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台前幕後的故事

(2009-09-03 12:27:28) 下一個
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台前幕後的故事

“東方紅,太陽升……”在中國,這是許多孩子學會的第一首歌。

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在中國,這是許多人心中的紅色狂歡。那種激情和輝煌,仿佛直到今天,都沒有散場。那是我們最特別的記憶之一——雖然背後的故事,現在的年輕一代沒有多少人真正清楚。

上世紀60年代初的中國,國內國外,都麵臨著許多困難。在那個時候誕生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被後人讚歎為“二十世紀華人音樂舞蹈經典”。它從一點點萌芽開始醞釀,到晝夜排練、成功演出,以及最後的轟動全國,經曆了一些頗令人難忘的曆程。

劉亞樓從朝鮮帶回來的靈感

開始的開始,應該從1960年講起。時任空軍司令員的劉亞樓隨時任解放軍總參謀長的羅瑞卿出訪朝鮮。在一個很大的機庫裏,3000名朝鮮人民軍將士,上演了氣勢磅礴的大型歌舞《三千裏江山》。觀看了這場表演的劉亞樓,久久難以忘懷那些美妙動人的旋律和舞蹈。他想,要是我們也把一些優秀歌舞匯集起來表演,該多好啊!

巧的是,那次劉亞樓歸途中,路過沈陽。沈陽軍區在招待他們的時候,也舉辦了一場晚會,還演唱了4首革命曆史歌曲。這4首歌曲也給劉亞樓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在一次會議期間,就對空政歌舞團的同誌說,現在的年輕人沒有經曆過戰爭,應該把戰爭年代的一些歌舞匯集起來,也搞一個大型歌舞,讓年輕人受教育。

於是,空軍政治部文工團黨委作出決定:放下所有工作,集中精力完成一台大型歌舞晚會。到了年底,詞曲作家張士燮、朱正本、姚學誠、陳傑等為主的采風創作小組,赴江西等革命老區搜集整理革命歌曲。這一行人先後到了井岡山、吉安、永新等地,《工農兵聯合起來》、《送郎當紅軍》這些歌曲,從紅軍老戰士的嘴裏唱了出來,被作家記錄下來。

張士燮等人在回北京後,還拜訪了原總政治部主任譚政大將的夫人王長德。聽說是征集革命歌曲,她非常高興,當時就唱起了《八月桂花遍地開》。

就這樣,空政歌舞團的藝術家們又把在1959年全軍第2屆文藝匯演中的《葵花舞》、《飛奪瀘定橋》和反映紅軍過草地的雙人舞《艱苦歲月》進行了加工整理,也加了進來。在1961年初,春臨京華之際,劇本初步定型了,暫定名為《光輝的曆程》。

為了取名字,也頗費了一番波折。最初,名字定為“大歌舞”《狂飆曲》,其中“狂飆”二字出自毛主席1930年創作的《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國際悲歌歌一曲,狂飆為我從天落。”臨近公演,卻被否定。領導的理由是,朝鮮一台‘大歌舞’是3000人,我們才300人,沒有理由叫“大歌舞”。彭真說:“四不像,非驢非馬。”可是報紙已經登上去了,隻好找報社,找印刷廠,總算改了回來,叫做《革命曆史歌曲表演唱》。

由《革命曆史歌曲表演唱》到《東方紅》

1961年8月1日建軍節,《革命曆史歌曲表演唱》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首演,後移至民族文化宮演出,8天時間,共有觀眾2.2萬人次。演出包括9場16景,其中很多歌曲都是經典:《國際歌》、《西江月·井岡山》、《八月桂花遍地開》、《十送紅軍》……在表現方式上,除了大合唱,還有詩朗誦、有舞蹈、有英雄人物形象,另外,還用當時最新的舞美技術,製作了舞台幻燈投影。後來,在1962年,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還將其拍攝成彩色舞台藝術片在全國上映。

