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江的博客

寫點兒小東西,既存下生活點滴,又抒發人生感悟,還為讀者提供娛樂和啟示。
個人資料
正文

匯報:我兒正在申請大學

(2010-09-13 13:01:21) 下一個

現在應該是2011開始如火如荼地申請大學的時候了,可咱子女壇裏關於這段兒,還是靜如止水。也許大家都在悶聲不響地暗使勁,就等著來年,子女壇象過大年一樣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的那一刻,冒出來向大家報喜,興高采烈地接受大家的喝彩。可話又說回來了,大藤、小藤、十段、九段,都加在一起,也就二、三十所。等到那個時刻,真敢冒出來報喜的,大概還是少數。倒不如現在就冒出來,互通情況,交流信息,取長補短,至少相互提個醒兒什麽的,別在小事上出漏洞,才能大家都受益。剛才發現,新版裏的大學申請那塊兒還空著哪,在這裏起個頭兒,拋磚引玉。

十一年級一結束,兒子就在家整了個爬梯。爬梯上跟他的同學們聊天,隨便問問暑假的計劃,都會首先提到申請大學。可見,至少在兒子的朋友圈兒裏,孩子們自己都把這事兒放在了心上。

我兒真正開始著手,是從中國回來之後。到現在,根據我能了解到的,可以匯報幾條如下:

一、選擇學校

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最終確定申請10所學校。其中,以本村口兒的學校保底,其它都是依次更好一些的學校,並且以在大城市的為主。兒子一直是個喜歡有朋友,愛玩兒的孩子,說他的大學生活要有更多的FUN,因此想去大城市。申請的其它不在大城市的藤校,我看他主要是想驗證一下自己的實力。

我問他:人們都說,如果不考慮經濟資助,申請ED的成功率會高很多。他說:其實,我的問題就是,既沒有特別想去的學校,也沒有特別不想去的學校,這10個學校去哪個都還行。因此,他放棄了申請ED,準備申請兩個最低的EA保底。

 

二、我們作父母的態度

記得去年這個時候,有朋友的孩子在申請大學。朋友說:“我都快忙死了,到你兒子申請大學時你就知道了。”可我們到現在,一點兒感覺都沒有。我曾經說過,申請大學,要讓孩子唱主角。但也做好了自己全力以赴幫助他的準備。可目前的情況,大概也受了兒子的影響,真的拿不起一點兒向大藤進軍的激情。也是覺得,包括這村口保底的,都是不錯的學校,上哪個都不會耽誤了孩子。隻要他自己滿意,我們為什麽又不滿意呢?

到目前為止,我們感覺,想幫也插不上手。問過他幾次,他都說得頭頭是道,我們也真不比他強多少。關鍵是別再幫了倒忙。就拿選專業來說,Pre-med,  Biology, Bioengineering, Biochemistry  or  Chemistry ,對想上醫學院的兒子來說,哪一個是最好的選擇?這壇子裏也討論過若幹次了,各抒己見,也都是各有利弊,不同學校的不同專業,情況還不同。我們跟他討論過,他把他所了解的各專業的不同和利弊都說得有條有理,可他最看重的,還是自己到底喜歡什麽。我們由此得出結論,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自己拿主意。別象我們一位年輕朋友說的,當初選專業聽了父母的。到了現在還在想,如果當初按自己的願望選,也許比現在混得好多了。

我們的態度也不是就不管了。而是,全程關注、隨時交流、有求必應,及時簽字,即時交銀子。

 

三、Essay

兒子得出一個結論:大學申請,Essay最重要。給出的道理很簡單,其它做過的東西都確定了,無法改變,唯有Essay可做文章。而且寫Essay是最費時間的。

看得出,除了在網上查資料,和朋友們不斷地交流信息之外,他這一階段,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寫Essay上。他雖然還是每天都要花幾個小時在外麵玩兒,可一但有了新靈感、想出了有意思的內容,就坐下把它寫出來,並拿來讓我們看。每次看他寫的Essay都讓我發笑。他寫的都是小事兒,既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至理名言,又很少用“Big Words”。但是邊讀就邊想起當時的情景,眼前就展現出兒子的典型形象和性格。按他自己的標準:有趣,又準確地表現自己的人格,我可以給他打8090分吧。我和他媽讀過之後,每次都盡自己所能,給他提點小建議。他則把它丟在那裏備用。看他的意思,是想儲備足夠的文章,到需要時再對號入座。

更難的是那些命題的Essay。特別是幾乎每個學校都有 “為什麽你要申請我們學校”一類的題目。兒子說:“沒有一個學校是我非想要去的。多數學校我也沒去看過。這些Essay夠我麻煩的!”不知道他什麽時候才能想好對策。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學校還要Peer Essay ,就是同學寫的關於你的Essay。他的一位同學寫的一篇,是我們迄今看到關於兒子的最好的Essay。兒子很會找,找了一位他曾幫助過,文采又比他好得多的好朋友給他寫Peer Essay。做父母的,看到他的朋友這麽用心、真誠地讚揚自己的兒子,真的很受感動。

還有一點是我沒想到的。兒子和他的好朋友們一直在交流Essay,把自己寫的Essay拿去征求意見,互相修改,互相學習。在這一點上,孩子們比家長們又開明多了。

 

四、是否補考

兒子對他的SAT成績不滿意,再加上朋友們的慫恿,他總想在十月份再試一次,爭取拿滿分。對這事兒,我很不以為然。我本就反對單純追求分數,這個時候,就是考了滿分,不論是形式上,還是實質上,都不能說明你比以前水平提高了。有那個時間和精力,不如用在更有實際意義的事情上。在我的勸阻下,兒子放棄了再考的念頭。

 

兒子最近警告我:“現在咱這兒的很多人都知道網上的你是誰了,包括很多我朋友的家長。我不反對你寫關於我的事。但最好不要太細節,特別不要涉及我朋友的隱私。” 實在抱歉,恕我不能對以上內容提供更多細節。

先匯報到這兒。以上純屬個例,僅供參考。歡迎2011們交流,歡迎有大娃的過來人指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