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花正果滿人間

【瓦解共產極權從破除謊言開始 】共產政體有兩大支柱,一個是暴力,一個是謊言,就是槍杆子和筆杆子,謊言的作用遠比暴力要大數倍
正文

駁正(上)

(2009-03-16 02:24:00) 下一個


第第三章 中共對北伐以前(民國前一年至民國五年)
    民國史實的篡改之駁正(上)
第一節 對辛亥革命的曲解

■ 一、前言

  中共幾乎每年都透過「政協委員會」,舉辦紀念
辛亥革命的活動。主要活動內容,不外是肯定 孫
中山先生領導了「偉大的民主革命」及聲稱隆重紀念
辛亥革命,是要宣傳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和 孫中
山先生的偉大功績,並學習和發揚辛亥革命先烈的犧
牲精神,對於發展革命的愛國的統一戰線,加強中
華民族的大團結,促進台灣回歸大陸,實現統一大業
,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顯見其用意在於對台統戰

。本節主要對中共曲解辛亥革命史作一分析,並加以
駁正。


■ 貳、中共歷年來對「辛亥革命史」研究概況

  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吳家安先生在其「對辛亥革
命的評價」一文中,將民國三十八年以來,大陸歷
史學者研究辛亥革命的概況,劃分為三個階段。(註
一)

  第一階段從民國三十八到五十二年(一九四九~
一九六三),在這段期間,大陸學者先編輯史料,
然後撰寫專文和專書。有關史料的編輯,比較重要者
有「中國史學會」主編,民國四十六年(一九五七
)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辛亥革命』(註二),
另一本為張國淦編著的『辛亥革命史料』(註三),
其他還有『四川保路運動史料』民國四十八年(一九五
九)、(註四)『雲南貴州辛亥革命資料』民國四十
八年(一九五九)、『辛亥革命江蘇地區史料』民國
五十年(一九六一)等。(註五)


  在專書的撰寫方麵,比較重要者有黎澍寫的『辛亥
革命』(註六),吳玉章的『辛亥革命』(註七),
何香凝著『回憶孫中山先生與廖仲愷』(註八)與陳
旭麓著的『鄒容與陳天華的思想』(註九)。

  在論文方麵,比較重要者為『辛亥革命五十週年
紀念論文集』(上、下冊)。該書共收入三十二篇文
章,大部分是民國五十年(一九六一)十月十六日到
二十一日,由中國史學會和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會
聯合會在武漢聯合舉辦的「辛亥革命的關係、地方的
革命活動、個別人物與辛亥革命的關係以及辛亥革
命時期『資產階級』的發展狀況等問題」。(註一○

[
  另外尚有回憶錄或口述歷史的撰寫。中共曾透過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
委員會」編了一套「辛亥革命回憶錄」(一~六集)
,內容都是曾參與辛亥革命的「辛亥老人」的回憶
,例如中共為紀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曾廣泛發動「
辛亥老人」寫回憶錄,其撰寫專題及分工情形,詳
見湯名節撰「共匪籌備紀念辛亥革命之情況及其陰謀
」一文。(註一一)

  第二階段從民國五十二~六十五年(一九六三~
一九七六),中間經歷了十年的「文革」動亂。大
陸歷史學者除了少數積極參與政治運動,大搞「影射
史學」外,(註一二)大多數未發表具有參考價值
的論文,不過他們的研究並未中斷。


  第三階段從民國六十六年(一九七七)至今。這
段期間可說是大陸歷史學者研究辛亥革命史的恢複
期,亦可說最活躍的時期。主要的原因可能有兩方麵
﹕一方麵是為了配合「中華民國史」的編撰工作,
另方麵是「四人幫」垮台後,大陸歷史學者在「解放
思想」的口號下,學術研究風氣較前為盛。