劉亞樓看完演出後高興地對藝術家們說:“改得挺好嘛!我叫你們唱歌,你們舉一反三,這樣做就對了!有幾個演員表演得很好。希望你們進一步加工修改。我們空軍的全體常委請你們吃飯,祝賀演出成功。”

這場演出在藝術表現上,類型不同,形式多樣,每場都有表現主題並用朗誦詞加以串聯。當時在國內舞台上還沒有“音樂舞蹈史詩”這一概念,究竟叫什麽,在當時的首都文藝界曾引起了一番爭執。雖然如此,還是受到了熱烈的歡迎。應中共上海市委的邀請,空政文工團在不久後去了上海,在上海市委大禮堂演出了《革命曆史歌曲表演唱》,曆時一個多月,觀眾達7.2萬多人。1962年,上海市的文藝工作者按照空政文工團的思路,創作出了一部規模更大的節目,定名為《在毛澤東的旗幟下高歌猛進》。

1963年,陳毅元帥陪同前來訪問的幾內亞總統塞古爾,看了這場晚會——“亞非拉專場”讓總統先生激動不已。陳老總高興地說音樂幫助了外交工作。演出中,合唱的《黃浦江號子》、隊列歌曲《南京路上好八連》、小型芭蕾舞《白毛女》等等,都有著相當的藝術水準。

炎熱的7月到了,周恩來總理來上海觀看了大型歌舞《在毛澤東的旗幟下高歌猛進》。總理在看過演出後有了一個想法:建國15周年之際,用藝術形式做一場大型歌、舞、詩結合的晚會,為國慶獻禮。這樣,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創作排演便提上了國務院的議事日程。可以說,《東方紅》是周總理親自策劃的。

如此盛大的演出,僅僅排練了50多天

1964年7月20日,中宣部副部長周揚、文化部副部長齊燕銘和文化部藝術局局長周巍峙等幾個負責文化工作的同誌,被周總理叫到了西花廳。

總理說,是不是可以用歌舞的形式來表現中國人民進行的艱苦卓絕的鬥爭,表現一下我們從勝利走向勝利、建立新中國的曆史?

7月30日,周總理再次組織召開會議,就國慶的大歌舞表演展開討論。最後確定《東方紅》領導小組組長由周巍峙擔任,副組長是總政文化部副部長陳亞丁。領導小組成員還有時樂濛、胡國光、李偉等。下分文學組、音樂組、舞蹈組、舞美設計組。組長分別由魏風、喬羽、徐懷中、張士燮、任紅舉等同誌擔任。經過討論和最後拍板,導演組、文學創作組、音樂和舞蹈編導組等正式成立。當時,離國慶僅剩50多天的時間。

7月31日,國慶大歌舞指揮部成立,並在全國各地調兵遣將。周恩來總理親自過問,要人給人,要物給物,一路綠燈。

不僅如此,當時把所有有名的詩人都請來了:有魏巍、徐懷中、阮章競、賀敬之、喬羽,要求寫出最高的水平。安波、馬可、呂驥、時樂濛、嚴克等十幾位作曲家,以及一些戲劇學院、中央歌劇院的最優秀的舞美設計也全部請來了。大家集體投入了戰鬥。正因為如此,後來呈現在觀眾麵前的《東方紅》,采用了當時的“頂尖技術”——幻燈片。因為人民大會堂舞台太大,寬28米,高18米,又太深,幻燈離天幕距離又遠,場景變化又要求迅速,最後總理批示從上海請來製燈專家蔣祖泉。最後天幕上的“長江、黃河”是靠事先繪好的許多幻燈片和幾十台幻燈機,每台照亮一個區域,拚接出來的。

這些全國、全軍的文藝精英們,終於在8月12日全部到齊,周巍峙作了動員,講了任務的重要性。

如此盛大的演出,排練僅用了50多天。

1964年7月20日,中宣部副部長周揚、文化部副部長齊燕銘和文化部藝術局局長周巍峙等幾個負責文化工作的同誌,被周總理叫到了西花廳。

總理說,是不是可以用歌舞的形式來表現中國人民進行的艱苦卓絕的鬥爭,表現一下我們從勝利走向勝利、建立新中國的曆史?

