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音樂要素--曲式==概述

(2009-08-03 18:15:48) 下一個

音樂要素--曲式--概述


    一、什麽是曲式

    在前麵討論"織體"要素時曾提到,音樂中有一個概念比較寬泛,即"結構"概念。我們把它分成兩個方麵來解釋,一個是指音樂在空間上的結構,我們稱之為"織體",另一個是在時間上的結構,專業名詞是"曲式"(music form)。

    為什麽說曲式是"時間上的結構"呢?一部音樂作品,無論是長篇巨製,如交響曲、歌劇,還是短小的歌曲,都要在時間的延續中一點一點地鋪展,而不可能像欣賞一幅畫一樣,在瞬間就能大致把握整體結構。這種在時間上的延續,正是音樂藝術的一大特點,所以音樂被稱為"時間的藝術"。而音樂在時間上的延續,無論長短,兩三分鍾或兩三小時,都必須有一個結構框架,有個章法,而不能是混沌一片。這種結構框架或者章法,就稱之為"曲式"。它不是預設的理論,而是在大量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思維範式。

    曲式的確立是通過各種音樂要素的綜合運用獲得的,特別是和聲與調性在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主和弦可以獲得段落的收束感,調性的變化不僅可以帶來對比,還常常意味著下一個段落的開始,再現通常建立在最初調性的回歸上,等等。


     二、曲式中各部分的功能

    (一)主要部分:

    1、呈示部分:指樂曲主題開始的部分,較穩定。結構上完整,音樂材料統一。技法簡練,和聲穩定,調性統一。有時音樂呈顯出開放性陳述,和聲不穩定,結束時離調或轉調。

    2、中間部分:指音樂材料的展開部分,以不穩定、開放性稱述為典型。

    3、再現部分:呈示部分的音樂材料在中間部分後重複再現,起統一全曲的作用。

    (二)從屬部分:

    1、引子部分(前奏):指樂曲主題開始前的器樂演奏。預示音樂的內容、形象和風格特征,結構開發,常采用樂曲主要部分的某些因素構成(旋律、和聲、織體、節奏等具有典型意義的部分)。

    2、連接部分(間奏):出現在各主要部分之間,起連接、過渡的作用,較不穩定。音樂材料的來源可采用前後部分的材料或出現新材料構成。

    3、補充部分(尾聲):穩定結構,起結束全曲的作用。


     三、曲式中的發展原則

    曲式有很多種,正如大的宮殿有大的結構,小的屋舍有小的形式一樣。無論大小,無論是古典的還是現代的創新之作,都會包含以下三個原則:對比,變奏,重複。

    對比原則:對比是由作品中的多個音樂材料造成的,它們在旋律形態、節奏型、情緒特征上的不同給聽者帶來了新鮮的感覺。一部作品多少總會有些對比的因素,大型作品的對比幅度會比較大,對比的材料會比較多,相對來說小型作品的對比幅度就小些,材料也沒有那麽多。

    變奏原則:變奏手法是將一個音樂材料在保留某些特征的情況下進行變化,一方麵仍可使人聽出原型同時又有新鮮感。比較簡單的變奏是基本保持主題的旋律輪廓、節奏型甚至和聲,隻是添加一些小小的裝飾。稍複雜些的,則會將旋律、節奏、調式調性、織體、和聲都做較大幅度的改變,甚至隻是選取原材料的某個因素加以發展,以至於幾乎聽不出它們和原型的聯係了。音樂作品中的"展開"就屬於這種類型的變奏。

    重複原則:重複是指音樂材料的再次出現。一發而逝是音樂藝術的特性之一。為了讓聽者對音樂素材留下深刻印象,重複或者帶有變化的重複就是必須的手段。

    此外,再現也是重複的一種形式,當一個音樂材料呈示之後,有新的因素出現,在新因素後麵前述材料的重新出現,稱作再現,這種手法可以給全曲帶來呼應、對稱、穩定的感覺。再現可以是原封不動的,也可加以變化,使之獲得一種總結、升華的效果。

    音樂的曲式按照傳統可以分為兩類,小型曲式和大型曲式。小型的包括一部曲式,二部曲式,三部曲式,複二部曲式,複三部曲式。大型的包括變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鳴曲式。

上一章節        返回目錄        下一章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yuanyuan88 回複 悄悄話 以前對曲式概念不清楚,謝謝雨韻,現在有點頭緒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