個大三角洲,地處多條河流的入海口,人為的改造使全省大部分地區低於海平麵。我們在島上開車亂跑的時候,LC多次指著周圍出現的山丘狀隆起說那後麵就是大海。事實也的確如此。大概3,4米高的堤壩處處環繞著,跨海大橋連接著背後的大陸。

曆史上發生在1953年的北海大洪水曾造成西蘭省壹千八百人死於非命,經過這場大災難之後的西蘭人隨後在1960年開始興建一係列包括橋梁,堤壩在內的保護三角洲的工程。這些工程間接地促使西蘭省與荷蘭大陸的各項來往更加便捷,尤其促進了西蘭省的旅遊業發展。

想象中遠山靠海的荷蘭人應該很愛好水上運動。在我們住處不遠的一個淺淺的海灣,果然發現了許多在玩Kite Surfen和帆板的人。

但是海邊的荷蘭人好像並不熱衷於趕海。在我們真正的目的地,一片海邊的自然保護區中,驅車來揀貝殼和生蠔的,清一色全是亞洲麵孔。兩位裝備看起來很專業的大叔是亞琛過來的,其他語言不通的姐姐阿姨們也許是比利時來的?

我們這些異鄉人啊,走到哪裏,竟還將舊時的習慣帶到哪裏。

 

3。

中午與老飛利浦一起吃飯,他在中國生活超過20年的弟弟要來德國出差。他的任務是負責帶弟弟去附近的Metzingen Outlet購物。周日商店不開門,飛利浦的計劃是帶弟弟去爬山。這個已經變成上海人的弟弟卻不願意。

“也許最後要帶他去卡拉OK?”飛利浦的眼裏,弟弟已經如同任何一個城市裏生活的中國人一樣,眼裏隻有城市生活。

席間飛利浦講起他在英國看過的一個紀錄片。一個二十多歲的英國人在60多年前的時候要投身革命,在香港跳船來到中國,之後一直生活在中國。等到八十年代開放後他再回去英國,不管是走路的步伐還是臉上的表情都已經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中國人,甚至他連英文也幾乎不會說,說出來的,也是帶強烈中國口音的英文。

在如此全球化社會中的我們,就算是生活在不同的時區,卻同世界各地的親友隨時保持聯絡,不必擔心會有一天這樣脫胎換骨。然而不知不覺中,我們眼中世界的經緯,大概也漸漸偏移了原來的位置。

4。

查閱西蘭省信息的時候,WIKI告訴我,美國密歇根州的西蘭鎮是1847年由一個荷蘭人Jannes Vande所建立的。1907年地方建治,至今,該鎮仍保持著荷蘭特色。

德國小朋友孫愛克從美國探親回來,曾講起他的老奶奶。老太太去了美國很多年,也把自己當成了美國人,想念德國的親人,又擔心自己不會適應回來的生活,所以一把年紀了,還是在大洋彼岸。她的小小的堅持是德國黑麵包,這酸酸的,硬硬的黑麵包,始終是她眼中無上的美味。

有些人離開了故鄉,就再造一個故鄉放在眼前。有些人離開了故鄉,隻能把故鄉放在心裏。

 

5。

其實神話故事裏的嫦娥,是擔心無法永遠陪伴神仙夫君後羿, 才偷偷吃下那以為是長生不老的靈藥。她沒想到會有一日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她更沒想過有一天海上升明月,如此壯美難言,卻隻能天涯共此時,不能有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