  此一時期的研究成果,比較重要者有專書和論文
,專書方麵如『民國人物傳』,敘述辛亥革命時期
的重要人物;(註一三)『辛亥革命史』(上下冊
),記述了一九○一到一九○五年革命運動加速醞釀
和向全國發展的形勢,追溯了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興
起和初步發展,以及 孫中山先生創立興中會前後
的活動。(註一四)『中華民國史』第一卷(上下
冊),以敘述辛亥革命為重點。(註一五)『中華
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第一輯,輯錄了清政府預備立
憲、四川保路運動、湖南保路運動傳單、武昌起義
及各省響應等原始資料。(註一六)


  至於在這段期間所發表的論文很多,分別散見於
中共出版的各報章雜誌上。例如,『光明日報』、

『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戰線』、『新華月報』(文摘
版)、『學術月刊』等報刊上,都曾刊登過有關辛亥
革命的文章。

  在大陸歷史學者研究辛亥革命史的過程中,有兩
件事值得重視﹕第一、他們根據史料典藏地點的不
同,因地製宜地成立了很多研究機構,撰寫與辛亥革
命有關的歷史。這些研究機構遍佈於北平、上海、
廣東、武漢、湖南、四川等省市。


  第二件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為了讓外國學者瞭解
他們的研究情形,在某一個研究計劃進行到相當程
度時,即在國外的雜誌上刊登一篇介紹性的文章。文
章通常由負責人撰寫。例如,李新是「中華民國史
研究室」和「革命史研究室」主任,曾撰寫一篇文章
介紹中共正在編纂「中華民國史」的情形,刊登在
英國『近代中國』(Modern China)這份雜誌
上。(註一七)又如,章開元是「華中師範學院」的「辛
亥革命史研究室」主任,曾撰寫一篇文章介紹大陸學
者研究辛亥革命史的概況,刊登在美國的『亞洲研
究季刊』(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上。另於民國七十三年(一九八四)第五期九月出版之『近代史研
究』(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也發表


了「辛亥革命史研究如何深入」一文,章開元在文
章中檢討大陸學者研究辛亥革命史概況時指出,過去
三十年來的研究,偏重於文獻的編輯、事件的敘述
、個別問題的探討,研究的範圍和內容不夠深廣,對
於需要長期深入研究的特別問題,很少有著作出版
。為加強辛亥革命史的研究,他指出今後幾個研究方
向﹕其一、要解放思想,以馬克思主義的方法,以
學者的態度追求真理,從新領域的開拓和新問題的探
索。其二、充分應用「明清檔案館」的資料,加強
第一手資料的整理。其三、加強注意經濟和文化史的
研究。其四、編纂書名索引、資料索引等工具書。

(註一八)



■ 參、中共對辛亥革命史實的曲解

  就中共所出版的民國史及辛亥革命史等論著來看
,其對辛亥革命的解釋,大致有﹕辛亥革命是「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性質。辛亥革命是一個失敗
了的革命。

  為了應用唯物史觀的公式解釋中國歷史,中共必
須先確定辛亥革命的性質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框架確定以後,大陸歷史學者又進一步提出辛亥革
命前的中國社會已有「資產階級」出現的說法。他
們應用「階級分析」的方法,把辛亥革命前的「資產
階級」分為三類﹕


  第一類為「早期的官僚資產階級」,亦即清王朝
的洋務派,主要的代表人物為李鴻章、張之洞、袁
世凱、盛宣懷等所謂「軍閥官僚」。依照中共的說法
,這個階級是從招攬大買辦勢力,通過倡辦和把持
官辦,官督商辦一類企業轉化而來的。這個階級未曾
脫離「封建剝削的窠臼」、「並非資本主義新經濟
關係的代表者,而是帝國主義在中國封建統治者當中
培養出來的俯首貼耳的走狗」。(註一九)


  第二類為具有改良主義思想的「資產階級」。這
一階級

   還沒有獨立社會地位,但擁有一批具有資本
主義傾向的改良主義思想家如馬建忠、薛福成、鄭觀
應、湯震等人,為他們的代言人。他們主張抵製外
國的侵略,廢除不平等條約所規定的某些危害中國主
權的條款,收回海關主權,同西方國家開展「商戰
」;要求清政府撤除損害新式企業和一些商務的條例
,減免厘金和苛捐雜稅,取締官辦、官督商辦的經