7月30日,周總理再次組織召開會議,就國慶的大歌舞表演展開討論。最後確定《東方紅》領導小組組長由周巍峙擔任,副組長是總政文化部副部長陳亞丁。領導小組成員還有時樂濛、胡國光、李偉等。下分文學組、音樂組、舞蹈組、舞美設計組。組長分別由魏風、喬羽、徐懷中、張士燮、任紅舉等同誌擔任。經過討論和最後拍板,導演組、文學創作組、音樂和舞蹈編導組等正式成立。當時,離國慶僅剩50多天的時間。

7月31日,國慶大歌舞指揮部成立,並在全國各地調兵遣將。周恩來總理親自過問,要人給人,要物給物,一路綠燈。

不僅如此,當時把所有有名的詩人都請來了:有魏巍、徐懷中、阮章競、賀敬之、喬羽,要求寫出最高的水平。安波、馬可、呂驥、時樂濛、嚴克等十幾位作曲家,以及一些戲劇學院、中央歌劇院的最優秀的舞美設計也全部請來了。大家集體投入了戰鬥。正因為如此,後來呈現在觀眾麵前的《東方紅》,采用了當時的“頂尖技術”——幻燈片。因為人民大會堂舞台太大,寬28米,高18米,又太深,幻燈離天幕距離又遠,場景變化又要求迅速,最後總理批示從上海請來製燈專家蔣祖泉。最後天幕上的“長江、黃河”是靠事先繪好的許多幻燈片和幾十台幻燈機,每台照亮一個區域,拚接出來的。

這些全國、全軍的文藝精英們,終於在8月12日全部到齊,周巍峙作了動員,講了任務的重要性。

如此盛大的演出,排練僅用了50多天。

總理說,這麽大型的歌舞,搞老一套不行

從開始排練到電影《東方紅》攝製完成,周總理總共去過劇組26次。在藝術上,總理的要求很高,他特別提出了一條叫做“標新立異”,他說,這麽大型的歌舞,搞老一套不行。什麽是標新立異呢?總理說,要表現出無產階級的自信和民族自信。

中國革命有大革命時期、紅軍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和抗美援朝時期5次“大仗”,總理要求大家,5次大仗要有5種不同的表現方式。

許多看過《東方紅》的人,對劇中沒有表現南昌起義感到困惑不解。但撰稿人記得,在寫《東方紅》大綱第一稿時,南昌起義是完整的一場戲,但在周總理的堅持下刪掉了。周總理為什麽要刪掉這場戲?他說,如果要寫,不能單純地歌頌他,要寫他的失敗。當時沒有經驗,不知道起義之後往哪裏走,不知道尋找和建立根據地。而毛主席領導了秋收起義後,就建立了根據地。後來,因為周總理的堅持,這部史詩中隻保留了“聽,南昌起義的槍聲響起了第一聲春雷”這句串詞。

1964年前後,有26個亞非拉國家同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劉少奇和周恩來先後對亞非拉數國進行了大規模訪問。因此1964年的國慶要邀請不少國家的領導人參加。因此總理特別注意《東方紅》中涉及對外關係的內容。

周總理強調,我們要講國際主義,我們講究的是和兄弟國家並肩作戰,沒有不平等。在毛主席第一次訪問蘇聯的時候,照片上看起來斯大林比毛主席的個子高一些,實際上卻恰恰相反。出現那種情況的原因是蘇聯的工作人員利用鏡頭弄了個“效果”。周總理認為,革命隊伍裏,不同的國家是平等的,旗幟是一樣高的,絕對不能表現得我們貢獻更大、力量更強大。

