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念佛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正文

言語不能不謹慎

(2009-03-17 17:54:47) 下一個

1 古人常說:“人無信則不立”。無論古今中外,人們對於如何維護自己的信用,都非常重視;然而,世間人重視信是為了利,佛家講信則是為了道。

 

2 如何能維護自己的信用,佛指導我們一個原則,這個原則非常重要,就是“誠實”。誠實就是不妄語,說話要有分寸,一定要顧到現實周邊的狀況,讓人聽了不至於產生誤會。

 

3 我們與人接觸,別人是不是用妄語對待我們,這關係不大,我們受一次騙、受兩次騙,就會學到教訓,不會再上第三次當。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有沒有打妄語?我們有沒有欺騙別人?

 

4 可是在現前的社會,妄語已成了一種習慣。為什麽?人們以為,隻有用妄語才能保護自己,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這不能不打妄語。可是你有沒有想到,你的權益非常有限,你的損失可太大太大了。

 

5 你縱然打妄語可以得到整個地球,你還免不掉生死輪回。你因為妄語,決定不能超越三界,決定不能往生淨土,你這個要是一比較,你的損失多大?一般人不了解事實真相,所以往往隨順自己煩惱習氣。

 

6 現在人愛打妄語,也不能怪他,他們是佛經裏麵講的“可憐憫者”,為什麽?《無量壽經》上佛講得太好了,“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雖不怪他,但是他不能不受果報,他自己造的這個業因一定有果報,因緣果報是誰都不能代替的,所以我們的言語不能不謹慎。

 

7 與人交往,言語一定要很謹慎、縱然你是善心善意,你一定要明了,聽話的人能不能體會到你的善心善意?許許多多地方,你善心善意,人家聽了之後產生誤會,說你是惡心惡意,所以開經偈裏頭一句話:“願解如來真實義”,談何容易!

 

8 我們修學所以不能成就,說實在話,是誤解如來真實義、曲解如來真實義,這個現象太多太多了!別的不說,在日常生活當中與人交談,別人的意思,我們往往也把它錯解了,等到自己知道錯了,已經來不及了,所以言語不能不謹慎,不能不學習。

 

 

南無阿彌陀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