營方式,扶植商辦企業,保護工商業者的利益;希望
清王朝革新政治,略仿西方資本主義君主立憲製度
,設議院,延攬官紳以備谘詢。這種寄望清王朝自上
而下地革新圖治,對封建主義的經濟基礎和政治上
層建築沒有從根本上加以搖憾的改良主義思潮,恰當
地反映了轉化中的民族資產階級的政治態度,在一
定程度上起了推動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向前發展的作用
。(註二○)


  第三類為「民族資產階級」。這個階級又被大陸
歷史學者分為「民族資產階級」的上層和中、下層
。前者受到封建主義的庇護,與清王朝有依附關係,
後者由商人、官僚、地主轉化而來,與封建主義和
帝國主義沾上一些關係,隻是與上層相比,這種聯繫
較為疏遠罷了。後來,「民族資產階級」中下層為
了加速擴大再生產,積累更多的資本,不得不走上反
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道路。(註二一)這個階級
就是大陸歷史學者一再強調的「資產階級革命派」,
它是辛亥革命的領導階級,主要的領導人物是孫中
山先生。(註二二)


  大陸歷史學者首先把中國近代史說成是「資產階
級和無產階級兩條路線相互鬥爭的歷史」,再則論
證「資產階級革命」必敗,「無產階級革命」必勝的
說法,進而使中共政權合理化。根據他們的描述﹕

    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來,中國社
會內部發生了重要變化,有了中國資本主義。中國
  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也就是中國資產階
級和無產階級產生和發展的過程。由於中國無產階
  級在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還沒有登上政治舞台,
這時中國革命政治領導者隻能是中國資產階級,中
  國走資本主義道路,由那個階級來推動呢?最初
是由帶有資本主義傾向的地主階級改革派~洋務派
  來推動,接著是由資產階級改良派來推動,最後
是由資產階級革命派來推動。由於上述三種力量的

  推動,中國近代歷史上出現了三次不同程度的資
本主義性質的運動﹕第一次是帶有資本主義傾向的
  地主階級的改革運動~洋務運動,第二次是資產
階級的改良主義運動~戊戌變法運動,第三次是資
  產階級革命運動~辛亥革命。(註二三)


  大陸學者為何敢於斷定辛亥革命為「資產階級民
主革命」,並以孫中山領導的所謂「資產階級革命
派」做為當時的時代中心呢?根據他們提出的理由約
有下列數點﹕

  第一、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最偉大的變革社會製
度的革命,是當前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是中國歷
史發展階段上的重要裏程碑。


  第二、「資產階級革命派」是當時唯一的能夠充
當「有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和核心力量。中國封
建社會長達二千多年,隻是到了近代,才產生資本主
義近代工業,出現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從當時
的社會各階級來看,農民是革命的主力軍,但卻處於
自發狀態,顯然無力指導中國「資產階級革命運動
」;特定的歷史時代決定了它隻能是「資產階級的同
盟軍」和被領導者;工人階級當時也處於自發狀態
,政治上也隻能是「資產階級的追隨者」。因此,革
命的領導任務必然落到「資產階級革命派」身上。


  第三、「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鬥爭決定了這一歷
史時期的主要內容和時代的方向。清朝末年,「資
產階級革命派」提出的革命政綱三民主義,是中國歷
史上第一個要求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的綱領,是一個變革當時社會製度的綱領是自發的
群眾運動所不可能提出的。同時,爭取國家獨立、
民族解放,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製度」代替封建
君主專製製度,用資本主義所有製代替封建所有製
,也就成為時代發展的方向。可是,當時站在前麵指
導時代潮流的,不是別的社會力量,而是以孫中山
[38]

