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林肯,廢奴與修憲的曆史

(2010-02-11 10:25:32) 下一個

林肯初任總統,在他第一次就職演說中, 可以看出他本想維持現狀, 讓蓄奴的州蓄奴,反蓄奴的州反蓄奴。結果思想價值的差異導致經濟發展的差異,以及南北對立,南北戰爭不期而至。  

北方多數州本不想犧牲熱血和金錢來反對蓄奴,因為蓄奴是當時憲法允許的。 所以最初,北方是為了保衛聯邦統一而戰,南方是為了捍衛憲法權利-蓄奴的權利而戰,結果南方士氣高昂, 北方節節敗退。 

最後林肯的反思是:問題的核心還是在於奴隸製本身。廢除蓄奴必須要成為這場內戰的合法理由和明確目標。 他利用戰時總統擁有的特殊權力,簽發了解放南方各州奴隸的宣言。他自己簽字當天還反複思想,這是不是一個正確決定。 事後林肯總統說那是他一生所作過的最為重要最為正確的決定。  

南北戰爭此後轉敗為勝。  

戰爭還在進行, 他一邊指揮戰爭,一邊推動了禁止蓄奴的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的通過。 

美國憲法裏遺留的一個大問題,就這樣通過重新統一認識得到了解決。既打擊了南方大奴隸主勢力,也維護了國家的和諧統一。最重要的是,人的平等自由真正在憲法中獲得了製度上的保障。不再僅僅是獨立宣言中的口號和理想。  

讓人民享有平等權利的思想和議案是林肯總統提出的,由於南北戰爭和修憲的成功,林肯也成為了挽救美國的總統而青史留名。 

美國的憲法也不是一開始就十全十美,任何法律製度的完善都處在不斷的發展完善過程中,都是一個動態的曆史發展過程, 而非死的靜態的教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