《東方紅》實施五級審查製度

周總理說,許多問題不是由他一個人能定的。《東方紅》在當時,實際上實行了五級審查製度:周總理一級,文藝界一級,彭真、陸定一一級,劉少奇一級,還有毛主席一級。羅瑞卿到劇組的次數也很多。重要的排練或者總排,也會請陳伯達、康生和江青來看。

自封為“文藝戰線上的流動哨兵”的江青來得比較多,還曾經就一些曲子發表過意見。當時,抓京劇革命的江青甚至提出過,加入一些戲曲的元素。這讓劇組的同誌們很為難。總理提出,可以用戲曲的大旗和人,好像在天安門前翻跟鬥一樣,說明戲曲界也來慶祝國慶。文革之後,這部分就被刪掉了。

在排練過程中,周總理曾經請陳毅、賀龍等老帥來觀看,他們也提出一些具體的意見,比如井岡山會師、秋收起義等幾場戲中,旗幟上的字,演員的服裝等細節問題。在周巍峙的記憶中,時任國家主席的劉少奇也來過一次排練場,周巍峙還曾就安源大罷工的一個曆史細節向他求證。雖然毛主席在排練的過程中沒有來過現場,可是時常聽取匯報,對情況也比較了解,不少重大問題都是由他親自決定的。

定於9月15日進行彩排,演員們實行了連班倒。排練的問題經過總理批示後,一有什麽要求馬上進行修改,屬於“流水作業”,整個劇組,成了“不夜組”,有時候連小便都要憋著。

而這部邊排練、邊修改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名字卻一直沒有定下來。一度曾經有過《在毛澤東的旗幟下高歌猛進》、《燈塔頌》等多個名字。當時的總政文化部副部長李偉早在1962年曾提過《東方紅》這個名字,1964年的大型歌舞排練到第9版的時候,周巍峙最終確定使用它。周巍峙說,“東方紅”這3個字,不隻是為了表達對毛澤東的敬仰,“共產黨,像太陽,照到哪裏哪裏亮”,“東方紅”也含有這個意思。

主席說,第一場要表現舊中國的上海

1964年9月24日晚,西花廳裏進行了十幾個小時的審查工作,周恩來總理在燈下,逐字逐句地修訂了《東方紅》的朗誦詞。等總理完成了最後審訂工作,天空已經發白。

9月25日,《東方紅》在人民大會堂進行了最後一次彩排。然而,就在首演前兩天,劇組又遇到了一個新問題。原來我們發布國慶的口號,習慣就是“慶祝國慶”4個字。9月30日,忽然增加了“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團結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全世界被壓迫人民和民族團結起來”等標語。當時舞美設計使用了幻燈片,如果臨時加幻燈片,可能會打亂一些順序,效果會受到影響。劇組連忙請示總理。總理說,如果可以加,就加,實在不可以,他負責解釋。劇組這才放心了。

10月2日晚8點整,來自各國參加國慶觀禮的貴賓、工農業勞動模範、陸海空三軍戰鬥英雄、少數民族代表以及各界群眾代表共一萬多人,觀看了演出。劉少奇、董必武、朱德、周恩來、鄧小平、陳毅等領導出席觀看,前來參加中國國慶活動的各國外賓也應邀觀看。大幕落下的那刻,觀眾的掌聲、歡呼聲,蓋過了一切。《東方紅》首演大獲成功,外賓都紛紛向中國表示祝賀。

10月6日晚,解放軍總政治部舉辦國慶晚會,毛主席和駐京部隊官兵8000人一起觀看了《東方紅》。主席在觀看的時候,點頭表示認同。周巍峙的夫人王昆演唱《農友歌》時,主席還說:“她很有湖南革命女性的氣派嘛!”最後,毛主席對於整個演出的意見是:“長了,寫到1949年民主革命勝利就可結束,將來再說社會主義的事。”他還說,第一場要表現舊中國的上海,表現中國人民在帝國主義壓迫下的苦難,應該根據史實,在“公園”的門口加上一塊牌子: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由於舞台背景是幻燈片打出來的,舞美組的同誌連夜重繪,第二天的演出,終於多了一塊牌子。