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他們充當了一代革命的
先驅。

財產一項。結果,帝國主義就是不承認孫中山先生所
領導的南京臨時政府,不肯貸款給他,反而與袁世
凱勾結在一起。(註二六)

上、中、下三冊,共一五七一頁),民國六十九~七
十年(一九八○~一九八一),北平人民出版社出
版;另一是方誌欽著『辛亥革命簡史』,民國六十九
年(一九八○)六月,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綜覽二書
,主要的論旨仍然離不開前述﹕辛亥革命是資產階
級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一個失敗的革命。


  第四、「資產階級革命派」把整個歷史運動都集
中在自己的手裏,與農民建立過革命聯盟。這種革
命聯盟的形成從以下諸端可以看出﹕其一,有一共同
合作的政治綱領和基礎。其二,「資產階級革命派
」通過會黨同農民建立了一個特殊形式的聯繫。其三
,「資產階級革命派」同一些農民武裝建立過一定
的聯繫。如跟四川的李紹伊、豫西的某些農民起義軍
,就有過聯繫。(註二四)

  以上這些內容是大陸學者用來咬定辛亥革命為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依據。


  其次幾乎所有大陸出版的有關辛亥革命的專書和
論文,都認為辛亥革命是一個失敗了的革命。失敗
的原因如下﹕

  第一、辛亥革命的結果,隻贏得了「中華民國」
這個名稱。辛亥革命後的政權實質並無改變,卻由
於甩掉一個作為權力中心象徵的清朝皇帝,反而造成
了公開的軍閥割據,內戰不已,人民的生命和權力
連起碼的保障也沒有,現實走到原來理想的反麵。(
註二五)


  第二、辛亥革命沒有明確提出反帝國主義的政治
綱領,沒有堅決採取反對帝國主義的措施和抵製帝
國主義的破壞。革命的領導人一方麵把帝國主義列強
看作是先進的老師,另一方麵又害怕強大的帝國主
義的幹涉。從興中會開始革命活動起,他們要求國家
的獨立自主,卻沒有理解半殖民地的中國要獨立自
主,必須反對帝國主義的嚴重意義。所以當武昌起義
時,孫中山先生不是迅速回國領導革命戰爭,卻在
國外向美、英、法等帝國主義政府從事外交活動,要
求英、法兩國政府及資本家停止援助滿清政府而援
助革命。同時武昌軍政府以及各省獨立的文告,毫無
例外的都有承認前此的對外條約和保護外人的生命
[39]


  第三、沒有提出反封建的綱領,對於國內依附帝
國主義的官僚、地主、買辦,沒有實行鎮壓。大陸
學者認為,當時的革命者無論在理論上或實踐上,把
反清作為革命對象和目的,用民族鬥爭掩蓋階級鬥
爭,不敢提出反對封建主義的口號,也未能對封建思
想發起衝擊。相反,革命者極力維護封建舊傳統、
舊道德,要發揚光大從前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的道德
思想。甚至他們認為孔子所說「大道之行也,天下
為公」和孟子所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與
民權主義是水火不相容的思想。(註二七)


  第四、辛亥革命未能發動工農群眾參與革命。孫
中山先生雖然提出了「平均地權」,但是在他掌握
政權的時候並沒有主動地實行過土地製度的改革。南
京臨時政府成立之後,不僅沒有發佈分配土地的命
令,反而三令五申保護「地主階級」,讓他們參加各
級政權。甚至利用暫時掌握的政權,鎮壓貧苦農民
的抗租運動。「國民革命需要一個大的農民變動。辛
亥革命沒有這個變動,所以失敗了」。(註二八)


  以上這些有關辛亥革命的評論,可說是毛澤東教
條的翻版。在『毛澤東選集』中有關辛亥革命的言論
都離不開這些調調。為何中共如此貶抑辛亥革命的成
功麵,凸顯它的失敗麵呢?主要用意有二﹕

