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一段鮮為人知的曆史:建國初女兵進疆

(2009-02-12 15:12:35) 下一個
一段鮮為人知的曆史:建國初女兵進疆

這是一段鮮為人知的曆史。

  1950年陽春,在我國的古絲綢之道上,一支由200多輛軍用卡車組成的秘密運輸隊從蘭州由東向西艱難地行駛在冰阪、沙漠中。車上蓋著嚴嚴實實的帆布篷,透出神秘的感覺。兵車翻山越嶺駛出天下第一關――嘉峪關,一直向西。車上是清一色的純潔女性,她們此次西出陽關,是有什麽重大任務呢?此時可能連她們自己也不完全清楚。原來這就是共和國誕生不久秘密大西遷的第一代中國女兵。

  那是1949年10月7日,我西路人民解放軍二、六軍指戰員在王震將軍率領下,沿甘肅酒泉的茫茫大漠向新疆進軍,準備與深明大義剛剛宣布和平起義的國民黨新疆警備司令陶峙嶽的部隊一同剿匪反霸、平叛殲敵,粉碎以烏斯滿、堯樂博斯為首的反動勢力的分裂叛亂,爭取解放新疆的徹底勝利。

  我十萬大軍進疆後,遇到了一係列困難和挑戰:內有土匪外有敵人,社會秩序混亂,經濟生活相當艱苦。更為突出的是,官兵普遍大齡化,團以下官兵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光棍漢”,將士普遍想家,生活十分寂寞枯燥,這一切給屯墾戍邊,保衛邊疆帶來了嚴重影響。而國民黨部隊起義後被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第22兵團的10萬官兵中,這一問題同樣突出。

  身經百戰的王震將軍麵對這一嚴峻又無法回避的現實深知,要使這20萬大軍能安心戍邊,唯一的辦法就是盡快解決官兵們的婚姻問題。

  王震將軍反複考慮後,將這一想法報告給了黨中央和毛主席。黨中央很快批準了這一報告。於是一場大規模的女兵西遷進疆行動就這樣秘密實施了。

  在石河子生產建設兵團,一位來自濟南市的老媽媽,回憶起當兵的情景,兩眼禁不住熱淚盈盈――那時,正讀初中的她有一天看到學校裏來了一隊身穿軍裝的人,舉著“新疆軍區女兵招聘團’的牌子,動員女學生去當兵。一時間,“有誌青年到新疆去,為祖國大西北貢獻青春”成為最振奮人心的口號。學校大部分女生都積極報了名,經過考察、體檢,很快被錄取。之後便匆匆告別父母,帶著異常激動的心情和美好願望踏上了漫漫西行路。然而到了部隊才發現既不是扛槍站崗、執勤放哨,也不是頭戴大白帽的衛生兵,而是當了一名“莊稼兵”,在茫茫大漠裏耕地種糧。當時,許多姑娘麵對荒涼的生活和艱苦的條件後悔極了,當初想像的美好願望一下全破滅了。不少人當時連生活關都過不了:吃的是幹鹹菜,喝的是鹽堿水,一天兩頓窩窩頭,有時連牙膏、衛生紙都買不到。可是,隨著軍墾大軍中天真活潑女兵的增多,單調的生活被歡聲笑語所代替,呈現出的是一幅熱火朝天的墾荒景象。大家漸漸適應了,也安心了。

  有資料記載:在共和國百廢待興的前4個年頭,就有2萬多名齊魯大地的優秀女兒辭別家鄉親人,告別青山綠水,西出陽關,高歌進疆,加入了邊疆建設的行列。同一時刻,杭州、合肥、重慶、長沙、武漢等13個大中城市的十幾萬女中學生和待業姑娘,響應祖國召喚,紛紛報名應征。

  這批遠征娘子軍中,年齡最大的22歲,最小的尚不滿14歲。她們西行的經曆之艱苦,今天的人難以想像。行進路途上,開始時大家還有說笑,後來慢慢發現自己的腿一天天僵硬,腳也開始浮腫,等到了蘭州後,50-60%人的腳連鞋也穿不進去了,然而當時火車隻能開到蘭州,以後的3000多公裏路全靠汽車輸送。隨著海拔升高,大家頭昏眼花,有的疼得在車裏直打滾,有的把頭使勁往車廂板上撞。長時間的顛簸和搖晃,使大家欲吃不能,不吃難耐。有的人一聞到飯菜就想吐,一個人吐,大家便跟著吐。更難以忍受的是變化無常的氣候,許多人因水土不服加之氣候變化無常而途中病倒。據有關數字記載,1950年至1954年進疆女青年中,不幸病亡於途中的就有40多人。

  活潑可愛溫柔的女兵們,在與軍墾官兵的共同生產生活中,漸漸結下了深厚的友情,使昔日寂寞單調的軍營生活充滿了歡樂和生機。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姑娘們紛紛與軍墾官兵戀愛結婚,在天山南北紮下了根。

  如今,在天山南北160多萬平方公裏的大地上,她們中更多的人依然和她們的子孫奮戰在田間地頭,在為邊疆的繁榮穩定默默地奉獻著。許多人至今未曾回過一次老家,有的離開父母後再也未相見過;有的人至今還住著簡陋的房子,過著不能和城裏人相比的簡樸生活;有的地方孩子上學困難,交通不便,文化生活貧乏。然而麵對這一切,她們無怨無悔,矢誌不移。50多年來,她們邊開荒,邊生產,邊積累,邊發展,進軍塔裏木,開發準噶爾,在浩瀚戈壁大興水利,開渠引水,墾荒造田,植樹造林,架橋修路,辦廠經商,發展邊貿,興辦實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這一切將永遠載入共和國的史冊!

  人們將永遠不會忘記這些西陽關的女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