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無修無不修 悟而無悟無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學為主 博文多數摘自網絡 【明子心路】欄目例外
個人資料
正文

道德經 第43章

(2010-07-29 11:05:11) 下一個

至柔章

    恭聞大道之妙,有體必有用,有用必有體。

    體者,無極太極之實理也。用者,陰陽造物之圓機也。其體也,設使有體而無用,則大道之實理,無所顯著矣。其用也,設使有用而無體,則萬物之生成,無所稟受矣。此正是:體與用,暫不相離;用與體,互為根柢之妙處也。

  

    是故五行之氣,行之於天;五行之質,具之於地。行之於天者,乘大道體用之機,無適而非陰陽之象,無適而非體用之機也。具之於地者,亦是乘大道體用之機,無適而非剛柔之形,亦無適而非體用之妙。

 

   文中所謂至柔者,大道之用也。至堅者,萬物之質也。物之質雖至堅,道則無所不入。穿金透石,融會貫通;妙變妙合,渾淪無間。此非大道,有心而然也。正是無為之益,不言之教耳。人能會此無為之妙,則有為者,皆屬多事。而可以觀天之道,執天之行也。

 

   此章經旨,以無為教天下後世之義。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道在天下,無跡無為,至誠至堅。無物不隨宜,無時不處順。豈非至柔者乎?馳騁者,言大道造物之機,如馳騁走馬一般。所以,萬物順其自然。雖不使令,若有使令之義。萬物各異其形,各異其質。有曆寒暑而不變,有經歲月而不壞;有鑽之不宜穿,屈之不易折。

 

     惟道之至柔,出乎無倫,入乎無間;彌綸天地,遍滿虛空;無所往,而非至柔之理;無所往,而非馳騁之妙也。文中所謂: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蓋是此義。

 

無有入於無間

    無者,無形無質,無色無象。天地萬物,均屬於有。無者為理,有者為物;無者為虛,有者為實;無有乃能入於無間。譬如石中有火,珠內生光,豈非無入有之驗?細詳無有者,本是無而不無之妙。因其無而不有,所以體物而不遺。

 

    大者可入,小者亦未嚐不入;小者無間,大者亦未嚐有間;先天先地,而無不存;後天後地,而無不具。假使以有入有,則兩不相受。豈能入於無間乎?故曰無有入於無間。

 

    人心亦有此理:萬裏之遠,一念可到;千古之事,一思便知!雖金石精神可透,雖隱微機智可通,天地雖大,我心之理,未嚐不大;萬物無盡,我心之理,未嚐有盡;亦是入於無間之妙義!人能少私寡欲,我心之妙理,未嚐不是大道之元神也!何事不可入?何理不可貫乎!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此句,乃是承上文而言之之義。上文所謂,至柔馳騁於至堅,無有可入於無間,皆是不假作用,自然無為之道。

 

    吾今觀無為之道,守其自然之理,得其順應之妙;能成萬物而無形,能生萬物而無心;無為之有益,吾是以知之。人能知此有益之妙,養此無為之體,則性自清,而心自正;理自順,而情自和。萬法之源,萬物之本,一以貫之而不難矣!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此三句,亦是發明上句等義。上句所謂無為之有益,乃是天地自然之道也。天地之道,能行不言之教,故有無為之益。是故天下一切萬物,皆從此無為之中生將出來。

 

    無為之道,即至柔之理也。以此至柔之理,通乎無窮,貫乎無有,馳騁而入於無間。不有聲色,不可名相。故曰:不言之教。天何言哉?四時興焉,百物生焉,即是此義。天地以不言之教,妙萬物而不遺,入萬物而無間;不行而至,不疾而速;不動而信,不勞而成;不見有生長之功,不見有變化之能;各逐其生成之理,均得其造化之妙;此正是無為有益之妙處也!故曰:不言之教,無為之益。萬物賴之以生,萬物賴之以成。乃是至精至微,至極至柔,元神不已之妙理。天下一切萬法,皆從此出,未有過於此者也。故曰:天下希及之。

 

   自古聖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者,皆是因物付物,不恃法令,自然能臻(zhēn )上理,天下希及之者也。修道之人,若肯放下世情,體認大道之無為,養性命之有益,又安有不能馳騁至堅,入於無間,為天下希及之人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