  第一、合理化中共政權。中共以「封建社會」階
級概括一八四○年以前的中國歷史,進而以農民起
義作為「封建社會」階級歷史敘述的重心,主要的用
意在於美化一九二七年後中共實施的一連串農民暴
動如南昌暴動、兩湖秋收暴動、廣州暴動等。進而把
中共政權打扮為「農民革命政權」。而中共以「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階段來概括鴉片戰爭到民國三十
八年(一八四○~一九四九)間的歷史,主要的作

用在於方便「反帝反封建」政治口號的提出,進而論
證「資產階級革命」必敗,「無產階級革命」必勝
的主觀看法。(註二九)


  第二、篡奪革命領導權。在研究辛亥革命史的過
程中,他們儼然以孫中山先生革命的繼承人自居。
例如他們不斷地宣傳孫中山先生是「中國革命的先
行者」,領導了「舊民主主義的革命」,而中共所
領導的則是「新民主主義的革命」,完成了孫中山先
生沒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又進一步把這個革命發展
為「社會主義革命」。(註三○)他們根據毛澤東
的觀點,把三民主義區分為「舊三民主義」。進而
認為孫中山先生所鼓吹的三民主義為「舊三民主義」
,推行了「聯俄、容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後的
三民主義為「新三民主義」。而「新三民主義」又是
「舊三民主義」的發展,是孫中山先生的大功勞。
(註三一)他們批評孫中山先生未能喚起民眾參加
革命,直到共產黨才充分鼓動工農群眾參加革命,
獲得革命的成功。幾乎把共產黨打扮成為「國父遺囑
」的執行人。他們認為孫中山先生的哲學思想是
唯物主義宇宙發展觀,具有樸素唯物主義向機械唯物
主義過渡的一種雛型。(註三二)他們公開標榜
中共是太平天國革命和繼承者。(註三三)這些具體
例子足以說明中共改寫民國史,篡奪中國革命領導
權的企圖。


■ 肆、中共曲解辛亥革命史實之駁正

  近年來大陸出版有關辛亥革命史之論著較具代表
性者,一是章開元、林增平主編之『辛亥革命史』(
[41]


  先說辛亥革命是否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共對
辛亥革命的定義是﹕辛亥革命是由資產階級推翻封
建統治階級,以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為目的的革命。
吳安家先生認為中共「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民主革
命」的說法,是謬誤的,理由如下﹕(註三四)

  辛亥革命的領袖,其領導者與發動者,是以
孫中山先生為首的一批知識份子,還有同盟會會員、
立憲派、新軍等,而非資產階級。

  其目的乃是要建立一民有、民治、民享和主權
在民的民主共和國,是為全民的利益服務的,並非
為資產階級服務。


  用當時、當地的標準看,辛亥革命時期中國資
本主義十分薄弱,資本家的數量極有限,並不構成
一個階級。沒有階級存在,就談不上階級領導革命。
換言之,一個社會有了資本家出現,並不一定就有
此階級,如以少數資本家的出現,就認為有了階級存
在,就如看到一隻燕子,就判斷是春天已來臨,實
同樣荒謬可笑。以孫中山先生對革命所下名稱「國民
革命」,用以稱辛亥革命較貼切,其義乃主要為全
國國民利益而進行革命。「資產階級革命」此譯詞,
於早期馬克思主義引至中國時,翻譯成「資本者階
級」。換言之,資產者必是很有錢,是商人、資本家
之類,那是工業革命出現後,馬克思所謂兩個對立
階級中的一個,而在中國早期資本主義不明顯之下,
是不可能有此階級出現的。


\
  吳安家更舉出三大理由證明中共「資產階級革命
」理論的脆弱性,大致如下﹕(註三五)

  第一、在中國社會中,資本主義經濟成分十分薄
弱。一八七二年至一九一一年間,中國民族資本所
創設的較大廠礦為五百二十家,資本為一億五千九百
五十五萬四千八百多元;同中國整個社會經濟相比
,幾乎是汪洋中的一小島。