中央領導宴請劇組的當天,我國原子彈試驗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毛澤東和劉少奇、周恩來等領導要接見《東方紅》劇組的全體演職人員。當天下午,在人民大會堂宴會廳,演職人員滿懷喜悅等候接見。3點鍾左右,中央很多領導同誌都到齊了,就3位沒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

大家等了一會兒,周巍峙說:“我去請他們吧!”周巍峙走到人民大會堂的上海廳左側。剛到那個廳,就發現氣氛不一樣:毛澤東正抽著煙在考慮問題呢,劉少奇在看稿子,好像準備修改的樣子,總理則在大廳邊上的電話間,正在大聲通話。

周巍峙看了看,就往後退了一點,不知道該不該回去。他在門外等候的時候,能夠看見毛主席和劉少奇麵色凝重,而周總理一直忙著打電話。然後,總理掛了電話,他們3個商量了一下,笑笑,就出來了。

出了上海廳,總理就問主席:“給不給他們說?”主席說:“給說吧!”

一頭霧水的周巍峙把3位黨和國家領導人領到等待接見的劇組人員那裏。主席坐下來,總理開始給大家講話:“我給大家報告好消息,可是大家不要把這個宴會廳的地板蹬壞了!我們中國自己製造的原子彈,今天成功爆破了。這是我們中國自己的,自力更生搞的!”

所以,《東方紅》劇組,可能是全國人民中第一批知道這個消息的——消息的正式發布是在當天晚上的10點——大家聽到消息後,特別地激動,但是全部人員都很自覺地保守了7個多小時的秘密。

而接見的時候,周總理居然能把當場的幾百個人,一一介紹給毛主席。毛主席接見完畢,操著湖南口音說:“總理,你(記性)好得很啦!”

電影片頭“東方紅”3個字,是從魯迅字體中挑出來的

《東方紅》在北京連演14場,場場爆滿,北京電視台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作了多場實況轉播。中國唱片社發行了《東方紅》全部實況錄音和選曲兩種唱片。中國音樂出版社於1965年出版了相關書籍。《東方紅》中的歌曲,成了當年最流行的歌曲。

1964年10月19日,舞台版《東方紅》在人民大會堂演出最後一場。演出結束後,周總理請全體演職人員會餐,吃的是大盆菜,算是獎勵。

隨後,周總理接受了許多國際友人的意見,決定將這部音樂史詩拍成電影。為了解決許多技術問題,確定增補司徒慧敏等為領導組成員,王蘋、李恩傑為導演。電影對原來的舞台演出版本進行了刪減,從1965年3月起進行了拍攝前的修改、分鏡、定稿、試拍等工作。周總理決定應該以舞台表演為主,拍成紀錄片的形式。至於彩色膠片問題,還特別請外交部協助到英國倫敦購買質量最好的“伊斯曼”。為了突出集體創作,參加電影拍攝的所有工作人員,一律不留演職員表。

9月18日,《東方紅》全部關機。完成了寬、窄兩種銀幕的拍攝。劇組的人員考慮到周總理為了《東方紅》付出的心血,曾請他題寫片名。周總理欣然為影片題寫了“精益求精,後來居上”八個大字,可還是建議用毛主席字體作為片名。但是,實際上,我們看到的電影片頭的“東方紅”3個字,是從魯迅先生的字體中挑出來的。1965年10月1日,《東方紅》如期在全國上映。

1966年5月16日,文化大革命開始了。《東方紅》被打入冷宮。

1977年初,《東方紅》成為粉碎“四人幫”後第一批複映的影片,還在片頭加上了長達千字的序言,並用《國際歌》音樂做襯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