  第二、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很弱,在辛亥
革命前夜革命化程度很差。據統計,辛亥革命前夜
中國民族資本家資本在一萬元以上的隻有二百多家,
其中一百萬元以上的僅有十幾家。一些資本家還要
向外國銀行借貸週轉資金。又由於中國「民族資產階
級」具有兩重性,他們的革命化程度同這個階級的
知識分子比較起來差得很遠。
以辛亥首義的武漢地區
為例,
在四十多家民族工業資本家中,
沒有一人參
加革命派活動;在六、七千戶商人中,也隻有一、二
人參加。


  第三、政治思想上的準備不充分。中國「資產階
級革命派」進行過鬥爭,但是,他們既沒有係統地
介紹西方資產階級的啟蒙思想,又沒有深入地批判中
國的封建文化傳統。在「資產階級革命派」內部,
甚至有人提出「複興古學」、「提倡國學」的主張;
在他們的論著裏呈現出濃烈的崇古氣息。他們在宣
傳同盟會的政綱三民主義時,又過份渲染所謂反滿鬥
爭,對於孫中山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與平均地
權的主張,並未在理論上作詳細的說明和係統深刻的
論證。(註三六)


  另在民國七十一年(一九八二)四月二日北美亞
洲學會在芝加哥舉行「辛亥革命與民國肇建~七十
年後的回顧」學術討論會,台海兩岸學者共聚一堂,
就辛亥革命性質問題,提出不同的見解。中華民國
學者以張玉法先生為代表,認為
辛亥革命是全民革命
,並且否認資產階級革命性質
,張玉法先生舉出六

大理由如下﹕(註三七)

  第一、研究辛亥革命的性質究竟為何時,必須要
對當時中國社會資產階級人口究竟有多少比例?辛
亥革命是不是由資產階級所發起?又有多少資產階級
參加了辛亥革命等問題,先要做正確的釐清。


  第二、法國社會學家貝吉瑞(Beregere,按
﹕應是歷史學家白吉爾夫人)曾經在他(按﹕原文如此
)所寫的「資產階級的角色」一文中指出,所謂的資
產階級應該是由企業界的商人、金融家等所形成的
一個團體,而不是包括知識分子及地主等在內的所謂
「中等階級」。以此觀點,貝吉瑞認為辛亥革命是
資產階級革命的說法,在基礎上十分脆弱,他認為中
國社會在辛亥革命當時,即使有資產階級,但人數
也很有限,而且不具有同質性,沒有形成一股階級的
力量。


  第三、對貝吉瑞此種說法,一位女歷史學家瑪麗‧賴特
(Mary Wright)也表示同意,她認為,中
國在二十世紀之初,中國經濟的發展漸形重要,但並
不能以此而論辛亥革命就是資本主義。她並強調,
辛亥革命中,即使有資產階級的參加,也隻是「輔助
性」的角色。

  第四、從同盟會的革命目標﹕「驅除韃虜,恢複
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來看,其中沒有一項
是有利於資產階級。


  第五、中共史家經常強調孫中山先生是「社會主
義革命的先驅者」,如果此說確實被中共史家承認
的話,那麼中山先生便是社會主義取向的一位革命家
,而不是資本主義取向的革命家,此為中共史家自
相矛盾之處。同時中共史家一方麵表示,當時資產階
級革命者想要建立一個資產階級的民主,另一方麵
又說,許多人參加辛亥革命是來自不同的階級,其目
的是為了反滿,這又是相互矛盾之處。另外章開元


曾在他與林增平主編的『辛亥革命史』一書中指出﹕
「雖然當時中國的資本主義有初期發展的形態,但質
與量都很有限」,既然如此,則足以顯示,資產階級
在辛亥革命當時的中國社會,或經濟中,都不應具
有重要的地位。


  第六、參加辛亥革命的人,可以說是來自各個階
級,革命的許多領導者甚至還是出身貧寒之家,而
且當時革命即或得到資本家的經費支持,但這也絕不
是為了資產階級的利益。

  同時張玉法先生也對章開元.林增平主編之『辛
亥革命史』一書寫了書評,並針對該書之謬誤予以駁
斥如下﹕


    再說辛亥革命是否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這
涉及到史觀,無論證據如何薄弱,中共史家均難放
  棄此一論證。討論辛亥革命是否為資產階級民主
革命,第一要檢討革命的目標是否隻為「資產階級
  民主」(即受財產限製的選舉權和代議製度)。
關於此點,該書明白的在第五章第二節詳細介紹了
  同盟會的革命綱領,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的民
主,不可能是資產階級民主,這從中國國民黨北伐
  完成後所製定的各種選舉法中可以看出來,因為
所有的選舉法規,選舉權都不取財產的限製。另外

  ,民族主義,不管是反滿,還是反帝國主義,都
不可能隻是資產階級的。其次再檢討,辛亥革命是
  否隻為資產階級所關注。從該書所述,關注辛亥
革命的,為這個革命流血的,包括社會各個階層,
  書中特別強調一般農工群眾和其他下層社會的人
(如秘密社會)在辛亥革命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
  ,將辛亥革命說成「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隻是史
觀,不是史實。(註三八)


其次辛亥革命是否為失敗的革命,張玉法先生也提出
不同的觀點,駁斥中共史家的說法。張氏說﹕


    章開元.林增平主編之『辛亥革命史』書中
論述興中會、同盟會和光複會等所策動的各種起事,
  截至黃花岡之役為止,可以說都是失敗的。因為
滿清政府仍在,專製政體仍在,民族平等未獲得,
  但到武昌革命爆發後,由於各省響應,迫使清廷
退位,中華民國建立,民選國會成立,民選總統選
  舉完成,漢、滿、蒙、回、藏五族平等獲得,人
民的言論、結社等自由也較前為好,這些都是革命
  所帶來的改變。如果就中國歷朝革命的標準來說

,一個朝代滅亡,另一個朝代建立,就算革命的成
  功。即那革命派的理想來說,大部分革命黨人所
熱衷的隻是民族革命,即推翻滿清;民族革命可以
  說是成功的。另有相當多的革命派人士熱衷民主
革命,即建立民國;自民國建立,在法理上「主權
  在民」的原則確立,選舉製度的實行雖然不理想
,有些軍人、政客又刻意利用選舉製度,即如袁世
  凱想做皇帝,也假國民代表總投票的方法。這些
都象徵著專製的時代已經結束,民主的時代已經來
  臨。除了這些以外,皇帝製度總是在辛亥革命中
推翻的。不能說孫中山先生讓位給袁世凱就是革命
  失敗,因為孫中山在倡導革命之始就沒有打算「
帝製自為」,而主張民選總統的。
尤為諷刺的是,
  『辛亥革命史』一書原要證明辛亥革命的失敗,
卻在書的扉頁,把朱德所寫的「辛亥革命雜詠」印入
  ,雜詠的第一段是﹕「同盟領袖是中山,清帝推
翻民有權,起義武昌全響應,掃除封建幾千年
。」
  即就朱德的描述來論斷,辛亥革命也不能說是失
敗的。就史實而論,辛亥革命中確定有些妥協的成
  份,民主時代的政治,本來就是在妥協的過程中
完成的。辛亥革命中的妥協,自亦無可厚非。(註
  三九)


  除了上述吳、張二人駁斥中共的說法外,筆者擬
舉五個方麵來肯定辛亥革命是成功的革命。其一、

在政治上,掃除了兩千年來的帝製,打破世襲觀念。
其二、在經濟上﹕耕者有其田,節製私人資本,發
達國家資本的構想,均於辛亥革命中產生。其三、在
社會上﹕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及男女平等,泯除階
級的觀念,在辛亥革命中被提出與肯定。其四、在知
識上﹕辛亥革命期間,各種科學期刊和促進科學的
團體已產生。其五、辛亥革命是民族自信心的重建。

相較於赤匪奴才政權,
辛亥革命還有一個理所當然的正麵意義﹕

辛亥革命沒有讓任何強權主宰中國命運,
赤匪奴才政權,完全在敵國俄羅斯指揮之下完成,

辛亥革命使中國步向民主化與現代化,
赤匪奴才政權使中國步向俄羅斯化與世界土匪化!


■ 伍、小結

  按照歷史唯物主義,必須經過資本主義階段才能
進入共產主義社會,中共雖不敢說中國有一個「資
本主義社會」的歷史階段,而把它改為「半封建殖民
地社會」階段,意指城市是資本主義社會,農村則
為封建社會。又說「舊中國的資本主義」早在明代即
有「資本主義萌芽」,而到一八九五年甲午戰後,
中國資本主義(包括外國資本、官僚資本、民族資本
)已有了進一步發展。因此辛亥革命一開始,便要
進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不過,按照馬克思的說法,「資本主義」的內涵
,包括﹕商品生產、勞動是商品、生產工具私有、
為利潤而生產。而且,由於馬克思生當十八世紀末、
十九世紀初,那時的資本主義概念還有一要件,即
國家不能幹涉私人經濟事務。假如按照這個「資本主
義」定義來說,所謂明代即有「資本主義萌芽說」
,即不能成立。因為﹕

    馬克思所指的「資本主義萌芽」,實際上乃
是指在農奴解放以後的有雇傭工人的生產,當然也

  隻可能是一種手工業的生產。它可以是簡單的「
協作」,也可以是有了分工的手工業製造。但有一
  個必要的條件,那就必須是私有的。……中國不
但在乾隆時有規模較大的手工製造業,即在這以前
  很久就已經有了大規模的手工製造業,絕大多數
都是「官營的」,既然是「官營的」,生產資料並
  未集中在私人手中,因此是不能成為「資本主義
生產的萌芽」的。(註四○)


  史學大師錢穆教授曾說﹕

    中國工商業發達,當遠溯戰國。其時如齊之
臨淄,楚之郢,魏之大梁,趙之邯鄲,東周之洛陽
  ,南陽之宛,亶衛間之陶,皆新興之商業都市也
。而中國之商業城市,往往同時即為國家之首都,
  否則亦受其國家政治之卵翼。若謂中國封建社會
已破壞於春秋,則中國商業乃封建勢力破壞後之新
  產物也。若謂中國封建社會破壞於戰國,則中國
商業亦為封建破壞過程中附隨發現之一新形態也。
  當時商業發展的情形,在國內,舟車貿易之所通

,百裏千裏如在戶庭。以此所有,易彼所無,皆可
  以獲厚利,得奇贏。讀史記貨殖傳,足見當時商
人勢力已炙手可熱;在國外,自秦以下,西北陸路
  、西南海路兩交通線,梯航往返者不絕。而西南
海上一線之繁榮,尤時時見稱於史乘。交廣海舶,
  自東晉南朝以來,即目為利藪,當時謂廣州刺史
但經城門一過,便得三千萬。唐代尤甚,廣州一埠
  ,大食商人寄居者達二十萬人之眾,當時乃有市
舶收稅之利。宋代為市舶特社官司,其稅收乃為國
  家度支一要項。明代鄭和通使西洋,遠跡及於非
州之東岸,較之哥倫布等尚在其前數十年。至於工
  業,則中國常採一種委託工業製,由政府集中經
營,視需要為生產,以極有限之剩餘供販賣,它如
  鹽、茶、陶瓷、礦冶、織造諸業皆然。(註四一


  由此可知,中國歷史,自春秋戰國,封建製度業
已崩潰,而且工商業發達最早,但不產生資本主義
。不產生資本主義,則何來「資產階級」?無「資產
階級」何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呢?無「資產階
級民主革命」之說,更遑論它是否為成功或失敗的革
命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